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學習傳統文化應有的態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習根本的動力在立志,有了這個動力才能不懈怠。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我們看很多古代的千古文章,他們都很善於譬喻,而這個譬喻背後,其實也來自於我們的聖賢人非常謙卑,他們時時以人為師,還有以萬物為師。我們看整個《易經》六十四卦,都是從天地萬物當中領受修己、克己的功夫,所以以天地萬物為師。比方說大家現在用的桌子,這個桌子每天為我們服務,二十四小時不打烊(7-11),我們還得要休息,它們不用,它們不分別、不執著,它們沒有睡覺的觀念,我們還得睡覺。大家有沒有遇過不用睡覺的人?有沒有?有沒有這樣的人?真有,那是功夫到的時候。大家今天不要回去馬上不睡覺,你們到這裡來,身體出狀況,我們可有責任,不要用力過猛,知道那是一個目標。

    而且你看這個桌子是時時都是為我們服務,請問它有沒有向我們索取任何的報酬?沒有。我們還常常對人好,心裡面就說,我對他這麼好,他應該對我怎麼樣怎麼樣,那就是有要求出現了。所以萬物都在給我們啟示。對我們人類來講,什麼最重要?大家缺什麼很快就活不了?最直接的就是空氣,差不多幾分鐘沒空氣就活不了。大家假如印象不是很深刻,回去可以做一下實驗,差不多怎麼樣快不行了,就是那個時間。保證你去做完實驗,這一輩子都忘不了。不過自己做不准,自己做,不行了,趕快呼一口氣。你可以請別人把你的頭壓到水裡,當你已經完全受不了,整個人巴不得趕緊吸一口氣,那個朋友再不放過你。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假如就像那個快要沒氣了,就渴望再吸一口,那種積極的程度來學習傳統文化,沒有學不好的。那種渴望就好像餓了七天要吃飯,就好像沒氣了要吸一口氣,用這樣的心境來學習,這個就是精進。

    所以我們從很多文章當中都感覺到,老祖宗的譬喻當中都有他的謙卑在。從樹當中看到學問,樹每一天放出空氣來,為我們的生命得以延續,但是所有的樹,它從來沒有對人索取任何東西。不只給我們空氣,它還開花結果供人吃,而且它的樹木還供人用,它所有的東西統統盡力的供養需要的人類。這個精神我們學到了,就能無私的處事待人接物。當我們體會到要效法無私,大家有沒有心裡感覺有點擔憂,我都為人,那我自己怎麼辦?有沒有突然害怕無私去付出,會不會?假如有害怕,那就代表其實我們這個“我”還是挺重的。當然這個自私要放下也是慢慢慢慢放下。當然也不是一下子就放下,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

    而許哲女士她是真正放下,沒有為自己了。結果她無私無我,她有沒有吃虧?她有沒有餓死?所以老祖宗講得好,孟子講得好,“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個是真理。所以我們腦子裡起的念頭要跟真理相應,不能跟自己的恐懼煩惱相應。請問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個無私無我的人最後餓死?來舉一個例子我看看。既然沒有一個無私無我的人餓死,為什麼我們在放下自我的時候這麼緊張?所以我們都覺得我們在跟聖賢的教誨學習,其實細細分析我們的念頭跟誰學?還是跟自己學,還是很習慣順著自己的思想觀念在面對問題。所以我們不能口頭上都說,跟聖賢、跟師長學,事實上自己的起心動念跟一言一行,還是順著自己本來的慣性在做。所以這個觀照很重要。

    我記得在廬江的時候,有一個台灣的碩士生,而且還是知名大學的碩士生。他從台灣到了廬江也不簡單,也很有心,他來參加課程。結果後來他留下來時間比較長一點,剛好我那幾天比較忙,然後我們就安排他做一些工作,勞動的工作,剛好那時候人手也比較缺。因為這個年輕人來的時候就說到,他是要來學講課的,就是要跟蔡老師一樣講課。所以,其實很多人說要像蔡老師一樣,像什麼?像哪個地方一樣?哪裡一樣?相貌嗎?那不要跟我一樣,跟彌勒佛一樣好。什麼跟我一樣?其實大家都是想,幾千個人在底下鼓掌,然後下去的時候,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他們想象這種風采,這個是什麼?這個是貪求名利。覺得這樣,人家這麼崇拜,好像很好。那跟劉德華不是差不多嗎?我本人對劉德華沒有任何看法,我只是for example,我只是舉例,因為我們那個時代看劉德華的電影看得不少。學樣子,其實在心境上,可能已經有點偏掉了,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我看他又那麼年輕,想說讓他去服務。服務是修福,假如那個心境是以恭敬每一個大眾,把他們都當作聖賢一樣看待的心,去做每一個服務的工作。結果安排他幾天之後,好像是二、三天,他就不干了。因為安排他去清潔廁所,然後他就說了,我是來學蔡老師的,不是來掃廁所的。有沒有道理?告訴大家,我也掃過廁所,我到澳洲淨宗學院學習的時候,我是寢室長,雖然還有個長,也不能有官氣。這個當官是很容易有官氣的,你看那個小朋友一當班長,走路就不一樣。念歷史的時候,覺得堯舜很有德行,自己就想做堯舜。真的讓他當個班長,他那種刻薄、傲慢就出來。結果老師就提醒他,你現在的行為不是堯舜,是商纣王,是夏桀。看起來很輕松,真正去做的時候,習氣伏不了。所以理有頓悟,也很有善心、很有感悟,理有頓悟,事要漸修,這個真正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還要漸漸能對治自己的習氣,才能夠契入更高的境界。

