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第四十一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41
上一次講到「願力宏深第二十九」,五十八頁,請掀開經本第五十八頁。「願力宏深第二十九」,在這一品的前面一段我們講過,我們從第二段看起。在這一面,就是五十八面倒數第三行,從當中看起: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
我們從這一段看起。這個一段是深深的能夠認識阿彌陀佛願力度生的不可思議。『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從這個經前面一直讀下來,自然能夠明了,佛在因地,也就是像我們現在這種身分,是人身的身分,這叫因地,成佛是果地。因地發心,就是希望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快速的成佛。當然他到成佛之後,他的大願都實現了,沒有一願落空。這個地方,世尊為我們再敘說,彌陀的本意是要『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這一句包括了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眾生。除佛之外,都稱作眾生;眾生不僅是指六道,還包括了聲聞、緣覺、菩薩,所以是九法界的眾生,我們通常講九界眾生。
阿彌陀佛用什麼方法來幫助這些人?是讓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阿彌陀佛教學的道場;一切眾生只要生到他這個地方去,他就可以以究竟圓滿的智慧能力幫助眾生。你要不去,那個幫助是有限度的,不是圓滿的;到達西方世界,他的幫助是究竟圓滿。這就好比阿彌陀佛在那個地方辦了一個學校,你要是到他學校去,他照顧就周到了,是面面都周到;你不到那個學校去,他對你照顧就有限度了,不能說是圓滿周到。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
那麼他幫助我們,到底幫助多少?這底下說得很清楚,『悉令得泥洹道』。「泥洹」就是般涅盤,大般涅盤是成佛了。無量壽佛對我們的幫助,一定幫助我們成佛,跟他境界完全相同。
『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此地說「作菩薩者」,不是指那些往生的;這是我們前面讀過了,這是十方世界的菩薩,仰慕阿彌陀佛,常常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這一類的菩薩,在十方世界度化眾生。這些人已經有非常深厚的基礎,阿彌陀佛一定幫助他們成佛,這些人是現在已經居菩薩位了。
下面這就說了,這些人統統都成佛了,成佛之後干些什麼?成佛之後,一定不違本願。像我們現在常常發願,四弘誓願每一個學佛的同修都曾經發過,是不是從心裡發的?那就不一定了。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所有諸佛菩薩在因地當中的總願;換句話說,無論你發什麼願,你總超不出這四個范圍。這四個范圍把所有一切諸佛菩薩所發的願都包括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也不例外,也不能出四弘誓願范圍之外。
還有我們常常或者是念佛誦經,完畢之後都念一個回向偈,回向也是發願。古人作的回向文,還是回向偈,種類很多,但是也不出四弘誓願的范圍。而四弘誓願最重要的是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現在發這個願,我今天智慧不足,能力不夠,雖想度眾生,度不了;那麼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無量壽佛的幫助,我們自己也成佛了;成佛之後,從前發的這個願,一定會兌現的;換句話說,也要像諸佛菩薩一樣,時時處處去普度眾生。
所以說『既作佛已,轉相教授』,就如過去、現在佛一樣,以善巧方便度脫眾生,『轉相度脫』。
『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將來這一尊佛所教的學生,他又成佛了,那個學生成佛,再度眾生,這樣輾轉,那就無量無邊了。
【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
這一段文是告訴我們,阿彌陀佛所度的那些學生,這一些學生當中現在已經成佛的這個數字,都沒有辦法計算,太多太多了,『不可勝數』,數不出來。
我們想一想,這麼多的佛,在阿彌陀佛會下成就了,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十劫當中度這麼多人成佛,這是難信之法,真正不可思議。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娑婆世界,我們娑婆世界在這個一大劫當中,現在這個劫叫「賢劫」。這一大劫當中,世尊告訴我們,成佛的人很多很多,所以這個劫的名字叫賢劫。很多很多,多到多少?一千尊佛。跟極樂世界比,不能成比例。我們這個一劫是最多最多的了,這才一千尊佛;人家那個地方十劫,它也是大劫,十劫時間是我們的十倍,成佛的數字沒有辦法計算,怎麼能比!所以從這個地方來觀察,就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的環境比我們殊勝,那個地方成就容易,這個地方成就困難;那個地方成就人多,這個地方成就人少。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為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寧為增減。】
這是結歸阿彌陀佛性德的作用不可思議。我們這個世界,現在大家都知道的,人口不斷的在增加,地球上面積又不能擴大,人滿為患,現在大家都有這個感觸,生存就有了問題;人太多,地太小了,出產不夠供應,這問題嚴重。西方世界每一天去往生的人數也不可思議,不是我們地球上人去,十方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有人去,世界無量無邊,就算一個世界一天一個人去,這個數字都不得了,他那個地方人口增長率是沒有辦法想像的,沒有法子計算的。那麼西方世界人口會不會爆炸?這是個大問題。
不過如果諸位冷靜想想,這個疑問可以解釋的。我們不必說阿彌陀佛不思議的威神,就用普通常識來說,像辦學校,學校每年要招新生,可是每年有畢業出去的,西方世界時時刻刻都有菩薩成佛,成了佛的這些人,必定又到他方世界去作佛、作菩薩,教化眾生去了,畢業出去的。天天有來的,天天也有出去的,這是一個事實。同時是阿彌陀佛這個世界跟一般諸佛剎土不一樣,一切諸佛剎土是佛的願力、眾生的業力,善業、惡業、無記業,混雜而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十方眾生清淨的業力。
所以念佛往生,心不清淨,不能往生,念得再多也不行,古人所講的,這是「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你不是清淨心念佛。蕅益大師說「功夫淺深」,那得有功夫才行,沒有功夫不能往生。功夫是什麼?最淺的叫「功夫成片」,你真有受用,功夫成片就是這一句佛號有了力量。有什麼力量?把你的妄想煩惱控制住,它不起作用,佛號起作用。雖有煩惱,煩惱沒有斷,這叫伏煩惱;佛號有力量把煩惱控制住,不讓它發作,這就叫功夫成片,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低的條件。更高一層條件就是「事一心不亂」,再高一層是「理一心不亂」,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所以這是屬於淨業,就是清淨心。
佛的心與眾生的清淨心成就不思議的國土,所以他這個國土『常如一法』。無論再多的人往生,那個世界不嫌人多。多少菩薩成佛,離開極樂世界去了,極樂世界人數沒看到減少,不增不減,這是不思議的境界。
下面世尊給我們舉了一個比喻,『所以者何』,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猶如大海』。我們這個地球上水最多的是海洋,陸地上所有的河流都向海裡面流,每一天不曉得流了多少水到大海裡去,沒有看到大海水漲了,大海水落了,沒有看到。佛用這個比喻來形容西方世界人口的流動量,雖然非常非常之大,沒有法子計算,但是那個世間永遠看不出有增減,就像海水一樣。
【八方上下。】
『八方』加個上方、下方,就是十方世界了。
【佛國無數。】
『佛國』就是大千世界,真的是無量無邊。
【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
這一節是對西方世界的贊歎。贊歎的目的是希望我們生起羨慕之心,希望我們生起向往之心,發願求生淨土,目的在此地。這也是做一個比較,十方一切諸佛世界要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相比,統統比不上。『長久』是指的壽命,佛無量壽,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是無量壽。『廣大』是形容其依報,西方極樂世界環境太大了,沒有人能夠說的出來。『明』是光明,『好』是妙好,形容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快樂,最為獨勝』,在所有世界裡面比較,它是第一,最為殊勝,任何一個世界裡面都不能跟它相比。
【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
這也說明彌陀對一切眾生之恩德,殊勝不可思議。是他老人家在因地作菩薩的時候,我們曾經在經裡面看到,他是千億歲的學教,聽經聞法,五劫修行,積功累德,成就西方這一個道場。
【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
他建立這個道場不是為自己享受,是為供養十方一切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的這一些眾生,提供這個環境讓他們來修學,成就十方眾生在一生之中快速的圓成佛道。所以他這個布施真大,「財、法、無畏」三種布施具足;不但具足,究竟圓滿的具足。真是布施波羅蜜,真的是圓滿了。一切諸佛圓滿,跟阿彌陀佛比起來,還差遠了;阿彌陀佛是真正圓滿了。無論在理上、事上,確實這個是不可思議的。
【深大無量。】
『深大無量』都是贊歎他的恩德,對一切眾生恩德之深,恩德之大,無量無邊。
【不可勝言。】
這些話統統都是贊歎阿彌陀佛本願功德,幫助十法界一切眾生這種深恩大德。
下面這一品:
【菩薩修持第三十。】
這一品裡面有不少經句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要特別留意。
【復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
『一切菩薩』是指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一直到實報土上上品往生,三輩九品全部包括了。我們發願往生淨土,當然我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所以這個經文對於我們就非常非常的親切,非常的重要。這一切菩薩:
【禅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
這是講所得的。這是真的,這個也就叫難信之法。難信,而不是說實報土,也不講方便土,專講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像我們這樣帶業往生的,可以說是沒有智慧、沒有能力,就單單靠念佛成功的,這一句佛號成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咱們沒有禅定,到那裡就得禅定;沒有智慧,到那就有智慧;沒有神通,一到西方世界就神通具足;我們在這裡沒有威德,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身相莊嚴跟阿彌陀佛一樣。就是只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統統都得到了,無不圓滿。所以這個法門真真實實的叫「難信之法」,不相信的人太多太多了。因為看到經上講的,這太便宜了,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這一定不是真實的,抱這種心態的人非常非常多。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
『密』是深密。諸位要知道,佛法裡頭沒有秘密,秘密總不是好事情。秘密不可以告人,總不是好事情。佛法裡面這個密是太深了,眾生程度太淺,講,他也講不懂,講也講不清楚,聽也聽不明白,這叫深密。理太深,義太廣大了。粗心之人,沒有法子理解,所以稱之為「密」。『藏』是含藏的意思。佛的大智、大德、大能,佛度眾生的善巧方便,都非常深密,都叫我們沒有法子理解;而這一些菩薩,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們都明了,『究竟明了』。
我們現在要問了,「諸佛密藏」是什麼?前面我們念過,我也跟諸位說過,一切諸佛的密藏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密藏。你對它真正明了了,徹底明了了,你跟西方世界的菩薩就沒有兩樣;真實明了,徹底明了,你一定死心塌地老實去念,決定不懷疑。這個人就是極樂世界的菩薩;雖然現在他沒去,他決定去。
【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余習。】
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修什麼法門?西方世界是究竟圓滿。所謂究竟圓滿,我想學哪一個法門就得到哪一個法門,這才叫究竟圓滿。小乘根性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聽佛菩薩講的法是小乘法;大乘根性的人,到那邊所聽的全是大乘佛法。隨眾生根性不相同,願聽立刻就聽到,願見的立刻就現前,這個才叫做大圓滿,這才叫做真究竟。因此在那個環境裡面,他六根所接觸的全是佛法的境界,全是彌陀性德的流露。人在那個環境裡面,怎麼會迷?怎麼可能起煩惱?所以自自然然就『調伏諸根』。
「根」,要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身體。「調伏諸根」,你的身體一定強壯,身體沒有毛病。我們在這個世間,哪一個人不想得到一個強壯的身體?強壯身體怎麼得來?這裡就學到了,要調伏諸根,你身體才能強壯。
調伏諸根的方法很多,禅定,這是最主要的一個方法;止觀是方法,觀照是方法,持咒是方法,念佛是方法。這些方法當中,你只要選擇一種。但是諸位要曉得,所有一切方法當中,無過於念佛。為什麼?因為念佛有佛力加持。也許有人說,念咒也有佛菩薩加持。沒錯,密宗念咒也靠佛菩薩加持,但是不如阿彌陀佛名號。你要問為什麼?念咒,佛菩薩加持是一尊佛、兩尊佛,三、四、五佛就不得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統統加持,一個都沒漏掉,這個不能比,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一個人,二六時中,一心稱名,心裡頭妄想沒有了,雜念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憂慮沒有了,牽掛沒有了,就一句佛號,就調伏諸根,『身心柔軟』,這就達到了,身心健康。
『深入正慧』,你的智慧就現前了,心清淨。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正慧」。所以這個不但是西方世界他們得到是圓滿的,我們今天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我們身心健康,百病不生。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醒同修,世間人所有一切疾病的總來源,都是心不清淨,這是所有一切疾病的總根源。心清淨了,哪裡會生病!心清淨,身就調伏;身這個調伏就是生理的組織它正常,完全符合自然的原則;它一切正常,正常就不會有病,不會有障礙。人有煩惱,有憂慮,這個生理的組織起變化,這一變化就不正常;不正常,不是這裡有障礙,就是那裡不通,這毛病就來了。
這個道理,這些事實,我們要曉得,然後才修一個健康無病之身。更進一步,修成生死自在,將來走的時候,預知時至,沒有病苦,說走就走,這叫真正的功夫,真實的成就。
『無復余習』,「習」是習氣,連習氣都斷掉了。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這一句很難做到,習氣實在是不容易斷。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習氣一定是斷掉的,這個我們總可以放心。
【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肉眼簡擇。天眼通達。法眼清淨。慧眼見真。佛眼具足。覺了法性。】
我們修行依什麼為標准?一定要依佛。我們對於法門的抉擇也一定要依佛。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注解裡面告訴我們,念佛人一定要依諸佛所說;唯有諸佛因圓果滿,他的智慧、德能已經達到圓滿究竟的境界了。所有一切菩薩,包括等覺菩薩在內,他還沒成佛;沒有成佛,他還在做學生,他還有余習未斷。因此,我們要決定法門,不能問菩薩,一定要問佛,這就對了。
大師說這個話沒錯,我今天有疑問,佛也不在了,那我問誰?現在菩薩也沒有,找個法師來問問,那更靠不住。怎麼辦?經典就是佛在說話,只要依照經典教訓去做,這就叫依佛。所以我們每一天讀經,每一天就是與佛同在。宗教裡頭講與神同在,與上帝同在,我們就是與阿彌陀佛同在。
你一定要讀經,讀經,聽佛開示,你只要誠心誠意去讀,必然遍遍都有新的啟示。絕對不是佛每一天給我講的話都一樣的,有什麼意思。不一樣,確實不一樣。你每念一遍,那個一遍的味道、體會不一樣。如果你的心不真、不誠、不敬,你天天念的就是一樣的,為什麼?你得不到東西,每天念文字都一樣,遍數念多了,就厭倦了,就不想再念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用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你去念,你就會遍遍不一樣,遍遍都有新的意思,有新的悟處,這個才有味道。這個經就是永遠念不厭,為什麼?它永遠都有新的意思,你悟入,你會得到法喜,那真正快樂。所以一定是『依佛所行』。
『七覺聖道』就是通常講的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佛法。不要以為三十七道品都是小乘修的,那不見得;大乘圓教,說實在話,也離不開三十七道品。天台大師講三十七道品,他用「藏、通、別、圓」來講,那就是包括了所有的佛法。藏教的三十七道品是小乘,通教的這是大乘的初學,別教是菩薩所修的三十七道品,圓教是一乘法身大士們所修學的,所以道品它是通一切法。
這裡只舉了兩條,七覺支、八聖道。這個覺支,就是七覺支,也叫做七菩提分。聖道就是八聖道。這是任何宗派法門都不能夠離開的,這也是佛法的總持法門。像我們現在人所講的綱領,要把綱領抓住。下面給我們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確確實實是教我們以佛為標准。
『修行五眼』,一切聖眾之中,唯獨佛是五眼圓明,「修行五眼」。
『照真達俗』,這是目標。「真」,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也就是佛法裡面講的真如本性。「照真」,就是禅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達俗」,「俗」是指的十法界;十法界是現象,十法界所有一切眾生的活動,沒有不知道的,樣樣都曉得,這才能普度眾生,才有能力觀機說法。
『肉眼簡擇』,「簡」是揀別,「擇」是選擇。我們今天有肉眼,必須要以智慧之眼來抉擇法門。選對了,那非常幸運;選錯了,那就誤了這一生。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的選擇。實在講這個選擇靠我們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靠別人幫助,那別人把我們誤導了,那不就害了這一生。怎麼辦?一定要用真誠恭敬心求三寶加持,這就最正確的。與諸佛菩薩感應,沒有別的,就是真誠恭敬,就一定有感應。選擇不當的,自然有種種因緣把你破壞掉了;選擇恰當的,就一帆風順。這個就是三寶冥冥當中的加持。
『天眼通達』,「通達」是解意,意思明了,不會錯解了意思。
『法眼清淨』,「清淨」是不執著,即相離相,這是「法眼」的功能。
『慧眼見真』,「慧眼」是見性,見到一切諸法都是不二,所謂萬法一如,性相不二,這是慧眼。
『佛眼具足』,就是圓圓滿滿,所有一切功能一樣都不欠缺。
『覺了法性』,「覺」是覺悟,「了」是明了,一切諸法的真相。「法性」就是一切諸法的本來面目,一切諸法的體性,要用現代名詞來講,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這一切萬法都是從這一個根源生出來的,現出來的。這是對於法性明了,徹法底源,一切法的底源統統覺悟了。
以上所說是自力得,我們自己所得到的,自己修學所成就的。自己成就之後,記住,要幫助別人。下面講利他的行持,我們怎麼樣去幫助別人。
【辯才總持。自在無礙。】
前面講是兩樁事情。第一個是『辯才』。特別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所以你看《楞嚴經》上文殊菩薩揀選圓通,就是選的耳根,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就是音聲,耳聞聲,這個是最利的。這個眼睛看東西看得不明白,一聽就明了,聽的理解能力比看的能力要大。所以要教化這一個世間的眾生,「辯才」列在第一位。你要有辯才才能夠幫助人。
第二,你要有『總持』,「總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綱領。你要真正能把佛法的綱領掌握到,你教學就方便了;如果抓不到綱領,這個佛法像恆河沙一樣,從哪裡講起,講不出來。中國從前一般人對這個經典之感歎,說一部《二十四史》,都不曉得從哪裡看起了。《二十四史》不算多,才不過一千多卷,已經就不曉得從哪裡下手了;佛法比《二十四史》多多少倍,多一百倍都不止,從哪裡學起?真的,初學的人看到大藏經,不得其門而入。所以你一定要有總持,你能夠抓到綱領,你教學就方便了。所以你的辯才,你教學的方法、內容都『自在無礙』了。
在一切佛法裡面,我們初學的人應當從哪裡下手?近代弘一大師是許許多多人敬仰的一位善知識,這位法師實在講也是一個傳奇人物,沒有出家之前,是才子,生在富有的家庭,他的父親在前清的時候作鹽務使。這個鹽務使在那個時候是最有錢的一個機關,等於像我們現在國家的公賣局一樣。鹽是老百姓天天不能缺少的,專賣這個東西,這是屬於國營的事業,所以在那個時候稱為肥缺,所以他生在一個很富有的家庭。
人聰明,受過良好的教育。他有天賦,他的詩詞歌賦都勝絕一時。現在在台灣學校裡,畢業時候唱的「送別」,就是弘一大師作的。這一首歌,歌跟曲都是他自己作的。曾經有人說,在這一百年當中,全世界,中國、西方,兩支歌是最好的,東方就是選的送別,西方的是哪一首我記不得了,以前我記得,忘掉了。這兩首歌是全世界選為第一流的。
以後出家修行非常認真。他教人學佛從哪裡入門?從《華嚴經疏鈔》入門,這是他的指導,這個確確實實他是抓到了總持法門。但是這個總持在他那個時候可以,現在不行了。現在為什麼不行?現在我們國文水准降低了,《華嚴經疏鈔》擺在前面,你看不懂,有什麼辦法?它文言文寫的,文字上就有障礙了。
