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妙法蓮華經》。前面幾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法華經》的序分,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正宗分。正宗分是從第二品《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分別功德品》的十九行的偈子,總共是十五品半,我們先來學習《方便品》。
《方便品》在本經當中非常重要,蕅益大師說《方便品》是“一經之正宗,萬法之都會”,由此可見,《方便品》把整部的《法華經》以及全部的佛法都包括在內了。一切萬法都會在這個“方便”二字上,開始的證信序,證信的是這個“方便”;發起序,發起的是這個“方便”,下一品《譬喻品》,是譬喻的這個“方便”,乃至到了後面的流通分,流通的也是這個“方便”,可見這個方便意義深遠。下面我們就來解釋《方便品》的品題方便二字。
方便有三種含義,第一種,方是方法、便是用,意思是說,眾生是什麼樣的機,就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調教眾生。諸佛度化眾生,都要先觀察眾生是什麼樣的機緣,如果是小乘機的話,給他說大乘法,那不對機。比如佛到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谛法,讓他們明白受生死苦的原因是什麼,幫助他們出三界、了生死苦。但是,這並不是佛的本懷,佛的本懷不只是讓眾生出三界,這只是個方便,是隨眾生的好樂而用的方法,用的權巧方便。
眾生最初發心學佛,並不一定都是想成佛的,有的是想來生富貴,有的是想生天享福報,有的是想開悟,有的是想出三界不再受苦。佛對不同要求的眾生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像對人天根機的眾生說人天法,對二乘根機的眾生說聲聞緣覺法。但是佛說的這些法並不是佛的本懷,是隨眾生的好樂而施以的方法,這就是方便。對於方便的這種解釋,可以解釋《法華經》以外的其他經典,比如《華嚴經》《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等,但是不是現在《方便品》的品意,這是第一種解釋。
我們再看第二種,把方便解釋為門。我們想想,門的作用是能通,通過門可以進入真實,就像經中所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這個方便門是為真實做的方便。沒有方便之門,真實如何來顯呢?所以第二種解釋,就是方便為門、示真實相,為真實做方便的。
方便門有很多種,但是方便門所通的只有一個,就是真實。這個方便是為真實作門的,方便的這種含義,可以來解釋其他的經典,不能用來解釋《法華經》。這裡還是這樣,方便為門不適合《法華經》。
第三種,方是秘、便是妙。妙達於方,即是真秘,什麼意思呢?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前四十年所說的法都是方便,不是真實,都是佛應未成熟根機而設的權便法,為的是引導眾生進入真實之教。
到了法華會上,佛以權便法顯真實義。就是沒有方便怎麼現真實?真實是佛所親證的、是不能說的,必須加以方便,方便顯真實。所以到了法華會上,佛開權顯實,方便本身就是真實,這就是第三種,方便就是真實。就像蕅益大師在《台宗會義》中說:“低頭舉手,皆成佛道,方便善權,皆真實也”。
有了這種了解,我們再來解釋方便。方是秘的意思、便是妙,妙達於方,即是真秘。妙就是真實,方是權巧方便。妙達於方,就是權實不二,方便即真實,方便真實不二,這樣解釋方便,才是《法華經》中方便品的真正的意義、《方便品》的意義所在。我們這裡《方便品》的意義我們重復一下,就是權實不二,方便即真實。好,下面我們看經文: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捨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爾時,就是文殊菩薩回答完畢之時。三昧這個前面講過,就是佛入的無量義處三昧,講完《無量義經》之後,佛入無量義處三昧。安詳,就是慢慢的緩緩的,起,就是佛出定,安詳而起,這是顯示出佛得自在力、佛定非常殊勝。佛入定後,不會因為周圍的驚擾而出定,所以佛是自己從定中安詳而起,非常的自在。在文殊菩薩回答完彌勒菩薩的疑問之時,佛從無量義處三昧安詳而起,也就是說,佛安詳的出定了。
