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親滅門、轎車撞傷行人又揮刀捅死、官員集體奸污少女、女教師賣YIN,各種坑蒙拐騙,毒奶粉、毒大米、地溝油,連過去最老實的農民也搞起毒韭菜、蘇丹紅雞蛋,所謂的“綠色食品”“綠色蔬菜”,是真正沒有使用農藥、激素、化肥的 “綠色”,還是一張標簽而已?……道德危機,道德底線突破,抑或是道德全面崩潰?
中國在今天面臨的根本危機是道德危機,是與信仰與道德有關的精神危機。縱然是嚴刑峻法也已經無法改變這樣一個最直觀的現實——中國發生的沒有道德底線的事情,目不暇接,信仰的缺失與道德的赤字正在轉化成一樁樁人為的災難,整個社會開始為多年累計的信仰危機和道德淪喪承受沉重的代價,而這僅僅是個開始。按照目前的趨勢,中國人的道德狀況還會進一步惡化。某種程度上,中華文明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從現在到未來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人將繼續生活在道德與信仰的廢墟中,整個社會也因此陷入一種信仰崩潰和道德失范的混亂狀態。
為什麼許多國人無信仰無道德底線?因為有信仰要付出的成本太高;為什麼不道德?因為講道德的代價太大。問題是,如果沒有信仰、沒有道德,全民承受的代價將最大化。沒有信仰即沒有正義。沒有信仰的社會,即是正義失落道德匮乏的社會。
人和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有信仰,而其他動物沒有。道德的源頭是信仰。沒有信仰就沒有道德底線。信仰是一個人活著的精神寄托。沒有真正的信仰,人們就沒有正義感責任感,就會無所顧忌,無所敬畏,無有廉恥。信仰指向的是“意義”,並賦予人的生命以意義。因為人的存在是需要意義的。信仰不是現實的,而是超現實的;不是經驗的,而是先驗的。信仰是人對於無限、永恆、生命的終極價值與意義的追求。信仰涉及的是相對於經驗科學而言的超驗真理。信仰深深植根於人性之中。因為人在本性上總是在探尋意義,掙脫有限走向無限,趨向超越。信仰必須是由衷的、自覺自願的、認可、相信、敬仰、崇拜和追求。依靠強迫、利誘、欺騙不能產生真正的信仰,也不能維持和改變信仰。信仰與道德的短缺,歸根到底是自由的短缺。
所以,真正的信仰必須是自由選擇的信仰,而不是強加的信仰。信仰是理性與信念的產物,而不是強制與暴力的產物。同樣,強制與暴力也不可能阻止信仰。每個人去自由選擇自己的信仰,尋找自己的精神錨地。唯有自由選擇的信仰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信仰,中國人才有可能走出現在的精神廢墟。
如果說獲利是人類生存的物質支柱,信仰則是人類生存的精神支柱。一個國家的未來,在於其精神的根基與力量,沒有精神與信仰的厚度,也難有物質財富的高度。即使有了,也會被壓垮!
我國倫理學教科書上對道德的定義是:道德是一系列社會規范的總和。這種概述是從社會學的意義上談道德,未能觸及道德深邃而本真的涵義。
道德的立論有兩個特點:一是普遍性,普遍立法的原則,認為道德有階級性的看法是錯誤的,道德是超時空價值的,如偷盜,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任何人群都會認為是不道德的;第二是自律性,道德是來自內心的一種自覺,是一種內心的認同,一種相應的情緒體驗,一種自我調控系統。離開了自律,就不成其為道德。
而且,道德還有一個特性——它本身就是目的。不說謊就是不說謊,不說謊本身就是目的。道德如果有了另外的目的,就會從目的價值淪為工具價值。在一個以功利、以成功與發展為終極目標的價值體系中,道德一定會淪落為工具價值。道德被嘲笑,“道德值幾文錢?”笑貧不笑娼。當道德普遍不受尊重的時候,社會亂象就難免了。
道德的依據是什麼?從社會、物質、經濟關系中是難以找到的。只有從道德的內涵本身來考量,才能避免道德工具化的窠臼。在古代文獻中,“道”與“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道為體,德為用。道是宇宙人生、法界的本體,是天道,是諸法的空性,用現代概念勉強說就是自然規律、客觀真理,德則是契合本體的在社會生活當中的規范的顯現,是道的應用,如光明正大、正直無私、襟懷坦蕩、慈悲智慧。道與德有密切的關聯,有道方有德,大道有大德,小道有小德,無道就缺德。
《周易》講“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個道是形而上,就是物質形態之上的東西,無形無相的東西。雖然無形無相,但卻是一切有形有相物質之本源,離開了這個無形無相的道,就不可能展示有形有相的德。
那麼這個無形無相的道究竟是什麼?道的本體就是空性,道的作用就是空性當中能夠緣起的萬有因果律。整個宇宙是一個因緣集起、生滅相續、因果相續的連環過程,同種性質的因,必生同種性質的果,種瓜的就得瓜,種豆的就得豆,自然界是這樣,人生也是這樣,做善事得善報,做惡事得惡報,善惡因果律這一自然之賞罰,保證了善惡行為回應的公正性。