在民國初年,一般差不多講中學生,讀《華嚴疏鈔》在文字上沒有障礙,他們從小學就學文言文,所以他文字上沒障礙,中學生就可以能夠讀的懂。現在不行了,現在是大學中文系的都不行,都沒辦法讀的懂。所以他老人家是那個時代的人,現在這個時代非常非常困難。
到我們台中李老師,這個就距離我們更接近了,他老人家教現在的大專學生們,台灣幾乎每一個大專學院都有佛學社,都有學佛的這一些教授與學生。所以他老人家的建議,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學佛要從哪裡學起?他選的是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覺得應該從這一部書下手。為什麼選這一部書?江居士寫的深入淺出,文字比《華嚴疏鈔》淺得太多了。而且初入佛門最困難的是佛經的名詞術語,你對於這個名詞術語的含義不懂,這是個很大的障礙。他說江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就是佛學大辭典,確實有道理,他把每一個名相都解釋得很清楚,所以可以把它當作一本佛學常識來念,非常豐富,非常精彩。即使不能深入般若,那當然是不容易,那是要有天分的;但是把它當作佛學常識來讀,這個利益只要看這個《講義》可以說都能得到;對以後研究佛法,無論研究哪一部經論,名相上基礎就奠定了,所以他這個也是一個好方法。
【善解世間無邊方便。】
這一句話是講的教學方法,我們今天講的教學法。佛家不叫教學法,叫善巧方便。諸位要知道,善巧方便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教學方法。他有很巧妙的方法能夠叫你很容易接受,很容易理解,所以這就叫「方便」;這個方法太多太多,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千變萬化。總而言之,叫接受的人是很容易理解,很容易能夠得到。
【所言誠谛。深入義味。】
這兩句話非常非常重要,這兩句話用現代的話怎麼講?是教學的態度。前面是方法。你有好方法,你沒有態度,學生所入的淺,不能深入。你有良好的態度,你的方法不行,學生入的也有相當深度。這個教學態度,真心教導,不是敷衍塞責,是以真誠的心來教;這種真誠就能感動人,就能夠攝受人,使學生對於老師有一種感恩之心、敬仰之心,老師對我真好,他學習心態就不相同,他會認真努力的去學習,所以學生能得到東西。
有好的教學方法,又有良好的教學態度,這個老師就不容易找了,那就真難了。所以他是言語真誠,『深入義味』。「義」是理論,他對這個道理通達明了;「味」就是歡喜、法喜,他學的這個東西,他有味道在裡頭。你深入義味,真的就是欲罷不能;他在這個學習當中,真的生了歡喜心,必定能夠勇猛精進。老師有這些好的方法、態度,教學就熱心,教得有味道,教得歡喜,學生必定能夠得到很好的成績。
【度諸有情。演說正法。】
這兩句是應用在事相上,應用在教學裡。『度』這一個字,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幫助,幫助學生,協助學生,為他們『演說正法』。「演」是表演,「說」是言說。表演是怎麼做法?表演是你自己做到,做成一個榜樣。換句話說,自己如教修行,我做到這個樣子了,我所說的就是真的。如果我講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言行不相應,聽的人未必肯信。我教你們念佛,我自己不念佛,你們會相信嗎?你們不會相信。我教你念佛,我真念佛,你才會相信。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到,這叫演。所以這個演不是裝模作樣給人看的,這個就是實際上的時候自己完完全全做到,把佛在經典裡面這些教訓,理論明白了,這些教訓統統都做到了。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就照做;佛教給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就決定禁止,依教奉行,確實要把它做到,這叫演。
【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
這個四句所說的完全是真實智慧。教化眾生一定要有真實智慧;如果沒有真實智慧,這度眾生,往往不知不覺就被眾生度跑掉了,太多太多了。自古以來,太多太多了。為什麼?不度眾生,做學生的時候,守規矩,接觸的層面不大,有約束,人還很規矩,還有點道心。這一度眾生,麻煩就來了。度眾生,你要接觸群眾,群眾裡面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很容易發生感情。還有名聞利養都來了;本來沒有貪心,這個東西愈來愈多,他慢慢就把貪心培養成了,增長了,所以就被眾生度跑掉了。很可怕!因此,你看這經典上的好處,佛真是教導的面面周到,一定要有真實智慧。
『無相無為』,「無相」是決定不能著相,就是在一切現象裡面不可以執著。「為」是作為,不可以刻意去作為,這就對了。為什麼?始終保持你的清淨心。弘法利生要隨緣,不可以攀緣;攀緣就錯了。攀緣是什麼?你別有用心。隨緣則自在,攀緣就不自在了。這是教我們不要著相,不可以攀緣。「無為」就是不攀緣,「無相」就是不著相,不攀緣。
『無縛無脫』,「縛、脫」都是指的煩惱。縛是煩惱,脫是解脫。煩惱斷了,就解脫,就自在了。這也不能執著,不可以自尋煩惱,也不能執著我很自在;你要很自在的話,你就有機會也不幫助眾生了,我幫助眾生不是自找苦惱,這個也不能執著。
跟儒家所講「安安而能遷」,《禮記》上講的,是一個意思。這一個聖賢君子之人,有道德、有學問,身安、心也安,這個很自在。可是社會大眾需要你,國家需要你的時候,你就不能安,你要出來替大家辦事,能捨棄自己安定的生活。在我們中國,像諸葛孔明就是一個好榜樣,他在隆中真的在隱居的時候,確實心安、身安,天下大亂與我無關,過的自在田園幸福的生活。劉備三顧茅廬,他就不能不出來,「安安而能遷」。所以此地講的「無脫」,這個「脫」就是儒家講的「安安而能遷」的意思。我們雖然不攀緣,但是有這個機會,一定要替眾生多做一點好事,多多的去幫助他們。
雖然教化眾生,幫助眾生,成就眾生,『無諸分別,遠離顛倒』,這兩句話很要緊,這是真實智慧的受用。我在一切法裡頭,遠離分別、執著,「顛倒」是妄想;換句話說,始終保持清淨心,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永遠不失真實的智慧,心地清淨,智慧現前,這就對了。這個才是真正有能力教化眾生,成就眾生,同時也成就自己,自他兩利。
【於所受用。皆無攝取。】
受用,可以的,不要有一個占有的念頭,這個很重要。我們今天有一棟房子,房子可不可以有?可以有,我需要住,不要以為這個房子是我的。明明所有權狀是你的。是的,事上是的,心裡上沒有,將來往生才自在,沒有牽掛。如果這裡有房子、有財產,往生的時候還捨不得,那就完了,就去不成了,這一點很重要。
所以一切盡捨,這個捨不是事上捨,是心上捨,心上決定不能有。就是你一切受用,有,可以,受用隨緣。每一個人過去生中修的福報不一樣,修的福報多,你這一生在物質享受就豐盛;修的福報少,在物質上就比較清苦。沒有關系,儒家所謂是富貴就安於富貴,貧賤安於貧賤,這個態度是最正確的。貧賤不羨慕富貴,富貴也不會驕慢,對貧賤也一樣尊重,這是真正有學問,真正有智慧,才能維護社會的安全、社會的秩序。所以『皆無攝取』很重要、很重要。
【遍游佛剎。無愛無厭。】
西方世界的菩薩常常到十方世界度化眾生,有的佛剎很莊嚴,七寶莊嚴,有的佛剎非常的污穢、惡劣。像我們在這個世間,哪個地方請我們去講經說法,有的地方環境非常好,有些地方一切設備都不夠;無論順境、逆境,只要有緣都去,於一切境界沒有愛厭這個念頭。這個地方一切豐盛,就喜歡這個地方;那個地方一切欠缺,就討厭。你有貪愛、有厭倦,你的心就不清淨。所以把這些統統捨棄掉,我們得平等心,這個經題上的清淨心、平等心,這就對了。
【亦無希求不希求想。】
希求是錯誤的,你有求;有求就有苦,有得就有失,這個很痛苦。那不希求;不希求也錯了,你還是在執著,你執著個不希求,也錯了,要隨緣。希求是攀緣,不希求也是攀緣。不希求是什麼?所有緣拒絕掉了,也是錯誤的。所以菩薩教化眾生,一切隨緣,這個就自在了。
尤其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要學習的,就要格外謹慎。對於佛在經典的教訓,要善解,要細心去領會,不能把意思解錯了;意思解錯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必然會做錯,會造成障礙。如果你善解佛意,解得不錯,你智慧增長,在一切境緣之中;這個境是講物質環境,緣是講人事環境。換句話說,一切人事環境當中、一切物質條件當中,都不執著,都能得清淨、平等,能夠自利利他,這個功德就殊勝。
所以順逆境界都要去。順境裡面去考驗考驗自己動不動心,還動不動貪心?貪愛之心有沒有?如果沒有,自己功夫得力了。惡境裡面,也去看看自己有沒有討厭的心;如果這個厭惡的心沒有,自己功夫得力了。
所以自己功夫不要問人,問人,當然高明的人知道,你的言語、態度能看的出來。功夫得力的人是心清淨,無論在哪個環境裡頭,環境障礙不了他,這個功夫得力。所謂是「八風吹不動」,你贊歎他,他也不會真喜歡;你毀謗他,他也不生煩惱,這功夫得力了。功夫不得力的,環境一現前,馬上就被境界轉,順心的就貪戀,不順心的立刻就厭惡,這是功夫不得力。所以這是教給我們希求、不希求都不要去想。
學佛之人在這個世間有願無求。我願生淨土,我有強烈的願望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天天在佛菩薩面前求,我趕快去,這個不行。為什麼?求是貪心,不是清淨心。願是真心,真心裡面發的是願。妄心裡面是求,求是屬於識心,就是第六意識心,它是感情的;願是理智的。
我們念佛,當然求一心不亂。可是有一個求一心不亂的念頭在,你永遠不能得一心。為什麼?求一心不亂,就是障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裡頭還夾雜著一個求一心不亂,這就糟糕了。我願意得一心不亂,我這個求一心不亂的念頭沒有,就是一句佛號一直念到底,念到功夫純熟,一心不亂現前,自然得到。功夫到了,境界就現前;功夫沒有到,求是障礙。這是舉一個例子。
一切事相當中,無不如是,世法、佛法都一樣。不要求,但是不能沒有願;沒有願,我們修學就沒有方向,就沒有目標。一定要有願,願是方向,願是努力的目標。立下大願之後,努力往這個方向走就對了,自然一步一步接近,一天一天接近,一定有滿願的一天。不能著急,要有耐心,要有毅力,這才會成就。
【亦無彼我違怨之想。】
這一句意思更深、更明顯了。前面所說的都是對境界、對事,這對人,『彼我』就是人我,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就指的這一些。『違怨』,「違」是違背自己意思,你就起了怨恨;順自己意思,就會起貪愛。這一句它的真正的意思,是在一切人事方面,無論是善人,無論是惡人,我們一定要用平等心;用平等心才能成就清淨心,意思在此地。離開一切分別、執著,貪愛、違怨都叫妄想,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我們清淨平等就成就了。這個清淨平等必定是覺而不迷。經題裡面給我們提的大總持法門是「清淨平等覺」,這是我們念佛希望達到的一個目標,經典在在處處教給我們如何修學。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無量壽經 (第四十二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42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面第五行,從第二句看起:
【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從這一段看起。這一品經裡面,為我們說出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平時的修學。當然這個經文不長,世尊給我們介紹都是說明重要的綱領,讓我們了解那邊一些的狀況,同時勉勵我們盡量的向這個目標、向這個方向去努力。菩薩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離相,心地要清淨。今天這一段經文就是說明其所以然的道理,他為什麼即相離相,事上不離,心地清淨,為什麼這樣做。
『何以故』就是問話。
『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這就是他何以要上求下化。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菩薩們時時刻刻只要遇到有緣;緣有已經成熟,有未成熟,還有沒有緣的。沒有緣的,要去結緣;未成熟的,幫助他成熟;已經成熟的,接引他往生。所以這個地方的成熟跟其他宗裡面不一樣,其他宗裡面是講煩惱斷盡,大徹大悟,那修行證果,那個難;我們淨宗成熟,就是對於這個法門,真正能相信,能肯定,能發願,肯念佛,這個就是這一宗的成熟。所以這個成熟依照程度上來講,比其他宗容易,容易太多了!但是諸位要曉得,如果要是從累劫的善根福德上來說,他宗確實不如淨宗。所以這個話要看從哪一個方面來觀察,淨宗確實有它不可思議殊勝之處。這是他慈悲,不違背本願,要幫助十方法界一切眾生。
『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如果上求佛法,著求佛法的相;下化眾生,又執著化眾生的相,這個就墮落了,這個就會退轉。極樂菩薩何以不退轉?就是人家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所以他就不會退轉。所以這一句很重要,我們要多念,多體會,多學習。
『以無礙慧,解法如如』。「無礙」是沒有障礙。無礙慧是真智慧,真智慧是從不執著,就是一切都不執著,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心不清淨,這個慧就有礙;心清淨了,智慧就無礙了,這就是真實的智慧。所以能夠「解法如如」,解是了解、明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如。如如,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徹底明了一切法的真相。相跟性是一,不是二,所以叫如如。事跟理也是一,不是二,叫如如。假如事跟理不一樣,事是事,理是理,那就不如;性跟相要是分了家,也不如了,那就不能叫如如。如如是一,性如其相,相如其性,事如其理,理如其事,無有一法不如,這個法界才真正平等,真實不二。所以這個法門也叫做「不二法門」。佛家常講入不二法門,怎麼個入不二法門?就是解法如如。解法如如就叫做入不二法門。
『善知集滅音聲方便』。這個在教化眾生,如果要沒有方便,就很難叫別人也能契入這個境界,因此一定要有方便法。「善」是善巧,「知」是知道、是明白,「集滅音聲」就是世間法。從「苦集滅道」,這個「集滅」,省略兩個字。「集」是世間因,「苦」是世間果,「滅」是出世間的果報,「道」是出世間的因,所以講「苦集滅道」就是世間跟出世間兩重因果。這個地方文字省略,只說集滅;換句話就是世出世間這個因因果果統統都了解、都明了,那說法當然不會說錯,再加上善巧方便,就是很好的教學法,教學必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欣世語』,「欣」是喜歡。世間所有的學術,沒有放在心上。
『樂在正論』,他的愛好、歡喜是在諸佛正法,在這裡。「正論」就是一切諸佛的正法,正法就是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世語」都是從情感裡面所生的,特別是世間文學作品,都是有豐富的感情。所以古人講「自古詩人多妄想」,他要不打妄想就寫不出好詩,所以詩詞歌賦、編的劇本的時候,都是打妄想。在中國最著名的《西游記》、《封神榜》都是妄想,非常出名的妄想。所以菩薩們對這個沒有什麼興趣。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
這個『一切法』是包括世間跟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
【生身煩惱。二余俱盡。】
『余』就是習氣,「余」是剩下來的習氣,煩惱的習氣。『生身』,這是屬於塵沙的習氣,統統都盡了。或者我們講『二障』,煩惱障跟所知障的習氣都盡了。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
這是修學的目標完全放在無上正等正覺這一個目標上。『究竟一乘』就是無上菩提,也是圓教的佛果,這是他所修的方向、目標。
【至於彼岸。】
『彼岸』是成就、是達到,一定要達到無上菩提。
【決斷疑網。證無所得。】
無上菩提究竟是什麼?佛在大乘經裡面給我們不少的提示,像《楞嚴》講得就很圓滿,「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歸」就是你證得了。你證到那個地方是一樣也沒得到。也許我們聽到覺得很消極,一樣都得不到,我學它干什麼?諸位要知道,這一樣都得不到就是統統都得到。統統得到了,為什麼說一樣都得不到?統統得到之後,才曉得全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沒有一樣是自性之外的。所以你雖然得到,等於沒有得到,沒有得到是真正得到。為什麼?雖然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我們現在迷,迷了本來具足的這些德能,它不起作用。到我們的智慧、德能完全恢復了,恢復了,不是從外頭得來的,全是自心本來具足的。了解這個事實,還一定要真修;真修,我們本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才能夠顯現的出來,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
【以方便智。增長了知。】
這個地方『增長了知』是說的後得智。什麼叫後得智?是了解十法界裡面的狀況,了解六道裡面的形形色色,這個叫「增長了知」,所以這叫後得智。你看菩薩在參學的時候,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在文殊菩薩會,那是他的老師,他在那裡證得的就是「決斷疑網,證無所得」。文殊菩薩,成就根本智,明心見性。然後出來參學,出來參學是看看這個社會,看看這些凡夫,這些凡夫打些什麼妄想,干些什麼事情;這一看,統統了解了,了解才能幫助他,才知道你什麼地方想錯了、哪些地方看錯了、做錯了,才指導你,幫助你修正過來。所以這個叫後得智,後得智完全是利益眾生的。
【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末後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從本以來,安住神通』,「神」是神奇,換句話就是超越我們的常識、超越我們的思惟、超越我們的想像,我們這個智慧、能力、常識達不到的,叫「神奇」;「通」是通達,他是樣樣都通達。人家身心是安住在這個地方,安住在這裡,所以他才能夠像觀音菩薩一樣,千處祈求千處應,他神通。哪個地方有苦難,哪個地方想修學,遇到障礙,心裡面一想,佛菩薩就來應,感應道交。
『得一乘道』,「一乘道」是無上菩提,一乘道是圓教的佛果。
『不由他悟』,這一句話很要緊,我們學佛如果要依靠別人,不能成就的;一定要依靠自己,這是諸佛菩薩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可不能錯會意。底下一品: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這一品是接著前面,說明菩薩自利利他的德行。經文首先用比喻,這個地方總共說了十五種比喻,這個比喻都是形容極樂世界菩薩智慧、德能。這一段不但讓我們了解極樂世界菩薩他們的智慧、神通、能力不可思議,同時也告訴我們,我們在此地念佛,將來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智慧、德能就像經上講的一般。所以他說的與我們自己關系非常密切,等於佛給我們授記一樣;你好好的學,只要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有這些能力。因此也激發我們向往之心,也堅定我們求生的本願。請看經文: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
這以大海來比喻他的智慧之深廣,沒有法子說的。比喻是不是能夠比喻得恰到好處?這不可能的。比喻只能比喻個彷佛,不可能比喻得恰到好處。實際上,他們智慧、德能決定是超過比喻太多了。
【菩提高廣。喻若須彌。】
『須彌』是高山,這個世間最高的一座山就稱作須彌山。『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他的覺性非常非常之高。實在講我們今天雖然還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沒有這麼大的智慧,沒有這麼高的覺性,可是智慧、覺性決定不能夠把它疏忽掉了,日常生活當中要有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就迷惑,就會做錯事,要有理性。
尤其在現代這個社會,現在社會非常復雜,處處都是陷阱,處處都是火坑,要提高警覺。「菩提」就是警覺,時時刻刻、在在處處自己有高度的警覺。警覺從什麼地方看?一切時、一切處,我不會把佛號失掉,這就是很高的警覺。一切境界裡面,決定守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一句佛號決定不放松,這就是警覺性很高;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這一句佛號不會失掉。
【自身威光。超於日月。】
這是說身相威儀殊勝。
【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雪山遠望是一片白色的,此地的雪山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的喜馬拉雅山,終年積雪。佛常常用這個山比喻潔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取這個意思。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時時念地德。所以這個學佛,大乘學佛,從地藏菩薩學起,《地藏本願經》學起,這是大乘入門第一本教科書。地藏菩薩教給我們什麼?教給我們要開發心地的無量功德,「地」就是說的大地,「藏」是寶藏。我們人生活在這個世間不能離開地。地生長五谷雜糧,養活我們,這是地的寶藏;地下面埋藏著有金銀七寶,提供我們的受用。所以菩薩的名號以這個為比喻,比喻什麼?比喻心地。心地裡面含藏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我們要知道怎樣去開發。所以這個大地,你要懂得耕耘,才有收獲;你要懂得冶煉,你才能把地裡面的寶藏拿出來得到受用。那我們心地要用什麼方法來開發?《地藏經》教給我們孝親尊師,孝親尊師就是耕耘,就是開采、冶煉。這個比喻得非常之好。
這個地方教給我們忍辱,忍辱要像大地一樣,『忍辱如地,一切平等』。大地,你給它灑上香水,它也不喜歡;你灑些便糞,它也不討厭,它一律平等的承受。我們修忍辱,看到這個大地,想到忍辱波羅蜜,我們心要像大地一樣,這忍辱波羅蜜就圓滿了,就成功了。所以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事、無論什麼境界,這個心總是平等的。
【清淨如水。洗諸塵垢。】
『清淨』是講的心,心要清淨;『塵垢』是指的煩惱、污染,要把煩惱、污染洗得干干淨淨。用什麼方法洗?在本宗就是用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把煩惱念掉了,把污染也念掉了。
【熾盛如火。燒煩惱薪。】
這是講的智慧。《般若經》裡面常常將般若比喻作大火、猛火,把煩惱比喻作柴火,一把火就會把柴火燒盡了,所以般若智慧一現前,煩惱就沒有了,煩惱黑暗就沒有了。由此可知,煩惱生起,正是智慧失掉了,沒有智慧人才會生煩惱;有智慧的人怎麼會生煩惱!