可能有人心裡會有這樣的疑問,佛不是常在定中嗎?為什麼這裡還要出定呢?有以下四種的因緣。第一、往昔諸佛在講《法華經》之前,都要先講《無量義經》,然後入定,出定之後說《法華經》。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在說《法華經》之前要先說《無量義經》,入無量義處三昧,從三昧起,再說《法華經》,佛佛道同,這是第一個原因。
下面的三個原因都是佛悲憫眾生。佛要說法就要觀理觀機,這樣說法才不會說錯,怎樣觀理觀機呢?就要入定。大家都知道,二乘觀眾生機的時候就要入定,不入定他觀不到。而佛是那伽常在定,他這裡入定出定,是示現給大眾看的,是為了增長大家的信心,為了增長大家聽法有信心。大家看到佛入定出定,就會相信佛說的法不會有錯,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佛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什麼是寂而常照呢?就是佛不動於座現諸威儀;那麼照而常寂呢?就是佛雖然現種種神變說法,但是他是在定中,佛說法是在定中說法的。佛尚且示現入定才說法,像我們現在的這些散心這些眾生說法,那說真的,也要先自淨其心。先心要清淨了,清淨了才能得三寶加持,這樣我們說法才不會有錯誤的。
第四、佛入定是自己安心實相,出定是說法讓眾生能夠安心實相。是這四種原因,所以說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
告捨利弗。法華會上,有菩薩、聲聞、天人、天龍八部,佛不告別人,這裡只告捨利弗,這是為什麼呢?窺基大師在《法華玄贊》中解釋說:“不告余人,獨告捨利弗者,隨深智慧與如來相應故,謂捨利弗聲聞之中最為上品,智慧利根一聞即解,最先悟入,佛凡說法必應根機,由彼智慧最為第一,根法相符故名相應,相應者隨順義,非是智慧相似名為相應,根合佛法名相應,故不告菩薩”。這段的意思是說,佛不告其他人而只告捨利弗,是因為捨利弗的智慧利根和佛所說的法相應。佛凡說法,都是應根機而說,佛現在要說《法華經》,捨利弗的根機與《法華經》相應。而大菩薩們的智慧,我們看,雖然很高,但是這裡說了,不是智慧相似名為相應,應該是根合佛法名相應,所以佛只告根機與佛法相應的捨利弗,而不告菩薩。意思是說,不能單只是智慧,應該是根機和佛法名相應,根合佛法名相應,所以這裡只告捨利弗。
在《大智度論》中講了五種不告菩薩的原因,我們也來解釋一下。佛說《法華經》的本意是為聲聞而說的,聲聞證了阿羅漢,了分段生死,出了三界,進入化城,佛要將他們引入寶所,也就是幫他們進一步的成就佛道,因此為聲聞說《法華經》。既然是為聲聞所說,所以在這裡不告菩薩告捨利弗;第二、佛要讓聲聞回小向大,回向大菩提。菩薩已經發了大心,所以現在要告捨利弗,不告菩薩;第三是佛告捨利弗,是為了讓聲聞不怯弱。因為發大心是需要拿出勇氣的,就像我們講過捨利弗的公案,他發菩提心之後,天人為了考驗他,向他來乞眼,最後他沒有通過,心退度了,所以發大心是需要勇氣,是需要力量的;第四、佛是為了讓其他人也能善思念。像其他的阿羅漢,聽到佛告捨利弗,就會想,雖然佛沒有告訴我,但是告捨利弗也和我是一樣的,都是聲聞類,所以我們就要注意聽了,阿羅漢們就會發心學習佛所講的法。如果這裡佛告菩薩,阿羅漢們就會覺得和自己無關,不會特意的用心去聽了;第五、是佛為了讓捨利弗以及其他的聲聞不起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之心。他們的那個所作已辦是很有限的,還有很多事情沒辦,還沒有發大心,還沒有了變易生死,這是佛不告菩薩而告捨利弗的五種原因。
由此可知,《法華經》中的告捨利弗,和其他經中的告捨利弗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從《阿含經》直到《般若經》,佛告捨利弗的地方很多,《阿含經》中的告,是為了發起生滅法輪而告;在《方等經》中是彈偏斥小,為了呵斥而告;《般若經》中,是為了加被捨利弗為菩薩說法而告。這些都與《法華經》中的告不一樣,《法華經》是為了開小合大而告的。以下是佛對捨利弗所說的。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這是稱歎佛的實智。實智就是佛所證得的契合實相真理的智慧。佛的實智甚深無量,甚深是縱向來說,蕅益大師在《台宗會義》中說:“佛的實智,豎徹如理之底”,如理就是真如之理,真如之理哪有底呢,所以說佛的實智甚深;無量是橫向來說,佛的實智橫窮法界之邊,法界哪有邊呢,所以說佛的實智甚深無量、深高橫廣,這是佛的實智。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這是稱歎佛的權智。權智也叫方便智,佛的實智甚深無量,那麼佛的權智也是甚為深廣的。難解難入,就是用來稱歎權智的。權是方便,是進入中道的門,進入中道就稱為實,在進入中道之前都稱為權。
