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可(487—593)
慧可,一名僧可,是中國禅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榮陽縣)。他少為儒生時,博覽群書,通達老莊易學。出家以後,精研三藏內典。年約四十歲時,遇天竺沙門菩提達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陽)游化,即禮他為師。慧可從達摩學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達摩寂後,他即在黃河近邊一帶韬光晦跡;但因早年已名馳京畿,許多道俗前訪問道,請為師范,他隨時為眾開示心要,因而道譽甚廣。
禅宗三祖僧璨(?-606) 亦作僧粲、僧璨等。隋代禅僧 三祖僧璨大師者,不知何許人也。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傳法,隱於舒州之皖公山。屬後周武帝破滅佛法,祖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積十余載,時人無能知者。至隋開皇十二年壬子歲,傳法道信。後適羅浮山,優游二載,卻還舊址。逾月士民奔趨,大設檀供。祖為四眾廣宣心要訖,於法會大樹下合掌立終。即隋炀帝大業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唐玄宗谥鑒智禅師、覺寂之塔。出家前曾得風疾,後雖治愈,然頭發脫落殆盡,未能復元。故舒州人稱其為赤頭璨。著有《信心銘》傳
四祖道信( 580-651 ) 俗姓司馬,河內(治所在河南沁陽)人,少年出家,以僧璨為師,隋大業十三年( 617 )領徒眾抵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後至蕲州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破頭山(後改名雙峰山)大弘達摩禅法,並創立自家門風。曾多次力辭唐王朝的召請,安居山中傳法三十余年,門徒達五百余人。付法於弘忍,開東山法門,另有金陵牛頭禅法融一系旁出於道信門下。達摩一系的禅法傳至道信,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禅法的思想也有相當的發展,達摩所籍之教為《楞伽》的心性說,同時融入了《般若》的離言掃相,但達摩未對此作理論上的論證,道信則進一步從理論上對般若與楞伽的結合作了論述和發揮,他提出的隨心自在,無礙縱橫,成為中國禅宗修行生活的基本態度。
弘忍(601—674)
弘忍,俗姓周,湖北黃梅人,生於隋仁壽元年(601)。七歲時,從四祖道信(580—651)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為僧。他在道信門下,日間從事勞動,夜間靜坐習禅。道信常以禅宗頓漸宗旨考驗他,他觸事解悟,盡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傳衣給他。同年九月道信圓寂,由他繼承法席,後世稱他為禅宗第五祖。因為四方來學的人日多,便在雙峰山的東面馮茂山另建道場,名東山寺,時稱他的禅學為東山法門。
六祖慧能 惠能(638~713),唐代僧人。中國佛教禅宗六祖。一作慧能。俗姓盧,范陽(今北京大興)人。幼隨父流放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父亡隨母移居南海,艱辛貧困,以賣柴為生。24歲時,得人資助,北上參學。唐龍朔元年(661)在黃梅谒見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隨從作務,劈柴踏碓八個多月。其時弘忍年事已高,急於傳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時神秀呈偈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以為未見本性,未傳衣法。惠能口誦一偈,題於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見此,喚惠能到堂內為其講《金剛經》,並傳以頓教衣缽,命即南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