【不著如風。無諸障礙。】
『著』是執著。「執」是手拿得緊緊的,不放松;「著」是心裡面真的有了它,怎麼也離不開。這個叫執著。有執著就有我,所以這個執著叫「我執」。人到無我了,他還執著什麼?那誰執著?既有執著,你問誰執著?我執著,這就有了我。有我就有生死,就有六道輪回。什麼時候無我了,那恭喜你,你生死輪回沒有了。
在佛門裡面,什麼程度的人做到無我?小乘阿羅漢。阿羅漢我執破了,所以他超越三界六道,永遠沒有輪回了。大乘圓教菩薩是第七信位的菩薩。這第一個十個位次叫十信位,初信、二信、三信、四信、五信、六信,我執沒破,到第七信位,我執破了,所以他在斷煩惱,就是破我執,跟小乘阿羅漢相等,三界輪回超越了。但是大乘圓教的菩薩,只有這一方面跟阿羅漢相等,其他的智慧、神通、道力超過阿羅漢太多太多了,那是阿羅漢不能跟他相比的。
所以要知道,「我」絕對不是一個好東西。今天我們執著這個我,不是真的我,完全是一個抽象錯誤的概念,根本沒有這回事情,這是很大的一個錯誤,很大的誤會。
除了這個假我之外,佛告訴我們有真我。所以你真正證得無上菩提,你就證得「常樂我淨」,這四個字它都有。「常」,不生不滅。「樂」,永遠沒苦,跟西方極樂世界人一樣,永遠沒苦。「我」,有真的我,我的定義是什麼?經上雖然講得很多,最重要的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主宰的意思,我自己做得了主。那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都執著這個身是我,你能做得了主嗎?我想不老,它偏偏要老,那做不了主;我想不病,它天天有病,這個做不了主。你做不了主,這個我就不是真我;真我是自己做得了主宰。所以佛法裡頭不是沒有我,真有我;你不執著這個假我,真我就現前了。你執著這個假我,真我就不起作用,這個虧吃大了。
這一樁事情,一切眾生都在迷,不曉得事實真相,所以佛教我們一定要捨棄我執,破除我執;捨棄法執,法執是什麼?執著一切法是真的,這個也錯了,一切法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跟我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所以對一切萬法也不執著。
不執著我,不執著法,這個我、法就能夠隨緣自在了,可以得到它的殊勝的作用,不生煩惱,決定沒有任何的副作用。一執著,那副作用太多太多了,那是毛病百出;不執著的話,沒有毛病。所以佛在此地教給我們「不著如風」。你看風沒有執著,這個地方有阻礙,它從旁邊過去了,它不執著,教我們要學風。
【法音雷震。覺未覺故。】
這是講為眾生說法,為大眾們講經說法,目的是破迷開悟,希望這些大眾們沒有覺悟的都能夠聞法覺悟。
【雨甘露法。潤眾生故。】
這一句也是以佛法利益一切眾生,像甘露對一切植物一樣,一切植物必須要雨水,沒有充沛的雨水,它就不能生長得茂盛。所以佛講經說法,我們常常把它比喻作法雨,滋潤一切眾生菩提根芽,用這個來比喻。
【曠若虛空。大慈等故。】
這一句是講的心量。量要大,像太虛空一樣,一切人事物都能夠包容,不要去計較。
【如淨蓮華。離染污故。】
這也是比喻身心的潔淨,像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我們在這個世間,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是一個濁惡、污染最嚴重的一個地區,而我們在這個裡面不染,能保持自己身心的潔淨。
【如尼拘樹。覆蔭大故。】
『尼拘樹』是印度熱帶地方高大的樹木的名稱。這個沒有翻過來,我們中國沒有這個樹,葉子很大,這個樹遮蔭很廣;比喻菩薩能夠帶給一切眾生清涼,能幫他斷煩惱,能幫他解除一切苦難,帶給他清涼自在快樂,取這個意思。
【如金剛杵。破邪執故。】
『金剛杵』是古時候兵器裡面最堅固的一種,所有的兵器遇到金剛杵,都被金剛杵砸壞了,沒有東西能夠破壞金剛。這是比喻以最鋒利的利器來破除一切眾生錯誤的執著。『邪執』就是錯誤的執著。所以在歷代,不僅是現在,我們都能夠看到,特別是中國人所講的先入為主。假如我們不幸學佛最初遇到知見不正的人,跟他學,到以後縱然遇到正法了,他也不相信。為什麼?他有成見。要把他這個成見破除,這是要高度的智慧,要巧妙的方法。所以「金剛杵」代表智慧。這個經典裡面金剛般若,般若是智慧,用金剛來做比喻,要用高度的智慧,巧妙的方法,使眾生錯誤的執著能夠捨掉,能夠放下。
【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鐵圍山』是大山,娑婆世界周邊的大山,一切魔王外道沒有力量搖動「鐵圍山」。我們這個定力、信念清淨堅固,不為任何『魔外』動搖,像鐵圍山一樣。
這總共十五個比喻,十五個比喻都是以事,明顯的事來喻難知之理。這些事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天天都可能遇到,遇到就要能夠體會到佛教誡的深義。我們看到大海了,就要想到我們的智慧要像海一樣。我們看到山脈,很長的山脈,就像經上講的鐵圍一樣,我們的信心、我們的定力要像山一樣,不為任何境界所動搖。見到清淨的水,想到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的潔淨。見到大地,想我們的忍辱、耐心要像大地一樣。
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耳目六根所接觸一切境界,怎麼不是佛法?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間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六塵天天說,時時說,從來沒有中斷的說,只是你自己不聞不見而已,你自己沒有感觸;你會有感觸的話,這是六根接觸外面境界,沒有一法不是佛法。我們家裡供佛像,供這個佛像就是表法的,就是提醒我們的。提醒什麼?提醒我們見色、聞聲、接觸所有的境界,全是佛菩薩為我們說法。所以這一段經文要把它念熟,念熟之後,你才感覺得我們現前也是六塵說法,沒有一樣東西不是提醒自己的正念。
再看下文,底下這是講的弘法利生之德: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
心地,這個『正直』就是真誠。《起信論》裡面講菩提心,就是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佛在許多大乘經論裡面,明白的開導我們,直心是道場,「其心正直」。『善巧決定』,「決定」,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肯定,所說的事、理,言詞都是肯定的,讓人聽了決定不會生模稜兩可的意念。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
『論』是討論,也就是教導別人,教導別人沒有厭倦之心。『求法』,這是自求,自己求法不疲倦,不疲不倦。這兩句是自求教他的態度。實在講,相當不容易做到,無論是自求跟教他,障礙就是在厭倦。教一個聰明的學生,好教;教一個笨學生,就難了。孔老夫子教學,「舉一隅」,舉像房子這個角,告訴你直角,「不以三隅反」,那三個角你都不知道,孔老夫子不教。孔老夫子不教,佛教,所以佛比孔老夫子慈悲,孔老夫子有時候還覺得厭倦,佛菩薩沒有厭倦。
這個事情,我們曾經見過李老師,我曾經見到他一次教學,我很受感動。學生提出許多問題問老師,那時候老師已經七十多歲了,問了多久?問了三個小時,所以這些學生太不近人情,太不懂事,我們在旁邊看得著急,實在覺得討厭。李老師很從容,還是給他解答,不能不佩服。像我們年輕人的時候,遇到這樣羅哩羅嗦的,而且強詞奪理,都會厭倦;他能夠那麼有耐心,那是使我們真正受感動,才曉得佛菩薩教眾生不簡單,不疲不倦。所以我們知道這很不容易做到。
自學感到厭倦的,那就更多了,所以他就退轉了,他不能精進。那我們要問他,為什麼會厭倦?實在講,他所學沒有得到真正的利益,學了沒興趣。假如學的是真正得利益,他怎麼會疲倦?不可能的。所以這一些學人,心都太粗了,目標很淺顯,只要懂一點常識就滿足了,不肯深求。
我遇到的學生不少,在台北有很多大專學生,我們告訴他,哪個地方法師在那裡講經,他說這個我聽過了,不要再聽了;他說我聽過一遍了,我看過了,不要再聽了。這就是疲厭之心。如果他真的嘗到法味了,不一樣。中國自古以來,祖師大德一部經都聽很多遍,哪有一遍就滿足了,沒這個道理!除非是沒有機會。
唐朝終南山道宣律師,這是我們中國律宗的開山祖師,他學《四分律》。這個《四分律》分量相當大,從前這個線裝本,那個毛邊紙的線裝本,幾十冊,大概二十多冊。他老人家,哪個地方有講《四分律》的,無論遠近,他一定要去聽;前後聽了二十多遍,所以他能成為一代祖師。那不是短,小經;大部,那個分量超過《法華》一倍都不止。哪有說是一遍、兩遍就不想再聽了,這就難了。
我在台中聽李老師講《佛學十四講》,聽得最多。因為那是對大專學生開的課程;大專講座在台中一年是三次,一年就可以聽三遍。我聽他老人家講那個課程總共聽了十一遍,熟透了!我講那個課程,連講稿都不要了,熟透了,這個裡頭才真的有味道,決定不是一遍、兩遍。
古時候清涼大師一生專講《華嚴經》,講都講了五十遍。《華嚴經》對出家人講,就好像學校上課一樣,一天講八個小時,一年一部圓滿。清涼講五十部,一年一部就要講五十年。好在他壽命長,他活了一百多歲。他一生經歷九朝,就是九個皇帝,他作七個皇帝的老師,清涼國師,活了一百多歲,講五十遍《華嚴》,不可思議;過去沒有,清涼以後也再見不到這樣的人。必須一天要講八小時才行,一年圓滿。
從前李老師在台中發心講《華嚴經》,那是我們啟請的,我是其中一個,八個人。李老師講經,一個星期講一個小時,所以他這一部《華嚴經》講圓滿,我跟他計算計算,差不多要六、七十年才能講圓滿。他那個時候已經七、八十歲了,所以我希望他能夠活到一百五、六十歲;否則的話,他講不完。講得再快也講不完,因為經典的分量擺在那裡,不容易。
我是民國六十年在台北開講《華嚴》,也講了十幾年,這部經沒講完,講了一大半。我總共講了大概有兩千七百多個小時,講了三分之二,還有三分之一。所以緣很重要,這個相當不容易,要有場所,要有聽眾。這麼長的經,我講《華嚴經》,大概搬了六、七個地方,那是自己沒有道場,借人家道場;借幾個月,人家不借了,想辦法搬家,找另外地方。所以《華嚴經》七處九會,我大概也差不多,也有這樣的情形。
但是一部經沒有講圓滿是很遺憾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像清涼一樣,自己有道場,大家同修,志同道合,專修專弘。如果一天能講四小時,講八小時,實在講,我們的體力沒有辦法。清涼真是佛菩薩再來的,那不是凡夫,他有那麼好的體力,一天上八個鐘點課,一年到頭不間斷,真不容易。我們現在衡量自己的體力,一天講四個小時還可以;一天講四個小時,這一部《華嚴經》要一天不缺的話,兩年圓滿;一天講兩個小時,要四年圓滿。所以沒有這麼長的時間,這個大經就難了。所以像這樣的大經,往後宣講的機會非常難得,真的不容易。這是說到古今這些大德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自行化他不疲不厭。
【戒若琉璃。內外明潔。】
這是講持戒,戒清淨。持戒的目的是身心清淨,這個就是戒律的效果達到,身心清淨這才能得定。所以戒律是禅定的前方便,是禅定的基礎。
【其所言說。令眾悅服。】
講經說法讓大眾聽了歡喜,當然聽者能理解、能接受、能奉行,這才會『悅服』。「服」是心服口服,「悅」是法喜充滿,這個弘法的效果才達到。
【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癡暗。】
這四句是比喻,是形容利他之德達到真正的圓滿。『法鼓』,鼓的音聲可以遠聞,就是很遠都能聽的到,形容說法的影響,能夠影響得很遠,影響到遠方。『法幢』是道場,比喻建立道場。在從前是建立寺院,像現在是建立講堂,因為寺院、庵這些名稱是中國古代佛教道場的通稱。
現在一般社會大眾對於佛教誤會很多,最大的誤會認為佛教是迷信的,佛教是多神教,佛教在所有宗教裡面屬於低級的宗教,這大家誤會了。因此在現在這個階段,首要要做的工作,正名。孔老夫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我那個時候剛剛出家,我三十三歲出家,就跟佛教會提出建議,佛教要做正名的工作;這個建議送去,聽說他們很歡喜,也討論了,但是沒有照做,就算了。
名字要怎麼改法?要加兩個字,佛教,「佛陀教育」,使大家看到這個名稱,那個誤會能夠消除。道場,寺院、庵堂這些名稱不要了,不要用這些名稱,這個名稱,說實在話,現在沒有人懂。你看現在的時候,一講寺廟,把「寺」跟「廟」連在一起,這就完了,寺跟廟性質完全不同。廟是什麼?廟是供養鬼神的。過去皇帝祭祀他祖宗,叫太廟,稱廟。普通一般百姓不叫做廟,叫祠堂,祠堂供什麼?供祖先的,祭鬼神的。廟跟祠堂性質完全相同。佛教的寺院是學校,學校要跟祠廟合在一塊,學校也完了;這是現代人對於佛教的誤會,很深很深,一定要把它扭轉過來。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他老人家這個建議就非常恰當,道場再多,從性質上來分,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教學,重點是明理,研討佛法的理論,培養弘法的人才,這樣的道場稱為學院,我們現在學校裡稱學院,這個建議很好。像淨土宗,淨宗學院;學禅的,禅宗學院;學華嚴的,華嚴學院;學天台的,天台學院。把道場門口招牌換一換就好了,不要用寺了。
第二一類的就是四眾同修在一塊修行的,就這一類的道場,偏重在修行的,夏老居士用「學會」,好!我們用「淨宗學會」,不用什麼寺,這個寺院、庵堂我們不用了。所以用學會、用學院,這個叫人家耳目一新,不容易產生誤會,這個好!所以他這個建議值得我們提倡。所以在美國,像我們一般佛教到美國來,在美國政府裡面登記的都是用的會,跟一般教會一樣,它都是用的會。一個佛教會底下再一個寺就不好了,寺最好不要,不要用寺就好了。所以說是一定要做正名,使大家對於佛教有一個嶄新的看法,正確的探討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誨,所以它真的是佛陀的教育。「建法幢」就是建場。
『曜慧日』,佛法的教學是智慧,所以是智慧的教學,智慧的修持,目的是破迷開悟。
『破癡暗』,「癡」是愚癡,破除愚迷,開啟智慧,這是佛法教學的宗旨。
【淳淨溫和。寂定明察。】
這是說日常生活當中的儀態。我們的儀表、我們的態度,顯示出佛教育的真實受用,也就是常說的離苦得樂。『淳』是淳樸、淳厚,人厚道。『淨』是清淨。諸位要曉得,「淳」是有福,人有福報;「淨」是有慧;有福報又有智慧,這才是真正的福德人。『溫和』,他所顯現出來的態度。我們讀《論語》,看到孔老夫子的學生對夫子的贊歎,大家來說說夫子有哪些德行,頭一個就說到「溫和」,「溫良恭儉讓」,所有學生承認夫子這個五德非常明顯,第一個就是溫和。善良。恭慎,就是做事情小心謹慎。節儉、忍讓。我們學佛,佛法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假如我們不能具足孔夫子的五德,我們的佛法根基就有問題,基礎有問題。所以佛法的修學要建立在夫子五德的基礎上,這個一段明明的教給我們,溫和。
『寂定明察』,「寂定」是,要用現在的話來講,舉止安詳,就像在定中一樣。佛經裡面常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伽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龍象;龍象,龍未必是龍,龍是大的意思。我們看到大象,我們見過,你看那個大象的樣子很穩重、很安詳,好像在定中一樣,這個態度好;一舉一動,他不是那麼行動那樣倉促,他很穩,慢慢的,轉個身也慢慢的,所以表現在外面是這種威儀。「明察」是講內心,心地光明,外面境界樣樣他都清楚,他都看得很明白,他一點也不糊塗。裝糊塗,這是有的,不是真糊塗,他是假糊塗,他有他的大道理在。
【為大導師。調伏自他。】
『大導師』就是對佛的尊稱,像一個學校裡面,對校長尊稱為「大導師」,這是主持教化這一方的。『調伏自他』,自己必須要給大眾做榜樣,給大眾做典型,所以言語造作、一舉一動都是教學。不僅是言教,他有身教,他有意教,「身語意」都在那裡教化眾生。
【引導群生。捨諸愛著。永離三垢。游戲神通。】
這個是他教學的方針跟目標都說出來了。他引導一切眾生,『捨諸愛著』,「愛著」是三界六道的業因;如果不能夠捨離,就不能出三界,就免不了輪回,這是大苦。現在在這個世間,你這一生數十年當中,你也沒有辦法離開苦惱,這個執著愈重,苦難愈多,苦受愈深。所以佛教我們覺悟,一定要曉得一切法是無常的,一切法是虛妄的,決定不是真實的。我們要問佛,為什麼要捨一切愛著?它不是真的,佛是教我們取真的,不要取假的。對於一切虛妄、不實在的要捨,對於真實的一定要取,所以要知道如何取捨。
我們能夠斷一切貪愛執著,就『永離三垢』,「三垢」是指的貪瞋癡,你的三毒煩惱就斷掉了,三界也就能超越了。你在這個世間之快樂就像佛菩薩乘願再來的人一樣;乘願再來的,到這裡教化眾生的,他沒有愛著,沒有取捨,所以他得自在。我們迷,他覺悟;我們執著,他不執著;我們貪愛,他不貪愛,所以他得大自在。
他在這個世間『游戲神通』。「游戲」就好像唱戲一樣,舞台上表演,演得很逼真,他知道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不執著。我們現在這些凡夫是把這些假戲當真,所以這個虧就吃大了,不知道這是假的。你要是一旦覺悟了,這是假的,你在這個世間處事待人接物的心態就跟佛菩薩沒有兩樣,立刻就得到真正的解脫,得大自在了。
【因緣願力。出生善根。】
這以下的經文略略的介紹一點真實的功德,真正的好處。『因緣』是過去多生多劫積功累德,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這一生遇到了阿彌陀佛,遇到了《無量壽經》,知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因緣願力」;我們也效法阿彌陀佛,歸命阿彌陀佛,依照阿彌陀佛教訓來修學,這『出生善根』。這個「善根」,真實的,這個善根有力量:
【摧伏一切魔軍。】
魔就是來擾亂我們的,來障礙我們的。所有一切擾亂障礙,我們都不會理他,都不會執著了。換句話說,不會把它當作一樁事,這些障礙擾亂我們可以統統不接受。不是說沒有這些事情,有這些事情,我不接受,對我不產生作用,這就是『摧伏魔軍』。
為什麼不產生作用?我一心一意專念阿彌陀佛,專求西方淨土,對於一切有緣的眾生,我專弘這一個法門,專勸人念佛,所以什麼障礙對我們都不起作用,這個心定了。
【尊重奉事諸佛。】
這個地方講的『諸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名號。我們在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裡面,《疏鈔》、《要解》裡面,都讀到過的,古大德告訴我們,「諸佛」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
【為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
這是講菩薩教化眾生,示現在六道,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為一切眾生指出一條了生死、出三界的明路;這就像世間的明燈,夜晚的燈塔一樣,告訴你一個方向,這是世間最殊勝的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他有能力能夠接受、能夠消受一切眾生的供養。
凡是真正修道之人,這不要說菩薩了,真正修道之人,對於供養只求溫飽,多余的就不要了。為什麼?多余的再要,容易引起貪心,引起煩惱。那麼多余的怎麼辦?多余的輾轉做弘法利生的事業,這就對了。為大家修福,為大家增福,這就完全正確了。決定不能用在個人的享受上,那就壞了,那對這個世界就有了貪念,一有貪心就會墮落。
【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
不但贊歎他的智慧,學問、教學的方法、威儀,從任何一方面來講,才德無不圓滿,世間一般之人沒有能夠跟他相等的,這是贊歎到了極處。這個贊歎,前面說過,不能過分,也不能不及,贊歎得恰到好處,菩薩真的都做到了。
【常為諸佛所共稱贊。究竟菩薩諸波羅蜜。】
菩薩應當修學的,他都修、都學,而且認真把它做得很圓滿,所以得到一切諸佛的嘉勉,諸佛的稱贊。
【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
這是說他的心,心安住在哪裡?這一句話其實跟《金剛經》上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法不同,意思完全一樣,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就是不生不滅。『諸三摩地』是正受,是定,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
【行遍道場。遠二乘境。】
『二乘』是聲聞、緣覺。聲聞、緣覺是人家請他,他才給人說法;還得看他高興,他要看到你沒有緣分,他根本就不教你,不理你。菩薩不一樣,菩薩是主動的幫助一切眾生,所以他跟二乘人的心態完全不一樣。
【阿難。我今略說。】
這是很簡略的把西方世界這些菩薩日常生活給我們說一點。
【彼極樂界。所生菩薩。真實功德。悉皆如是。】
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一直到實報土上上品,統統是這樣的。
【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這只可以略說;細說,說不盡。好,我們今天講到此地。
無量壽經 (第四十三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43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二面,倒數第四行: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這一品經是要給我們說明西方世界壽命長久。首先介紹十方世界往生的這些大眾,種種殊勝的狀況,用意是勸勉我們要精進。在世間法裡面,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說明大多數人的根性都是不定性的。你親近善人,不知不覺自己就變成善人了;親近惡人,也是如此,不知不覺的就染上一些惡的習氣。十方世界可以說在人事環境裡面,第一善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一切諸佛世界,善人、惡人都有,善人多,惡人少,這世界就好。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是純善,一個惡人也沒有,惡人不能往生,所以這是非常難得的一個好環境。然後再說明物質環境的殊勝,勸勉我們往生。請看經文: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
這一句話是總說,下面就是詳細說明。經文非常明顯的給我們看出的,是從這一品起,彌勒菩薩當機了。前面都是「佛告阿難」,現在我們看到都是『佛告彌勒菩薩』。所以這一部經上半部,就是三十一品以前,阿難尊者當機;從這個之後是彌勒菩薩當機。由此可知,彌勒菩薩與這一個法門的關系非常密切;將來彌勒菩薩下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必定要宣揚這部經典,我們從以下能很明顯的看出。
『諸天人等』,這都是指釋迦牟尼佛當時說法法會的大眾。告訴這些大眾說,『無量壽國,聲聞菩薩』,這一句,它的含義實在講就是說的四土三輩九品,所有的菩薩統統都包括了;用「聲聞菩薩」這四個字全部都包含了。他們的功德、他們的智慧沒有法子能稱說,實在是不可思議。
也許我們會問,如果真的是阿羅漢,回小向大,往生西方的;或者是此土他方這些菩薩發願往生的,那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不可稱說』。像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甚至於一生造作惡業,像張善和之類的,到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才聽到佛法,發願往生,這是我們在《觀經》裡面講的下下品往生的,他有什麼功德?他有什麼智慧?那怎麼也可以說「不可稱說」?