    我記得我是做寢室長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屈得下來盡心盡力去服務他人,享受服務。很巧,剛好我們寢室裡面有一個長者大我父親一歲,所以冥冥當中大家發的是真心,老天爺自有安排。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孟子說的,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請問天降給誰大任?降給願意承擔大任的人。那是因為這個人自己的真心發出來,才跟上天感應。而且人真發真心,天地都有感覺,聖賢祖先在冥冥當中都了解。但問題是我們有心去承擔,那得要看看我們的肩膀夠不夠厚?得要先考驗考驗我們的能力。比方說大任給我們了,我們做到一半,蹲在地上,坐在地上開始哭,我不玩了,我不干了,太辛苦了,我不做了,你們看著辦吧!那我們不是給老天爺添麻煩嗎?事情做到一半,要進進不了,要退也退不成。所以老天必然是考驗這個人是真心加上真功夫的時候就會把責任給他。

    所以很可能是我們現在根基不牢,急於要去攀求一個機會服務,可是往往服務到半途的時候,煩惱都現前了,自己很痛苦,慢慢的身邊的人也受我們不好的影響。這個時候雖然自己也很難過,但不知道怎麼解決。所以凡事要慎於始,做一件事情要度德量力,度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才智能力,這個才是理智的狀態。大事不是靠激動、靠激情能夠做得成,靠的是定力,靠的是智慧,靠的是深謀遠慮。尤其弘揚文化的事情,百年樹人,那是要看得很遠,而且要從根本做起。所以人真有心,種種考驗會來得很快,心發得愈勇猛,挑戰來得愈快。所以假如您現在遇到很大的瓶頸,恭喜你,你發的心滿大的。所以孟子講到,“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要把我們本來沒有的智慧能力趕緊磨煉出來。

    那個時候我在澳洲,我當寢室長是盧叔叔交代我的,我也不知道長者為什麼臨行前交代我,你下次再回澳洲,要主動當寢室長服務他人。我在想,可能盧叔叔很會看人,二十九歲就當專業總經理,一個企業最重要的要用對人才,要用對人才首先要很會看人。所以可能一看我這個長相,就知道不食人間煙火,太好命,沒吃過苦。這是真的,我兩歲就搬到高雄市,都市,生活都比較富裕,從來也沒餓過,所以真的沒有吃什麼苦,也沒有什麼去服務大眾的機會。所以長者可能看到這些端詳,交代我一定抓住這個機會去服務。我第二次回澳洲淨宗學院就主動請求能有這個機會服務大家。結果有一次剛好我們寢室的一個長者,大我爸爸一歲,他胃出血,胃出血吐出來那個血塊都是一塊一塊的,還挺嚴重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我就到醫院去陪這個長者,這個陳伯伯。然後因為他胃出血之後,必須休息,而且吃東西,一般的東西沒辦法吃,必須吃那個麥麸,就是孩子好像七、八個月還是很小的時候,從那些東西開始吃起,他的胃比較脆弱。要有人照顧,誰來照顧?那我是寢室長,主動來照顧。

    我們那個時候到澳洲去學習,那個飛機票是幾萬塊錢,所以大家腦子裡都是想,我要去“學習”,這個學習括號。在我們的心裡面覺得什麼是學習?聽課叫學習。假如聽課才是學習,這個心境有沒有形成一個新的執著?有可能。可能旁邊的人很需要我們幫忙,我們說,別吵,我要學習。學到最後,看不到任何人的需要。學習不就是放下自私恢復仁慈博愛嗎?怎麼愈學愈感受不到身邊人的需要?表面上在學習,事實上可能背道而馳。所以實質的學習是放下執著、放下分別,這個才是真學習。所有的經典,都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放下分別執著,這個叫真正學習的功夫。聽課、讀經是學習的手段,它不是目的。

    人世間,我們常講“道法自然”,很多的因緣自自然然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我們很急於求成,適得其反。勿欲速,勿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我記得我剛學傳統文化的時候,我這個人的性格也是比較容易激動,所以覺得這個東西很好,一遇到親朋好友,就把一攤子書跟光盤全部給他了。結果事後我調查,他們都被我嚇到了。然後那一攤東西拿回去就供在桌上,沒有再動了,這太急了。慢慢的我就做調整,比方說在跟這個人談傳統文化,看他眼睛有點發亮就繼續講,看到他有點痛苦,聽不下去了,我就趕緊別講;看他很歡喜,先送他一本書,不要急著一下送太多。所以有時候我們太急了,本來好的緣,弄巧成拙。所以應該是要安住在本分上,安住在當下的因緣,這個才是好的學習心態。

