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善導大師設四重問難,以守護念佛人的信心(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觀經疏三心釋】善導大師設四重問難,以守護念佛人的信心(五)

  到了第三重問難,信心就已經是決定的了,為什麼還要再加“上上”二字?因為法身大士他分證佛智,佛智是所有一切智慧當中最究竟圓滿的,所以十法界唯有佛一人的智慧是究竟圓滿,就算等覺菩薩的智慧,也還不滿證。打一個比方,佛的智慧如果是一百分,等覺菩薩的智慧是九十九分。所以初地到十地的這一些法身大士,他的智慧是分證,佛的智慧是滿證。所以用“上上”二字,就表示佛的智慧是上上智慧,是我們所信仰的法體。這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是法藏古佛滿證的智慧所發願修行成就的。所以我們信仰的對象是佛,佛語決定、了義、不虛、真實,因此我們相信佛的話,肯定沒有錯。

  “何以故?”底下就解釋原因。“乃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佛所說的言教,就是真實決了之義,言無虛妄,因為佛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是親證而不是聽說,因此我們相信佛的話。

  善導大師說,“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佛所講的話是從他的真如智慧流露出來的,不像凡夫是從疑惑心說出來的。“實智”就是佛的一切道種智,佛的智慧對宇宙人生一切真相的了悟是親證。“實解”就是佛的四無礙解,佛對宇宙人生的了解非常透徹。“實見”就是佛眼所見,佛眼所見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如事實,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跟我們講,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佛親眼所見。《阿彌陀經》說“我見是利,故說此言”,“我見”指的是釋迦牟尼佛親眼所見。世尊親眼見到,十方很多眾生,念佛往生到了極樂世界,所以世尊才會勸勉我們凡夫念佛求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實證”就是佛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已經是不生不死涅槃的聖者。佛是果地圓滿的人,如實見證,不像九界因地的人,或多或少還有疑惑之心。

  3、真是菩薩 不違佛教

  “又不為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佛所說的話不會讓菩薩所破壞。菩薩所見,異於佛所見,叫做異見。菩薩還沒有辦法像佛的智慧究竟圓滿,所以菩薩所知、所解、所見、所證還不究竟、還不圓滿,所以如果菩薩的見解跟佛的見解有不同,我們當然根據佛的。

  “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若是真實菩薩,一定不會違背世尊在淨土經典所說的念佛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教法。初地以上一直到十地的菩薩,他分證佛的智慧,肯定不會違背佛陀的教法。

  善導大師所設的這一個問答,目的是希望我們一心一意仰信世尊在《觀經》所說的道理,念佛一定往生極樂世界。

  四、諸佛問難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

  【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說言:釋迦所說相贊,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及修余善回願,得生彼淨土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國也。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

  這是第四重問難。第四重問難是化佛跟報佛來考驗你了。如果有很多的化佛跟報佛,跟你說念阿彌陀佛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你會不會被考倒?會不會受影響?會不會不念佛?(不會)好!那這樣你就是對阿彌陀佛非常的有信心。

  “行者當知”,我們應該知道怎樣呢?縱然有很多的化佛跟報佛,遍滿十方虛空這麼多,“各各輝光吐舌”是說法,“遍覆十方”是出廣長舌相。諸佛為了教導難信的眾生,所以才會現不欺诳之舌相。廣長舌相是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表示佛在因地生生世世修行,不打妄語,所以化佛跟報佛都能出廣長舌相,說真實語,目的當然就是讓眾生看了佛的廣長舌相,生信不疑。我們把自己的舌頭吐出來,肯定沒有辦法蓋上我們的臉。三輩子不說謊話,舌頭就能蓋住整個臉,我們的舌頭沒有那麼長,就是因為我們很喜歡說謊話、打妄語。打妄語,跟菩提自性不相應。

  在家人雖然要從事商務,綜理事務,但也不可以打妄語。做生意跟人家講:“我賣你這個東西,根本就沒有賺錢。”沒有賺錢你會賣嗎?賺比較少一點可以,不能說沒有賺錢。沒有賺錢的生意,一定沒有人願意做。所以不能打妄語,因為打妄語就侵損我們的本性,跟菩提不相應,跟修行也不相應。打妄語,你的人格一定讓人家不能信受,你說的話人家不聽,那你人格越來越低,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成就,處處有障礙。所以我們學佛念佛的行者,講話、待人、處事,一定要秉持真誠之心。講真話,讓人家覺得,我們學佛的人非常踏實,這是我們應該要有的基本修行。如果你學佛念佛打妄語,人家拆穿你的謊言,知道你講話不實在,人家會不會肯定你的修行?不會。為人處事、念佛修行,都要腳踏實地。

