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法就在世間法裡包括著,
菩提就在煩惱包括著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普善觀察諸眾生界、法界、世界、湼槃界、諸業果報、心行次第,一切文義,世出世間,有為無為,過現未來。”
這些大菩薩,都是證入聖位,都得到妙觀察智,所以能普善觀察一切眾生的因緣。有什麼因緣?就作什麼眾生?所謂“種因結果”。如是因、如是果。
若有貪心,就作餓鬼眾生。若有瞋心,就作地獄眾生,若有癡心,就作畜生眾生。眾生界是無量無邊的。
例如研究狗的因緣——牠為什麼作狗?因為牠有悭貪不捨的心,作了狗之後,還替主人看守門戶。
再研究雞的因緣——牠為什麼作雞?因為牠愛打妄語。牠生下蛋之後,便叫“過大!過大!”這個意思是說:“我的蛋特別大,勝過其他的蛋!”。這是騙人,所以牠犯妄語戒。其實牠造的罪過很大,所以牠很坦白說出來:“過錯過大!過錯過大!”。
總而言之,眾生各有各的性。馬牛羊、雞犬豕,各有各的因果,這些大菩薩,一觀察眾生的因緣,便知為何要作這一類眾生的因果。這樣作了眾生,就迷了法界。法界就是清淨本原的自性。因為一念糊塗,就來到這個世界。
眾生在世界中,好像微塵在虛空飄拂,忽高忽地、忽上忽下、忽然而天上、忽然而地獄、飄飄蕩蕩、隨業力而受果報。若能發菩提心,認真修行,證得常樂我淨涅槃四德後便不再在生死中輪轉。
所有一切業障,一切善業惡業,所受的善因果、惡因果,有種種不同。在心裡所要作的業障,是有次第的。那個是先、那個是後。先得先受果報,後得後受果報。換言之,先作什麼業?就先受什麼果報。後作什麼業?就後受什麼果報。這樣迷來迷去,迷到報應的漩渦裡得不到解脫。
如果有一天,某個眾生遇到一切經典,內包含著一切無上妙法——就是一切文義——於是便得到出世的法門。就在這世界便能超出世界,不是離開這個世界,才能出世界。換言之,就在世間上,便能出世間。六祖大師曾經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你想出世,你想成佛,就要在世間法裡覺悟。如果覺悟了,就能出世。不是離開世間法,再去找另外的出世法,離開世間覓菩提,好像在兔子頭上找犄角、在烏龜身上找羽毛,是一樣的可不能,永遠找不到的!
所以出世法就在世間法裡包括著,菩提就在煩惱包括著。不能離開煩惱,另外去找菩提。若是離開煩惱,也沒有菩提。所謂“煩惱即菩提”,會用就是菩提,不會用就是煩惱,我常說:“菩提是水、煩惱是冰。可是水不是冰,冰不是水。水凝結為冰、冰溶化為水;水冰一體,而作用不同。煩惱和菩提也是這樣的道理。”
冰是因水而成冰,水是冰化而為水。眾生若能覺悟,就是佛。若是迷惑,就是眾生。所謂“迷者眾生覺者佛”。眾生和佛的名稱雖然不同,可是自性相同,本來是一個,都有佛性。
有為法是有形有相、有所作為的法。無為法是無形無相、無所作為的法。可是有為有盡,無為無窮。這些大菩薩得到大智慧,過去一切佛法也知道,現在一切佛法也知道,未來一切佛法也知道。
有人聽到“佛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佛”這兩句話之後,自己便覺得非常高興,說:“我就是佛!”乃叫所有的人,都稱他為佛,不要叫他的名字。這個消息聲明之後,有人叫他為佛,也有人不叫他是佛。他便發脾氣,斥問那個人:“你為什麼不叫我為佛?我要對你不客氣了!”那個人說:“就因為你對人不客氣,不夠資格作佛,所以我不叫你是佛。佛對一切眾生,都有慈悲心,不會發脾氣。你想要作佛,首先應該沒有脾氣,沒有煩惱。你現在還有脾氣,還有煩惱,所以你還是眾生。”這一當頭棒喝,使這人頓時清醒過來,從此以後,他便認真修行,絕對不發脾氣,果然證得佛位。
佛是真正有道德的聖人,沒有自私心、求名利心,沒有執著心。雖然說眾生就是佛,但是要斷絕執著才能成佛。所以佛才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我們切記,不要誤解眾生是佛。佛是一步一步修行而成就的。若是不修行,無論到什麼時候,仍然是眾生。若能修行,返本還原,便能真正開悟證果,了生脫死。到了“三覺圓,萬德備”的程度才是真佛。
眾生就是水結成的冰,佛就使冰所化的水。本來水冰是一性,但是形相不同,一個是液體,一個是固體。用冰打在人頭上,可以把人打死;用水潑在人身上,不會令人受傷。這是比喻的說法。沒有修行的人,隨隨便便說自己是佛,是不可以的。
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名號品 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