蕅益大師這樣解釋難解難入:“十住始解,故難解,十地為入,故難入”。意思是十住始解,就是說,到了十住位,才能開始理解佛的權智。我們看菩薩的果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然後是等覺、妙覺。十信位的菩薩還都不能了解佛的權智,一定要到了初住位才行,所謂住就是把心安住於真谛之理。初住位也稱為發心住,這個發心,不是信佛了才叫發心,而是發菩提心,不會再退失菩提心了,這叫發心住。初住位我們前面講過,是非常難證的,證了初住位,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了,證法身了。這個法身就是真實,能夠證一分法身,才能稱得上開始理解佛的權智了,所以說佛的權智難解。十地為入,這個就是說,到了十地位才能入佛的權智。我們想想,到了十地位才能了解佛的權智,那真的是太難太難了。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佛的權智如此難解難入,所以不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能夠測度的。這一點,從佛前面講的法中就可以體現出來。比如,佛在講《華嚴經》的時候,二乘人如盲如聾,所謂有眼不見捨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法;到了方等會上,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二乘人只知我空、不知法空、偏於空寂、灰心泯智,不能生起利益眾生的勝用。佛就呵斥他們只知道自利是不對的,同時佛也贊歎那些大乘圓頓根性的菩薩,為的是讓二乘人回小向大,放下小乘的自利轉學大乘。但是阿羅漢們不肯捨聲聞的位子,不肯捨棄;在般若會上,雖然二乘人奉佛之命為菩薩說法,但是他們認為那些法是為菩薩們講的,與自己無關,對大乘法生不起希有的心來,無心希取;到了法華會上,佛於定中放光現瑞,彰顯十法界的染淨差別,使人人都能看見。而且彌勒菩薩請問,文殊菩薩擬古明今,但是大眾仍然心懷疑惑,佛以權智說法,而二乘人對於佛所說的法難解難入,所以這裡說,一切聲聞辟支佛,對於佛的權智所不能知。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
所以者何,這是問為什麼諸佛的智慧甚深無量,以及為什麼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呢?下面就是回答。
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這就是回答為什麼佛的實智甚深無量。十方諸佛在成佛之前,不是像我們這樣懈怠,他們所親近的是佛,而且是百千萬億無數佛,親近的佛非常非常之多。親近佛,肯定要聞佛說法,那麼對於諸佛所說的道法都是無不盡行,都能夠依教奉行、盡行,繼而無不通達。佛的實智,是由於親近佛多、聞法多,禀受至要,依教奉行所得的智慧,所以說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是解釋為什麼佛的權智難解難入。由於諸佛的因行中非常勇猛精進,所以才能入難入之門;入門之後,則發用深廣,辯才無礙,說法度化眾生,讓無量的眾生能夠受益,以至於名稱普聞。因此佛所有言說,理應難解難入。這裡也顯示出二乘人不能解不能入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沒能夠精進勇猛。我們看二乘,才得個有余涅槃,他們就認為自己所得甚多、滿足了,認為跟佛一樣了,這樣怎麼可能去親近諸佛呢?他沒有這個願。更何況,他們只想自了不想利他,蓄志愚劣,於菩薩法心不喜樂,這樣怎樣可能精進勇猛呢?所以上面佛說,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這是對上文的總結。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是總結實智。由於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最後成佛,成佛就是成就了甚深未曾有法。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成就二字,就是說,他的智慧和實相之理相契合,這就叫做成就。我們前面講過,實相之理哪有底呢,實相之理是沒有底的,所以說諸佛成就的法甚深。未曾有法,就是以前沒有過的意思,他的智慧與實相之理相契合,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從前未曾有過的,但是現在成就了,所以說成就甚深未曾有法。