物質在循環中,生命也在循環中,物質不滅,生命也不滅,物質在互相轉化,如水的三態,如糞便與谷物,生命也在互相轉化,“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六道輪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難以窮盡。貫穿這一切的,就是因果律,就是道。
現在社會道德問題的症結就在於,我們的道德依據中缺少因果與輪回這兩個觀念,現在所謂新的倫理學體系,只是一個政治意識形態的東西,無法約束人心,主流媒體再怎樣宣傳,只是政治教育,起不到作用,不道德行為日益泛濫成災。
有因果、輪回的觀念,人們才會有敬畏感,才會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真正的佛教徒絕不會干違法亂紀的事情的原因,因為他害怕報應,害怕墮落到地獄受無窮盡之苦。阿羅漢有宿命通,一回憶起自己過去在地獄受的苦,就嚇得流出血汗。
沒有因果、輪回的觀念,就什麼都敢干,連殺六名親人的北京大興滅門案的凶犯就認為:人死了,燒了,只剩下一堆灰。這種觀點就是斷滅論,認為人只有這一輩子,生命只有這麼一次,為了“潇灑”地活一回,就可以不擇手段,抽象的道德能管得了麼?法律還是有漏洞啊,中國大陸的破案率只有50%左右,現在探頭遍布,天網工程大大提升了破案率。
所以道德教育最根本的舉措應該是人心的淨化,而人心的淨化應當以樹立善惡因果的信仰觀念為根本。因為人的思想觀念和心理狀態是支配行為的原動力,只有引導人們樹立善惡有報的因果觀念,作為指導人們行為的標准,才是從本源上治理的根本方法。
儒家文化的道德核心,就是一個“仁”,與佛教相對應的就是“慈悲”。“仁”展開來就是“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被稱為道德的黃金律。再具體化,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順父母、兄友弟恭、忠誠守信、遵守禮節、堅持正義、廉潔奉公、常省己過。踐履好這八德,便能模鑄健全的道德人格,否則便意味著人格的瓦解。佛教與之相對應的便是五戒、十善,升發上去,便是無我、利他,“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二十八、煩惱即疾病——佛教醫學觀
弗洛伊德在《一個幻覺的未來》中斷言,“人是一個受本能願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小孩子的病大部份都是由吃來的,貪吃,小孩子喜歡吃冰、吃垃圾食品、喝垃圾飲料,所以小孩子常患氣喘,拉肚子,感冒,免疫力差。成年人的病,心理因素占有很重要的份量,大部份是心身症,尤其是各種慢性病,如腫瘤,都是長期心理上的“ 郁卒 ”而來,也就是郁悶、心胸不舒暢。
貪、瞋、癡是人生三大煩惱。何謂貪?即是貪婪、貪得無厭、貪心不足、貪贓枉法、貪污腐化、貪小便宜、貪小失大。固然,貪之行為千變萬化,根子卻在心理。貪心確實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造假行騙是因為貪,受騙上當也是因為貪。圈套、陷阱、籠子皆為貪得無厭者而設。如果不加以適宜的引導和制約,小則害人害己,大則害國害民。醫學家指出,貪得無厭者往往是極其虛偽的人,自欺欺人,使自己的精神處於緊張狀態,處於焦慮不安和煩惱中,加重了身心的負擔。長此以往,會造成機體生化代謝和神經調節功能的紊亂,造成內傷,損害健康,損福折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試看巴西醫生阿尼塞托·馬丁斯的科研成果。他經過十年的研究,發現貪欲、腐敗會引起激素分泌紊亂,因而引發疾病和衰亡。他曾對583名犯有貪污受賄罪的官員進行了調查,並與583名廉潔官員作對比,發現前者有60%的人生病,其中患癌症的占53%,患心髒病的占17%,患腦溢血等其它病的占30%,在16個月內死亡的占5/6。廉政官員583名中只有16%的人生病,無死亡。阿尼塞托·馬丁斯說,貪欲、腐敗者得病的原因在於心理問題,他們中70%的人心理狀況極差,經常服鎮靜劑。其報告指出:“當人們違反倫理道德時,在精神和肉體上就會受到自體攻擊,最終導致生病,甚至死亡。”
因此,“大”不可貪,“小”亦不可貪。貪小則失大。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李開復勸告我們:不要貪小便宜,如用學校或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長途,多報銷車票等等。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一些細節、小事,然而,正是這些所謂的“小事”,成為塑造人格和積累誠信的關鍵。貪小便宜、耍小聰明的行為,只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貪圖小利、沒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終因小失大。目前,美國有些教授不願理會部分中國學生的推薦信,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推薦信出自學生自己之手,已無參考性可言。這是誠信受到損害以後的必然結果。中國有“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很值得記取。(《一封寫給中國學生的信》,載《光明日報》2000年7月31日)
