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學佛能讓自己增加智慧,讓自己的心,更加的清淨。但是,到底怎樣學,才對呢。有人覺得學佛就是要皈依,覺得佛教中講三皈五戒,很復雜。有人說,其實學佛就是將佛當做榜樣,讓自己活得更舒服,還能獲得福報。
其實,學佛並不復雜。也並非是要皈依,只要想學,每個人可以學。等你學佛以後,你會發現,學佛最重要的,不過是這三個字。
一、聞
要想學佛,首先要知道佛理。每個人,都有具備妄見的種子,但同時,每個人,也都是佛性具有。自身的妄見,來源於人不斷積累的知識。但是自己學到的知識,並非全部都是正確的。
《金剛經》雲: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也就是說,我們認識的世界,所知道的“世界”這個概念,是來源於如來所說,當認識到三千大千世界,只不過是物質存在的一種方式,才知道,如來所說的世界,只不過是我們的心裡,對世界產生的妄見而已。
要破除這種妄見,就是要做到正知正見,也就是佛說的“八正道”中的一部分。
所謂的聞,就是不斷地去學習佛說的各種理論,各種經典。所以,修行的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但是不管有多少,首先,還是要學習這些經典。學習,包括自己看,聽他人說,等等,作為最起碼的了解佛經方式。
二、思
了解佛經、佛學知識以後,還需要進行思考。為什麼要思考呢?因為佛學並不是讓你盲目地去相信,而是要讓你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或者不斷地思考,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到底達到了哪一步。
《心經》中有這麼一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你不思考、不去理解它的含義,就會認為色就是沒有,沒有就是色。當你不斷學習,並結合《金剛經》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來思考,就會發現,所謂的空,指的其實是空相,所謂的色,說到底其實也是空相。
經過不斷地思索、悟道,就會不斷地明白佛經的內容,就會讓自己充滿了智慧。
三、修
等到明白了佛經的內容,你就容易生出各種智慧。但是這些智慧,需要到生活中去作用它,不斷地實踐它,才能讓自己的境界,更上層樓,也能對自己聽聞到的佛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佛陀曾經問捨利弗:“我講的法,你信嗎?”捨利弗說只信一半。佛陀問他為什麼只信一半,捨利弗說,我聽到了佛法,只代表我生出了智慧,真正能夠將這些佛法運用到實踐中,能夠做到,才會全信。因此,佛陀大贊捨利弗有真正的智慧,稱他是“智慧第一”。
學到了佛法,理解了佛法,如果不能真正起到它對自己產生的改變作用,就如同紙上談兵,等於白學,讓自己最後一無所得。學到了佛法,只有如實去實踐,去修行,讓自己往美好、善良的方面發生變化,才是真正的學佛。
聞、思、修,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首先是閱讀佛經,對佛學要有一個理解和認識。然後就是不停地去悟道,也就是思考佛經中的道理。最後就是去修,也就是去在生活中進行實踐。通過學聞思修,可以得聞得智、思得智、修得智三種智慧。同時也能讓你的心,更加的清淨,得無上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