諸位一定要知道,西方世界絕對沒有僥幸往生的,也沒有偶然往生的,碰碰運氣,這不可能的事情。即使臨命終時,這個業障非常深重的人,臨命終時這一念、十念往生,我們是看到眼前的跡象,這個人一生造罪業,不是好人,他也能往生;他的過去生我們不知道,他再過去生我們更不知道,他無始以來生生世世積功累德,我們沒有看到,沒有聽到;如果看到、聽到了,我們就不會懷疑了。
這一生造罪業,實在講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遇緣不同。他這一生到人間來了,沒有交到好朋友,沒有遇到好因緣,這樣造作罪業的,迷惑顛倒一輩子,在臨命終那一剎那,他遇到善友,這一提醒,他立刻就相信,立刻就接受,立刻發願念佛,這是他的智慧,這是不可思議的智慧。平常人肯接受嗎?所以不容易。那些人,智慧、功德是累劫所修的,在這一剎那之間,這一回頭,得到佛力的加持,所以一樣的不可稱說,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又其國土微妙』,這是講的依報環境,這是物質環境。前面講的聲聞、菩薩是人事環境。人事環境好,物質環境也好。「微妙」、『安樂』、『清淨』,『若此』,像前面所說的。我們如果真正明白了,怎麼能不去!不發心求往生,那就是李老師講的,不是愚癡,就是狂妄;換句話說,他不是個正常人;正常人聽了這個事情,哪有不發心求往生的!下面我們看佛勸勉我們的話:
【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
這兩句是佛在此地勸勉我們,既然明了了、清楚了,就應當努力為善。這個地方「為善」是教你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一切善法裡面的第一善。儒家孔老夫子教我們「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實實在在說,儒家經典裡面還找不到,佛法裡頭唯獨西方淨土是至善。真正發願生到極樂世界,那就是止於至善,名實相符。
『念道之自然』,這一句話在一般大乘經典裡面,當然是指真如本性所流露出來的性德,這是自然的。在本宗裡面講,你真信、發願、念佛求生淨土,這是自然的;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種種不可思議的成就,也是自然的,這就不可思議了。哪些自然?這一品經裡面給我們說了八種自然,實實在在不可思議。下面詳細介紹了:
【出入供養。】
這個『出入』是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凡是去往生的人,西方世界進出很自在,隨心所願,沒有障礙。我們這個世間最民主的國家,出入海關還要辦手續;西方極樂世界不用,不需要有任何手續,也沒有任何人來盤查,出入自在。
他「出入」干什麼?『供養』。離開西方極樂世界,出去了,到十方諸佛剎土裡面供養諸佛菩薩,他去修供養。「供養」是修福,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人福報怎麼不大!每一天都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以真的一到那個地方去,智慧、神通、道力、福報就不可思議。
我們怎麼修,就是多生多劫的修,比不上他們一、兩天的修行。他一天能供養無量無邊諸佛,我們在這個世間六道裡有生生死死,要供養像前面阿闍王子講的供養四百億佛,那是多少生、多少劫才能做的到;西方世界去一天就圓滿了,你說怎麼能比得上!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相信世尊在前面講的,「功德智慧,不可稱說」,這一句話是事實。
【觀經行道。】
這是修慧。前一句是修福,這一句是修慧,福慧雙修。這個地方不說是讀經,也不說聽經,用的是『觀經』。「觀」是什麼意思?跟聽經、跟讀經有什麼差別?讀經、聽經只能夠幫助你了解事實的狀況,不能契入,不能入這個境界;觀是完全講修行的功夫,他入這個境界了。
不僅是禅家講觀,觀照,其實任何宗派、任何法門,只是名詞不相同,事實沒有兩樣。禅宗用功也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觀照」;觀照,功夫就得力了。他的觀照相當於我們淨土宗的「功夫成片」,像古德所講的,永明延壽大師說的,「有禅有淨土」。什麼才叫有禅?真正有觀照的功夫,那才叫有禅。沒有觀照功夫,實際上沒有禅,哪來的禅?有淨土,最低限度是功夫成片;功夫沒有成片,沒有淨土,心不清淨。所以觀照得力了,心地就清淨,這真的有了,這是功夫淺的,功夫剛剛得力。
更深一層「照住」,這觀照功夫得力,照住就是禅定,就是我們淨宗的「事一心不亂」,他得到禅定。再高的是「照見」,見什麼?見性,明心見性,這是最高的。像我們讀《心經》,《心經》裡面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他那個功夫是達到最上層,是照見,相當淨土宗的理一心不亂。所以我們是講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他們是講觀照、照住、照見,其實境界完全相同,淨宗跟禅宗用的名詞不相同,是一樁事情。
所以「觀經行道」,換句話說,要把經典的理論、經典裡面的教誡,完全變成自己實際的生活,就叫做觀經行道。我們學佛,經上講的是一套,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當中,所想的、所看的、所做的又是一套,完全不相應,這個不行,這個是沒有修持的功夫。修持一定要把經典變成生活,這就對了。
由此可知,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們的生活就是《無量壽經》、《華嚴經》上所說的,說的就他們實際生活。他們的生活,你要把它記錄下來,就是《無量壽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確實做到了;不但確實做到,實在講他們是究竟圓滿的做到了。
我們也很想做,做不到,原因在哪裡?我們這裡障礙太多,所以業障、魔障障礙太多。那一邊不但沒有障礙,有諸佛菩薩協助你、幫助你,所以每一個人都能夠究竟圓滿的做到。
【喜樂久習。】
『喜』是歡喜,法喜充滿;『樂』是快樂;『久習』,已經變成實際的生活了,這裡面沒有疲倦、沒有厭煩,真正得法喜。
【才猛智慧。】
這一句就像前面世尊對法藏比丘的贊歎,「高才勇哲」,才能、智慧都現前了。這完全講的是性德。一般他方世界菩薩修學要到這個境界,確實是要費很長的時間,要證得很高的層次,才能達到「才猛智慧」。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下下品往生,可以說他能夠立刻就得到。
【心不中回。意無懈時。】
『回』就是後悔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退轉。「心不中回」,信心堅定,決定沒有退轉,沒有回轉,勇猛向前,沒有後退的。『意無懈時』,不懈怠,那就是一味的精進。所以那個地方修行,一生一定圓成佛道。而他們修學的態度,此地描繪得太好了:
【外若遲緩。內獨駛急。】
我們看到那邊人,他們日常生活的態度。從外表上看,好像每一個人非常悠閒自在;『遲緩』就是悠閒自在,安閒無事,一天到晚沒事情;實際上,人家內心裡面精進,一時一刻都沒放松。他用的什麼功?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聲聲喚醒自性。他用這個功夫!我們凡夫不知道名號功德之究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知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念這一句佛號,就把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妙法就統統都念到了,統統都圓滿了,這個不可思議。
我們今天念,怎麼念也不行。我們念這一句佛號,《無量壽經》一樣看不懂;念這一句佛號,《金剛經》、《法華經》也看不懂;釋迦牟尼佛一生說的,我們這一句佛號還是有障礙。人家念這一聲佛號,為什麼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佛法都通了?不是我們不通,是我們不會念。我們是口念,心沒有念。口念,心還打妄想;口念,心裡對這個佛號還有疑惑,還懷疑,那怎麼行?如果我們念的得法,跟佛所說的就有幾分相應了。
怎樣念叫得法?清淨心念,真誠心念。真誠心就不是妄心;清淨心念,就不是污染的心;恭敬心念,就不是懈慢的心。你念就會有感應。什麼感應?佛號念久了,經典自然通達。不但《無量壽經》通達了,《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一切大小乘經典都通達了。你要問為什麼會通達?所有一切經教都是佛清淨心中流出來的,你的心清淨跟佛心一樣,佛心流的東西跟你自己心裡流的沒有兩樣,所以自然就通達了。今天就是我們的心跟佛心不一樣,他心裡頭流露出來的東西,我們不懂。所以這一句佛號確確實實是大總持法門。
這是說西方世界的菩薩,他們用功必然是一句佛號念到底;除非是不知道這個法門殊勝,知道這個法門殊勝,決定選擇這個法門。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經典裡面說得很清楚,「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讓我們從這一句經文裡面領略到,原來登地的菩薩,這個智慧差不多快圓滿了,他才真正明了佛號功德。所以在過去不管修學哪一個法門,到這個時候都采取念佛,把自己所修的放下了,專修念佛法門。你要問為什麼?認清楚名號功德,他才會選擇;沒認識清楚的時候,不會選擇的。所以能選擇這個法門,就是「功德智慧,不可稱說」了。
【容容虛空。適得其中。中表相應。】
這三句也是極力形容西方世界那邊大眾日常生活的真實狀況。『容容虛空』是講他們的心境,「容」是講包容,心量大。大乘經上常說,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西方世界的人各個都是這樣的心量,能夠容納虛空法界,你說這個多自在!這個多快樂!所以西方世界沒有一個冤家對頭,為什麼?都有大心量,都不會計較,這就是西方世界人和。為什麼那麼多的人能夠和睦相處?每一個人都是大心量,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他怎麼不和?當然和。「六和敬」裡頭,第一條「見和同解」,就是說的這個;心量都大,都清淨,一點污染都沒有。
『適得其中』,這是講用心。這個心起作用的時候,恰恰好在中道,不偏不倚。換句話說,起心動念,實在講的時候,我們是不得已講起心動念,西方世界的人絕對不可能會起心動念。那這個「適得其中」怎麼個講法?最好的講法是感應道交,哪個地方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適得其中。
『中表相應』,「表」是外面,「中」是心。「中表相應」,內外一如,表裡一如。這是顯示他們能夠樣樣都是中道第一義,真正顯示出萬法圓融,事事無礙。
儒家的教學,實在講跟佛法很接近。儒家在用上講,也就是儒家講世間法,對人對事對物要用什麼原則?中庸。儒家講中庸,《四書》裡頭有中庸,跟佛家講的中道非常接近,都是用中。會用中的人,沒有不自在,不偏不倚,不過不及;換句話說,恰到好處,這就自在了,這是真正的智慧,是真實的功德。會用中的人,這是真智慧,真正的功德;功是功夫,德是收獲,你所得到的,這真實功德。
【自然嚴整。】
一絲毫不勉強。『嚴』是莊嚴,『整』就是整齊,一點都不亂。莊嚴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美好,真正的美好,這都是自然的。
【檢斂端直。身心潔淨。無有愛貪。】
這是說出諸菩薩的德行,要讓我們現前就要效法,要學習。像在前面,我們要學菩薩生活的態度,身心悠閒自在,功夫綿綿密密,永無間斷,這就是學他們「外若遲緩,內獨駛急」。我們要把心量拓開,能容人、能容物、能容事,要能包容。
所以在中國佛教,確確實實有許多地方非常殊勝。一進山門,諸位所見到的第一個建築物就是天王殿;天王殿裡面,你第一眼看到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造像是造的布袋和尚像,布袋和尚出現在中國南宋,臨安就是現在的杭州,他跟岳飛同時代,他究竟是姓什麼?名字什麼?沒有人知道。因為他每天扛著一個大布袋,到處化緣,人家就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的特徵是滿面笑容,人肥肥胖胖,肚皮很大;到以後知道他是彌勒菩薩化身,所以中國造彌勒菩薩的像都造布袋和尚。特別明顯的表徵,肚皮大。
肚皮大表示什麼?能包容,大肚能容,取這個意思。滿面笑容,歡歡喜喜,無論對待什麼人都是笑面迎人。所以把他的像擺在門口,就是告訴我們,學佛要什麼條件才能入佛門?像彌勒菩薩那樣就可以入佛門,心量要大,要能包容,要能滿面歡喜迎人,這個條件就可以入佛門,取這個意思。
這個是在其他地區的佛教裡面看不到的,所以中國佛教特色非常之多,實在講真正保存了釋迦牟尼佛當年教學的本來面目,就是佛教教育。所有寺院裡佛菩薩形像,如果用現在教育的名詞來講,可以說都是教具,教學的工具,讓你見到這個像,你就會開智慧,你就曉得我要怎麼個做法,不必說一句話的,你就知道了,提醒你應該怎麼做法。
這個地方非常明顯,也可以落實在生活當中,提出這綱領,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檢斂端直』,「檢」是檢點,「斂」是收斂。凡夫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放任慣了,我們講隨隨便便,放逸慣了,這個是過失,一定要收斂。收斂的標准,在佛法裡面就是戒律威儀,要用世間法講,就是禮節;樣樣要合乎禮節,用禮節來規范我們的身口行為,要端正,端莊正直。
『身心潔淨』,「身心」最重要的是心。心清淨了,身沒有不清淨的;身清淨,心未必清淨。心是主宰。但是身能夠影響心,所以佛教為什麼對我們一舉一動都有許多戒律的約束,因為它影響心理,慢慢從生活形式上,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心自然就會定下來了。所以戒律是幫助你得定的,它是一個方法,不是目的,戒律是方法,幫助我們得定,心清淨了,身就清淨,身是真清淨。
「無有貪愛」,這就是把那個污染明顯給我們說出來了,心為什麼不清淨?有貪愛就不清淨。所有無量無邊的污染都從貪愛生的,所以貪愛是三毒的根本。因為貪愛,你才愚癡,你事實真相搞不清楚;因為貪愛,才有嫉妒;因為貪愛,才有瞋恚。統統是從這兒生的。所以能把貪愛斷掉了,心就真的清淨了。
【志願安定。無增缺減。】
在世間,有世間的願求;在出世間,有出世間的目標。心地清淨,你的志願就定了,不會再被外面境界動搖了;換句話說,外面境界能夠動搖得了你,是你有貪心才會動搖。你心境裡頭沒有貪念的話,誰能動搖你的心?不可能。所以內有煩惱,外頭魔才有方便,才能夠惹上你。內心清淨,那個魔王有通天的本事,對你也是無可奈何,他沒有辦法,所以『志願安定』。『無增缺減』,就是不增不減,這個才是定;有增有減就不定了,那就不是安定;到一切無有增減,這是真正得定。
【求道和正。不誤傾邪。】
『道』是平等心,「道」是正直心。『和正』就是和平中正。我們這個經題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也就是此地講「和正」之意。
『不誤傾邪』,不會偏差,不會迷失,不會走上邪道。為什麼不會走錯路?由於前面基礎好,修學的態度好,修學的方法好,所以這個世間,魔外縱然多,他也不會迷失;何況能夠真正遵守佛的教誡,如教修行,這個就是最殊勝的保障。下面講:
【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
這三句就是依教奉行。經典是佛對我們的教訓,我們要遵守、要隨順。『約』是禁止,『令』是命令。佛在經典裡面,哪些事情禁止我們不可以做的,哪些命令教導我們可以做、不可以做,我們統統遵守。
『不敢蹉跌』,這是決定不違背,不違背佛的教訓。
後面是比喻,『若於繩墨』。這個「繩墨」現在沒有了,古時候我們中國木匠鋸木材,要鋸直,就用這個方法;用一個墨斗拉一條線,這一邊釘個釘子,拉直了,彈一下,彈一個印子,那個叫繩墨。這個就是說一定遵守規矩,遵守規矩才不會錯,繩墨就是個規矩。佛的教誡就是我們心理、思想、見解、身口行為的規矩,我們決定不違背,依教奉行。
【鹹為道慕。曠無他念。無有憂思。】
我們所思、所慕的,這個心裡面羨慕的,不是別的,道!『鹹為道慕』,這個地方的「道」跟其他經典裡面講的道不一樣,這個道是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心心念念羨慕向往的,沒有別的,就是一個西方極樂世界。
除此之外,『曠無他念』。「曠」是空曠,心裡別的念頭都沒有,只有這一念,其他念頭沒有;如果有,有就變成妄想,有就變成邪念了。所有一切念頭都沒有,專念西方極樂世界,專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經上給我們講的,常常依照這個去想,不要想岔了,不要想偏了,其他經裡面講的不要想。想其他經裡都叫邪思,都叫妄想。其他經也是佛說的;沒錯,我是主修這一部經,我要依這一部經,我不是修《法華》,也不是修《楞嚴》。我是修《無量壽經》,依照《無量壽經》上想,就是正念;想其他經裡面講的,就叫邪念,就叫妄想,這個一定要知道。如果你要是學其他的經論,你想西方極樂世界,那也叫邪念,你決定修不成功。所以一定要知道每一個法門的本法,這個很重要。要知道本法,尊重本法,依照本法修學,我們這一宗,《無量壽經》是我們的本法。
『無有憂思』,「憂」是憂慮、煩惱。果然能夠依照經典的理論、教訓去修學,認真去做,煩惱、憂慮不需要斷,自然就沒有了。這是說明那個地方菩薩沒有憂慮,沒有牽掛。
【自然無為。虛空無立。淡安無欲。】
這個地方我們又看到「自然」了,前面看到是「自然嚴整」,此地又看到『自然無為』。這是自自然然安住在無為法中。
什麼叫無為法?無為是對有為而說的。天親菩薩在《百法明門》裡面告訴我們,他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成一百類,百法就是一切法,歸納成一百類。這一百類裡面,前面九十四大類都叫有為法,只有後面六類是無為法,我們今天不必細說。何謂有為?有為是有生有滅。所以我們這個心是有念頭的,有念頭的這個心是有為法;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這個念頭有生滅,所以這個心叫妄心,這不是真心。真心呢?真心沒有念,真心沒有念頭,真心是不生不滅的,妄心是生滅的。我們只舉這一個例子說,這個例子是根本。所有一切生滅法的根本,佛在經上也告訴我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可見得外面這個一切法都是個生滅法。為什麼它有生滅現象?因為我們念頭有生滅。
所以他自然安住在無為,無為是不生不滅;因為他對於一切法沒有取捨,沒有貪戀,在一切法裡頭他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自自然然就安住在無為裡面了。
『虛空無立』,這個「虛空」是心如虛空,心就像虛空一樣,一法不立;這個不立就是不執著。虛空雖然有很多法,虛空沒有染著,沒有染著任何一法。因此佛在此地教我們,用心要像虛空一樣,雖然包容一切,不染一切;包容一切,不執著一切,這一切都不執著,這個就對了。虛空包容萬法,沒有執著哪一法,也沒有分別、貪愛哪一法,平等的。這個要學習。
『淡安無欲』,「淡」是淡泊。「安」是安然,沒有欲望,沒有欲念。這些地方我們要是能夠學得一點了,對於我們往生真正是有決定的幫助。我們念佛為什麼功夫不能成片?為什麼得不到一心不亂?你追究其原因,病根都在此地。我們沒做到,心不清淨,有貪愛,有染著,所以怎麼念,功夫都不得力。如果這一段經文,我們把它記住了,認真努力來學習,我們這一生當中得一心是很可能的,不是得不到的,很可能的。功夫淺深要看你在此地做得徹底不徹底,你究竟能做到幾分。做一分,得一分的利益;做兩分,得兩分利益。
【作得善願。盡心求索。含哀慈愍。禮義都合。苞羅表裡。過度解脫。】