隨宜所說,意趣難解,這是總結權智。隨宜所說,就是成佛之後,隨眾生的根性為眾生說法。佛所說的法,只有與眾生的根性相應,眾生才能聽得明白,那麼既然是隨眾生機說法,眾生能聽明白,為什麼這裡又說意趣難解呢?這裡的難解,指的是前面所說的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說難解。
我們都知道,佛在初成道時,為比丘講四谛法、講十二因緣法,那是應當時眾比丘的根機而說的。假如佛一上來就教導他們發無上菩提心,這是不應機的,所以就施設了一個方便,為他們講二乘法門,讓他們先證阿羅漢、證辟支佛,然後再向前進到無上菩提。但是阿羅漢、辟支佛們,他們不明白佛所說法,所說這些法的意趣,認為自己已經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了,他們不了解佛的最終目的,所以說意趣難解。所以在《法華經》的《方便品》中,應當這樣來解釋這個意趣難解。以上是贊歎十方諸佛的實智和權智,下面我們來看贊歎釋迦牟尼佛的權實二智。
捨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吾從成佛已來,這是稱歎釋迦牟尼佛的實智。吾是釋迦牟尼佛的自稱,如果實智不圓滿,不可能成就佛道。比如,我們常說的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未破,他的實智就不圓滿。這裡說已經成佛,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的實智已經圓滿。這是說已經成佛,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的實智已經圓滿了,所以這裡稱歎佛的實智,稱歎釋迦牟尼佛的實智。
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這是稱歎釋迦牟尼佛的權智。世尊成佛以後,用權智為眾生說法來度化眾生。種種因緣是什麼意思呢?蕅益大師在《台宗會義》中說:“四十余年,以三種化他權實逗會眾生,故言種種因緣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成佛的四十多年當中,根據眾生的根機,用三種化他的權實來度化眾生。這三種化他的權實就是指的藏、通、別這三教,這三教都是有權有實。比如說藏教,就是小乘教,佛為眾比丘說四谛法,這個四谛法是權,但是這個四谛法所诠釋的理它是實、是真實、真如之理。根機利的人,聽佛說藏教也能得到大乘利益,因為這個四谛法所诠釋的理是真實。我們再看通教和別教也有權有實,利根的人,聽佛講的通教、別教就可以入實相法,但是鈍根的人不能入。佛開始講的《華嚴經》是正明圓教兼說別教,來度化法身大士和大機的眾生。小乘根性的人在華嚴會上如盲如聾、不能受益,佛又為小乘根性的人說《阿含經》,這是屬於藏教,小乘法。到了方等時,佛說的經是藏通別圓四教並談。般若時是帶通別正說圓教。在法華會之前,由於眾生根機不成熟,一直都沒有說純圓教,所以這裡說,四十年來,佛以三種化他權實度化眾生。佛是在應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機在說不同的法,這就是種種因緣的意思。
種種譬喻,佛在說法時用了很多的比喻,我們看《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一句經文當中就用了六個比喻;又比如《地藏經》中說:“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等等很多很多的比喻。這些比喻,不僅能讓我們容易理解佛所說的道理,而且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我們能夠刻骨銘心。這是種種譬喻。
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世尊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後,或作種種因緣而說,或作種種譬喻而說,這樣廣演三乘九部言教,成其無數方便,無非是引導眾生令離諸著。眾生處處執著,《法華玄贊》中說:“著者執本,愛染生死之根本故”,要想讓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就是要幫助眾生離諸著。
