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稀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經文的意思大概是:原來長老他們已經沒有了成佛的心思,所以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經不生一念好樂之心,但是現在忽然得到了佛的菩提授記,說他們最終都能圓成佛道,於是深自慶幸,獲大善利,好像一下子得了很多,好像很多珍寶不求自得一樣,天上掉餡餅了,是這樣一個內涵。
這裡所要說的是,得菩提心的內容。得菩提心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外緣,一個方面是內心。所謂的外緣是要聽聞佛法,有佛授記,能夠從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當中獲得所謂覺悟的智慧。在覺悟的智慧激蕩和啟發之下,能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還有一種就是,自身像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一樣,咬住青山不放松,說人生為什麼會這麼苦?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何?我如何活著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不單單是思考,而且身體力行。
佛陀嘗試了世間所有的修行方法,而這所有的修行方法修過之後,他最終的結果是,雖然都能夠從某些方面緩和一些問題,得到一些自在,身心有一些清淨,但是並不能所謂究竟徹底地解決問題。這才使得佛在菩提樹下去悟道,最終悟得了解脫的大道。
所以這個世間除佛之外其他的佛弟子,都是聲聞,從佛陀的音聲海真等覺當中去了悟、體悟、聽聞佛法,而佛,一個人叫自覺,自我覺悟,不從它修,這個是要相當的勇氣和無上的決心。
佛陀的弟子在聽完了佛法之外,知道要發菩提心,就是要從佛那裡獲得。但是獲得菩提心,在經文當中有兩個階段,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得涅槃、了生死。了生死和得涅槃,這個意境,在《法華經》當中的描述是是自了漢,是沉溺於自我的解脫的享樂。而在弘法,在廣度眾生,在接引眾生的力度和所謂的時代所需要大家的力量上面是不夠的。那就需要更多的人來發這個菩提心,來弘揚佛法。
所以這裡我們講內因、外緣,主要的是講,一是佛陀的覺悟,二是所謂佛弟子們聽聞的佛法,能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去追求、成等正覺。成等正覺在解脫上又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所謂的聲聞階段,所謂他們能得解脫,能於三界,得出離苦。但是在得離苦這個事情上,顯然有些用功過度,有些消極,與時代呼喚的佛教,與一個人於社會的貢獻與力量方面是不夠的。
所以經文當中,佛陀又告訴他們,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成佛的。解脫是人生的第一階段,學會游泳是一階段,但是學會變成教練又是第二階段。生病能看好、能治好、治愈是一階段,幫助別人,使自己成為醫生是一階段。經典當中,整個《法華經》都在勸導,說我們修行人在自我已能完善自我的修行這個階段上還要進一步突破。這個突破就是把自己要放置在眾生當中,荷擔起如來的家業,這個是菩提心的內因,是在於我們每個人都能成佛,外緣要聽聞佛陀的教義,使得我們自己發無上的菩提之心。
聲聞道與菩薩道
我們再要分析另外一個就是,聲聞的解脫與菩薩道之間的兩個核心。菩薩道與聲聞之間兩個驅動力是不一樣的。聲聞的修行,或者說自我解脫的修行,核心是在於出離心,就是你對生死苦惱越發出離、厭離之心,從某種程度上越能夠剝離出內心當中既有的凡夫的業力和慣性。這是聲聞,或者說每個追求自我解脫的人,如果沒有厭苦之心,你對世間之事還有所貪念,那就不得解脫。
但如果要修菩薩道,這個出離心要轉變成利他之心。出離心在火宅喻當中說,房子著火了,你趕快跑,逃離,自救。但是菩薩道當中它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利他之心。說房子著火了,你跑出來了,但是很多英雄大片裡面,還有人在裡面,你要去救他們出來,不考慮自己的生死安危,一定要把人救出來,這是菩薩道的心。
所以這顆心的擔當、猛利和突破了自我自利的思維的局限,化自我於無形,這在修行過程當中,對每一個修行人來說都是挑戰,除非你能夠承擔起弘揚佛法的使命。當你的使命的力量,或者利他的大悲心能夠能夠生起來的時候,你的行動它就能夠豁達起來。
這段經文主要是說菩提心的獲得的問題。但是菩提心的獲得,它不在於我們想要發菩提心,而在於這裡所說的利他之心和荷擔如來家業的心。如果沒有這股力量,我們的修行是很難打開。
再回到現實的佛教當中,每個或者說大部分人學佛,目前的階段,還是為自己,有的是為家人。不管為自己還是為家人,雖然這都是好的,但是於佛法的解脫來講,要更進一步,於佛法的弘揚來講,要更進一大步。為什麼?因為其實很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們修的它不是佛法,而是世俗化了的佛教生活。在這個過程當中,佛教的教義只是作為人們生活的方向指引,而不是作為解脫的所謂的般若之舟,不是解脫的工具。
這也是很多人學佛之後,他很難得以進步的地方。也就是他身在曹營,心在漢,身在紅塵,心在解脫,他這兩個事是背離的,他不能夠建立在自我完善基礎之上的圓融。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聲聞法或者說自修法門,並不是很多人在讀誦《法華經》後認為的聲聞、二乘人一錢不值,而是它是一個核心和轉變。
自我解脫無論如何是在修行過程當中的一個中心環節,它下能夠讓自己離苦,上能夠讓自己能夠有解脫的、能夠有度眾生的力氣,就是至少在修行過程當中,你學習過,你已經得解脫了。只是回轉過來就是,聲聞法並不是那麼一錢不值,而是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恰恰要去自利的地方。
讀《法華經》以來,《法華經》的當機者是誰?《法華經》的當機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佛陀所說法的對象並不是生死凡夫,而是已經趨向於解脫,或者已經解脫的大阿羅漢。也就是,如果你沒有到大阿羅漢,在修行《法華經》這個問題上,也只是依文解意,或者說也只是讀誦而已。所以這個環節是在於我們自我的修行與解脫,菩提心的下一層是聲聞解脫,聲聞解脫的上一層是菩提心,而聲聞解脫的下一層是生死凡夫,而我們是生死凡夫,要上菩提心,要走聲聞解脫這個環節。
可以說,漢傳佛教為什麼沒落,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修行人他們大部分自認為修的解脫法門、大乘法,但是因為沒有中間的聲聞解脫的環節,所以即便修大乘也變成小乘。無論是太虛大師還是印順法師,他們在自己的典籍和著作當中都表述了這個思想,其中最大的一個環節就是自我修行的這部分被人丟棄了。這是我們每個學佛的人,真正要仰仗佛陀智慧得解脫的人,需要去仔細體會、銘記在心,並且要補上來的一個功課。就是斷煩惱的能力,決定了你在佛法的弘揚當中、佛法的修行當中到底能走多遠的中間環節。
盡管我們這一講是講的得菩提心,得菩提心我們後來著重還表述了聲聞解脫是得菩提心的一個前置條件,這個前置條件如果沒有的話,可能菩提心只是腦子裡想一想,嘴巴當中表達的,但沒有真正地身體力行,很容易被眾生的習氣、被自我的習氣所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