因此, 應轉貪欲、欺騙為誠信、布施, 方能自利利他。所謂施捨之手比乞求之手為貴;所謂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何謂瞋?即是怒目而視、咬牙切齒、怒火中燒、大發脾氣、高聲叫罵、恨之入骨、伺機報復。瞋心也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是一種傷害身心的“火氣”,是一種滲透到內心深處的對立情緒,他令人對微不足道的事情劍拔弩張。科學家們確信,正是這種對立情緒導致心血管病的爆發。列·烏伊爾揚姆斯醫生的研究證明:經常生氣、發火,會對人的身心產生不良影響,還可能導致動脈甚至免疫系統受損。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師早就告誡我們:“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孕婦尤需注意,“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氣,生大氣則墮胎。兼以乖戾之氣,過之於子,子之性情,當成凶惡。又喂兒奶時,必須心平氣和,若生大氣,奶則成毒,重則即死,……小氣毒小,雖不死,也須生病。以故愛生氣之女人的兒女,死的多,病的多。……生了大氣,萬不可喂兒奶,須當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氣和,過半天再喂。喂時先把奶擠半茶盅,倒了,奶頭擦過,再喂,就無禍殃。……此事古今醫書均未發明,近以閱歷,方知其禍。”(《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237頁)
這是經驗之談,是否具有普遍性呢?美國科學家的實驗證明:把婦女生氣時的奶喂小鼠,小鼠當場死亡。醫學和心理學家專門測量過,孕婦發怒時,血液中的激素水平會很快升高,體內的有害化學物質濃度在短時間內增多,這些物質會直接危害胎兒。孕婦發怒,還會使血液中的白細胞減少,減弱了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這不僅對自己的健康不利,也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且孩子出生之後,抵抗疾病的能力比正常孩子差。因此,婦女在懷孕和哺乳期間,應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這樣對自己和孩子都有益處。
醫學研究還發現,發怒時,胃的出口處肌肉驟然收縮,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器質性損傷。所以,生氣時胃痛、胃脹,吃不下飯。時常發脾氣,情緒不良,還會導致脫發、皮膚失去光澤、變黑。可見,美容、保健的關鍵,就在於寬宏大量,心中和悅,平和謙遜。所謂以一家人之心燈迎接所有的人們;所謂精誠和友愛必能征服憎恨。
嫉妒是瞋的一個變種。何謂嫉?當別人超過自己時,油然而生一種酸溜溜的感覺,那就是嫉妒。別人長得比自己漂亮,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健康,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吃得好,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穿得有品味,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住得比自己寬敞、舒適,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的成績比自己的高,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的女朋友(或男朋友)比自己的靓、酷、帥,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比自己財大氣粗,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的烏紗帽比自己的大,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開名車,自己卻還騎著自行車,心裡會酸溜溜的;別人出國留學,自己不能,心裡會酸溜溜的。總之,只要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心裡就難過。
