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這善根怎麼生法?(宣化上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以方便法門教化眾生令入佛道,

才作這樣的說法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釋迦牟尼佛叫一聲,“諸善男子”:各位善男子!


“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如來觀眾生的根基,來給眾生說法。如來看見眾生歡喜小乘法的,就說小乘法;歡喜大乘法,就說大乘法。所以對歡喜小法,德薄垢重者;德薄就是沒有道德,垢重就是業障太重。這個德行薄的人,你對他說佛法,他不會相信的;業障重的人,你給他講佛法,他也不會相信的。必須要善根深厚,你給他講佛法,他才能相信。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給這一般根機淺、善根也薄的人,說這種的方便法門;說我在少年的時候,就出家修道(佛在十九歲出家),之後,我就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無上正等正覺了。

“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可是,要是論我真正成佛以來,一直到現在,時間很久遠,已經超過像前邊我所說的──把五百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的三千大千世界都磨成微塵,經過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土,放下一塵,再過五百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土,再放下一粒微塵,把所有的微塵都放完了;現在把這所有有微塵的,沒有放塵的這一些國土,都把它再磨成微塵,每一粒塵,就算一個大劫。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到現在,就有這麼長遠的時間;若斯,就是像前邊所說的那樣。


“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但是就用這個方便的法門來教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改邪歸正,改惡向善,回小向大,來發菩提心。所以才作前邊這樣的說法,就是“年少出家,然後成道,說法教化眾生”。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諸善男子”:你們各位善男子!


“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如來所說的這一切經典,這種種的方法,這種種的法門,都是用來度脫眾生的。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的塵勞,所以佛才說出八萬四千法門;每一種法門,是對治眾生的塵勞。好像醫生治病一樣,頭痛的人,就給治頭痛的藥;腳痛的人,就要治腳痛;全身痛,就用治全身的藥來治。這叫對治,對症來給下藥。佛說法也是這樣,對貪心重的眾生,就說“不淨觀”,說你不要貪,貪是最不清淨的。對多瞋的眾生,就說“慈悲觀”;對愚癡的眾生,就說“因緣觀”。總而言之,用種種的方法,來對治眾生種種的毛病。

“或說己身,或說他身”:佛教化眾生,或者以自己來作為榜樣,對著眾生來說法;己身,也就是自己的事。或者說他人、其他諸佛的事。


“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者示現自己的身,來以身作則,給眾生作為榜樣,作模范;或者示現他身,給人作榜樣,作模范。


“或示己事,或示他事”:或者講一講自己本生本事的因緣;或者講一講其他諸佛、菩薩、聲聞、羅漢的本生本事的因緣,講這種種的事項來給眾生作模范。


“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所說的,都是實實在在,沒有一點虛假。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所以者何”:是什麼原因呢?


“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如來的知見,是如實的知見,也就是合理的知見、真實的知見;如來以真實的知見,照見三界之相。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在佛的本身來講,沒有生、也沒有死,也沒有退、也沒有出。退,就是退到三界裡邊來;出,就是超出三界。沒有一個在世,也沒有一個滅度。沒有在世,就是沒有生;沒有滅度,就是沒有死。

“非實、非虛”:不是像一般凡夫,見這三界是實有的。凡夫見著什麼都是真的,見著假的,也認為是真的。二乘觀一切諸法是空相,見三界如空花;就什麼都是空的,這是二乘的見解。所以二乘就“入虛”,凡夫就“入實”。那麼在佛的份上,也沒有實、也沒有虛;好像在太虛空裡頭,包羅萬有,而不礙虛空。虛空也不礙萬有,萬有也不礙虛空;也就是“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互不相礙。不像一般三界的眾生,見著有三界可出;不是這樣子,如來是與虛空為一體!

如來也不是“非如、非異”:非如,不是一個;非異,不是兩個。沒有一、也沒有異。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不像這三界所有的眾生,見到這三界,有個三界;在佛的份上來講,沒有生死,也沒有三界。

“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像這樣的事情,只有如來才能明見;如來才是真正的一個覺悟者,知道這一切的法,沒有錯謬。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因為所有的一切眾生,各有各性。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所謂“眾生”,不是單單人算眾生,所有一切有生命的,這都叫眾生。我們人,就有人性;不單有人性,又有佛性、菩薩性、聲聞性、緣覺性。這人裡邊,分出有聖人的性、凡夫的性,又有智慧的性、愚癡的性。

有的人說:“我是第一!”什麼第一?愚癡第一。有的人就說:“我也是第一!”什麼第一?聰明第一。有的人又想:“一個聰明第一,一個愚癡第一,我做也不聰明、也不愚癡的第一!”各有第一,都不願意做第二。男人就說:“男人是第一!”女人就說:“Lady first!(女士第一!)”這都是執著!這是眾生各有各性。再要說多一點,狗就有狗性,貓就有貓性,老鼠就願意鑽窟窿。

你看!所以今天我叫你們找那個報紙,找一找以前有幾個願意做畜生的人;這個願意做鹿,那個就願意做鷹、做貓、做狗。果某說:“喔!看那個相片,他們願意做什麼的,果然就像那種畜生的樣子!”這是我在西方,聽見這特別的新聞,人居然就願意做畜生!在中國也有的,有人會變蛇的;這個人太毒了,毒得太厲害,他就會變蛇。那麼這種種的性,是不定性,沒有一定的。你願意做蚊蟲也可以的,一天到晚去喝人的血;你願意做鷹,一天到晚去吃其他畜生的肉。這是眾生有種種的性,各有各性。

“種種欲”:種種的欲。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欲望,有的人就有領袖欲,有的人就有做官的欲,願意去做官去,有的人就有願意做學者的欲。有的人又有一種願意修行的欲,願意學佛法的欲;這個欲是可以的,你不要把它沒有了。好像你們現在想來聽佛法,這都有聽佛法的欲。有的人願意到飯館子去吃一點中國的好菜,這叫飲食欲;有的人願意喝一點酒,這叫飲酒欲。甚至於這一些個迷迷糊糊的人,就有願意吃毒藥的欲;為什麼願意吃毒藥呢?他迷迷糊糊地說這是不錯的;一吃,就覺得“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了!這都是一種欲!你看!有這種種的欲。

“種種行”:就是你願意做這個,我就願意做那個。你願意學佛法,他說那很笨!那個人去學音樂,你這學佛法的人就說:“那個人一點定力都沒有!”學音樂的人,給耳朵找一個好聽的東西,這叫縱耳朵的欲;去看電影的人,又給自己眼睛找一個欲。


“種種憶想分別故”:種種的回憶、想像,又種種分別,因為這種的緣故。

“欲令生諸善根”:佛想令這一切種種欲、種種性、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的眾生,生諸善根。這善根怎麼生法?就要“做善”來生嘛!你做善,就生善根;做惡,就生惡根。什麼是做善?你不做土匪,這就是做善;做土匪的人:“啊!不做土匪了!這我以後不去打劫人了!”這就是善了,你做善功德。善,就是幫助人,對人有好處,對人有利益,不是對自己有好處、對自己有利益。要對其他人有利益、利益其他的人,這叫善根。

“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以這種種的因緣、種種的譬喻、種種的言辭、種種的說法;所做的佛事,從久遠以來到現在,每一天、每一年、每一個月,都在作佛事,未曾在很短的時間停止過。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 淺釋

 

上一篇:宣化上人:怎樣對治自己的這種愛欲
下一篇:這種福報,比你修八十萬億劫五種波羅蜜的功德都大(宣化上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