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之宗旨與實踐
泛論般若之意義
般若二字是印度文的原音,翻成中國文的意思,就是智慧二字。
智慧二字若照印度語文的原音,應該是若那般若。若那是智,般若是慧。中國人好簡,故略稱般若。
一般人誇贊人的聰敏,稱為有智慧。其實聰敏與智慧出入頗大。
聰敏二字,在人類社會中較為伶俐技巧的一個代名詞。不能算是智慧。
智慧二字,在佛經裡有嚴格的分別
江味農居士說:‘照見為智,解了為慧。決斷為智,簡擇為慧。知俗谛為智,照真谛為慧。徹明妙有為智,契悟真空為慧。’這樣說來,智慧二字,乃是佛教行者照徹真(如來清淨妙明真心)俗(一切因緣所生之法)二谛的一種潛在的功能,不能與世間聰敏二字相提並論的。
般若(智慧)在佛教的教義上屬於六波羅密的一種。六波羅密雖以布施為首,但實行起來,任何一度,沒有般若為助,是不能做到恰如理想的,即使勉強的去做,也不能達成其徹底的目的。
《金剛經》上說:施行六度,如果沒有般若為助,就譬如一個人在黑夜裡走路一般,不但會走入叉路,而且有墜入危崖的可能。
反過來說,假如有般若的施捨,就等於一個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走路,絕對沒有差錯的。
修六度如此,修其他一切行門,也決不能離開般若。般若在世出世間一切生活行為上之重要,可以想見。
般若在佛教中的地位
般若在天台家判為通教,賢首家判為始教,始終把般若排擠在別圓之外,這是不平等的。要知般若是佛教三乘的總綱。任何一乘的行者離開般若總不能圓滿的達成其理想的目標。
試問修止觀的,修華嚴法界觀的,修禅的,修淨土的,修戒律的,那一行不是以般若為其主要因素?缺少般若能成嗎?
所以,古德雲:‘般若本攝一切佛法盡’。大智度論說:‘般若能生諸佛,攝持菩薩,佛法即是般若’。又說:‘般若波羅密是諸佛之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密’。大乘般若經說:‘摩诃般若波羅密,是諸菩薩摩诃薩母,能生諸佛,攝持菩薩’。大般若經說:‘如來應正等覺常以佛眼觀視護念甚深般若波羅密多,何以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能生我等一切佛法,能示世間諸法實相;十方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現說法者,亦以佛眼常觀護念甚深般若波羅密多,何以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能生諸佛一切功德,能示世間諸法實相。由此因緣我等諸佛,常以佛眼觀視護念甚深般若波羅密多,為報彼恩,不應暫捨。...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已得無上正等菩提,今得無上正等菩提,當得無上正等菩提,皆因如是甚深般若波羅密多。由此因緣,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於諸如來有大恩德,是故諸佛常以佛眼觀視護念甚深般若波羅密多’。
由於上面幾段的引證,我們可以了解般若在全部佛法中所占的地位了。
般若主要的宗旨,在不著於空有二邊,而求合中道第一義谛。《金剛經》講義說:‘般若綱要非他,即是令於空有二邊遣蕩情執,務令罄盡,以顯圓融中道耳’。《金剛經》說:‘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等...’。第一句佛說般若波羅是有,第二句即非般若波羅是空,第三句是名般若波羅密是中道實相。《金剛經》都如此類的文字不一而足。
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做成佛?成佛就是覺性圓明而已。換句話說,也就是徹證非空非有的中道實相。
覺性是人人本具,各各不無的,因有無始以來的妄想分別,換句話說,也就是被我法二種情執所蔽,所以不克圓明其本有的覺性。
佛陀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妄想執著,就是分別我法的妄想心。眾生對我法有了妄想分別,因此起惑造業,因業、遂受三界六道的輪回之苦。果再造業,業再受果,生生死死,無有了期。
果能通曉般若妙法,依文起觀,依觀而證實相般若,如此我法二執之情空,然後即可到達波羅密之彼岸了。
《金剛經》上說:‘一切諸佛從此經出’,良有以也。
般若法門,既是諸佛菩薩之母,一切佛法之總綱,怎可說它是大乘之始而不是圓頓之教呢?況且《金剛經》上明明說:‘此經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是‘第一希有’之法。還有什麼再比它圓;‘離一切相,即名諸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六祖大師因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契真如,還有什麼再比它頓?