  諸佛如來出廣長舌相,這是諸佛如來為了要取信於一切疑心很重的眾生。《阿彌陀經》到了流通分,十方諸佛如來出廣長舌相,證明念佛成佛真實不虛。十方諸佛都跟我們保證,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相不相信?當然相信。不相信,只是凸顯出我們凡夫的無智跟愚癡而已。所以念佛,我們相信的是佛的話。

  佛的話,在經典裡世尊跟我們講了許多。我們知道佛生生世世講真實話,所以成就佛道,有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廣長舌相。阿彌陀佛發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們知道佛的願力,用名號要救度我,非常安心,為什麼?因為佛生生世世不講謊話,所以他發願要救度我,是真實的、是不虛的,所以我就安安心心的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看到阿彌陀佛的佛像,非常安心,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的願力成就了,他成佛了才有佛像,因此看到佛像非常感恩,頂禮膜拜,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看到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非常高興,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的願力已經成就了,所以有佛名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的文字相,所以我一心歸命彌陀,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在你念佛的當下,你在極樂世界就有蓮台了,你怎麼會不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你已經是西方極樂人了,因為極樂世界有你的品位,你怎麼會不往生呢?

  1、往生公案 消釋眾疑

  蓮池大師在《往生集》的第二卷,講了一個公案。明朝顧源,是金陵人(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自號叫寶幢居士,從小就能寫詩,而且很善於寫草書。到了中年,一心修學淨土。有一天生病了,集合許多僧俗道友,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念了沒多久,他就跟人家講:“我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人家問他為什麼?他說:“我見了阿彌陀佛遍滿虛空,西方淨土大地是黃金色,阿彌陀佛以袈裟覆蓋在我的身上,我已經坐上蓮花台上了。”他看到自己坐在蓮花台上。諸位菩薩!將來我們臨終,快要走掉了,阿彌陀佛現前來接引,我們可以親眼目睹自己坐在蓮花台上。

  這時候,有一個人聞到了蓮花的花香。大家知道他要走了,有人就問他:“你要到哪裡去?”他回答:“我要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空中等著我了。”講完就含笑而逝,走了。非常的殊勝。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非常不可思議?跟阿彌陀佛贊歎(掌聲)。

  蓮池大師在《往生集》的第二卷,又講了一個公案。宋朝有一個可久法師,居住在明州,經常誦《法華經》,願生淨土,所以當時有人就稱他為久法華。在元佑八年,年紀八十一歲,坐著往生了。往生之後,過了三天又還陽回來,告訴人家:“我到了極樂世界,看到淨土世界,跟經典所說的完全吻合,蓮花台上有標示念佛人的姓名。”諸位!我們中國淨土祖師法照大師所說的一首偈頌法語,請大家跟著我念一遍。“此界一人念佛名(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還到此間迎(此花還到此間迎)。”就是說,我們在這娑婆世間念這句佛號,極樂世界就生出你的蓮品,同時你的名字就標在上面,你就加入極樂佛國的國籍了!如果念佛願往生的心一生不退,將來臨終,阿彌陀佛就持蓮台來迎接。因為這一位宋朝可久法師,他到了極樂世界,就看到蓮花台上標示念佛人姓名。念你佛,極樂世界有你的蓮台,你不去極樂世界你還能跑到哪裡去?

  可久法師說,他看到極樂世界有一個金蓮台標示成都府廣教院勳公,另一個金蓮花台標示明州孫十二郎,另外一個蓮花台標示可久法師。請問大家:你的名字有沒有標示在極樂世界的蓮台?(有!)那你能不能往生?(掌聲)。

  還有,另外一個銀台標示明州徐道姑。說完之後他又走了,往生到極樂世界了,非常不可思議。

  過了五年,果然明州的徐道姑往生了,往生當下異香滿室。過了十二年,孫十二郎死了,天樂鳴空。

  過了N年,你也死了,我也死了,我們通通都往生到極樂世界,太好啦!(掌聲)。

  “師父!聽你講經,你好像很喜歡講‘死’這個字。”我們中國人對“死”這個字特別禁忌。你不敢把死這樁事情在現前當下面對,這是逃避的心理。面對跟逃避,哪一種心情會比較舒坦?面對!

  所以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將來我們臨終,可以親眼目睹佛菩薩,也可以見到自己登上蓮台,太殊勝啦!

 

上一篇:信願法師:法然上人開示念佛行者決定往生的五個原因(一)
下一篇:黃柏霖警官:效法韓魏公,工作行六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