前面所說的都是屬於自利,都是說明自己怎麼樣用功,用什麼樣的心態來修學。這一段講的是我們除對自己之外,還要對人,我們用什麼心態處事待人接物,這幾句開示非常之好。
『作得善願』,既然學佛了,世間一切法我們從內心裡面放下,沒有貪著了,但是這個身體現在還在世間,還沒走。既然在這個世間,不能不做事,不做事對不起佛菩薩,也對不起眾生;佛菩薩教我們,這有大恩大德;一切眾生養我們,我們穿的衣服,我們吃的、用的,都是一切眾生辛勞貢獻的,怎麼能對得起眾生?報佛恩,報眾生恩,唯有幫助佛弘法。幫助佛把這一個法門,這個法門我們今天真的知道了,是對於一切眾生有真正利益的法門;其他法門雖然好,不見得能夠得到真正的利益;唯獨這個法門真實不虛。人人都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我們將這個法門推廣、介紹、宣揚,這就是「善願」,我們要發這個願心,把這個佛法廣泛的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
『盡心求索』,這就講善巧方便,我們盡心盡力去做,以巧妙的方法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使他能信、能願、能接受、能奉行。
『含哀慈愍』,這句話就是平常講的大慈大悲。「含哀」是大悲心,「慈愍」是大慈,像諸佛菩薩一樣,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這個大慈大悲,心是清淨平等的,沒有偏袒,沒有偏愛,這個才叫大慈悲。如果有偏袒、有厚薄,這就不是大慈悲了。所以這個心永遠是清淨平等,利益一切眾生。
在事上不平等。事上不平等,不是心上不平等。事上為什麼不平等?緣不一樣。菩薩對一切眾生平等,這個眾生歡喜接受,那個眾生不接受,那有什麼法子?這不是佛心不平等,不是佛有偏心;他這個人接受,那個不接受。
由此可知,那個不平等所造成的因素,是在眾生那一邊,不在佛菩薩這一邊。佛菩薩這一邊永遠是平等的,就是我們要學,願意接受的一定要幫助他;很樂意接受的,那更要大力的幫助他;不能接受的,慢慢想辦法讓他接受。所以在事相上有差別,在心境上決定沒有兩樣。
『禮義都合』,這一句話實實在在就是說明佛法的教學要現代化,要本地化。如果做不到現代化、本土化,佛法就不能推廣。「禮義」,中國有中國的禮義,外國有外國的禮義。這個禮義包含著什麼?包含我們的文化背景,包括我們的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包括典章制度。古時候有古時候的禮俗,現在人有現在人的禮儀。古今不相同,中外不相同,每一個國家都不一樣,每一個民族都不一樣。
所以佛法的弘揚一定要跟他們融合,所謂是「入境隨俗」,他就高興了。佛菩薩一定要遵守世間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後面有個「覺」;不離世間,我覺而不迷,我能夠隨俗,但是我不迷,這個就對了。所以「禮義都合」。我們在美國一定要符合美國的禮儀,他們才能歡喜接受。
『苞羅表裡』,「表」是講的事,這個「裡」就是理論的理,一個意思。「表裡」就是事與理。
『過度解脫』,「過」是超過、超越。度脫,超過度脫,「解脫」。解脫是得大自在。這一句話的意思,超越三界,超越六道,得生淨土,這才是幫助眾生達到圓滿了。如果不能幫助他超越三界六道,得生淨土,你這個幫忙叫不究竟,不圓滿;你只幫他這一世,來生還要搞六道輪回。
所以我們讀這一段經文,才知道真正幫助人,對方真正得利益,是決定往生。這不往生有什麼用?縱然他這一生行善,來生得人天福報,這一生所修學的善根都忘掉了;來生享福,享福能不能遇到佛法的機緣?很難講。
我們今天這個世間,大富大貴的人很多,都是前生在佛門修的福;現在跟他講佛法,搖頭不相信,隔陰之迷。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不勝枚舉,我們要知道。所以幫助人決定幫助他修淨土;縱然他不接受,不肯修,這個淨土的種子種下去了,這個對他將來還是有決定的利益。
【自然保守。真真潔白。】
在這個地方我們又看到「自然」。這個自然,實在講的是自性本然,這個意思比前面更深了。自心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無染的,本來是不動的,所以底下講『真真潔白』。
學佛,不管哪一宗,不管哪一個法門,最後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在明心見性。淨宗是對於業障深重的人,這一生當中見不了性,才勸你往生淨土;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了,阿彌陀佛來幫助我們明心見性。所以古德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個開悟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只要見到阿彌陀佛,不愁不開悟,不愁不見性。所以西方菩薩是「自然保守,真真潔白」。
【志願無上。淨定安樂。】
他們的志願跟阿彌陀佛的本願完全相同。我們今天讀這個經,專修這個法門,所以我們的課誦應該是讀《無量壽經》,我們跟一般他們用的課誦本不一樣。假如我們的工作很繁忙,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讀經,我一再的奉勸同修,我們早課只念一品,第六品,就是四十八願,就念這一品就可以了。念這一品的用意在哪裡?我們要依照阿彌陀佛因地發願,我也發這個願。不是只念阿彌陀佛的願,我們要依他的願來發願,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那我們真的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這怎麼能不往生!決定往生。所以我們只用這一品經做早課。
晚課就從這個地方起,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六品;這個六品不多,分量不太長。第六品的經四十八願,那一品經很長;晚課用這一段,這一段,理與事都講得非常圓滿,尤其是從三十三到三十七,可以說全部是教誡,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就是戒律。每一天晚上把這一段經文念念,認真反省反省,我今天一天,我的思想、見解、行為跟經對照一下,哪些我做到了,哪些沒有做到。做到的,希望明天保持不要失掉;沒有做到的,希望明天能做到,這叫修行,這個經念了才真有用。能把阿彌陀佛的教訓做到了,我們的行持、我們的解行跟阿彌陀佛一樣了,心同佛、願同佛、行同佛、解同佛,給諸位說,上上品往生,決定沒有疑惑。
『志願無上』,我們能這樣做,我們在現前也就達到「志願無上」了。當然我們在生活當中,一定得到『淨定安樂』。心清淨,身心都在定中;心安,身安,法喜充滿。「淨定安樂」是現前可以得到的。學佛的好處就在此地,學佛的殊勝,學佛的受用,都在這裡,這個就是日常生活裡面所看到的快樂,我們這個世間講快樂幸福,都在這個地方見到了。
【一旦開達明徹。】
這一句是講有一天豁然開悟了,這就是豁然開悟的意思。『開』是心開;通達,明了;『徹』是徹底的覺悟,就是禅宗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淨土宗這個功夫綿綿密密的做去,不要去求,水到渠成,到那個時候你就豁然開悟;這個開悟在淨土宗進入到理一心不亂。前面所講的淨定安樂是事一心的境界,是得念佛三昧,事一心的境界;這個地方是理一心的境界。理一心的境界,底下給我們描繪的這個境界就殊勝了。
【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最勝。】
這個就是開悟的景象,在我們念佛法門講就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這個『自然』當然是自性本然,決定不是造作的,決定不是修成的,是性德自然流露。為什麼?你見性了,你前面一下開悟了,自然流露出來的。
『自然相』是什麼相?給諸位說,「自然相」就是我們現前的境界相,但是我們今天看這個相不自然;悟了以後,你再看這個相就自然了。這很不好懂,非常非常不好懂。沒悟的時候,為什麼不自然?沒悟是你著相。譬如說我們建一棟建築物,這棟房子,沒悟的時候問你這是什麼?這是房子,這房子不錯,很漂亮,建得很好。悟了以後,怎麼樣?悟了以後,就像物理學家一樣;那個建築師是小悟,不徹悟。建築師看這個房子,跟我們看法不一樣;他看這個房子,這個房子是多少鋼筋、多少水泥、多少磚頭、多少瓦塊、多少個工作天,他看這個,跟我們看得完全不相同,他比我們看得真。這些東西堆在一堆,我們不叫它房子,架上去我們叫它房子,可見得我們是著了假相。它建築,堆在那一堆,他的看法完全是一樣的,就比我們看得真。
再遇到大物理學家,看得就更真了。這裡面是原子、電子組成的,那不但連房子沒有了,建築材料也沒有了,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看出叫「一合相」,所以看出它自然相了。這個自然相就是《般若經》裡面所講的諸法實相,一切萬法的真相,他看出來了。所以「自然中自然相」就是指的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相。
『自然之有根本』。這些現相不能說沒有,有。有即是空,有不是真有,幻有、妙有。這幻有、妙有怎麼來的?「自然之有根本」。這些妄相有根源的,從哪生的?根源是真心。根源就是我們今天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
現在多少科學家、哲學家探討宇宙的起源,宇宙的起源能找得到嗎?找不到,找不出來。為什麼找不出來?他們從相上去求,很不容易找出來。科學家不能說不聰明,相當聰明;但是他們是起心動念,用這個心來找;用這個心來找是有界限、有范圍的。這個范圍也相當的廣大,在佛法裡面講,用這個心找的時候,可以找到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再上去找不到了;阿賴耶識再上去,不能用這個心了,思惟想像不可以用了;用這個心,它有個界限,這個界限就到了。這個界限之內的,你能夠找到;這個界限之外的,就找不到了。那個界限之外的要用什麼方法找?要用禅定,把所有的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用清淨心照見,那這個根源就找到了。所以這個根源用心意識,用思惟想像研究,是決定達不到的。
『自然光色參回』,這正是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說明他自己開悟的那個境界,他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來具足」。這一切萬法互相參回,就像光一樣,光光互照,整個大宇宙的萬象就是這樣的。它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相互的,真的是一體的,此地用光與色。
『轉變最勝』,顯示出十法界的依正莊嚴,十法界依正莊嚴不離自性,完全是自性變化。所以所變化的萬物,它是交互融通的,它都不是獨立的。佛法裡面雖然講界限,那個界限是勉強分的,真正不能有界限的;動物跟植物劃不出界限;植物跟礦物也劃不出界限。一切法裡頭本來沒有界限的。這就是「參回,轉變最勝」,這個轉變是千變萬化。變就是分別、執著所發生的現象。我們今天講到此地。
無量壽經 (第四十四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44
請掀開經本六十三頁,倒數第四行,最後兩個字看起:
【郁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無比。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
這個幾句話是說明西方世界所有萬物都是成於自然。「自然」在此地不太好懂,很難體會,因為這個是性德的流露,與我們通常這個「自然」的觀念不一樣,決定不相同,所以佛經裡頭有一個術語叫「法爾」,「法爾」就是一切法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這不得已我們還用比喻說,比喻,諸位要知道,只能比喻個彷佛,沒有法子比得那麼樣逼真,但是從這個彷佛,你去體會、去領略,能得一點輪廓。真正要明白這個境界那一定要功夫,功夫到家,你親自證得的那才叫真實。為什麼我們沒有法子體會?諸位要知道,我們現前所看到的境界,山河大地、宇宙星球、森羅萬象,從哪來的?當然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可是自性變現出來了,它不自然了,為什麼不自然?它裡面有改變。就好像一棵樹木、花草一樣,經過人工修理,它就不是自然的了,雖是自然而生的,可是經過人工去給它修理。
「法爾」本性裡面流露出的這些萬物,為什麼我們今天說它不自然?我們起心動念就是給它加工,就是給它修理了。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宇宙,雖然說自然,不是此地所講的「法爾自然」,不是這個意思。它這個自然的境界必須要到我們於一切境界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個境界就是屬於此地所說的法爾自然,完全是自性流露出來,這是真正的美、真實的美。
『郁單』也是比喻,「郁單」就是我們有些地方翻作「北拘盧洲」,是佛講我們這個小世界,四大部洲的北洲,北洲梵音叫「郁單那」,也翻作「北拘盧」。這一洲福報很大,人民的生活不需要操勞,不需要耕種,不需要經營,所有一切生活需要的都是自然生長的,所以這個福報就太大了。衣食自然,不要操一點心,壽命又長,經上講壽命都是千歲,很少生病的,這樣好的一個地方。但是這個地方的人享福享慣了,人在福中把修行忘掉了,所以佛法這一洲沒有。你看寺廟裡頭,你們看到韋馱菩薩,韋馱殿上面有個匾額,這個匾額通常寫的是「三洲感應」,四大部洲只有三洲感應,就是「北拘盧洲」沒有佛法,他要想護法護不上,那邊沒有佛法,福報很大。這個地方用它來形容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資源都是自然的,非常的豐富,「郁單成七寶」。「七寶」是從我們這個世間比喻而說的,實際上西方世界的珍寶是無量無邊,說之不盡。
『橫攬成萬物』,這是說性德自然流露化成的,就是變化成這一個世界,世界裡面所有一切的萬物。『光精明俱出』,這四個字是形容萬物之美。「光」是光明,一切物質都放光,光明、精美、明淨,「明」是清淨,沒有一絲毫缺陷。西方世界任何一個物質,你找它的缺陷找不到,總是叫人人看到歡喜、滿願。『善好殊無比』,「殊」是殊勝,它的善好是十方世界不能跟它相比的。
『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這兩句是匯歸本體,這說明它為什麼這樣好。前面這一句是「如如之理」,就是自性,「著於無上下」,「著」是顯著,非常的明顯,人人都能夠看出來,人人都能夠見到。「上下」是比喻我們今天這個世間所講的相對,我們是生活在相對的世界裡,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相對的,為什麼?心意識裡面才有相對,真如本性裡頭哪有相對?沒有上下、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長短。我們這邊,你所說得出的統統是相對的,西方世界沒有,這才顯示出自性圓滿的流露。
「洞達」,這是智慧,自性裡面流出來圓滿究竟的智慧。不但對於西方世界,對於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都通達、都明了,盡虛空遍法界沒有邊際,沒有隔閡。盡虛空遍法界實際上講就是一個自己,哪有不知道的道理!虛空法界是自性顯現出來的,正如同我們作夢一樣,夢中所有一切境界是自心變現出來的。因為迷失了自性,所以對於整個境界不了解,如果覺悟了,那就樣樣都明了。經文到這個地方是把西方世界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的微妙、殊勝、美好,做了一個概略的介紹。下面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勸我們要發願往生,說: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
佛在這個經裡面勸勉我們求生淨土的這個話講得太多了,一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真是苦口婆心。如果這個地方不是真的好、真實的殊勝,釋迦牟尼佛何必這樣勸我們?勸個一次、兩次就可以了。不斷的在勸,還沒勸完,後頭還有,所以就曉得那個地方是真好,決定不欺騙我們。所以說『宜』,「宜」是應該的意思。『各』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要『精進』。『努力自求之』,西方淨土到哪裡求?要自己求,向外求,求不到的。釋迦牟尼佛沒有法子給你,阿彌陀佛也沒有法子給你,必須要你自己求。因為他們這個條件,我們現在很明了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條件就是本經經題上所講的,要清淨心、要平等心、要覺悟心,這就行了,這是基本條件。我們有信、有願、有行,「信、願、行」要達不到清淨平等覺還是不能往生,這個要知道。
通常祖師大德給我們講,有了強烈的信願就決定往生;我剛才給諸位說的,沒有清淨平等覺就決定不能往生,這兩種說法有沒有沖突?你們想一想,沒有沖突。決定的信願,心就清淨了。心為什麼不清淨?你的信願會動搖,不夠堅定。真正有堅定的信、願、行,二六時中,就是一天到晚這一生之中只求一個目標,只有一個方向,其他的統統都放下、都捨棄了,這個心怎麼不清淨!怎麼不平等!理事都明了,我們修學就穩當,所以一定要自求。自己真正努力用功,諸佛菩薩本願威神才能加持得上,這個加持就是俗話講保佑,加持。
『必得超絕去』,這個語氣非常肯定,必定得生。『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西方極樂世界,世尊在此地贊歎無量清淨,沒有一樣不清淨。
【橫截於五趣。惡道自閉塞。】
這兩句是講我們現前真實的利益。換句話說,如果不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決定脫離不了六道輪回。這個地方講『五趣』是講五道,通常我們也講六道,六道跟五道是一個意思。講五道就不說阿修羅,就不論阿修羅了,就是天、人、畜生、餓鬼、地獄,這叫「五趣」。六道是加一個阿修羅。不加阿修羅,阿修羅到哪去了?諸位要知道阿修羅散在四道,五道裡頭只有地獄裡頭沒有阿修羅。天上有阿修羅,人間有阿修羅,畜生有阿修羅,鬼裡頭有阿修羅,這個四道裡頭統統都有阿修羅,在哪一道就算他是哪一道,不另算的。經上特別另算阿修羅是專門講天道阿修羅,那個不指其他三道的。所以「五趣」跟六道是一樁事情。
《楞嚴經》可以說是比其他經典講得詳細,《楞嚴經》上講「七趣」,比六道還要加一道,加的是哪一道?加的是仙道,我們中國人講仙人,仙人這是《楞嚴經》特別把他提出來說說他的情況。其實這個仙有天仙,天仙就歸到天人了,天道;有人間修行成仙的,那就算人道;畜生裡頭也有修成仙的;鬼裡頭也有修成仙的,所以仙人也散布在四道,這個通常都把它省略掉了,都不單獨說了,唯獨《楞嚴》有說。所以諸位看到「五趣」、六道、七趣,全是說的一樁事情。這是講我們這個世間輪回的狀況,如果不往生,是決定不能避免,這個事情非常的可怕。
『惡道自閉塞』,就是真正發願求往生,「橫截」是橫超,超越六道了,超越了。「惡道自閉塞」,我們這一生、過去生造了不少惡業,惡業將來必定要受三途的惡報,現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個惡報全部都免了,極重的罪業也都消除掉了。我們要問問怎麼消的,第一個,是自己真正徹底覺悟了,覺悟之人絕對不會再造惡,如果再造惡,說個老實話,他並沒有覺悟,真正覺悟的人不會再造惡的。不再造惡,他惡的緣斷掉了,雖有因,沒有緣,不會結果,這是這樣斷掉的。這是從自己本身上說的。另外一個就是外緣,我們過去害了人、殺了人,冤冤相報,這一些冤家債主怎麼肯罷休?