因此般若經在化法四教,應該屬圓,在化儀四教,應該屬頓。
金剛得名之所以
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金剛經》是大般若的縮本,心經又是金剛般若的縮本。大般若汪洋浩瀚,讀之維艱,心經雖言簡義赅,然而略嫌儱侗,義亦難了。惟此金剛般若,廣略適中,既便於受持,義亦了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奘師譯為能斷金剛。金剛是世間之寶,其體質最堅,任何物都不能損壞它。且最鋒利,有無堅不摧之功能。以金剛來喻般若最為確當不過,因為般若為大火炬,觸之則燒,撄之則燎。而一切法不能損其毫末。眾生無始以來各種紛纭復雜的分別情見,明白說來,也就是我法二執,碰到如金剛似的般若火炬,立即冰銷瓦解,蕩然無存。如‘滅度無量無數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無我無眾生相;如來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如‘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乃至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等。無一不在顯示般若火炬蕩情遣執的最高效能。
不但這部金剛般若,即整部六百卷大般若,對一切法,包括世法佛法在內,都隨立隨遣,決不稍留痕跡。其摧毀虛妄分別力之強,恰如為無堅不摧之金剛。
摩诃般若波羅密說:‘菩薩摩诃薩從初發意以來,聞如是法(般若)應堅固其心,不動不轉。菩薩摩诃薩以是堅固心,不動不轉,行六波羅密,當入菩薩位中’。堅固心就是喻如金剛的般若心,具此堅如金剛的般若心,然後才能修行六波羅密,而達成理想的境界。
般若經之最高目的
如來所說一代教法,都存一種偉大的核心思想,這種核心思想,不僅是屬於般若,可以說遍於一切教法,不過其他教法所顯示的不及般若法中具體而顯明罷了。
那末,般若的核心究竟是什麼呢?
古德雲:‘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這幾句雖只有短短地二十個字,但已道盡一切教義的宗旨。
四句中明顯的指出,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其最大的旨趣,在治降眾生的一切妄想分別心,然後令其住於無分別,而無相無不相的實相般若。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須菩提以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為開始。
《金剛經》上說‘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寥寥數語,已道盡整個般若的中心思想。信心清淨是因,生實相是果。
怎樣才能信心清淨?
金剛般若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只僅僅八個字,已把這兩個問題答覆得清清楚楚。
無所住,就是不住於四相,所謂我人眾生壽者;不住於空,也不住於有,更不住於斷常生滅等相。雖不住於種種諸相,但此心並不是寂滅的,它仍有它的生命的活動,所以在‘無所住’下,有‘而生其心’的一句。應無所住是空,是無相。而生其心是有,是常,是生。般若經上每一句話,或每一個字,無不包含空有,或非空非有的深義在內。
假如要把無住生心四個字的奧義解釋得明白,那就得引證經文不可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一段文是佛陀答覆須菩提如何降心的方法。
因為一般眾生都免不了一種我與人的心理潛伏著,所以每每做一點有益於人的事,得到別人的贊揚,或對方的感謝,總有一種津津自喜,或驕傲的感覺。反過來說,假如他的這種善舉,在別人的眼裡認為無所謂,或者對方也沒有什麼感激的表示,那他就以為別人忽視他的善行,生起氣來。
這樣的人,他的心永遠也不會平靜下來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度眾生是修學菩薩道而達成圓滿正覺階段中一個必須的工作,但怎樣使這個工作做得恰如理想,那就必須做好布施等六度的工作,而後始能克盡度生的目的。然而要做好這件工作,又談何容易?就拿布施來說吧,第一要忘記施捨的自己。第二要忘記被施捨的對方。第三要忘記所施捨的物體。同時在你正當施捨的時候,除了憐愍眾生的動機以外,不能帶有任何其他(就是不著色聲香味觸法)的要求。這在佛教的述語上教做三輪體空。
