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十六位尊者:念佛法門利鈍全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摘自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經【長老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離婆多。周利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菟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捨利弗’翻成中國意思叫“身子”。他的母親長得非常好,兒子很像母親,像母親的身段長得非常好,大家都喜歡,都贊歎。“捨利”翻作“身”,“弗”翻作“子”。捨利這個女人的兒子,就叫捨利弗。‘等’,因為常隨眾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能把名字都列出來,都列出來就太長了,列舉幾位做代表。我們看佛的經典,每一部經典展開,前面都有這個例子,但是每一部經典裡面代表的人不盡相同,這幾個代表也不是隨便寫的。世尊弟子眾多,大弟子當中都標榜特長,我們只可以說標榜,為什麼?如果說他們的德能,幾乎都相同。像捨利弗,他標榜智慧第一,難道目犍連就沒有智慧嗎?目犍連標榜的是神通第一,捨利弗就沒有神通嗎?在德能上都是多才多藝,但是在才藝裡面每一個人標榜一樣。這個在集結經的時候用他們來表法,看到這個經首,就是經文序分所列的這幾個人,看看他們的特長,我們就了解這部經典的性質。正如同我們現在人開會一樣,某個地方舉行會議,看看會議出席的是些什麼人,我們就大致上了解他們是在開些什麼會,佛經裡頭有這個意思。所以這些人物,我們不能夠含糊籠統看過去。

  要解【德臘俱尊。故名長老。身子尊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目連尊者神通第一。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為初祖。頭陀行第一。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議第一。大膝尊者答問第一。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司尊者宿世惡口。感此余報。受天供養第一。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壽命第一。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

  ‘德臘俱尊,故名長老’,佛經裡面說到“長老”,這是很尊敬的稱呼。必須有真正的德行,有道德,有學問,還得要有年歲,年紀太輕也不行,要具備這些條件,才能稱為長老。但是也有特殊的,年歲雖然很輕,但是他的德能非常殊勝,也可以稱為長老;這是從德行上對他的尊稱,而不以年齡。由此可知,佛法確實是以德學為重。此地的長老一直貫到下面,這十六位都是長老。

  ‘身子尊者’,身子就是捨利弗。這十六位尊者的傳記,一般在《彌陀經》批注介紹得很詳細。蕅益大師這是《要解》,其它的著述有詳細介紹,他就省略了。如果喜歡了解這些尊者的事跡,可以看批注,也可以看釋迦牟尼佛弟子的傳記,此地只說出它標榜的德能。‘聲聞眾中,智慧第一。’這十六個人示現的身分都是小乘阿羅漢,在聲聞眾中智慧第一。菩薩是大乘,大乘菩薩代表智慧第一的是文殊師利菩薩。他是聲聞眾中,智慧第一。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有很多人認為我很有智慧,念佛是老太婆念的,沒有知識、沒有智能的人學這個法門的,有智慧應當學相宗、學性宗這些大經大論,要向那裡面去探討。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你有智慧,你的智慧跟捨利弗比一比怎樣?捨利弗還要老實念佛,把我們對於智慧才能那種自負、貢高我慢降伏下來,有這個意思。你看看淨土法門,哪些人學的?捨利弗學的。

  ‘目連尊者,神通第一。’神通,實在講非常接近我們現在所謂科學技術。目犍連是專家,學科學,學技術的,也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為初祖,頭陀行第一。’這是第三位摩诃迦葉尊者。我們曉得,禅宗是佛門很大的一個宗派,這個宗派是什麼人傳下來?當初釋迦牟尼佛傳給迦葉尊者,所以迦葉是禅宗初祖。……迦葉尊者也是非常清高的苦行僧,在苦行裡面他是第一,“頭陀行第一”,頭陀行就是清高的苦行。

  ‘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議第一。’第四位是摩诃迦旃延尊者。婆羅門在印度四姓階級裡面是最高的,照習俗來說,他出身於貴族。他的特長是議論,用現代名詞來說,他是一位評論家,非常有智慧,也有辯才。

