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妙法蓮華經》。前面我們講過,本經的別序分為五部分:第一是眾集序,第二是現瑞序,第三是疑念序,第四是發問序,第五是答問序。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四部分,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五部分答問序。
答問序,先是長行後是偈頌,長行中也分四部分:第一是惟忖答,第二、略舉曾見之事來答,第三、廣舉曾見之事來答,第四、分明判答。我們先看第一部分惟忖答。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诃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
爾時,就是彌勒菩薩請問結束之時。語彌勒菩薩摩诃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諸大士指的就是大菩薩,法身大士。什麼是善男子呢?蕅益大師解釋說:“善男子者,開七方便為善,堪聞獨妙為男,猶雲善丈夫也”。七方便指的是七乘:人、天、聲聞、緣覺,還有通教的菩薩、別教的菩薩、圓教的菩薩這七乘。堪聞獨妙為男,意思是說,能夠堪聞大法的都稱為男。七方便中也有女人,比如我們在前面介紹過的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耶輸陀羅比丘尼。但是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只要能堪聞大法,就可以稱為男子。現在是在法華會上,大乘根性成熟、能夠聽聞《法華經》的男人女人都可以稱為善男子。
如我惟忖,惟就是思惟,忖就是忖量,就是推測的意思,惟忖含有不肯定的意思。佛眉間放大光明,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這是為什麼呢?文殊菩薩說,我要想一想、思惟思惟。
我們講過,文殊菩薩早已成佛,其實他對於這件事情心裡非常的明白,他說這個話的意思,我要思惟思惟,這是文殊菩薩非常的謙虛,也是非常的嚴謹。文殊菩薩是怎樣思惟的呢?我們看下面經文: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這是文殊菩薩回答此土的六種瑞相。
欲說大法,這是回答說法瑞。前面講此土說法瑞的時候,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我們講過,世尊在法會剛開始的時候,說完《無量義經》就入定了,文殊菩薩的意思是說,過去諸佛講完《無量義經》之後,都是要開權顯實,收無量歸一。一就是大法,就是要說大法。那麼現在世尊說《無量義經》之後,肯定不會像以前一樣說三乘經法的時候,一定是要說大法。這是回答的說法瑞。
雨大法雨,這是回答雨華瑞。過去諸佛天雨四華之後,就會為大眾說法,令他們能夠開示悟入佛知佛見。現在世尊肯定也是這樣,在天雨四華之後演說甚深妙法,令與會大眾開示悟入佛知佛見。
吹大法螺,古人吹螺,這是改變號令的意思,吹螺是改變號令的意思,這裡表,過去說的是三乘法,現在改為會三歸一。文殊菩薩的意思是:我思惟,在過去諸佛住世說法的時候,四眾見到瑞相心生歡喜,得未曾有,惑障除,大根機成熟。佛在這個時候,宣說的妙法就與以前不一樣了,不再於一佛乘分說三乘法,而是會三乘方便歸入一乘之真實。現在也是這樣,四眾歡喜,也是障除機動,所以世尊也改變了,眾生根機成熟,世尊不再說三乘法,而是改為為大眾開顯一乘,因為改了之後,說的法比以前更深了。所以說吹大法螺,這是回答的眾喜瑞。
擊大法鼓,這是回答前面的地動瑞。上面的地動瑞,是說大地六種震動,這六種震動也是表法的,動的是什麼地呢?就是無明地,六種震動就是表示六番破無明。六番就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破了無明之後,我們知道那就成佛了。古佛在動地之後宣說妙法,讓與會的大眾六番破無明;現在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動地之後說《法華經》,在會的當機大眾也六番破無明。
演大法義,這是答放光瑞。過去諸佛放白毫光之後就說《法華經》,現在世尊放白毫光,在放光之後也應該是要說《法華經》。這裡就回答的非常明確了,世尊就是要講《法華經》了。以上五句,都是文殊菩薩惟昔判今、忖今類昔,根據以往諸佛放光以後這些經驗,就是要說《法華經》了。因為佛佛道同,所以文殊菩薩用過去諸佛的瑞相,來判別現在釋迦牟尼佛跟過去諸佛是一樣的。
從文字上看,這裡少了入定瑞,但是雨華瑞、地動瑞、放光瑞,都是因為入定才有的,所以入定瑞也含攝在其中了。