根據般若經說:不能忘卻我人,而存有希望的施捨,不會有多大功德的,因為這是屬於有形色的(有相)。既有形色,就有限量,以有限量的因,要想得無限量的果實,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不住相(沒有形色的作意)的施捨,因為施捨的心胸廣寬,心理上根本不存有能施捨的我,也沒有被施捨的人,更不存有所施捨的物體。以此無限量的因,方能得到無限的果實。
任何一個人能夠在某一種正當的行為以後,沒有任何的存心,那就表示他的狂心已歇,信心清淨了。般若實相自然而顯。
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雲:‘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古德也說:‘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又說‘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凡此種種,皆屬顯示降心住心,和信心清淨,而生實相的道理。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核心要點,即盡於此,以後所說,皆屬此要點的注腳。
還有一點我要特別提出來說明的,就是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表面看,無所住就是無相,也就是空,既一切都是空而無相,那就不可能在空中去討活趣,還有什麼心可生呢?然而不然:修菩薩道的人,雖然了知諸法因緣生,當體即空,但不肯捨離悲度一切有情的作意。菩薩以度眾生為職志,離眾生即無工作可做。
翻開三藏十二部教典,每一部經論都是以慈悲度生為主題。因為諸佛菩薩與眾生同體而二,眾生對於這個共同的法性之體,迷昧不覺,故有眾生之身;菩薩覺而未盡,諸佛已覺,故有佛與菩薩之別。眾生未能全體得度,共同之覺性不克圓顯。所以諸佛菩薩雖住無相,而不離度生作意。這教作無住生心。
生心的生字,也可作顯現二字解。因為能夠做到離一切相,本具的妙明覺心,即可於豁然之間圓滿顯現。這是重要關節,讀者不可不知。
難解難信之妙法
像這種包括三乘而且為諸佛之母的甚深微妙之法,確為不世之說,無怪乎須菩提聽了這一大法以後,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悲悲切切地歎著說:希有啊!希有啊!我跟隨世尊你這麼多時,也沒有聽說過這樣的經典啊!假如有能對這一經典生起清淨的信心,不用說,他一定也能成就第一希有的功德了!可是目前在會的大眾,除了我能信解以外,其他的人恐怕很難信解哩。退一步說,將來的五百年中,如果有人能夠信解此經,那他也是第一希有的了,然而談何容易。
因為能夠信解這一經典人,他的根基一定也不簡單,可能已在過去承事供養過無數無量的諸佛菩薩,所以今世才有機會聽到,而且一聞即信。否則決無可能的。
更進一步說,不用說聽聞全部經典,即使在全部般若中能夠聽聞一句一偈,也是難能可貴的。《金剛經》說:‘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一四句偈,尚且難信難解,況全部經典!
不但此也,還有很多眾生聞說此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義趣,心驚毛豎,不信不樂。以為過去佛陀所說種種經教,從來也沒說過這種離相即佛的道理,成佛有這樣的簡單嗎?
設或有一類眾生‘聞此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義趣,其心不驚不怖,聞已書寫受持讀誦,如理思惟,為他演說,或復隨力如教修行,當知是人如不退位諸菩薩摩诃薩。何以故?世尊!如是般若波羅密多,義趣甚深,極難信解,若於先世不久修習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密多,豈得暫聞而能信解’?由此我們可以確定,‘如是般若波羅密多,義趣甚深難信難解。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密多,未久修習,不久修行,聞說般若波羅密多不能信解,或生毀謗,未為希有’。
總而言之,般若是一種極甚深,極難信解的妙法。今日我們這些根基淺薄的愚夫,居然能夠在此末法的時代裡,聽聞到這一義趣甚深的般若,當知在過去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的善根,應該好好珍重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運,牢牢把握,切勿等閒視之。
當知我等眾生現前能聞、能睹、能讀此經,雖未能做到離相即佛,然而去佛亦不遠矣!