嫉妒不僅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而且是一種心理疾病,德國就把它列入可以享受免費醫療的病。嫉妒心越強,說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確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標,總是把自己同別人相比,無法從生活和工作中發現自己真正的價值。因此,常常處在壓抑、焦慮不安、怨恨煩惱、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祥和、寧靜。因此,嫉妒就像一把雙刃刀,既使別人受到傷害和痛苦,也使自己處在頻繁的心理刺激和壓力下,造成神經系統失調,影響心血管及許多髒器的功能,進而導致心律不齊、高血壓、冠心病、神經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嚴重的還將誘發某些精神病,出現早衰。
據美國一些專家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嫉妒程度低的人,只有2.3%的人患心髒病,死亡率僅2.2%;而嫉妒程度高的人,9%以上的人得過心髒病,死亡率高達13.4%。那麼如何對治呢?人得如己得,隨喜功德——恭喜、祝賀超過自己的人,進而見賢思齊,取長補短。這樣,豈不皆大歡喜?關鍵是要有真誠的愛心。愛是不嫉妒,不作害人的事;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慈悲;愛是但願你過得比我好,愛使灰冷的心田溫暖,使無望的沙漠中開放出一片希望的綠洲;愛是付出,也是得到。愛護眾生的人有福了,慈悲的人有福了。
醫學研究發現,消極情緒能夠損害心髒,促使身體分泌毒性很強的荷爾蒙腎上腺素和甲腎上腺素,導致血壓升高,血管阻塞,加速血管老化。
隨著科學和社會的發展,現代醫學從舊的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的新模式。人生活在社會中,通過感覺器官接受外界變化的各種信息,引起情緒、認識、判斷、行為等心身活動。大腦經下丘腦通過植物神經、內分泌、免疫和消化等系統的功能,從而產生各種髒器的生理變化。人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度。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或精神緊張因素引起人體一系列植物神經系統和內髒功能變化的一組疾病。當這些變化處於可逆狀態時為心理生理反應,當這些變化處於持續的病理性狀態時稱為心身疾病,包括社會因素為重要病因所引起的疾病。
從病因來說,佛教認為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精神引起的,我執、我見、我憎、我愛、三毒、四倒等煩惱習慣勢力引起組成肉體的四大元素不調,形成疾病。
《佛為大醫王論》強調人之患病,身病多先由心病引起。心病由何而來?橫執我見,任性縱欲而已,用現代語言說,就是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煩惱被認為是根本病因和主要病機。狹義的煩惱接近於中醫的內傷七情及情志病機,是現代醫學心理社會因素致病所表現出的心身不適症狀。
心身疾病是指各種心理因素所導致的軀體疾病和軀體功能障礙的總稱。心身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演變,與情緒、性格、環境密切相關。心身疾病的范圍相當廣泛,如冠心病、高血壓、腦溢血、腦梗塞、癫痫、胃炎、胃腸潰瘍、慢性肝炎膽囊炎、糖尿病、類風濕、陽痿、食道癌、胃癌等。
日本有一個醫學博士,八歲就會看病、會中醫把脈,後來大學的時候念西醫,他對人作過研究,當你感受到緊張壓力的時候,比如夫妻子女、事業社會給你壓力的時候,你動了一個念頭:我好苦!我好難過!我好恨!我好討厭!你的生理就分泌出一種有毒的物質出來,而且可以被檢驗出來;當你發出歡喜心,用積極樂觀光明的念頭說:啊!沒關系!慢慢來!我歡喜!我接納!我了解!冷靜去研究解決方法時,腦部就不斷的分泌B-endorphine,這種內分泌素會幫你治病,甚至癌症都可以對付。所以他現在所開的醫院完全不用藥物,就只用運動、冥想方法治病,教病人盡量去想那些很愉快的、很健康的情境,配合某些運動。很多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就靠這些運動以及快樂的想法讓腦部不斷分泌B-endorphine,居然病就好了。
他又對高中生作五種免疫測驗。高三要考大學的高中生,在心理壓力之下,免疫系統多半都很差,你看有些人要考試的時候就生病,感冒、肚子痛,什麼花樣都來。即將考大學的人應該這麼想:沒關系!沒關系!我不懂的,別人也不一定懂,我考不上的學校,別人不見得考得上!沒關系!我盡力好好考就好了!用這種冷靜的心去接受考試,勝算反而較大;如果你先否定自己:糟糕,我沒考上怎麼辦呢?啊!沒面子!這輩子真是見不得人啊!你的免疫系統就隨著你情緒的低落而破壞了,這時候你就容易感冒、頭痛、頭昏、消化不良,你當然就考不上了。所以每當考試的時候就會生病的人要特別小心。
