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師父的德行讓我感佩,閱讀師父的著作,我得到很多啟發。”朱德庸坦言,面對人生的起伏動蕩、挫折困擾,他就像許多人一樣,常感到不知所從,過去,遇到令人氣憤的事,也總是耿耿於懷。學佛以後,他的心,似乎變得較為柔軟,較為松坦,一樣是努力去做,卻看淡許多,即使成果不如預期,也能順其自然,不強求,不執拗。“許多時候,看起來有利的結果,最後說不定產生後遺症,相反地,暫時的不利,最後卻可能帶來極大的轉機與收獲。”
朱德庸深深體會這個道理,他說:“對我而言,佛法愈來愈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與方式,我看待人事物的角度也因此寬廣許多,在創作上如此,生活上如此,婚姻、家庭、親子關系莫不如此。”
朱德庸坦承,以往妻子的關心,他會嫌煩、覺得約束,但回頭一想,反而感恩她的默默付出,而若非當初妻子堅持,或許他仍入不了學佛之門;幼子愛黏著他,也嫌煩,但念頭一轉,若非因緣深何能成為父子;被朋友辜負時,雖然痛心,但深而思慮,早日發現,不繼續被蒙騙,以免日後吃更大的虧,豈非也是好事一樁。當他試著將煩憂困擾視作逆增上緣,退一步海闊天空,生命也更加圓融。
學佛之路,無法躁進猛得,而在點滴匯聚,潛移默化,當思路改變,影響則顯現於日常生活。“有一次,當我的貓病重,送進獸醫院開刀,我想也不想地,就發願為牠吃素一個月,朋友們知道了都很驚訝,說我怎麼會發那麼重的願?”朱德庸言出即行,一輩子從未如此做過的他,突然改吃全素,竟然絲毫不覺勉強,而且吃得滿懷感恩,他說:“冥冥之中,有太多無法解釋的事情,那陣子我非常忙,養了十幾年的老貓,或許怕我太傷心,一直撐到我忙完所有的事情。”
次日,朱德庸與家人將貓送往寵物墳場火化,回程途經大度路,車潮擁塞,就近轉入農禅寺,寺中恰好正在進行超度法會。“十一歲的兒子竟然主動要求念經,讓我很驚訝。”朱德庸表示,為貓誦完經後,寺內法師將他請進辦公室,拿出一尊臥佛說:“早准備好要送你的,卻一直聯絡不上,你來得正好。”那尊臥佛,果真來得是時候啊!朱德庸恸失愛貓的情緒得到安撫,心平靜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