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果沒有福報,往生時是否會遇到很多障礙?
答:是的,經上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福報一定要修。福報不是有錢人能修,無錢的人也能修。我從前年輕的時候非常貧困,老師教我修福報,教我修財布施,我說沒有錢,生活都成問題。所以他就問,一毛錢有沒有?一毛可以,一塊錢可以,多了就不行。他說你就一毛、一塊去布施,這對了,心要大、心要誠。所以不在乎施的東西多少,不在乎這些。
問:「請問眾生原先是否是佛?若是,為什麼還有一念無明產生?」
答:這個問得很高明,這個問題不答覆你。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世富樓那尊者就問過這個問題,在《楞嚴經》第四卷,你去看富樓那尊者怎麼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怎樣答覆他。你去讀《楞嚴經》,《楞嚴經》讀不懂,可以看圓瑛老法師的《講義》。《楞嚴經》的注解很多,圓瑛法師的《講義》比較淺顯,對於初學的人會有幫助。
問:底下第十一題,請問正式道場除大眾固定聽經、讀經與念佛共修,是否必須定期舉行供佛儀式為佳?
答:如果是專修,最忌諱的是夾雜,所以古時候的道場它有主修的道場,它有接引的道場。主修道場多半在山上,那是一點都不夾雜;與大眾結緣的道場就叫下院,下院多半建立在城市裡。城市裡面的寺院庵堂多半是下院,它是接引眾生的,所以它有很多這些儀規,有很多法會,法會目的都是接引大眾,這是佛法接引大眾的一種藝術做法。佛法是師道,這老師又很謙虛,不敢為人師,怎麼可以能,現在講招生,佛法裡頭沒有招生。儒跟佛都一樣,「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不敢招生,招生那就顯得自己太自大、太狂妄了。那這麼好的老師怎麼辦?就在一種藝術表演的形式,贊佛、贊僧、贊法,這贊三寶,讓大家聽到之後,三寶這麼好,自己來了。他用這個方法把你引進來,這應當要學。所以要曉得這個法會的功能目的在哪裡,為什麼要用這些儀式。在從前講經,講經前面的儀規至少要四十分鐘。這些儀規它有用意的,已經來到這個道場的,在這個儀規讓你心定下來,你才專心來聽講;一方面也在那裡等待,還有後來的,因為它不是正規學校,它有先來後到的,也等待後來的。所以它用意都非常之好,非常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