佛為眾生講十善法門,幫助眾生斷惡修善,不再造作殺盜YIN妄等罪業,這樣就可以離三途著,保住不墮落到三惡趣受苦,不墮落三惡道了。但是不墮三惡道了,又貪圖人天的快樂也是不對的,還是要繼續修行,佛說淨十善道,就是上品的十善,讓眾生修習禅定、離開粗重的欲垢,這就是離欲界著,不再執著欲界了。但是你執著四禅定、執著四空定也是不對的,還是沒有出三界,佛又說三藏教,讓眾生斷見思煩惱、了分段生死。二乘人破了見思惑,證了個偏空涅槃,他又不思進取、不想前進了,只想自了,佛又為二乘人說菩薩法,讓二乘人離涅槃著。菩薩修學佛道,又會起順道法愛,法愛也是障礙。佛為菩薩說法,令離順道法愛著,這是稱歎釋迦牟尼佛的權智。
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所以者何這是設問,為什麼佛的實智和權智會是這樣的呢?就是我們前面的稱贊。下面是解釋。
如來,這是解釋實智,因為從真如實相中來得成於佛,所以稱為如來。就是說,上面說的成佛,是從真如實相中來得成於佛,這就是解釋了佛的實智。方便是解釋佛的權智,方便就是善巧方便,世尊由於方便善巧,所以能夠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知見波羅蜜,包括了實智和權智,我們先來解釋知見。一切種智稱為實知,佛眼稱為實見,佛的道種智稱為權知,法眼稱為權見,知見。波羅蜜我們都知道,譯為到彼岸,就是到了涅槃的彼岸。世尊已經證得大涅槃,所以他的實知實見、權知權見,都已達到了事理的邊際了,所以佛的實知實見、權知權見都稱為波羅蜜。皆已具足,就是指佛的實智和權智都究竟了。佛不但自己達到了涅槃的彼岸,成就了究竟的實智和權智,也能以無數的方便言教,令眾生也能達到涅槃的彼岸。
捨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禅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這是總結釋迦牟尼佛的實智和權智。如來知見,廣大深遠,這是雙結佛的實智和權智。我們看,前面講過,世尊曾經親近過百千萬億無數諸佛,所以如來知見廣;世尊曾盡行過諸佛無量道法,所以如來知見大;世尊勇猛精進,所以如來知見深;世尊名稱普聞,所以如來知見遠,廣大深遠。
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禅定解脫三昧,深廣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無量就是佛果地上證得的四無量心,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慈無量就是給予一切眾生安樂之心,悲無量是救拔一切眾生離苦之心,喜無量就是見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心生歡喜,捨無量就是對於以上三心,慈、悲、喜不執著,而且是冤親平等、不起憎愛,對一切的眾生都是慈悲喜捨沒有分別的。這個是我們非常難做到,我們平時對慈悲喜捨也都有理解,但是我們做不到冤親平等,所以這個我們一定在這個地方要多下功夫的。佛法講一個平等慈悲,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平等心上生起慈悲心,這樣才圓滿的。無礙,是佛所證得的四無礙辯。第一是法無礙辯,能夠通達一切諸法的名句文教,這是法無礙辯;義無礙辯,就是能夠了知一切諸法的義理,通達無礙;辭無礙辯,能夠隨順一切眾生不同的語言而演說,令各各得解;第四是樂說無礙辯,能夠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演說,並且無有厭倦,這是無礙。
力是指佛的十力,第一、是處非處智力,什麼是是處非處呢?因果相當稱為是處,不相當就是非處,具足這種力,佛就能知道眾生可度還是不可度。因為眾生有可度之緣佛才能度化,佛不度無緣之人。
第二、三世業報智力,佛知一切眾生三世的因緣果報,也就是說,佛知道每一位眾生有業障還是無業障、是業障輕還是業障重。
第三是根勝劣智力,佛知各類眾生根機的優劣,就是知道他們根機是好還是劣、劣根機。