以上回答是第一惟忖答,惟忖的意思就是不做肯定,大概是這樣,是這麼一個意思。下面是第二,略舉曾見之事來答。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復如是,欲令眾生,鹹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這是略舉曾見之事答他土的六瑞,為什麼這裡文殊菩薩只說明放光一事,就是回答他土六瑞的現相呢?這是因為他土的這種六瑞相都是放光所照的,所以說這是答他土六瑞。文殊菩薩在過去諸佛住世的時候,見到諸佛放光現瑞之後就宣說大法,所以就應當知道,現在釋迦牟尼佛放大光明,也和諸佛一樣要宣說大法。
欲令眾生,鹹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這裡的聞是指聞慧,知是思慧,難信之法就是所修第一義。經文的意思是說,如來要讓眾生都能圓融聞思修三慧,所以放光現瑞。
下面是第三部分廣舉曾見的瑞相來答,這是雙答問此土和問他土。彌勒菩薩是以橫見東方萬八千世界來問的,而文殊菩薩引用的是豎見多佛來回答,我們說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顯示了是十方三世諸佛道同。這段經文分為三層:第一是引一佛同,就是引一尊佛來說明古佛同於釋迦牟尼佛;第二是引二萬佛同;第三是引最後佛同。我們先看第一層引一佛同,就是引一尊佛和釋迦牟尼佛這是相同的地方。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文殊菩薩是引古佛,來證明現在所見瑞相是必定要說大法的,這句經文是先說明這尊佛住世的時間,時間是極為久遠。阿僧祇是梵語,譯為無數,無數劫,這個時間已經很久遠了。在阿僧祇無數劫前面再加上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阿僧祇,時間就更長了。又在前面加了一個無量無邊,就是這個時間真的是太久遠了。
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段經文是說明佛的名號同,先說的是名號同。爾時,就是在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的時候。日月燈明,是這尊佛的別號。我們都知道佛的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佛的通號,通號就是一切佛都具有這十號。
一切諸佛有通號有別號,從通號上來說,古佛與釋迦牟尼佛名號相同,這個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這尊古佛的別號日月燈明,別號,每尊佛都各有各的別號嘛,這尊佛的別號是日月燈明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別號名號相同,這個大家就不好理解了。智者大師說,這應當從名別義同上來理解,雖說是從名字上不一樣,但是它的義理相同。我們先看,日是表慧、月是表定,定慧就是自行德,我們好說自利;燈明是利他,是表化他德。現在佛的名號是釋迦牟尼,也含有能仁的意思,能仁就是定慧,能化他,所以說古佛今佛的別號,是名別,字別名別但是義同。我們也可以這樣來解釋,日月燈明是表佛的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現在的佛也有三智,所以日月燈明佛和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他們的別號從名稱上來看各有隨緣,確實不一樣;但是從名稱的含義上來說,佛與佛沒有不同,所以不論是他們的通號還是別號,都可以說是相同的。
我們再來介紹一下佛的十種通號。
如來。《般若經》中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指的法身佛;《涅槃經》中說:“如過去諸佛所說經法,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等,來至菩提,故言如來”,這是報身佛;就像世尊,如過去諸佛,依諸教法,修六度萬行,觀十一空等理,來至菩提果,所以稱為如來,這是報身佛。《成實論》中說:“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乘真如之道來三界示現成佛,度化眾生,這就是應身佛。這是如來。
應供。佛的煩惱障所知障都已斷盡,堪為一切眾生的良福田,應受人天供養,應受九法界供養。
正遍知。佛所證得的智慧正真而又圓滿,周遍含容,無所不包,於一切法無所不知,正遍知。
明行足。明是指的三明, 第一是宿命智證明,能明白了知自己,以及過去一生,乃至百千萬億生的相狀,這個是宿命智證明。第二是生死智證明,就是能了知自己,以及眾生未來世生時死時的種種相狀。比如在世時,由於遇到邪法的因緣成就惡行,命終墮入惡趣之中;或者由於遇到正法的因緣成就善行,命終生到善趣,這些等等不同的生死相狀。第三是漏盡智證明,就是證知斷盡有漏煩惱、脫離生死系縛的智慧。這是明。什麼是行呢?行是從止觀上來說的,指兩種行:止行和觀行。明行足就是說,佛的三明二行都圓滿了,所以稱為明行足。