我今天聽到一些同修給我說,說某人破產了,破產是佛法裡面講敗家子,所以財產是五家共有,不是你自己的,這個要知道。所以一個人有福報,真正聰明人有福報的時候不享受。那你永遠存在那個地方,你沒有用它。福報來了,怎麼不享受呢?布施,我不接受這個果報。
中國古時候商人經商有個模范商人,後來中國人把他奉尊為財神。台灣的財神是拜關公,關公對於理財,沒聽說過他理得很好,很沒有道理。大陸上供財神供范蠡,那個有道理。你看范蠡幫助越王勾踐中興了國家,這個中興比創業難,太難太難了。國家被滅亡,居然能夠恢復,這很不是一個容易事情,他真是第一功臣。這個國家恢復之後了,他非常了解越王勾踐的心,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困難的時候,可以做好朋友,好的助手;享福的時候,不行,他這個心量不大。所以就改變姓名逃掉了,以後就經商做生意,改個名字叫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
做生意,他很會理財,沒有多少年發達了,發了大財了,發財之後,布施,全部布施光,從小生意再做起,做幾年又發了,三聚三散,這個了不起。他的財發的時候,他不享受,完全回饋給社會,去救濟一些苦難的人民,自己不要享受,他這個財永遠在,永遠不會失掉。所以中國以後這個商人供奉他作財神,他是我們商人的一個榜樣,商人的一個典型,應當向他學習,這個很有意義。所以要知道散財,要知道把福報儲存在哪裡,儲存在一切眾生的福報上,這福報就享受不盡了。所以不可以積財。積財,實在講你的福報很有限,這個福報消失之後,立刻就崩潰了,所以不要積財。
聰明人會散財,散財是真正保持著財富,所以我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的收入無論多少,衣食足了,生活實在講要節儉,節儉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這個福報永遠享不盡。修福當中實在講也不難,譬如我們每天存一塊錢,這個不多,我們用一個小盒子每一天存一塊錢,一年就有三百六十塊了,這三百六十塊做慈善的事業,或者做放生,或者做印經來布施,只要有恆心,這個福報不可思議。所以在生活當中能夠有一點結余的時候,做這個好事,這個一生累積下來不得了,積小福報就成大福德,人人都可以做,就是你會不會做。
所以這個世間有財富,這是你命裡面有財富,發大財,這是福報。如何去用這個財富是智慧,那就不是福報了,是智慧。所以有福沒有智,這個財富絕對不是好事情,不但害自己,也害別人,反不如有智沒有財的。有智沒有財,他不會做壞事情,雖然自己生活清苦一點,對自己沒有傷害,對大眾也不會傷害。所以兩者比較,還是要智,智慧重要。
佛稱為「二足尊」,「足」是圓滿的意思,滿足,哪兩種滿足?第一個是智慧圓滿,第二個是財富圓滿,所以說「福慧二足尊」。有智慧沒有財富不能度眾生。建個道場需要錢,印送經書也要錢,干什麼都離不開財富。所以佛的財富全部都是應用在幫助眾生上。極樂世界,我們在前面看到的,阿彌陀佛作大施主,建成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提供給十方法界真正有願修清淨行的人,提供給他們去受用,不是阿彌陀佛自己受用,是提供給大家受用,這就對了,這是真實的智慧。
所以這是為什麼能夠離開六道輪回,為什麼能夠脫離三惡道。所以縱然今生、過去那些冤親債主,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說實在話,有能力還債了,有這麼大的福報才能還得盡。何況一方面還他債,這個還債是與他有緣,一方面來度脫他,比在六道裡頭冤冤相報那強勝太多太多了。六道裡頭是冤冤相報,還債的時候不甘心,他有怨恨心在,他不是很痛快的去還。
【無極之勝道。易往而無人。】
這是佛非常感歎的一句話。『無極之勝道』是贊歎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世界不難,的確是很容易的一樁事情,可惜怎麼樣?人就偏偏不肯去。
【其國不逆違。】
這一句是說明真的容易往生。
【自然所牽隨。】
這一句是說明,雖然很容易去,為什麼不能去?此地這個『自然』跟前面講的自然的意思完全不同。前面自然是講法性自然的流露,這個地方的「自然」就是指煩惱、人情種種障礙把你牽住了,你對這個世間有牽掛,你就去不了了,所以為「自然所牽隨」了,你去不了。
【捐志若虛空。】
這是佛在此地這個末後再勸勉我們。『捐』就是捨棄。『志』就是對這個世間的願望,我們講志願。在世間想做這個,想做那個,那都是麻煩,都是你往生的障礙。所以必須要覺悟,要把它捨得干干淨淨。這捨得干淨,要緊的是心上捨,不是指事上捨。事,實在講沒有障礙,《華嚴》上講得很清楚,「事事無礙」,不障礙,障礙是心,心裡頭有牽掛,這個就麻煩了。所以佛教我們離相,教我們不執著,都是從心地。你心裡頭不執著,心裡面清淨,你就沒有牽掛,沒有憂慮,沒有障礙。事上,事上沒有關系,事事確實是無礙的。如果這個事確實能夠妨礙自己的心境,那麼事要捨。事不礙清淨心了,你捨就錯了,不捨也錯,捨與不捨都錯了,那用什麼態度?順其自然就對了。存心去捨,你已經動了念頭;我想不捨,也動念頭了,都是過錯,所以捨與不捨兩邊都捨掉,心地清淨像『虛空』一樣,一樣都不染著。
【勤行求道德。】
一心一意,我只求『道』,我只求『德』。「道德」在此地有它的講法,跟一般講道德不一樣。這個「道」是念佛,這個「德」是往生,我們所得到的是得生淨土。這個「道德」這個「德」跟得失的「得」是一個意思,完全相同。你修道,你必定有得,我們念佛決定得生淨土,所以這個地方的「道德」是這個意思。生到西方世界了:
【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生到西方世界,人人壽命跟阿彌陀佛相同。阿彌陀佛無量壽,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全都是無量壽。那個世界沒有苦,一切苦難的名字都聽不到,哪有事實?沒有這些苦難的事實,所以稱之為極樂,『壽樂無有極』。
【何為著世事。譊譊憂無常。】
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這些世人不能完全相信,半信半疑,發出非常感歎的一句話。『何為』,為什麼你還執著這個世間事?你心裡面還有許許多多的牽掛、許許多多的憂慮、許許多多的煩惱,為什麼放不下?這就是這個意思。應該知道這個世間確確實實是苦海,你認清楚了,你自然對它不會留戀,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全是虛妄的,全是虛假的,一定要把它認清楚。
再看底下這一章,三十三。從這裡連續有五品經文對我們修行非常重要。我們首先要認識「修行」這兩個字的定義,這兩個字怎麼個講法要搞清楚。「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那就太多,說之不盡。佛把所有的行為歸納成三大類,「身、口、意」這個三大類,你的行為再多,都沒辦法超越這三大類。「身」,身體一舉一動是身的行為,行是行動,為是作為,身體的行動、作為;「口」是言語,言語是口的行為;「意」是思想、見解,所有一切思想、見解就是心裡的行為,就歸納這三大類。這三大類的行為有了錯誤,我們把它修正過來就叫做修行,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我們真正肯努力把自己一切不好的行為、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人,這你要真修。
我們到底有哪些地方錯誤?譬如說,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說錯了。有哪些地方錯了?錯了自己不知道,這叫迷。錯誤自己知道了,這叫覺悟。所以佛法裡頭常常講覺悟、開悟,什麼叫開悟?自己的毛病、過失自己統統明了了,這個人開悟、覺悟,不迷了。悟了管不管用?悟了不管用,悟了照樣輪回。悟了要起修,所以這個佛經裡頭講「解悟」、「證悟」,解悟沒有用,「解悟」就是通常講開悟。證悟是什麼?「證悟」是你修行,你真正覺悟之後徹底改過自新,那叫證悟,那個管用。所以首先要認清楚什麼叫「修行」。
由此可知,修行在哪個地方用功?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在這些地方下手。不是叫你讀經,不是叫你敲著木魚念佛、拜忏,不是的,那都是做個樣子,給什麼?給那個沒有學佛的人看,引誘他們來問,問「你們在做什麼?」「我們修行」,「什麼叫修行?」講給他聽,機會教育,是這麼個用意的。不能把那個就當作是真的修行,那就壞了。所以佛法裡頭有許許多多做法、方法都是引誘人入佛門的,叫他來問,叫他看到好奇,來問,藉這個機會給他講解。
正因為我們自己不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發現自己的錯誤,佛在這個五品經裡面提示我們一些大的毛病、大的錯誤,讓我們好好的反省,看看佛所講的我們自己有沒有?如果有,趕緊依照佛的教訓認真把它修正過來,這叫真修行。所以這個五品經連前面這一品總共是六品,在這一部經裡面叫「行經」。這個經典有「教、理、行、果」,這是「行」,完全教給我們怎樣去做的,所以這不是教我們念,是教我們去做的。正因為教我們去做,一定要念熟,不念熟都忘掉了,怎麼去做法?所以一定要記得清清楚楚,時時刻刻記得佛的這些教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拿這個來對一對,有沒有犯過失?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為心走使。】
這個一開端可以說就把一般人的病根給我們說出來了。你說我們沒有過失,你想想看佛所講的我們有沒有?『世』是世間人,『共』是共同,大家都差不多,都做些什麼?做些不要緊的事,『不急之物』就是不重要的,不要緊的。那麼我們要問什麼叫要緊的?了生死要緊,出輪回要緊,沒有比這個更要緊的了。人生必有死,死了以後怎麼辦?這樣重要的大事幾個人曾經想到?輪回的的確確是事實,今天歐美的科學家許多都把它證實了,證明確確實實有輪回,佛經上說得不假。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最大的一樁事情,把這個事情疏忽了,其他這個世間所有一切事物都是小事,所以大家所爭的都是「不急之務」。
『於此劇惡極苦之中』,這一句話我們今天聽到,領會比從前的人一定來得深刻。過去世人雖然苦,沒有今天這麼苦,世間人造惡也沒有像現在造這麼重的惡。諸位如果好好的讀一讀中國的歷史,這個外國我們暫且不論它。中國的幅員很大,在過去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安定、祥和、富裕的社會,中國之衰也不過是最近一百年的事情,在前清嘉慶以前,在這個世界上是第一等的強國,這世界上沒有比中國強的。清朝衰弱是道光以後衰掉的。大家雖然造惡,還能遵守儒家的教育。佛法在中國非常盛行,人人都知道因果報應,縱然作惡,他也會收斂一點,不敢太放肆,他曉得惡有惡報。現在人,儒家東西丟掉了,佛法也不信了,沒有任何顧忌,造惡的普遍與嚴重是中國有史以來所沒有的,這個可怕,太可怕了。這是講「惡」。
「苦」,絕對不要以為現在科技帶來生活的富裕方便,是帶來了一些方便,可是它的副作用太大,帶給我們是什麼?惶惶不安,沒有安全感,這是古人沒有過的,古人想也想不到。古人在某一個地方建個房子,住個家,總是想代代相傳。我們中國古老在大陸上建一棟房子,這棟房子如果不能用三百年,誰也不找這個工程師來建。他真的叫安居樂業,他心是安定的。不像美國常常搬家,這在中國沒有這種現象,哪裡有這個怪現象!所以美國這個房子建築的結構實在講很不理想,沒有內外,這在我們中國人講風水的時候,非常不適合居住的,所以他住不了多久他要搬,很有道理。中國住的房子那就不一樣,這個結構布局完全不相同。不要說那個,就說家具,中國從前的家具大漆的,紅漆家具,這個家具你買一套的時候至少能用一百年,哪有常常換的?所以你才曉得從前人他心多麼安定。心安,身就安,所以他的生活是安樂的生活,縱然清貧,他貧有貧之樂;富有富的樂處,貧有貧之樂;那個社會是祥和的。不像現在這個社會是暴戾的,非常之可怕,天災人禍天天都有,一年比一年嚴重,這是可怕到極處,這真的是「劇惡極苦」。
佛說這個經好像就針對現代人講的一樣,這不是在過去世,針對於現代人講的。我們在這樣一個非常不祥的一個社會還怎麼樣?還『勤身營務』,「勤」,很勤奮,「營」是經營,「務」是造作,還在繼續不斷在經營、在造作,這怎麼得了!你這個經營、造作,你求什麼?『以自給濟』,這一般人講為生活。為生活需要這麼樣忙嗎?這就是迷惑顛倒。
我有一次在台北坐計程車,這個計程車司機跟我叫苦,說現在生活非常苦,非常艱難。我就反過來問他,我說:你是迷於不知足,你就苦了,如果你知足,那你就很樂。我說:在台灣生活非常容易。他反過來問我:何以見得?我說:譬如說我們這一件衣服,這件衣服至少可以穿十年,十年不必去買新衣服。你家裡頭的用具,你好好的愛惜、保養的話,都可以用十年以上。每一天買菜那一點錢算多少?他以後想,對啊。我說:如果你要跟隔壁鄰居比賽,那你就苦了。人家今天一個新的電冰箱,明天一個新的什麼玩藝,你看別人都是新的,我也趕快去買了,那你不就苦了,不知足。這個世間天天在搞新花樣的、發明新產品的、新款式的,那些人叫「魔」,每一天用些花樣來折磨你,搞得你身心不安,你一生勤苦都是為了它,這叫愚迷,愚癡,迷惑顛倒。
我穿這個衣服不流行了,出去人家要笑話,笑死了是他,你沒有死。他笑,死了是他,他笑死了,你沒有死,你管它這個事情干什麼?迷惑顛倒。你仔細一想的時候,生活很容易過,不難。他聽了說:也是。我說:你開計程車,你一個星期只要開一天,你一個星期的生活費就有了,你怎麼不逍遙?怎麼不自在?天天要跟人比賽,天天被魔掌耍弄,那你這一輩子就苦一輩子了,所以確實是如此。所以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愚癡、迷惑、悭貪,還是出在這個毛病上。
『尊卑』是指家裡面的人。『貧富,少長,男女』都是指的家人、家族,為這些來奔波,為這些來忙碌。『累念積慮』,「念」都是妄想,「慮」是憂慮,為自己、為別人,都在打妄想。『為心走使』,這個「心」是妄心、妄念。誰在支配你?妄心在支配你。你一生為什麼活的?為了妄念所活的,這就苦了。能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給諸位說,決定得不到。大家把《了凡四訓》念上三百遍就完全覺悟了,才知道人的一生「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還搞什麼?命裡有的總是有,命裡沒有的求不來,這是事實。了解這個事實了,命從哪裡來的?命是自己造的,不是別人給我們定的。我們這一生的享受,前生所造的業因,這一生所得的果報;這一生所造的業,就是來生的果報。所以佛家常說「欲知前世因」,你要想知道前生你造的是什麼因,「今生受者是」,我這一生所受的就是,果報。「欲知來世果」,想想我來世會有什麼樣的果報?「今生作者是」,我這一生造作的就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現在佛給我們介紹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好。那是果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果報。你現在不造西方世界的因,你怎麼能得到果報?西方世界的因怎麼造?真信切願,老實念佛。如果我們想一想,這個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信願持名,那這個往生就有把握了,我今生造的因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因。
底下舉了幾個例子,事相上實在是太繁瑣了,說不盡,舉幾個例子:
【無田憂田。】
這是講財產。
【無宅憂宅。】
『宅』是房屋、田地,都是世間人所希求的。
【眷屬。】
這是妻子、兒女。
【財物。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心悭意固。無能縱捨。命終棄捐。莫誰隨者。貧富同然。憂苦萬端。】
佛在此地說的話不多,但是統統說盡了。這一切財富不知道是命中所有的,不知道。這個命裡頭縱然沒有,那我要問,你有沒有房子住?沒有一天住在外頭,沒房子的人也沒有一天露宿在野外,沒有。沒有房子的人不過是什麼?他住的這個房子沒有所有權,雖沒有所有權,他有使用權,你懂不懂?實在講最聰明的人,我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這就得大自在了。有所有權,你要操心,有使用權的人不操心。所以人真正是想通了,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做客人不要做主人。有房子、有地,他是主人,主人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比較困難,放不下。客人比較容易,為什麼?他沒有牽掛,我這裡什麼都沒有,比較容易放下,有什麼好憂慮的?所以這些事情都在我們一念的覺迷,你覺了就自在,迷了就苦。
住小房子的人,『思欲齊等』,看到別人住大房子,想跟他一樣,那你就苦了。實在說住大房子的人沒有住小房子的人快樂,我說的話都是真的。你看住大房子的人,房子收拾整理要費多少時間,要費多少勞力,天天為什麼忙?為房子忙,實在講房子是主人,他是房子的奴隸,天天伺候房子,不是他住房子,是房子住他,顛倒了。這都是一般人愚癡、想不開,不知道過快樂的生活,要去過那些痛苦的生活。
我遇到一個同修,他做生意,住的房子是一百多萬的房子,一家只有夫妻兩個,年歲也不大,兩個小孩,大的小孩大概十一、二歲,小的七、八歲,住一百多萬的房子。我說:生意怎麼樣?生意很苦。我說應該;我說:如果你要換一個一、二十萬的房子,你不就不苦了。他想起來也很有道理,房屋還是貸款,一個月的時候要付幾千塊錢的銀行利息,我說你怎麼不苦!你當然要苦,你何必要跟人家比賽?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貧,貧得快樂,樂在哪裡?一生不負債,「無債一身輕」。我到中國大陸旅行,大陸同胞對於美國非常羨慕,我說:美國人不如你們,他嚇了一跳:怎麼不如?人家住洋房、汽車。我就問他,我說:你們當中哪一個人負債過日子?沒有,不負債。美國人從生下來就負債,死了都還不清,住房子、汽車,都是賒賬賒來的,月月要還錢,那個壓力多重,哪有你們快樂!你們沒有事情在路旁邊擺個小桌子,在那裡吃花生米,喝酒聊天,閒情逸致,美國人沒有辦法享你們這個福,有什麼好羨慕的?你把真相看清楚,你就曉得那是真樂。美國人有什麼樂?假期到外面旅游,旅游,雖然暫時放下了,那個擔子還在肩上,想想苦不堪言,哪有樂?沒有樂趣。所以在真正人生享受上,現在歐美人比不上中國人。他們精神上真快樂,物質上一樣,吃飽穿暖就夠了,房子雖沒有你漂亮,一樣可以遮蔽風雨,真有樂趣。
所以佛給我們講的話句句都是真實。你生活節儉,沒有負擔,這個多快樂。量入為出,能節儉,這最好,能有一點多余的做好事修福。一個人真正的福報要在晚年享福,那個福是真的。年輕福就享掉了,到晚年困苦那就可憐了,沒有人同情你,也沒人幫助你。所以年輕,我還有多余的,我多布施,我多修福,我把福報留在晚年來享,這個人就很聰明。
這個福報是不能積財,財靠不住的,這個錢會貶值,沒有用處,不可以存。你要是買房子、地的話,也都靠不住,沒有一樣靠得住的。真正靠得住是布施,幫助別人,這個是真正靠得住,決定不會落空的。所以佛法講福報從哪裡來?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教我們不要吝財,不要吝法,修學圓滿的布施。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財富,我們想要,聰明智慧也想要,健康長壽也想要,這果報,你要你不去修因,從哪來?不可能的,一定要懂得修因才有好的果報。