日常生活當中,來自這個社會、家庭、夫妻、婚姻、事業的一切壓力,造成了我們人類健康的惡化,按照人類腦部的發達以及生理構造、細胞的新陳代謝來講,正常人應該活一百二十歲,七、八十歲算是夭壽。這位醫學博士在他的著作裡面贊美出家人,贊歎修道的人,修道的人吃的東西雖然這麼簡單,沒有什麼動物性的食物,只有青菜、豆類,似乎不夠營養,可是不少人都活到一百多歲,像虛雲老和尚就活了一百二十歲。他將這現象歸功於修行人的明心見性——無我相,因為沒有能所對立,所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能夠被接納,沒有仇敵、沒有怨恨;他不像我們經常動壞念頭,不會感到這人可惡、這人可厭,難怪他的腦部不斷在分泌B-endorphine,藉著這神奇的分泌,不斷幫他修復損傷的組織,當然就健康長壽啰!佛法講無我,還真有醫學根據喔!因為無我之後,你就沒有對立概念了,沒有敵對觀念,自然就滿腔歡喜。
一進寺廟就是大肚子彌勒佛,滿腔歡喜的招呼我們,要我們修歡喜法門,讓我們的B-endorphine不斷分泌出來,讓我們身心健康。你平時要養成一個習慣:我要讓我的B-endorphine不斷分泌出來。
人體本身就有治病的能量,免疫系統就是萬能的醫生,但是因為我們不斷的去戕害它,吃許多傷害它的食物,又時時刻刻動惡念,生活不規律,懶得運動,所以這個萬能的醫生被我們弄得遍體鱗傷,失去了自我修復的能力,只好靠打針吃藥。這叫無明。這個身體的醫生也可以通過斷食方法發揮最大的治病功能,在某段時間內,什麼都不要吃,讓他充分的將體內廢物排出,並且進行組織的修復工作。你要學習時時刻刻保持歡喜心,不要生敵對的心,不要見到什麼事情都覺得可恨可惡可厭,你要把可厭可恨可惡從記憶體中清除掉,一切我都可以接受!一切一切我都以歡喜心來認識它、了解它!這樣子經常生歡喜心的話,你的免疫系統也跟著你的心情起舞,當身體的良醫。有一句話叫和氣生財,我們看到和氣生財這四個字,以為做生意的人才適用,因為生意人如果沒有一個笑咪咪的臉,就不能賺錢,其實這和氣生財也適用於各行各業,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事業上打拼。
佛教醫學主張尋找疾病因果,防患於未然,做善事,不做惡,除煩惱,不殺生,素食,戒煙酒,節欲,修心性,參禅打坐,念佛,拜佛,持咒,誦經等,對於心身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大有益處的。
二十九、調心、修心——佛教養生觀
現在社會,亞健康人群比例越來越大,2007年2月市科委開展的一項歷時三年的調查顯示:“北京地區56.7%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其中男女比例差不多,以‘白領’居多,真正健康的人群不足四分之一。” 為什麼物質生活提高了,反而健康狀況下降呢?其中的原因可以從生活方式、飲食、心理等各個方面找到答案。
道理很簡單,好的生活習慣對應健康的身體狀況、壞的生活習慣導致不健康乃至疾病,所以,要想身體好,還要從生活中找答案。很多病患,雖經中西醫長期調治,收效甚微,其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患者不懂得保養元氣。元氣耗損有很多途徑,如熬夜、暴飲暴食、心理壓力大、情緒波動、缺乏適當運動等,但這裡面洩漏元氣最快最直接的途徑就是手YIN、房事、邪YIN等等喪失腎精的行為,特別是手YIN和邪YIN(與非自己夫妻的人發生關系),元氣的耗損量非常大。所以古人治病,往往事先告誡病者需要節欲保精數月,等疾病痊愈也須保養一段時日,即使夫妻行房也要有所節制,否則萬難痊愈!所以養生之道,在於節制房事,夫婦雙方都要珍重護精,此可保健長壽。
年輕人正當生命力旺盛的時候,在目前社會媒體、網絡、書刊雜志的誘惑下,很難把持心性,非常容易手YIN甚至過早發生性行為,而導致元氣衰敗喪失,精神頹廢猥瑣,生命精華過早喪失,不但身體衰敗,智力也受到嚴重的損傷。我國糖尿病、中風、癌症這些疾病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向,二十多歲得糖尿病,三十多歲得中風,十幾歲就得前列腺炎……類似病例在醫院裡面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這些疾病的低齡化,都與精華洩漏——“傷精”有著極為密切而直接的聯系。
信佛學佛的人,一定要從自己的改變做起。中國儒家也是這種思想: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是以修身為本,身修而後才能談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古代的聖賢、英雄所見大致相同。每一個人一定要有這種心性上的修養,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心中裝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心中裝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
一天到晚埋怨東埋怨西的、怨天尤人,不知去感恩圖報,只會埋怨人家,只會想別人的壞處,你不得病誰得?人的情緒、行為及激素分泌皆受大腦支配。一個人的心境好壞,不僅影響各內髒的生理功能,而且直接影響到膚色和面部情緒。只要我們把握“看破、放下、自在”這一禅理,我們就能心無掛礙,就能體會到日日是好日,時時擁有快樂的心境,哪裡還有什麼煩惱、嫉妒、忿怒、悲哀和憂愁呢?