善逝。逝就是逝去,善去就是好去的意思。佛從世間離去,是為入於涅槃法性,他的離去是善的境界。就像《大智度論》中說:“好去者,於種種諸深三摩提,無量諸大智慧中去”,善逝就是好去的意思。而我們大多數的眾生,死的時候是非常的痛苦,不知生從何來,不知死向何去,臨死的時候糊裡糊塗,不知道以後會到哪裡輪回。造了業以後,臨死的時候,惡業的種子在翻滾,隨業流轉,所以非常的痛苦,稀裡糊塗的在六道中輪回,這稱為不善逝。
世間解。就是佛對於所有世間一切凡聖、染淨、事理、因緣、果報、本末究竟悉知悉解,所以號為世間解。
無上士。《涅槃經》中說:“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菩薩因為無明未盡,還有所斷,所以稱為有上士;而佛無明已經斷盡,一切世間,只有佛最尊、最貴、最上,所以稱為無上士。
調御丈夫。調就是調伏,御就是駕御,調御也有開導教化之義。佛大慈大智,能用種種善巧方便,教化引導一切眾生,就像馴馬師善於調御馬性一樣,所以稱為調御丈夫。
天人師。佛是人天的導師,如果能奉行佛的教法,就可以解脫煩惱,所以稱為天人師,就是一切天人的導師。
佛。世尊。佛譯為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三覺圓滿才能稱為佛。自覺就是自己覺悟,覺他就是能夠覺悟一切的眾生,覺行圓滿就是覺悟歸真,覺至一心本源,能夠入佛知佛見。佛知真知無所不知,佛見真見無所不見,只有佛才能三覺圓滿萬德具備。世尊,具以上十德,超九界以獨尊堪稱世尊。
以上是講日月燈明佛的名號同於釋迦牟尼佛,下面是講日月燈明佛說法同於釋迦牟尼佛。說法分為說頓教同、說漸教同、歸圓教同,我們看經文:
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 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演說正法,就是演說頓教法,正法指的是頓教的法門。下面是講頓教的七善。
初善、中善、後善,是指頓教經文的三段,就是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這裡的善是美妙的意思,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三大段的語言巧妙含義深遠,所以說初、中、後皆善。這是頓教的第一善,叫時節善。
其義深遠,頓教所含之義是了義之理,是為法身大士演說的,二乘人不能測其邊底,所以說其義深遠,這是頓教的第二善,義善。
其語巧妙,頓教用來說明真理的語言非常巧妙,即相會性,令聽法的菩薩心生歡喜,這是頓教的第三善,語善。
純一無雜,頓教純為大乘利根菩薩說的,不是為大乘菩薩還有二乘根性的人共同說的,沒有夾雜,純為大乘根性所說,所以說純一無雜。如果當機者有聲聞、緣覺、菩薩、人天,這些就稱為雜了,這是從聽眾的根機來說的,這是第四,獨一善。
具足,頓教是正明圓教兼說別教,別教和圓教诠釋的是中谛理,所以稱為滿字法門。具足是指頓教說明的是界內界外滿字之法,不像藏教和通教诠釋的是真谛之理,頓教是說的是中谛理。藏教和通教說的是真谛理,名為半字法門,真谛為半字法門。這是頓教的第五善,圓滿善。
清白,這是說頓教不著有無二邊,沒有二邊的瑕穢,所以說清白。這是第六,調柔善。
梵行,指的是無緣大慈清淨之行,這是第七,無緣慈善。我們平時一說梵行,想到的就是持戒,持戒還只是初學梵行,而究竟梵行指的是大般涅槃,是大慈大悲,這裡的梵行指的是究竟梵行。
以上是文殊菩薩說明過去的日月燈明佛說頓法的情形,與現在的釋迦牟尼佛說《華嚴經》的情形相同,也與他土諸佛說頓法相同。這也就回答了前面彌勒菩薩所問的“聖主師子,演說經法,微妙第一”,這回答了前面的這一句偈頌。這是第一,說的是說頓教同。下面是說漸教同。
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
這是為三乘人說不了義權法,我們一句一句來解。
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谛法,聲聞就是聽聞佛的聲教而證悟的出家弟子。聲聞是小乘根性的人,聲聞只想作自了漢,很難發起菩提心來,佛為這樣根性的人就說四谛法。四谛是苦谛、集谛、滅谛和道谛,這四種道理都是真實不虛,所以稱為谛。
三界二十五有逼惱身心,所以稱為苦谛。苦有三苦、八苦、十苦等,三苦就是苦苦、行苦和壞苦;八苦就是生、老、病、死苦,還有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這是八苦;十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再加上苦受苦、憂苦、痛惱苦、生死流轉苦。這三界二十五有,上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下至六道眾生,不論正報的身心還是依報的國土,由於不能脫離三苦八苦這種種的苦,所以都是苦谛所攝。
集谛就是見思惑。集是招感的意思,這見惑和思惑能起善惡諸業,招集生死,所以稱為集谛。
滅谛就是涅槃。滅前面的苦集二谛,證得的是偏空的法性。見惑和思惑都已斷,三界二十五有都已超越,這才是證得了滅谛。
道谛,道谛簡略地說就是戒定慧,廣而說之就是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三十七助道品。這些道品就像道路一樣,能讓修行的人達到涅槃,所以叫做道谛。