  ‘大膝尊者,答問第一。’第五位是摩诃俱絺羅尊者,大概他的膝蓋比別人大,所以人家就叫他大膝,大膝蓋。這個人博學多才,讀書讀得很好,而且讀得很多。他是捨利弗的舅父,捨利弗的母親是他的姊姊。他姊姊懷捨利弗的時候,突然之間辯才無礙,每一次大膝尊者跟他姊姊辯論都輸了,從前沒有過這個現象。所以他心裡一想,姊姊肚子裡懷的一定是很有智慧的人,所以他姊姊借他的光,在每一次辯論輸給她。這個小孩將來出世是他的外甥,如果做舅父的都辯不過他,這就很難為情。所以就發憤拼命念書,幾乎印度所有這些典籍他都讀盡了。念書的時候連手指甲都沒有時間剪,指甲長得很長,外號叫“長爪梵志”,這樣的用功。到以後捨利弗尊者出世之後,還是辯不過捨利弗尊者,這是有這麼一段故事。這是說,博學多聞的人也是念佛求生淨土。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這是離婆多尊者。他的父母祈禱於星宿,求一個兒子,這樣子出生的,所以就用這樣的名字叫“離婆多”。這位代表的是正覺不迷,我們常講的覺而不迷。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這是周利盤陀伽尊者,這個人是困學成功的,他的禀賦很鈍、很愚,記性奇差。當初他哥哥出家,他也想出家。哥哥很聰明,哥哥說:“好,你來吧!”就教他四句偈,他學了三個月都學不會。哥哥說:“算了,你還是回家去吧!出家你就沒分。”他哭哭啼啼很難過。釋迦牟尼佛見到,把他叫回來:“你跟我好了。”釋迦牟尼佛教他兩句偈,他念了三個月才把這兩句學會。念上句,下面一句忘掉了;念下一句,上頭一句又不記得了,人笨到這個樣子。有些人說“我很遲鈍、很愚癡,我不能學佛”,你的愚癡能像周利盤陀伽嗎?不至於吧!周利盤陀伽都能夠成就,你為什麼不能成就?這十六位尊者在此地代表的,就是這個法門真的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不管你什麼樣的根性,你修學這個法門都能夠圓滿成就。這一句“阿彌陀佛”比兩句偈更容易念,更容易成就。……

  ‘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第八位難陀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胞弟,就是淨飯王的兒子。喜尊者他的身相非常之好,佛的相貌好,他跟佛的相貌也差不多,佛有三十二相,難陀有三十相。他在弟子當中,標榜的是儀容第一,容貌長得最好。

  ‘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第九位阿難陀尊者,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集結經藏是由他覆講的。他是博聞強記第一,我們常說多聞第一。

  ‘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第十位羅侯羅尊者,密行第一。這是佛的兒子,在僧團裡面他的年紀很小,喜歡玩。別人看到他天天在外面玩耍,都沒有去用功修行。佛知道,他就是在玩耍裡面修行,這個修行法叫“密行”;外面人看不到,他自己真正用功。他用功並不標榜出來,也不做出用功的樣子,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在游玩之中,成就他的定慧,成就他的道業。他是一位腳踏實地的實行家,不標榜在口頭上,默默的認真去做。

  ‘牛司尊者,宿世惡口,感此余報,受天供養第一。’這是第十一位憍梵波提尊者,他是受天供養第一,這也是給我們說出業報。佛說他在過去世也是個修行人,是一個小沙彌,看到老比丘在誦經,大概誦經音聲不太好聽,他看到之後諷刺,就說老比丘誦經像老牛吃草一樣,嘴巴在那裡動。……老比丘就告訴他:“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阿羅漢是聖人),你的輕視、譏笑,你將來要得果報的。”他就趕緊忏悔,到第二世墮在牛胎,憍梵波提他就變成牛,做了五百世的牛,就這樣一個輕慢舉動,後悔了,還要遭這個果報。因此在這一生當中雖然是佛的弟子,他牛的習氣在。雖然得的是人身,他的嘴巴常常動,沒有事的時候,嘴巴就好像嚼東西一樣,他還有這個習氣。佛就講:“你不要出去托缽,因為外面人看到你一定會罵你,你現在也證阿羅漢果了,你不是害死人?”你是阿羅漢,有能力、有神通,你接受天人的供養,所以他是受天供養第一。因為天人有天眼,一看曉得他是阿羅漢、是聖人,不會譏笑他。凡夫沒有智慧,看到你這個樣子一定要笑話你。這個人牽涉到天神、鬼神,這是我們世間講的宗教,所以憍梵波提在此地代表是宗教家,一般宗教都是以天堂為歸宿。天人也要學佛,天人也應當念佛求生淨土,他表這個意思。

  ‘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這是第十二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賓頭盧”是他的名字,意思是不動。“頗羅墮”是他的姓,意思是根性很利。這個人當年在僧團裡面喜歡顯一點神通,神通是很容易招搖惑眾的,釋迦牟尼佛知道了,狠狠的教訓他一頓,給他一點懲罰。怎麼懲罰?不許他露面,叫他常住在人世間給後人種福田。往往我們齋僧,他就來應供。這位尊者現在還在世間,他沒有滅度,釋迦牟尼佛不許他滅度,讓他常住在世間。釋迦牟尼佛到我們今天,按照中國記載有三千多年,賓頭盧尊者也有三千多歲了。他究竟是什麼樣子,沒有人認識,他也不會暴露身分。他能變化,他也長生不老,所以不容易認出他,他確實還在人間。為人天福田,應末法時期大眾供養,能夠供養阿羅漢這是很有福氣。

  ‘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這是第十三位迦留陀夷尊者,他的教學方法非常好,常常代佛教化眾生。他是一個道道地地的教育家,稱他為教化第一。

  ‘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這是第十四位劫賓那尊者。他的父母祈禱星宿求一個兒子而生了他。他通達天文,在僧團裡面稱他為“知星宿第一”,用現在的話說,他是天文學家。