所以是世間人「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這個是苦難的根源。他要跟人比賽,要跟人看齊,這是絕大的錯誤,絕大錯誤。
『適小具有』,到小康這個階段了,一切都不很欠缺了,他知不知足?不知足,他還是有憂慮。憂慮什麼?『又憂非常』,怕失掉,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時候天天打妄想怎麼樣求得,得到之後又怕丟掉,總是苦,苦不堪言。所以他所憂慮的『水火盜賊』,這都無常。『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前面這些惡緣,後面這些惡果,後兩句是講不好的結果。這些事情古今中外這個社會上天天都發生,不但天天發生,我們天天都見到。尤其現在在報紙、在電視,在大眾傳播媒介裡面我們天天看到,能不覺悟嗎?能不反省嗎?這個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可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何況還有意外的天災人禍。
『心悭意固』,「悭」是悭吝,放不下,捨不得,心意固執在這一些事情上,所以他這個憂慮,不管你是有、是沒有,這個憂慮總是存在的。『命終棄捐,莫誰隨者』,憂慮一生,憂慮到死,哪一樣能帶得去?沒有一樣能帶得去。世間人也會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會說,雖然會說,一樣也放不下,這個就是「說」是一樁事情,事實真相他確實沒有看清楚,確實沒有看穿,沒看破,所以依舊放不下。
『貧富同然』,「貧富」在心理上統統都在那裡「勤身營務」,都一樣的『憂苦萬端』。這是釋迦牟尼佛觀察世間人的生活狀況,這一段是給我們一個總說。我們想一想佛有沒有說錯?想想我們自己這個生活狀況是不是像佛所講的?應當要反省。
再看底下經文,這個經文有些是對我們教訓,教我們應當怎樣做法,有些是教我們要禁止、禁戒,哪些不可以做的,所以底下這個幾品經實在講可以把它當作戒律來讀。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
這是講我們的家族、宗親應該要如何相處?這個非常非常重要,關系我們一生幸福快樂的基礎。
【當相敬愛。無相憎嫉。】
從家族再擴大,就是社會,就是人群。佛在此地是教我們從最親的慢慢擴大到疏遠的,對於一切眾生都要用這樣的態度,要敬要愛,這個社會才和諧,世界才和平,我們才真正能夠安居樂業。人不能離開社會單獨生存,所以事事都要考量到整個社會的安全,決定不能夠憎恨嫉妒,小小不如意,心裡面起煩惱了,這是錯誤。我們遇到逆緣,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多多想想,追究它的根源,自然心就平下來了,煩惱就不會發作了。
【有無相通。】
這一句非常重要。別人有缺乏,我有多余的,我應當要幫助他,這個就是布施。布施他吃不吃虧?決定不吃虧,剛才講了,你的財富,比如金錢的布施,你的財富你沒有用,你等於是存在那個地方。不是希望他將來還你,他將來報答你,你將來自自然然有福報,你所布施出去的,將來你所得到的一定比你布施的還要多一些,好像有利息一樣,愈施愈多,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我跟大家說,說得是非常的肯定。因為我當年學佛,這個法子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原來也不懂,也很小氣。章嘉大師告訴我,你這錯了,觀念錯了,做法錯了,所以才開始學布施。
我這個命裡頭沒有福報,前世修慧不修福,我有智慧沒有福報,所以一生生活非常清苦。章嘉大師教我修,最初布施,收入很少,一個月,我在軍中,待遇很微薄,勉強忍痛去修布施,不過我很聽話,老師教我做的時候我真做。到以後這個效果,果然老師講得是有道理,這個環境慢慢一年比一年好。所以我自己不建道場,這個建道場才是兩年前的事情,這邊需要才建一個道場。過去,出家之後也非常苦,沒人供養,沒有福報,所以人家供養一點點錢的時候,趕緊布施掉,統統布施掉,愈施就愈多,愈多愈施,決定不保留,都把它施得干干淨淨,這個生活就愈來愈自在。
所以我常常講經提倡不要所有權,要使用權。這我道場在哪裡?所有法師建的那個大道場都是我的,你看我去,去作客都是貴賓招待,最好的房間、最好的東西來供養我,我離開了,他們替我看守,我不要操一點心。他們有所有權,我有使用權,所以我不操心,一點心也不操,非常自在。
達拉斯建那個道場,有個董事會,交給他們,我也不操心。我現在天天在想著那邊我還掛個名做董事長,我要把它辭掉,名也不要。建好了,你們去管去就好了,有什麼困難問題問問我,我幫助你們解決一下就行了。決定不牽掛,決定不操心,這就自在了。所以『有無相通』,我們有多余的決定幫助人。
【無得貪惜。】
決定不能有貪心,決定不能悭吝。『惜』就是捨不得,放不下。
【言色常和。】
『和』是溫和。
【莫相違戾。】
正是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決定不要傷害人,決定不要給人添煩惱,這就對了,這是一個學佛基本的態度。我們從幫助自己的家親眷屬慢慢的把它往外面推廣,能夠推廣到一切大眾。像現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年輕真正有德行好學的人,他們有能力讀書,或者是讀書有困難,像我見到有幾個從大陸來的學生,素質非常好,但是學費要靠寒暑假去打工,非常的辛苦。所以我看到這個情形,我也動了一個念頭,我下一次回到台灣的時候透透消息,如果有同學們肯發心,我們籌一點基金,真正有品德好學的人,希望寒暑假不要打工,認真去讀書。
尤其將來底下一個世紀,這幾乎全世界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出來,下一個世紀,中國人的世紀,這國家一定會強盛,需要人才。強盛之根,需要中國固有文化跟大乘佛法,我們希望這些年輕人能夠在寒暑假來讀佛學,來讀中國古書,我們給學費給他,不要去打工,到這兒來打工,來學大乘佛法,來念孔夫子的書,我希望你打這個工。要是真正有人的時候,我幫助他學費,這是好布施,這個是替國家、替社會、替世界培養優秀的人才,為一切大眾造福。不必要跟自己有關系,用不著。社會賢達能夠培養,功德無比的殊勝。自己家裡面兒女親屬,他們將來長大的時候自然有福報,父母祖先給他培福,他怎麼能沒有福報?一定有福報。這個眼光要看得深,要看得遠。
【或時心诤。】
這是偶然,眾生煩惱、習氣、業緣不相同,有時候大家相處不愉快。
【有所恚怒。】
『恚』是心裡不高興,沒有表現出來;『怒』是表現在外面。
【後世轉劇。】
這就講的是冤冤相報,這是非常非常的可怕。
【至成大怨。】
所以學佛要忍辱,要能包容,要能夠饒恕別人,對於這些事情不必認真去計較,何況菩薩修行最重要的法門「忍辱波羅蜜」。遇到這些事情,一想,他是菩薩,沒有他,我忍辱波羅蜜從哪修?他正是教我修忍辱波羅蜜的好善知識,恭敬還來不及,怎麼可以用瞋恚心對待他?所以念頭一轉,瞋恚念頭就沒有了,不但沒有瞋恚,反而法喜充滿。
【世間之事。更相患害。】
世人不懂這個道理,總是冤冤相報,有一個強烈的報復心理。
【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這個事情,縱然報復沒有在眼前發生,我們要知道、要明白,只要結的有這個怨恨,早晚都會報復的,所以應該把它看破,應該把它放下,從心理上扭轉過來,這就對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無量壽經 (第四十五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45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五面,六十五面第一行,最後一句看起: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這是這一品經裡面的第三段。第一段佛為我們說明這個世間眾生普遍都有貪毒,招來「憂苦萬端」。第二段主要是講瞋恚,勸勉我們應當要和睦相處。這個地方是第三段,第三段勸我們要斷惡修善,要知道事實的真相。六道眾生不可能沒有『愛欲』,如果沒有「愛欲」,他就不會在六道輪回,換句話說,為什麼有六道輪回?是愛欲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古人講「愛不重不生娑婆」,生到娑婆世界就是愛欲太重;「念不一不生淨土」,西方淨土的條件是要專一,叫「一心稱念」,要念到一心不亂,這才能往生。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事實真相,六道裡面決定是『獨生獨死』,誰在支配?我們自己的業力在支配,自己一生造作的善惡業,而業裡面決定不能夠輕忽了念頭。這個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念念在造業。一念善,果報在三善道;一念惡,果報在三惡道,這個念頭剎那不斷。所以我們講造這個六道生死之業,這一天造多少?何況一年,何況這一生,何況過去生生世世,真的是不得了。這個業力在牽引你到哪一道去投胎,去受報,不是其他的力量。即使家親眷屬再恩愛,兩個人的念頭不相同,兩個人造的業不一樣,在六道裡面受的果報也不相同,所以還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苦樂自當』,你的善業成熟,那就是樂果;惡業成熟了,就是惡報,這是自己承當,自己要受,自作自受,『無有代者』。佛菩薩大慈大悲,沒有辦法代我們受苦。普賢菩薩這個十大願王裡面雖然有代眾生苦,這是講供養裡頭有代眾生苦。這有這個願,實際上代得了嗎?代不了。我有這個願,實際上還是沒有辦法代,這個是一定要知道的,誰都沒有辦法代,決定是自作自受。
『善惡變化』,就是念頭,這個念頭變化太多了、太快了。『追逐所生』,追什麼?外面的境界。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心動念,一會兒念頭善,一會兒念頭惡,善惡交雜,轉變非常快。
『道路不同』,大分,這是六道,六道每一道裡面又可以分為無數道,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譬如說我們今天到人間來了,這得了個人身,在六道裡是人道,人道不要講他方世界,單講我們這個地球,我們地球上的人,每個人命運不相同,苦樂不一樣,造業也不相同,即使地球上這四十多億人,也分成無數道。
『會見無期』,這是特別給我們說明我們家親眷屬一轉世就不認識了,縱然遇到也沒有辦法記得過去世的事情,縱然是親人也變成陌生人了,何況這一種機會非常非常的渺茫。人間壽命短,其他的幾道壽命都長,惡道壽命長,天上壽命也長,所以即使再碰頭,生到一道也非常非常的不容易,這個機會很少,這都是事實的狀況。
下面佛勸我們,『何不於強健時』,修行一定要身體健康強壯,這才行。千萬不要錯了念頭,「我現在還年輕,等我老的時候再來修行」,這個想法就大錯特錯了。年老想修行,體力不夠,譬如說我們打個佛七,佛七是七天七夜不睡覺,這一句佛號念到底,我們這個身體行嗎?一天一夜都支持不住了,哪裡能支持到七天七夜?所以我們看看中國佛教過去這些高僧大德,這個大藏經裡頭有《高僧傳》、有《居士傳》,你們仔細去看看,過去人修行開悟證果都是年輕人,他才能辦得到。六祖大師開悟,五祖傳法給他的時候,他二十四歲,二十四歲就接五祖的衣缽,就是第六代祖,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一定要身體強壯。我們現在身體還沒有衰退的時候應當要努力,「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你還等什麼?不要再等待了,真正要修,現在就要做。再看底下這一段:
【世人善惡自不能見。吉凶禍福。競各作之。】
這一段是講愚癡。什麼是愚癡?是非不清楚,邪正不明白,連善惡、利害都辨別不清,這叫愚癡。把惡的當作善的,善的當作惡的,天天在造作,自以為是修善,其實是在造業,這樣的愚人不少。最要緊的是我們自己要認真反省,我是不是佛說的愚癡人,這個非常重要。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真的不知道。『吉凶禍福』,這就是善惡的報應。你造因,哪有不結果的道理?
【身愚神暗。轉受余教。顛倒相續。無常根本。】
前面是講的自受果報,「吉凶禍福」是自作自受,這一句裡面是講這種繼續不斷的在做,為什麼原因?一定有個緣故,這裡為我們說出來了。『身愚』,這是愚笨。這個『神』就是心思,「神暗」要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糊塗,這個事情也是麻煩,邪正辨別不清楚。『轉受余教』,這個「余」不是佛法,受其余的邪教,把邪當作正,把正法當作邪。即使學佛,佛法裡頭有了義,有不了義,將不了義的當作了義,了義的認為不了義,這也是迷惑顛倒,這都是愚癡。
什麼叫了義?什麼叫不了義?你不必看經裡面所說的那些標准,為什麼?那個標准不是我們的標准。真正能幫助我這一生脫離三界往生淨土,那對我講就是了義。再高的佛法,再妙的佛法,再殊勝的佛法,我學它離不開六道輪回,對我來講統統是不了義。了義、不了義是要以自己根性來做標准,不能以經典教法做標准,要以本身的條件做標准。那個參禅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那禅對他是了義,對我不了義,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學,有沒有用處,能不能達到我理想的目標,這一定要認識清楚,然後才能夠抉擇法門,這一切法門我才有能力去選擇,選擇能夠幫助我這一生永遠脫離六道輪回。何況往生不退,一生就圓成佛道,這對我自己來講那的確是究竟了義。他不明了,不知道選擇,隨著境界轉,『顛倒相續,無常根本』,這就是說他錯修錯做了,根源在此地。
【蒙冥抵突。不信經法。心無遠慮。各欲快意。迷於瞋恚。貪於財色。終不休止。哀哉可傷。】
這一段是指的由迷惑而產生嚴重的執著,貪執。『蒙冥抵突』,「蒙冥」就是糊塗,心不開明。「抵突」是什麼?對於正法正教,他不能接受,他抗拒,這個就是「抵突」。『不信經法』,這個兩句不僅僅是說一般世人不相信佛法,實在講是什麼?講已經入佛門的,受了三皈,受了戒律,他相不相信?照樣不相信,對於究竟了義的法門抗拒。尤其我們常常聽到、見到,自贊毀他,對於自己所修的法門贊歎,不是自己所修的法門就毀謗,這大錯特錯,不知道所有一切法門全是佛說的。我今天修淨土,我要排斥禅、排斥密,去毀謗他們,毀謗三寶。禅跟密是佛說的,你是謗佛;禅密教學的經典,那是法寶,你謗法;自古以來一直到今天,依照那個法門修學成就的人很多,你謗僧。自己修得再好,如果犯了毀謗三寶的罪業,還是不能往生。你如果要問為什麼不能往生?老實告訴你,心不清淨。心裡有我無人,心不清淨,心不清淨怎麼能生淨土?這一句佛號念得再好也不行,那就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你念得不相應。
所以真正佛弟子修學的態度要學《華嚴經》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學的法門不相同,五十三個人學的是五十三個不同的法門,人家什麼態度?自己謙虛,贊歎別人,這個就對了,贊歎三寶。禅,上上根人所修的,人家問的時候,你為什麼不修禅?禅那麼好,為什麼不修?我不是上上根人,我學那個不能開悟,不能了生死。淨土這個法門三根普被,我這個下下根也能得度。自己謙虛,贊歎別人,就對了。所以「不信經法」,實在講那些人都免不了貢高我慢。
『心無遠慮』,眼光太近了,沒有遠大的眼光,遠大的眼光是什麼?要看怎樣出六道,怎樣超越輪回,這個眼光就遠了,那就對了,念念希望真正超越六道輪回。再來這個世間,那我得乘願再來,我不是業力來的,我願力來的,那來去自在;我今天是業力來的,來去都不自在,不來也得要來,想去,你也去不了,這不自在。
我們曉得生到西方世界縱然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要想再回來度化眾生,也不難,再回來度眾生是菩薩化身,沒有隔陰之迷,這個多自在,六道裡面可以隨意往來。你有這個眼光就對了,沒有這個眼光,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只看到眼前,不知道來生。
『各欲快意』,迷戀這個世間五欲六塵,盡情去享受,享受就是造業,這哪裡叫享受!分明是在造惡業。『迷於瞋恚,貪於財色』,世間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貪著在這些上面。『終不休止』,沒有知足的時候,貪而無厭。佛眼睛裡面看在,『哀哉可傷』,真正可憐。他今天得到這些享受是前世修的福報,現在盡情在享受,享受當中不斷的又繼續再造業,福享完了,惡業現前,這就要接受惡報。這個人眼光實實在在太短了,連一個普通我們中國人常講有學問、有德行的人都不如。
我們中國古人還常常為兒孫著想,為後世著想,他要積功累德,他這個家能夠興旺好幾代不衰,那都要積德,要斷惡修善才能辦得到。我們現在看看這個社會,無論中國、外國,實在講那個富貴榮華自己一生都保不住,晚年就沒有了,就受罪了,這個在古人講這是「德至薄也」。在享福的時候,福報現前的時候,不知道繼續修福,不知道好好的來培福,享盡了,這個惡業立刻就現前,實在是非常非常可怕。
【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
這是講早年沒有聞到佛法的時候,沒有遇到聖教之前,這是可以原諒的。人如果不能接受聖賢教訓,實在講跟禽獸有什麼差別?人是動物之一,沒有什麼差別。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是能夠接受聖賢的教學教訓,能夠接受歷史的教訓,知道斷惡修善,這就是他跟一般動物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在沒有遇到佛法,沒有遇到聖人教誨之前,這是可以原諒的,『殊無怪也』。
【死生之趣。善惡之道。都不之信。謂無有是。】
這幾句是教我們觀察我們周圍的環境,每一天都有生的、都有死的、都有病的。像我們在釋迦牟尼佛傳記裡面看到的,佛到外面去游覽,看到生老病死,他就覺悟了。我們有沒有留意這一樁事情?有沒有感觸?這就很重要了。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沒有出家之前還在上班,我每天看報紙,公家報紙天天都有,我看的跟人家不一樣,人家看新聞、看報紙內容,我天天看訃文,看今天死了這麼多,明天一看又死了這麼多,慢慢就輪到自己,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我看這些東西,警覺性很高。看到別人死,想到自己慢慢就接近了;看到別人病、看到別人老,我統統要受,你對於這個人生自然就淡薄了,與道就慢慢接近了。這是指他不知道觀察周邊的這些環境。
『善惡之道,都不之信』,你跟他講這個,他不相信,他認為這個人生很快樂,盡情享受,能享受幾天?我們現在年歲愈大,感觸就愈深。年輕在一起的同事、朋友、同學差不多三分之二都不在了,都走了,剩下的幾個人都衰老了,體力都衰退了,依然不覺悟,實在是可憐。
【更相瞻視。且自見之。】
『相』是互相。
【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
為什麼『哭泣』?