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度生老病死是苦谛,是離苦;究竟涅槃是得樂。這裡的涅槃指的是有余涅槃。我們剛才講的滅谛、涅槃,這二乘人修的是有余涅槃,大家一定要知道。聲聞聽佛講四谛法,明白了三界上至非非想處天,下至地獄眾生,無不是苦;而煩惱是受苦的因,只有修道才可以滅苦、證得涅槃;從而勤求佛法、慕滅修道,超出三界,了脫生死。
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辟支佛也叫緣覺,是通過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真谛之理。十二因緣我們一個個的來介紹。第一是無明,無明就是最初一念不覺,障蔽真心的一種虛妄。我們平時都問什麼是無明?就是最初一念不覺,障蔽了我們的真心;第二是行,行就是造作。由於一念不覺生出種種的煩惱,這一念不覺,它就會生出種種的煩惱,從而造出種種的業來;第三是識,這個識指的是依所造業,而現世投胎的第八阿賴耶識;第四是名色,剛投胎的時候六根沒成,心識不能顯發它的作用,所以心識在這個階段不能稱為心,只能稱為名。剛投胎的時候形體不全,五官還沒有長成,不能稱為身,只能稱為色。這是名色;第五是六入,六入就是在胎中六根逐漸的完備,將要出胎之時。完備了,像胎兒,六根已經長齊備了,已經成熟了,將要出胎之時;第六是觸,這個觸就是長成以後,已經出胎了,出胎以後呢,六根與環境接觸,生起的憎愛的這麼一種作用。就是六根和外界的環境接觸了,生起憎愛的一種作用;受就是領受,領受就不再是單獨的觸了,是對於觸到的不同環境,生起的苦和樂的兩種感覺;第八就是愛,愛是貪愛,對於五欲六塵心生貪著了;第九就是取,取就是追求造作,因為心生了貪愛,而千方百計的去爭取;第十、有,因為千方百計的去爭取,就有業了。由於貪愛和執取而造業,有了這種種善惡的業因,必然招感將來生死的果報。有,就是有種種善惡這種業因了;第十一就是生,生就是受生,以今生所造之業為因,必然感得來世受報之果;十二就是老死,未來受生之身,又要老了又要死了,就會有憂悲苦惱。這十二因緣,順觀就是流轉門,就是生命流轉的因果。
要想了解生死的因緣、根源,我們往上來逆觀。人的憂悲苦惱是從何而來的呢?是從老死而來的。我們再往下看,老死從何而來的呢?是從投胎做人而來。為什麼會投胎呢?是過去世所造的業,也就是有,有業,是從有牽引而來。有是從何而來的呢?是因為你妄取而來。取就是被貪愛之心所驅使,貪愛之心。這個愛是由領受而來的。受就是從六根接觸六境而來。觸了,這個觸又是從六入而來。六入,我們剛說六根,沒有六根怎麼去接觸六境呢?這個六入是從名色而來。名色就是在胎裡面還沒有形成,還沒有完全形成,稱為名色。名色是因阿賴耶識去投胎而有的。阿賴耶識,這個識,是被所造的業牽引而入胎的,造業就是行,造業就有行。這個行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是由於無明的迷惑心所驅使而造作的。
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明白,生死的根源就是這個無明,要想了脫生死,我們就要從斷無明下手。
無明一滅,自然就不會造業,無明滅則行滅,不會造業。既然不造業,哪還會有依業受報的業識呢?所以說,行滅則識滅。既然沒有業識,自然不會產生胎的名色,沒有識就不會有胎的名色,識滅則名色滅。既然沒有名色了,沒有這個胎了,沒有這個名色了,怎麼又會有六入呢?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都沒有了,怎麼又會有這個接觸呢?所以六入滅則觸滅。沒有接觸,沒有觸,怎麼會有這個領受呢?觸滅則受滅。領受沒有了,就沒有這個貪愛了,受滅則愛滅。既然沒有貪愛了,就沒有這個妄取了,所以愛滅則取滅。既然不妄取,就沒有造業,取滅則有滅。沒有業,那就不會去投生了,所以有滅則生滅。既然沒有生,哪還會有老死呢?所以生滅則老死滅。這就是還滅門,就是還歸於寂滅之門。流轉門和還滅門,就是緣覺所修的法。
我們再來看,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波羅蜜譯為到彼岸,就是從煩惱的此岸到覺悟的彼岸。六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六種方法,也稱為六度,佛為菩薩說六度法。六度我們都很熟悉,我們也來稍微的解釋一下。
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中有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這三種。第二是持戒,也有三種: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我們在前面經文當中已經講過兩次攝這三種戒。第三是忍辱,忍辱有六種,我們對照一下,看看我們達到了哪種程度。你的忍,天天說修忍辱波羅蜜,我們忍到了哪一個波羅蜜了。
