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佛不是希望你磕頭如搗蒜,領受、承擔才是“敬”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告彌勒,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

  “佛告彌勒”,佛就告訴彌勒,彌勒當機,對著彌勒說的。‌“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這四句話在一大藏教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四句話,也就包括了整個大家要注意的事情。 ‌“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你能恭敬於佛的是為大善哪,這是大善哪。‌“實當念佛。截斷狐疑”,實實在在應當去念佛,‌“截斷狐疑”啊。這個裡頭,我們所要注意的是這個‌“敬”字。一般只能體會,我要正心誠意、怎麼恭敬,在佛前頂禮,這個供品要洗得很干淨、一切一切,只是在這些地方上;這個髒東西都要擺得很遠、什麼什麼這些東西,這樣去體會這是‌“敬”。其實,這不相干。 真正‌“敬”字的含義,像《淨影疏》的解釋:‌“敬荷佛恩,名為敬佛。”‌“荷”是承擔。什麼叫‌“敬佛”?你能夠承當、承擔,擔得起,你能夠領受佛的教誨,這才是‌“敬”,不是這個形式上的。像上次有人贊歎王慎軒,念佛之前要洗三遍手,當然這個是……,這都是形式,也可以說都是啰嗦。 你的心!所以‌“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哪,你要承擔哪,你要領受啊。‌“領受”就是佛說的話,你要理解啊;‌“承擔”,你要把這弘法利生,佛的這個偉大的誓願,你也承擔起來,作為你自己的誓願,這才是‌“敬佛”啊。

  不是到時候就弄點供品,多磕些頭,這些事情叫作‌“敬”,這都是表面。初機當然要從這入手,連這個都沒有,你更不行了,但是僅僅是這,那就很不夠。 所以這個‌“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也就表示佛不是希望你這給磕頭如搗蒜,你獻很干淨的供,怎麼怎麼莊嚴這個道場,讓人家一看,啊!這一切……。其實這一切都是有為法,不是這些。

  對於初機沒辦法,所以現這些事相,而真正的是什麼呢?就是你要領受、你要承擔,這才是‌“敬”。所以這樣的話你才理會佛的話,‌“敬於佛者”是什麼?要當佛的接班人哪,這才真是‌“敬”,要當接班人哪。 所以這是‌“大善”,大善不是對待、相對的善。因為,佛萬劫熏修才入佛知見,就拿佛的知見來開示我們,讓我們都能夠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拿佛的果地的覺位做我們眾生因地的初心,所以就可以不去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頓入佛智,這一生就成辦了。 所以貢噶上師,我親自問他,他親自回答:‌“往生極樂就是密宗的即生成佛。”所以凡夫處處都是‌“二”,達者處處都‌“不二”。所以大家就少‌“二”一點啊。所以夏老師常說,京戲有一句話,你就壞在這‌“二”上。夏老師常常把一些京戲的話,拿來說無上法,就是壞在這‌“二”上。 我們聽受佛的教誨,給我們這些遺教都是‌“文字般若”,從‌“文字般若”咱們來觀照嘛。有些‌“無住生心”,你這個不容易,你先從‌“如夢幻泡影”,這是可以觀照嘛。事情來了,喜啊、樂啊,都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你這個要能做到,你就大變活人了。我保證你,人家會感覺你這都變樣了,你就大變活人了。你現在就是不大當它是‌“夢幻泡影”,認真嘛。起‌“觀照般若”,觀照愈入愈深之後證入‌“實相般若”。 所以我們要承這個恩,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就橫生四土,圓登不退,這才真實是敬佛。因此‌“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不是要求你恭敬、上供怎麼怎麼樣,要求這些表面。這些表面也‌“如夢幻泡影”,有什麼真實意義啊?但是為了初機、為了初心,也是功德,或是福德。 ‌“實當念佛。截斷狐疑。”所以只有念佛啊,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所證的就是這一句呀,所以就是應當來念佛。這一切,你自己明著做不到的,你只要去念佛,你就暗合道妙,你不知不覺也能契入這‌“無住生心”等等,所以就應當去念佛啊。 所以,這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是佛恩中最上的恩。我們要領受這個恩,就要自己念了。但是不要狐疑,狐就多疑,所以渡河的人,看見有狐狸的腳印就可以放心走過去了。它要聽底下有沒有流水的聲音,它這很小心。所以不要狐疑,我們要勇猛直前哪,不是像狐狸那樣過河,走幾步聽一聽,走幾步聽一聽,老在那琢磨。

  所以就是時信時疑,一會信一會疑,半信半疑,或者勉強念一念,可是心中還不安,‌“唉呀!我這麼著沒法子,怎麼修,再說吧。”或者雖然在念佛,心裡想著其他的,我還想著有什麼機會去學點什麼別的。這都不是真實念佛,這都是在有疑啊。 所以這個密宗裡頭就是這樣,念那些咒的功德都嚇死人哪,說老實話。後頭就問:‌“是不是這樣子?”‌“是啊,它就是‘唯除於咒生疑’呀。”你那聽了這個咒的功德,你那覺得嚇一跳,你就是生疑了,對於你就不兌現。要不生疑才‌“截斷狐疑”。 ‌“截斷狐疑”,這是兩方面的意思:一個就是說你應當不要狐疑,老實念佛;還有,念佛可以去你的疑。

  所以道綽大師在《安樂集》裡說,有的三昧能除貪,有的三昧除瞋,有的三昧除癡,有的除過去的、除現在的、除未來的,只有這個念佛三昧一切都除,所以它能夠除掉疑。所以只要老念佛,到了念佛三昧,這種疑就自斷了。

  所以‌“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無量壽經講座·第三十四品》,黃念祖講述,轉載自黃念老法音網站)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人在死亡後,會感受怎樣的情形?什麼決定著投胎的去處?
下一篇:淨空法師:要想沒有死苦,那要真修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