第四、種種界智力,界就是種性,我們常說的三乘五性。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有五個種性。五性是指:定性聲聞、定性緣覺、定性菩薩、不定性和無性。定性聲聞就是說,他只能證阿羅漢果,讓他去修菩薩乘是不可能的,定性了;定性緣覺,就是只能證辟支佛,不可能證佛果;定性菩薩,這是將來必定要證佛果的;不定性,這是說遇緣之後會改變的,比如,本來是修聲聞乘的,遇到有人講大乘法,他就會去修菩薩乘了,能證佛果了,如果遇不到講大乘法的,那他只能夠成就阿羅漢果,這是不定性;無性,就是一禅提,也譯為斷善根,或者譯為信不具。這種人不信因果、誹謗正法、造作重業心無慚愧、不親近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誡。佛在《大涅槃經》中說:“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無怖畏慚愧,不肯發露,與佛正法,無護惜建立之心,毀訾輕賤,言多過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禅提道”。所以無性就是一禅提種性的人,將來趣向一禅提道。佛具種種界智力,能知一切眾生的種種根性,這就是種種界智力。
十力的第五是種種解智力。種種解就是種種欲的意思,佛能知眾生的種種好樂,有的眾生喜歡貪財、有的好名、有的好色這些等等,佛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第六是一切至處道智力。佛能知眾生修的什麼法,以及這樣修行所達到的目標。比如有人修世間的善,能夠生到人天道;有人修禅定,能生到色界;有人修四谛法,能證阿羅漢、出三界;有人修菩薩法,那這樣是證佛果。對於一切眾生修的種種行,以及每個人的去處,佛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第七是禅定解脫三昧樂淨智力。佛能知眾生修行禅定的狀態如何。比如:入定是難還是容易、在定中是一心還是不一心、出定是難還是容易等等,這些情況佛都能知道。
第八、宿住念智力。就是佛能知一切眾生生生世世在什麼地方投胎、什麼長相、什麼名字、投胎在什麼家庭、依報的狀況、是貧窮還是富貴這些等等,佛能清清楚楚。
第九是天眼智力。佛能知一切眾生生生死死的相狀、他在哪一道生又在哪一道死、是生到人天還是生到三惡道等等。
第十是斷諸習智力。就是佛的漏盡智。這是力,就是指的十力。
無所畏,這是指的四無畏,無畏就是指教化他人的心沒有懼怕。四無畏第一是一切智無畏,就是佛在大眾中說,我是一切智人,佛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無所畏懼。比如有幾位比丘從遠地來,佛就慰問他們說,這一路上住的安樂嗎?乞食能夠得到食物嗎?有人就說了,佛是一切智人,應當無所不知,為什麼還要問呢?佛對此無所畏懼,回答說,我是一切智人,無所不知,但是是為了攝受他們,讓他們聽聞佛的慰問發起道心,所以隨順世間的師資人情才這樣說的,就是順世間人情故。佛是悉知悉解,所以一切智無畏。
四無畏的第二是漏盡無畏,佛在大眾中說,我斷盡一切煩惱,佛這樣說的時候無所畏懼。那又有人問了,佛說自己斷盡煩惱了,既然煩惱斷盡了,為什麼對羅睺羅用愛語,卻罵提婆達多呢?佛對此無所畏懼,對他說,我確實煩惱已盡,之所以這樣做,是隨順他們的根性來教化來調伏他們的。佛本身沒有煩惱,是為了調伏眾生,隨他們的根性。
第三是障法無畏,佛在大眾中說諸障法而無所畏懼。比如佛為弟子們說,欲愛能障聖道,有人問,為什麼斯陀含最後一次返回人間的時候,還對妻子生起愛欲呢?斯陀含,二果聖人,也叫做一來,生到天上後,還要往返人間一次。佛對此無所畏懼,對他說,我說的是愛欲障礙證三果以及阿羅漢,不是說初果二果已經能離愛欲,這是障法無畏。
第四、說苦盡道無畏,佛在大眾中說,戒定慧等盡苦之正道而無所畏懼。比如有人問,佛說聖道能盡諸苦,為什麼迦留陀夷已經證了阿羅漢,還會被人殺死?阿羅漢也是被人殺死,最後還是把他埋到大糞當中的。佛對此無所畏懼,對他說,我說聖道確實能盡苦,是說未來、不是看現在。這是力、十力,無所畏、就是四無畏,十力和四無畏。我們再來看下面。
禅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禅是實相禅,定是首楞嚴定,解脫是不思議解脫,三昧是王三昧。王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一切三昧皆入其中。三昧,這裡的三昧,王三昧,深入無際,是總結佛的權智之深;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是總結佛的權智之廣。以上稱歎諸佛和釋迦牟尼佛的權實二智是屬於寄言歎,就是假借語言文字來贊歎,下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絕言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