第一是力忍,這個力忍是不能除去,還不能除去心裡的嗔恨,只是能克制自己不去發作、不去報復,力忍,用力的去忍。我們基本上都是處在這個起步的力忍階段,用力的去忍,能忍多少就忍多少,實在忍不住了就不忍了。這是力忍,克制自己,但是心裡還有煩惱還有嗔恨。
第二是忘忍,這個就是度量大,我們說的宰相肚裡能撐船,非常的寬容,對於自己所受的侮辱不計較,就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我們世間有些是非的、不怕事大的人,就好看受侮辱的人不去報復,就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們:沒心沒肺。其實不是沒心沒肺,是寬容、非常的寬容,心量大,這是忘忍。
第三是反忍,受到侮辱的時候不去怨別人,而是反省自己的錯誤,不怪別人反怪自己。就像古人所說:“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不是,需平心暗想”。就是說,遇到有相爭的時候,要自己想想,是不是我的不對。這三種力忍、忘忍、還有就是這種反忍,這是屬於事忍。
第四種是觀忍,觀外人、外境和自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當體即空,如夢幻泡影一樣,都不是真正存在的,這是觀忍。
第五是喜忍,對於別人的侮辱心生歡喜,因為正是別人的這種侮辱,成就了自己的忍辱波羅蜜,成就了自己的忍力,成就了自己的功夫,這就是喜忍,生歡喜心。
第六是慈忍,對於侮辱自己的人心生悲憫,憐憫他的愚癡,從而發願要度脫他。這後面的三種:觀忍、喜忍還有慈忍都屬於理忍,這是六種忍辱。
六波羅蜜的第四是精進。專而不雜為精,勇而不退為進。第五、禅定,禅定有大小、權實、偏圓等禅,我們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智慧有三種,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這三種,這是六度。
文殊菩薩引古佛所說漸教法,來回答上面彌勒菩薩所問。這裡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谛法,是回答“若人遭苦,為說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是回答前面“若人有福,志求勝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是回答前面“佛子修種種菩薩行”之問。
以上是引古佛說漸教的情形,來說明古佛與此土的釋迦牟尼佛以及他土的諸佛說漸教的情形是相同的。下面是第三、歸圓教同。我們看經文:
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這是顯法華是最後了義極談,過此以往,更無可說,古佛是這樣,今佛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將一代時教歸結在《法華經》,這個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切諸佛,都是將一代時教歸結在《法華經》了。前面經文:“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這段是講今佛以前,說頓教、漸教與古佛同;“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講今佛出定以後,也將會與古佛同。也就是說,今佛在說頓教、漸教之後,將要開權顯實、說圓教法。
以上是引一尊古佛來說明同於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下面引二萬尊古佛來說明與今佛同。我們看經文: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彌勒當知,初佛後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燈明,十號具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
上面引一尊古佛的時候,舉出古佛所說頓教、漸教與今佛同,這裡舉出了二萬古佛,但是只舉出頓教來說明。所可說法,初中後善,這是說頓教。前面我們講過,初、中、後善是指頓教的時節善,時節善,這是說的頓教。在後面的經文,引最後佛的時候,只舉出說漸教與今佛同,為什麼會這樣呢?要知道,佛佛垂范無二無別,文殊菩薩是避免語言啰嗦,用的善巧方便。
頗羅墮譯為利根,這二萬尊佛和前面的那一尊佛都同一名,日月燈明,姓也相同,利根,姓利根,都同一姓同一名。並且都是十號具足,所說的法也都相同。我們今天介紹了引一佛同和引二萬佛同,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引最後佛同。
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