受持般若之功德
般若經的功德說起來真不是筆墨所能形容的。《金剛經》上除零星的贊歎以外,曾多次用校量的方式來論其功德。
第一次用一恆河沙數的恆河裡面的沙來校量般若功德,一個恆河裡面的沙,已經不可說不可說了,何況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但假如以那麼許多的恆河沙,一粒沙算一個佛的世界,用充滿那麼許多世界的珠寶去施捨一切眾生,所得的功德,想想看是多麼的大?然而還不及有人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的功德。
我國及印度在古代把時間分成初中後三時。用現代語說,就是早、中、晚。假如有人在早中晚三個時間裡,都用恆河沙數的身體去施捨無量無數的眾生,像這樣的施捨,繼續到無量百千萬億劫的時間。照說以犧牲自己的身體去布施,比起施捨七寶的功德來說,又更進了一層,其功德當然也不可同日而語了。可是還不及有人聞此般若經的功德。
佛陀在般若經上自己說:他在過去很多很多的時間裡,供養過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這種供養當然包括珠寶和身體在內,較前面單以身體供養又進了一層。其功德當更不可思議了。然而‘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大般經以五蘊,四谛,四大,十八界,真明等歎其功德。以真如等無量故,菩薩所行般若波羅密亦無量。文繁不及詳引。
何以聽聞此經有如此的功德?經雲:‘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大概能夠信解般若的人,因為宿植德本,已能四相空寂。以無相故,心等太虛,故功德亦無量也。
實踐般若之方法
般若有三,一、文字般若。二、觀照般若。三、實相般若。以三覺來說,文字般若是不覺,觀照般若是始覺,實相般若是圓覺。再以因果區分,文字觀照是因,實相是果。
因果三覺分明以後,再來研究如何實踐。閱讀般若依文解義,是實踐中主要的第一步驟。以文字為因素,然後對一切有形與無形的精神和物質加以細密的觀察,直至體認到能所皆空,乃至無智亦無得,然後才能理智雙亡,冥契真如的實相般若。
然而怎樣才能做到能所皆空,無智亦無得呢?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雖然僅僅八個字,但已把實踐般若般的方法圓滿說盡。
不過這八個字略嫌攏侗,對於初學的人倒有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所以,有必須略加解釋的必要。
大般若經說:‘雲何菩薩摩诃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密多?’佛告具壽捨利子言:‘捨利子!諸菩薩摩诃薩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密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诃薩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圓滿布施波羅密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诃薩應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淨戒波羅密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诃薩應以無取而為方便,圓滿安忍波羅密多,動不動相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诃薩應以無勤而為方便,圓滿精進波羅密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诃薩應以無思而為方便,圓滿靜慮波羅密多,有味無味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诃薩應以無著而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密多,諸法性相不可得故。’
修習六度固應以無著無住而為方便,其他修習四念住四神是,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三十七菩提分法,乃至種種花香,燈明車乘,園林捨宅,財谷珍奇,寶飾伎樂等等,都要以無著無住的般若精神去施為。何以故?因為這些法都是假立的客名啊!菩薩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羅密多但有名,色聲香味觸法但有名,乃至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異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有名。以求其體不可得故,所以菩薩修行般若波羅密多時,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與心經所謂‘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金剛經》‘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一理論,不過語焉不詳罷了。
由於上面的引證,我們可以知道般若的實踐全在‘觀照’兩個字上。無論視聽言行,或語默動靜之間,隨時隨處皆能精密地去觀察,而明了一切諸法皆屬因緣所生,當體即空的原理,不執不著,久久純熟,舉默動念,皆作如是觀,雖未即佛,亦去佛不遠矣了。《金剛經》所謂‘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豈虛語哉。
但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必須切記:就是修行‘觀照般若’之際,雖然‘照見五蘊皆空’,然而不是消極的。所以觀世音菩薩在‘照見五蘊皆空’之後,接著便是‘度一切苦厄’。而在‘度一切苦厄’之際,仍不離‘照見五蘊皆空’《金剛經》所謂無住生心,便是這個道理。無住便是無相,皆空;生心便是生度一切沉淪在生死苦海裡面的眾生之心。
學佛的人只有一個目標,便是‘度一切苦厄’。自己能否達到成佛的境界在所不計。華嚴所謂‘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其利他之精神與抱負之遠大,實為世界任何宗教所不及。
我們看了般若以後,深深知道它乃是佛教中的一大總持法門,無論學禅,學淨,學律,學教,離了般若,都是徒勞無功。所以般若是妙藥,也是甘露,它能治療我們的百病。如果能常常的服食,便可以永久感到安樂。我們對般若應以虔敬的心去護持它,供養它,並且依教奉行。最後我以大般若經的四句偈作為本文的結束:‘大菩提心護正法,如教修行心寂靜。自利利他心平等,是則名真供養佛。’但在平等的自利利他行為下,不要忘記: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