【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情欲。】
這個文不難懂。我們一般人看起來,這是人之常情,生離死別誰能夠避免?沒有法子避免,沒有法子避免就隨它去,這就是一般人。佛菩薩跟我們想法就不一樣,為什麼不能避免?這些事情怎麼產生的?把它那個產生的根源找出來,找出來之後把它消除,這事情不就避免了!佛菩薩對於這些事情看法跟我們不一樣。所以底下說了:
【不能深思熟計。】
對於眼前這些狀況沒有深入一層的去探討。所以佛經所說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把這些問題,實在講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見所聞的,追根究柢,要把它的源頭找出來,這個就是佛法,現在人叫它作佛學。要把事實真相徹底搞明白,然後解決之道自然就現前了,你就有辦法、有能力解決了。
【專精行道。】
這是應當的。
【年壽旋盡。無可奈何。】
你要不能把握著這個健康的身體,不能把握著大好的時光,以後後悔莫及。『年壽旋盡』,「旋」是非常快,年歲大的人那個感覺跟年輕人不相同,這個一年一年過得太快了。
【惑道者眾。悟道者少。】
『惑』是迷惑,對於正道、大道迷惑的人多,覺悟的人太少了。
【各懷殺毒。惡氣冥冥。為妄興事。】
『妄』是妄想,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這才無端生事。
【違逆天地。】
這個『天地』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天地鬼神,天地鬼神都是好生好德,殺生不是他們願意見到的,諸位要細細念《地藏經》就知道了,連這個餓鬼道、地獄道裡頭這些鬼王都不希望看到眾生殺生作惡,都不願意見到,所以這是違逆天地鬼神。另外一個意思,這個「天地」代表天然自性,就是本性,或者是我們中國人習俗講的良心,天理良心;違背了自性,違背了天良。
【恣意罪極。】
任意的在造作罪惡,這樣下去必然是減少了他的壽命了,折福折壽。
【頓奪其壽。】
這個『奪』不是鬼神奪,鬼神沒有權利來奪。鬼神既沒有權利奪,也沒有權利給你,予、奪都不是鬼神的事情。是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在造作的。我們的善福是自己修、自己造的,我們的壽命也是自己造的,也是自己修的。一念善,壽命會延長,福報會增長;一念惡,這個凶災的機會就多了,壽命就短促了,都是一念善惡在那裡變化。鬼神不過是掌理其事而已,好像我們這個世間法官、警察,他是來執法的人,你不犯罪,他不敢動你,他要懲罰你,他本身犯罪了,你在這社會上沒有貢獻,他也不可以獎勵你,是一個道理。這個天地鬼神執法的就像我們這裡法官、刑警一樣,他沒有權利予奪。
【下入惡道。無有出期。】
所以六道輪回是自己感應而去的,不是有什麼人主宰,那就不對了,那就錯了。閻羅王有沒有?有,確實有,他也做不了主,沒有予奪之權。一切造作,自作自受。你什麼樣的心態,自自然然與那一道感應,就像夫子所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喜歡造作惡業的,他跟那一類的人自然就相聚;喜歡修善的,他跟善人一定聚在一起,善人跟惡人不會在一塊的,六道十法界就是這樣形成的。你明白這個道理了,生天不必要信上帝,信上帝才生天,不信就不能生天,這個講不通的。天人好善,你也好善,志同道合,自然他就聚在一起去了,不是信不信的問題。天人修十善業,好善好德,這樣去的。餓鬼悭貪,悭貪心重的人自然就變餓鬼,他跟那一道志同道合,他自然去了。瞋恚墮地獄,地獄的人沒有一個不瞋恚,是這麼一個原因。念阿彌陀佛呢?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就這麼回事情,沒有人作主宰。所以這是作惡要墮惡道,這個麻煩就大了,惡道很容易去,很不容易出來。
【若曹當熟思計。】
這個『若曹』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你們大家,就是這個意思。因為這個經是漢朝時候翻譯的,漢朝一般口語裡面「若曹」就是指現在講的大家。應當要認真,要熟慮,要計劃計劃、衡量衡量。
【遠離眾惡。】
真正多想想、多思考、多衡量,這個才曉得我們應當要斷惡,應當要修善,惡道太可怕了。
【擇其善者。勤而行之。】
勸我們修善。『勤』是勤奮,就是精進的意思。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這個『愛欲榮華』是愚人才貪著,這個東西好比什麼?好比現在這些嗎啡一樣,這刺激東西,那個樂是非常非常短暫,付出的這個代價太重太重了,不值得,一定要覺悟。這個世間毒品害你是害一生,貪著五欲六塵害你是生生世世,這個不得了。
【當勤精進。生安樂國。】
『安樂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應當要認真勤奮精進求生淨土。
【智慧明達。功德殊勝。】
你只要是真的能相信,能接受,能發願,決心取淨土,這個就是你真正智慧的抉擇。你如果不是真智慧、明了通達,你怎麼會選擇這個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唯獨這個法門一生決定超越六道輪回,決定成就無上菩提,換句話說,對我們這種根性真的是究竟了義。何況我們在大乘經典裡面看到,文殊、普賢、彌勒這些諸大菩薩,沒有一個不求生淨土,上上根人,他們為什麼要求生淨土?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去反省。唯有這個法門能度五逆十惡的眾生,也能下下品往生,真的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有法門裡頭,唯獨這個法門殊勝,所以諸佛贊歎。這就是『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只要選擇依照這個法門修,這兩句你統統都有了,你都具足了。
【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
在修學過程當中,如果你認識不堅定,願力不懇切,在修行過程當中免不了要遇到許許多多的障礙,人事上的障礙、環境上的障礙在所不免。信心稍微一動搖了,這一生的修學就不能成就了,縱然來生來世或者有緣再遇到這個法門繼續修,你往生西方世界已經在別人後面了,人家先去了。雖『後』也不壞,那究竟「後」多久?很難講,可能要幾千年,幾萬年,可能是無量劫以後,這個事情真的要多想想。這個「後」不可能是來生來世,佛在經上常常警惕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個機會真的不容易,開經偈裡面講「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下一次再碰到,可能是百千萬劫之後了,所以這個一落後就落到很後很後,可能我們同學已經早就成佛了,你還在作凡夫,還在六道輪回。所以能夠把這個事實真相想通、想明白了,我們的決心才真正下得下去,才不會被境界誘惑,死心塌地一門深入,這就對了。再看底下一品:
【心得開明。】
這一品經裡頭主要是彌勒菩薩給我們做一個榜樣。我們聽佛講感觸不深,彌勒畢竟是等覺菩薩,他聽佛一講,他真的明了通達,這給我們做一個好榜樣。
【彌勒白言。佛語教戒。甚深甚善。】
首先是贊歎佛所說的。彌勒菩薩這一句話就是指前面這一品經。他聽了以後,雖然給佛說,也就是給我們大家講。世尊的教誨,『教』是教誨,『戒』是禁戒,經文裡面許許多多教我們深思熟慮,決定不能做,做了果報在三途。『甚深』是講的理,『甚善』是講的法、是講的事,教給我們的方法非常的妥善,理論「甚深」。
【皆蒙慈恩解脫憂苦。】
這個『皆』是上從等覺菩薩,下至惡道眾生,有緣聽到佛講經說法,都得到佛的恩惠,依照佛所教的方法去做,都能夠脫離苦海,都能往生,這佛的恩德就太大太大了。我們現在雖然生在佛的末法時期,佛不在世了,佛的經典還流傳在世間,我們能夠讀到經典就如同佛當面給我們說法沒有兩樣。我們聽懂了、聽明白了,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也必定能得到佛當時講經那些會眾所得的利益,我們一定也能得到。
【佛為法王。尊超群聖。】
這個『群聖』是指菩薩,菩薩我們通常稱「三賢十聖」。這個「群聖」就是指「十聖」,大菩薩,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叫聖人,佛是超越了他們。
【光明徹照。洞達無極。】
這兩句是形容佛以智慧、慈悲加持一切眾生。智慧、慈悲如何加持?講經說法,流傳經典,這就是佛的智慧與慈悲。
【普為一切天人之師。】
佛是人天導師。
【今得值佛。】
這是很有福報,生到這個世間能夠遇到佛,這個相當不容易,這是大福德。
【復聞無量壽聲。】
遇到佛是很大福報。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無量壽經》雖然多次宣講,也不是很容易就遇到的。彌勒菩薩歡喜,他聽到《無量壽經》。李老師旁邊小注,遇佛這是難,這第一個難。遇到《無量壽經》,這是第二個難,很不容易遇到這一部經典。遇到佛不遇到「無量壽」這個法門還是不容易出三界。換句話說,你遇到佛,來生絕不墮三惡道,這個利益是一定得到,會生人天兩道,這個一定得到,出離三界很難。但是聽到這一個法門呢?就決定出離三界,決定往生不退成佛,所以很不容易遇到的。兩難在彌勒菩薩都遇到了,對他講都不難了。
【靡不歡喜。心得開明。】
這真是無量的歡喜,聽佛講經說法,心開意解。這個『開』就是開悟,『明』就是明了,我們中國俗話講茅塞頓開,大徹大悟。我們今天這個茅塞頓開、大徹大悟是真的,但是這個大徹大悟不是禅宗的明心見性之悟,實在講我們這個大徹大悟比禅宗明心見性,說老實話,有過之而無不及。怎麼說呢?禅宗大徹大悟之後要不往生,他修行還得修無量劫才能成佛,不容易。我們這個沒明心見性,我們覺悟了這一個法門是第一法門,我這一生念佛往生不退就成佛,比禅宗明心見性的人成佛還要快,還要圓滿,所以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徹悟就是真正認識了這個法門,肯定這個法門,堅決修學這個法門,這就是你真正開悟,真正明了了。這個幾句是彌勒菩薩聽到佛前面一番開示之後,他的心得報告。下面是:
【佛告彌勒。】
這是世尊叫著彌勒菩薩的名字,告訴他。叫他的名字提醒他下面有重要的開示,要仔細的去聽。
【敬於佛者。是為大善。】
這個世間第一善是什麼?是敬佛,為什麼說敬佛是第一『大善』?佛是老師,你能夠敬老師,你就會聽老師的教導,老師教給你的利益,你全得到了,這個是「大善」。對老師不敬,老師講的東西就不會留意,也不會認真去學習,換句話說,你就得不到利益。所以不是佛要我們去敬他,這個要明了,是自己得佛教誨的真實利益。
我們這個世間講師道,師道是尊師重道。你對老師不尊敬,老師就不會認真教你,這個不是老師有什麼條件的,不是的;老師再認真也沒用處,為什麼?你不接受,你不肯去照做,絕對不是老師有私心、有偏心,你這樣想法完全錯了。老師教學生,希望那個學生能夠把所教的東西,他都明了,都能做到,他要的是這樣的學生。所以對老師的尊敬絕對不是在表面,表面那個一看就知道了,那個不是真的,見老師恭恭敬敬,磕頭頂禮,一舉一動唯唯諾諾的,轉身之後了,老師講的完全不能照做,陽奉陰違,這個老師也很清楚,對這個學生不教。縱然學生有些小節,小的禮節不注重,很隨便,但是老師所講的東西他能聽懂,他真能照做,這個學生老師就非常愛護,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所以好的學生能夠對老師尊敬,他一定能夠依教奉行,這是大善。這一句話是贊歎彌勒菩薩的,彌勒菩薩敬佛,尊敬老師,所以稱他「大善」。
【實當念佛。】
『實』是真實。佛要傳法給你,最真實的法是什麼?『念佛』,沒有其他的,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一句「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的大總持法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什麼?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們要能體會到。
【截斷狐疑。】
這是佛在這裡勸告我們,我們要想把這一句佛號念好,在這一句佛號裡決定成功,首先對於這個決定不懷疑,真信不懷疑。狐狸疑心很重,用它來做個比喻,凡是好疑之人就叫他做『狐疑』。
【拔諸愛欲。】
這個『愛欲』是業障,是障礙。業障有沒有消除不要問人,問自己,你對於「財色名食睡」這個貪愛是不是淡了一些?淡了一些,你的業障就消一些了。如果對於這一些貪愛,我雖然學佛很用功,一點也沒淡,換句話說,你用的那些功夫,業障沒消除。業障不消除,到臨命終時想往生,這個業障在作祟,業障在刁難,來阻礙,你就去不了。所以你真正要想成就,要把它斷掉,拔除「諸愛欲」,這個要知道。內心要清淨,心地清淨。
【杜眾惡源。】
一切諸惡的根源就是「貪瞋癡慢疑」,這個六種根本煩惱,還有個「惡見」,錯誤的見解,這個是惡源,要把它堵住,不讓它起作用。那麼我們要問了,用什麼方法「拔除愛欲」,用什麼方法「杜絕惡源」?一句阿彌陀佛,這就是妙法。深信切願,念念求生淨土,這一句佛號是決定不放松,這個自自然然它就輕了,就減輕了,由減輕,慢慢就不起作用了,雖然不能說完全斷掉,只要它不起作用就行了,帶業往生,這一句佛號就得力了。所以佛號得力就是能把「貪瞋癡慢」伏住,降伏住了。《金剛經》裡面講的「雲何降伏其心」,這個心就是妄想、雜念,用什麼方法來降伏它?就是克制它,《金剛經》用的這些方法,我們都用不上,所以這個法門比《金剛經》殊勝,不必說那麼多,一句阿彌陀佛就降伏了。
一部《金剛經》,釋迦牟尼佛答須菩提兩個問題,他問的一個是「雲何降伏其心?」,第二個問題是「應雲何住?」,我們的心要住在哪裡?《金剛經》上就講這兩個問題。用我們這個答覆很簡單,「雲何降伏其心?」「阿彌陀佛」,「應雲何住?」「阿彌陀佛」,就解決了,哪有那麼麻煩!我們的心一天到晚就住在阿彌陀佛上,這個就對了。
【游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
菩薩發心在六道裡面普度眾生,要有這個本事,我度眾生,接觸大眾,我自己的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上。一句佛號功夫得力,妄想、分別、執著都不生,這個時候就可以『游步三界』了,在六道輪回裡面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自己沒有妨礙,不受影響了。以這個甚深無上的法門幫助大眾,勸導大眾一同修學,往生不退成佛。
【若曹當知。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無可樂者。】
這是教我們要明了這一個事實的真相,六道裡面的情況,佛在此地語言不多,確實說盡了。不但是我們這一個世界,『十方人民』,十方諸佛世界裡面的六道眾生大致都相同,都是這個樣子。『永劫以來』,『輾轉』就是輪回,六道裡頭,五趣就是六道,在輪回,捨身受身,苦不堪言。所以佛在大經上形容叫「生死疲勞」,他不能休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能休息。『憂苦不絕』,底下講生老病死,樣樣都苦。這些實際狀況,佛在經典裡面說得很透徹,也形容得非常好。真正看穿了,看明白了,才曉得六道裡面沒有可樂之事,三界統苦。
我們這個欲界裡面,所謂是「苦苦、壞苦、行苦」是全有,統統具足。能有定功生到四禅天,叫色界了,色界裡頭,欲伏住了,就是「財色名食睡」這個沒有了,因此他沒有苦苦,雖沒有苦苦,他有壞苦,他壽命到了還要墮落,還要輪回,他那個安定不能夠再繼續了,這就壞掉了。到無色界,無色界連身體都沒有,我們今天所講靈界,所以只有靈魂沒有身體,佛家不叫靈魂,叫「神識」,沒有色身。沒有色身就沒有壞苦,但是他有行苦,「行」是什麼意思?不能永遠保持,就是他的受用有一定的期限。三界裡面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天,就是第二十八層天,這是無色界的,他的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實際上是他的定力,到八萬大劫之後,他的心會動,這個心一動就又落下來了,就墮落下來了,他不能永遠保持不動,這叫行苦,他有盡的時候。這叫三界統苦,沒有可樂的。
【宜自決斷。】
應當自己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要下決心,要有果斷。
【洗除心垢。】
『垢』是心裡面的污染,實在就是講的妄想、執著。
【言行忠信。表裡相應。】
這個是開始修行基本的態度。世間善法,我們中國古人講斷惡修善,修善從哪裡修起?從不妄語開始。孔老夫子講「人無信不立」,人沒有信用,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我們中國古時候社會,「信」是列在第一位,今天美國也是信用列在第一。一定要忠信,表裡一如。
【人能自度。轉相拯濟。至心求願。積累善本。】
真正發心斷惡修善。前面我們讀過,真實的大善就是念佛,自己念佛,勸人念佛。自己念佛,自度,勸人念佛是度他。『至心求願』,這個「至」是真心,求生淨土,乘願再來,這個是真實的大願。『積累善本』,一心稱念,自行化他,這個就是「善本」。
【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
這一點是要真正覺悟,我們一生努力,一生認真去干,時間很短,就幾十年光陰而已,這個值得。
【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壽千萬劫。自在隨意。】
這是講你在這裡拼命苦干個幾十年,後來的果報不可思議。做生意的人常講一本萬利,這不止,這個利益好處簡直數不清的。所以真正明白人,真正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他才肯干,他曉得這才叫真實的利益,這個一點不假。你要不在這上努力精進,任何法門,世間任何快樂,都不是究竟的,那都是什麼?那都是將來的苦本。所以世間人迷惑顛倒,把苦當作樂,把短暫看作永恆,這叫大錯特錯。所以讀到這些經文,看到佛是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怎麼能不動心?怎麼忍心不接受?末後又勸我們:
【宜各精進。】
各人都應該要精進努力。
【求心所願。】
我們今天心裡面唯一的願望就是往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這是『求心所願』。
【無得疑悔。】
對於這一樁事情、這一個選擇、這一個修學方法,決定不懷疑,決定不後悔,縱然有無量無邊法門擺在我面前,我只選擇這一個法門,堅持這個法門決定不改。人家說其他的法門再好,我也不後悔,我也不懷疑,一門深入。你有疑,你有悔:
【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城中。於五百歲受諸厄也。】
這是講什麼?對這個法門疑悔必定造成自己的障礙。如果有疑悔,改變了方向,再去學其他法門了,那個誤事就大了,為什麼?你決定不能超越輪回,不能脫離六道,為什麼?超越六道輪回要斷見思煩惱。你想想,你或者是參禅,或者是學密,或者是學教,或者是持戒,這個見思煩惱你能斷得了嗎?定功再深,這一盤腿一面壁可以坐一個月、坐三個月,這定功很深了,濟不濟事?不濟事,他來生生色界天而已,他的去處在色界天,出不了輪回,為什麼出不了輪回?見思煩惱沒斷。他在定功、定力的時候,他是把見思煩惱伏住,沒有斷,三界出不去。所以講到能超越三界,只有念佛往生淨土這一個法門,真是獨一無二。其他法門要成就還是回向求生淨土,不管修學哪個法門,要不回向求生淨土,還是無濟於事。所以禅到最後也念佛求往生。密宗也是念咒的時候,念到心地清淨,回向求往生。才知道真正究竟了義唯此一門。
如果帶著懷疑,還繼續不斷的去念,存個什麼心呢?試試看,能往生更好了,不能往生就算了,反正也拼這一生去搞這個法門去了,能不能生?能生,生『邊地』。西方極樂世界有「邊地」,「邊地疑城」,有一點小障礙。生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也是七寶池,『七寶城中』有五百歲受諸苦厄,就是你到那個地方要耽擱五百年。五百年耽誤什麼?不能到西方世界就見佛,也沒有機會聽佛講經說法,西方世界諸上善人你也見不到,他的苦就這些。底下有一品經專門要給我們說這個邊地疑城的狀況,他們究竟是什麼障礙會生到這裡去。
實在講生到邊地疑城還是值得恭喜,為什麼?最多耽誤五百年,五百年算什麼?那邊壽命無量壽,五百年算什麼!不算什麼。所以生到邊地疑城也是大喜事,總算是出離三界了,也是一生決定成佛,就是去的時候這麼一點小小的耽擱。
假如你對這個不疑不悔,那麼你就入了品位,最低的也是下品下生,是入品。這就好比學校的時候,這個不疑不悔的到學校念書,正式學生一年級,上學了,這個邊地疑城是先修班,還沒有正式插進去這個學校,還沒有直接,是在那裡做預科的學生,不能算是正科的學生。
【彌勒白言。受佛明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彌勒實在也是代表我們的,真正對於佛這樣明了、這樣清楚的教誨,懂了、體會到了,當然發心『專精修學』,依教奉行,不疑不悔,這個就對了。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