    這個長者他胃出血了,正好是我去力行照顧長者的一個功課。我沒機會照顧父母,怎麼說沒機會?因為我爸爸的身體比我壯很多,我那個時候也希望帶爸爸出去環島旅行,把台灣繞一圈,我們真的是這麼做。一開始都是我開車,我年輕,我開車。開了兩個小時之後,我爸爸坐在旁邊,看我好像有點不行了,我爸爸就說,我來吧!所以本來都是我要服務我爸爸,最後都變成我爸爸服務我。也是很感激父母的身體都非常好。所以剛好到了澳洲去,這個長者身體這樣的狀況,我才有機會去服侍長者,像服侍自己父母一樣,就讓我補上了我沒有上的功課。而且我們在那裡,人手都不足,所以刷鍋子、刷碗、做饅頭、掃廁所,這個我那幾個月常常做。做饅頭一次要做一千個,就幾個人在那裡做饅頭,跟這些長輩,有的從美國來的,有的從紐西蘭來的。我一開始做饅頭,做饅頭要揉,我都不知道他們怎麼這麼厲害,從頭做到尾。我做一段時間,站得腰都快斷了,很難過。可是沒有人說要休息,繼續做。沒人說休息,一個大男人先說休息,其它那些都是阿姨,說不出口。我都得裝著去上廁所,然後在角落那裡先蹲一下,喘幾口氣,調整一下體力再回來做。包含刷鍋子,那是六、七十個人吃的鍋,很深,整個手伸進去刷,刷得很開心。人覺得在團體當中能付出,而不是只有接受,心裡也比較歡喜、比較踏實。所以好像冥冥當中都有這些鍛煉,都能安住在每個因緣當中。

    所以那一位年輕人到了廬江,我給他安排這些工作,他就說,他不想做了,他就是要學講課的。他愈這樣,我就愈不見他。結果剛好有一天我下樓的時候,碰到他了,怎麼辦?隨緣,見了那就好好的跟他談一談。可能也是他快撐不了,就跟他交流一下,我就跟他散步。結果走的過程當中,他就一直講很多事情,包含有一些感覺委屈,他就開始講。他還提到,他一個人在這裡,一個台灣人在這裡,人生地不熟,心裡很恐懼,就談了這些事情。他談到這裡,我就跟他講,什麼你一個台灣的人,我不是台灣的人嗎?等到他講完之後,差不多講了五分鐘,我就問他一句話,我說你不是想講課嗎?他說,對!你講了五分鐘的話,請問有哪一句是師父講的?他愣了一下,結果接著他說,沒有一句是師長講的。膽子真大,講話沒有一句是師長講的,他想要上台去講,你給人家講錯了,斷人家的慧命,要到十九層地獄報到。

    昨天有一位學長說,蔡老師說教書沒教好,要墮十九層地獄。不是我說的,是有一個故事說的,你們不要把很多事都推到我身上,這樣我駝背不會好,壓力太大了。我很怕有人第一句話就說,蔡老師說,我很恐慌。因為在我的一個經驗當中,我發現一個現象,很多朋友一開口,蔡老師說怎樣怎樣怎樣,結果都不是我講的。這個很有意思,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聽的時候是用他的意識去理解,所以講出來的話,很可能都跟本來的話不一樣。所以大家假如仔細去觀察,比方我們在團體裡面,我們當秘書的人,甲跟我們說這個事情,讓我們去傳達給乙,往往一傳就失真了,可能只剩七成,有的時候還意思傳錯,有沒有可能?很有可能。所以今天我們有很多感悟,到底悟得對不對?得要先跟經典對一對,不要很沖動,我體悟很好,一直講,結果跟經典都不相應。或者你們有幾位非常好的,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知見也很正確的,先互相切磋一下,才比較能確定這個知見跟經典相不相應。所以這個都是謹慎的態度,這個也是一個人有機會跟大眾分享傳統文化應有的態度。

    我跟這個年輕人這麼一講,他有一點愣住了,講了這麼多的話,居然沒有一句是師長教的。接著我跟他講到,你說身邊的人人生地不熟,這個也不是孔子教的。孔子說,“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你對人很恭敬,非常忠誠,你走到哪,都不認識的人,一下就變好朋友。“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怎麼遇到事情,起來的統統是自己的這些煩惱?我就跟他講,我說年輕人,可能很多人贊歎你,我比較不好意思,直接點你的問題。我說有沒有人曾經這樣點過你?他說有。我說請問是誰?盧叔叔。這個年輕人福報不小,在台灣的時候還親自去請教過盧叔叔。但是大家注意,見過盧叔叔了還是如如不動,點的那些問題沒有真正去改,所以有福還得要自己珍惜,才能產生好的作用。福在受谏,接受勸谏。所以學習不能形成執著點,這樣才是學習,這樣才是用功,這樣才算利眾。那都可能是自己心上的執著點。
 

上一篇:淨空法師:善惡不能相抵,要如何才能不受惡報?
下一篇:蔡禮旭:學習傳統文化要立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