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虛雲老和尚:持戒對修行很重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得守空王法,勿為魔事侵。

  戒香薰寶座,梵網結珠林。

  持戒對修行很重要。

  學佛不論修何法門等,總以持戒為本。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修學者必須依佛戒,戒為無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則不論參禅、念佛、講經,無一不是佛法;若離佛戒,縱參禅、念佛、講經,亦與佛法相違,入於外道。

  用功辦道首要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發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告訴我們:“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龍天擁護,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賊,掃其足跡。從前在罽賓國近著僧伽藍的地,有條毒龍時常出來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羅漢聚在一起,用禅定力去驅逐他,總沒法把他趕跑。後來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禅定,僅對那毒龍說了一句話:“賢善遠此處去。”那毒龍便遠跑了。眾羅漢問那僧人什麼神通把毒龍趕跑?他說:“我不以禅定力,直以謹慎於戒,守護輕戒,猶如重禁。”

  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禅定力,也不及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或雲: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禅。”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裡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持戒的用心處。

  佛雖說種種法門,無論大小乘戒,皆以三歸五戒為根本。務使受持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依之立身齊家治國,則人道主義盡。且苦因既息,苦果自滅,解脫三塗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則學佛主義亦盡。故三歸五戒,是導世之良津,拔苦與樂之妙法。

  欲脫生死黏,去煩惱縛,非五戒不為功。故雲:“五戒不持,人天路絕。”夫“戒”者,生善滅惡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聖之工具。以從戒生定,從定發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覺。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戒為無上菩提本”也。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攝心。妄心若攝,分別不起,愛憎自無。種種惡業,何由而生?故《楞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當知“攝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貪嗔癡,則諸惡不起,自能眾善奉行。故“攝心”二字,豈獨挽救人心,維持世道;果能攝心一處,無事不辦,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現在的佛法比較盛行的,是淨土與禅宗。但一般僧眾,都忽略了戒律,這是不合理的。因為佛法的根本要義,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這是我們每個學佛的人,應特別注意的。

  持戒從十善開始。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總要步步立穩腳根,遠離妄想執著,便是無上菩提。古德所謂:“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約理邊說:不偏是謂中,不易之謂庸。約事邊說:中者中道,凡事無過無不及。庸者,庸常,遠離怪力亂神,循分做人,別無奇特。

  佛法也是一樣,吾人須是從平實處見得親切,從平實處行得親切,才有少分相應,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實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貪、戒嗔、戒癡、戒殺、戒盜、戒YIN、戒绮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淨土之機樞。

  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是為最上根人說。上根利智一聞道法,行解相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善相且無,何有於惡。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風所轉。

  “心平”二字,談何容易?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名為八風。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遇著衰風,便生愁懊;遇著毀風,便生嗔恚;遇著譽風,便生歡喜;遇著稱風,居之不疑;遇著譏風,因羞成怒;遇著苦風,喪其所守;遇著樂風,流連忘返。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

  曷若恆時步步為營,從事相體認:舉心動念,當修十善。事相雖末,攝末歸本,疾得菩提。

 

上一篇:戒YIN心得
下一篇:常誇人八風不動,“八風”具體是什麼你知道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