  ‘善容尊者,壽命第一。’這是第十五位薄拘羅尊者,在僧團裡面年歲最大,他那個時候已經一百六十歲。雖然年歲大,身體非常健康。佛為大家說出,他在過去世,過去很久很久了,不是一個短時間,在毘婆屍佛的時候,說出來是論劫數來算,曾經用水果供養一個生病的出家人,出自於真誠的供養,他得的果報是九十一劫長壽健康,這個布施叫無畏布施。這一世遇到佛,做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他的容貌端正,健康長壽,稱他做“壽命第一”。這個地方顯示善因善果,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第十六位是阿菟樓馱尊者,《楞嚴經》裡面講阿那律陀,翻得不一樣,是同一個人,意思就是“無貧”,這也是一種果報。在久遠劫之前,這個世間鬧饑荒,當時有一位辟支佛出來托缽,托不到東西。……他自己也沒東西吃,吃很壞的雜糧,在荒年能有這個也算不錯了。他問這位辟支佛:“我這個東西你能不能吃?”辟支佛很慈悲,就接受了。他把自己吃的這一份東西供養辟支佛,得九十一劫不受貧窮的果報,所以他叫“無貧尊者”。

  他是佛的堂弟,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那段因緣,他是“天眼第一”。天眼怎麼得來的?他出了家之後很懈怠,不用功,不努力,釋迦牟尼佛講經,當然他來聽,聽的時候在講堂裡打瞌睡,被釋迦牟尼佛教訓了一頓,釋迦牟尼佛對他很不客氣。提不起精神容易睡覺,罵他像螺蛳蚌蛤一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他受責備之後非常難過,非常慚愧,就發憤用功,七天七夜沒有閉眼睛,把眼睛搞壞了。釋迦牟尼佛就教他修一種定,“樂見照明定”,這個定他修成了。修成之後,他看東西不要用眼,他的半個頭都能見,所以叫“半頭天眼”。他的臉後面統統都看得到,而且這個能力非常之強。一般阿羅漢的天眼只能看一個小千世界,他這個定修成之後,他能觀察三千大千世界,變成諸弟子當中“天眼第一”。這一位他有福德,過去布施,他有大福報,他無貧。他也是困學,他比周利盤陀伽強,周利盤陀伽不如他,他能夠很發憤,雖然肉眼壞掉,他能夠修成天眼。

  就本經內容,蕅益大師判為三分:信願行。正宗裡面信願行三分,序分也是信願行三分。這十六位尊者勸信,排列在這個地方。我們對於修西方淨土,求生極樂世界,自己有沒有信心?如果說靠自己聰明就行了,捨利弗比我們更聰明,人家念佛求生淨土,我們要向他看齊,向他學習。如果說笨,恐怕不能去,周利盤陀伽你跟他比比,你比他強得太多了。他都能成功,你為什麼不能成功?這十六位尊者所代表的是各種不同的才藝,修學這個法門都能圓滿成就,足以激發我們自己求願往生的信心,所以這十六個人是勸信。“如是等諸大弟子”,“等”,其余沒有列名的常隨大眾。

  ‘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法身大士示現做佛的弟子,來幫助佛教化眾生。形式上,一切經中他們做當機人,做發起的人。而實際,他們真正都是屬於影響眾,來影響我們,使我們見到他的一言一笑、一舉一動,產生對佛的恭敬心,對道業的信心、願心。更難得他們替我們做了一個修學的榜樣,以身作則,是我們學習的好樣子。這是十六位尊者在此地表的意義。

  ‘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好!什麼叫做“增道損生”?這句話特別是贊歎淨土法門。由此可知,這些人跟著釋迦牟尼佛一生,實際上這些人都是專修淨土的。在其它法會裡面,佛說一切大小乘經論,他們都參加的,他們是影響眾,在淨宗法門他們是當機眾。信願行,這些人才是真信、真願,真正的在奉行。因為法身大士他的知見純正,不像我們聽了半信半疑。他們對於理論、事實、方法、境界,都徹底明白,悟唯心淨土、見自性彌陀,哪裡還有懷疑?“自淨佛土”,這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逐漸在增長,這叫“增道”。“損生”,六道輪回裡面的生死逐漸沒有了,我們常講的了生死;了斷六道的生死輪回,更進一步也了斷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阿羅漢到菩薩、到成佛,還有變易生死;沒有分斷生死,還有變易生死之苦。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兩種生死都沒有了,真正得到無量壽。所以他們是“自淨佛土”,是淨宗法門的當機眾。佛一說這個法門,他們沒有一絲毫的懷疑,圓滿的接受,依教奉行,這就是本宗的當機眾。由此可知,我們要問現在這些人在哪裡?捨利弗在哪裡?目犍連在哪裡?統統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是生到西方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到那裡去了,這些人統統都見面了,都在那個地方。

 

上一篇:淨空法師:布施供養的果報-阿菟樓馱
下一篇:淨空法師:禅宗祖師念佛往生的很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