Don,t worry. be happy!——不要擔心,快樂一點!人就不會緊張,不緊張,身體就能放松,放松就能讓體內的內分泌系統、免疫機能、血液循環正常運行……
禅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靜止的,它貫穿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所不包,走近它,你就會豁然開朗,就會有全新的感受。
無論在世界何地,散步健身都是一種人們所喜愛而又簡便易行的健身方法。轉經、轉佛的人們用閒散和緩和的行走,四肢自然而協調的動作,使自己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讓周身氣血調達平和、百脈流通,以此達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效;更何況轉經、念佛時心態十分健康,對身心都大有裨益。
從運動學的角度來講,磕長頭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活動肢體,流通氣血,打開脈結,有體操及動功強身之效,不但能夠增加肺部攝氧量和心髒血液輸出量,而且也可增強肌肉的力量和關節的靈活性,促進循環代謝,增加食欲,強健消化功能。這一運動同時也起到降低血脂和減肥的作用,能夠預防動脈硬化、中風、冠心病、糖尿病和胃炎,達到強壯體格、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效果。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觀念,注意自己平時有沒有很討厭自己、討厭世間、討厭人生的思想觀念,如果有,你很容易生病,比如一個人說:我討厭人、討厭事情、討厭自己,我長得眼睛一只大一只小,我的上嘴唇大、下嘴唇小,不好看,或是我的臉型是怎樣的不好看,這樣經常討厭自己、埋怨自己、討厭別人、埋怨這世間、埋怨這社會,這種人氣運一定不好,而且一定經常生病,為什麼?因為你拒絕健康。
你有這觀念、這種想法、這種心念的時候,這心理會影響到生理,你的生理會發出信號,身體立即產生腎上腺素來應變,你的免疫細胞也受到傷害。比如說,我們緊張的時候,心跳脈搏加快,全身肌肉緊繃,血壓上升,臉色發青,為什麼?因為我們的腎上腺會分泌出一種腎上腺皮質荷爾蒙,讓你的周邊血管收縮,卯足全身力量逃跑或避開危險,有人因此心髒病發作死了,血壓過高而腦中風了,久而久之得了癌症,再不然就天天生病。
一個人整天埋怨自己長得不好看,覺得自己的遭遇很可憐,討厭這世間的空氣龌龊、交通堵塞、分配不公、治安不好以致生命安全有問題,你不斷的埋怨又埋怨,病痛就會增加。這個很重要,我們先不談修行不修行,單單有這種怨天尤人的心念,你的生理就先受傷害,更別談修行了。
一個人通過宗教的薰修,產生悲天憫人的心念,面對人生的時候,能自我接納,我的長相這樣子沒殘缺,我很滿意了,不必在鼻梁上墊一塊什麼讓它高一點,這眼皮也不必割成雙層,當你慢慢接納自己、接納這個社會、接納這個人生、接納這個家庭、接納事業的時候,你將會時時充滿歡喜心。當你有希聖希賢的健康心態的時候,你的心理會影響到生理,你的免疫系統會愈來愈健康,身體愈來愈強壯,不容易感冒,也不容易老化、不會癡呆。
日常生活當中,來自家庭、事業、婚姻的壓力,很容易造成你生理上的種種疾病,所以現在癌症很多、腫瘤很多,當然跟飲食、環境有關系,最重要的還包括心理的壓力,這個有醫學實驗做證明,日本做過一個實驗:來自於食物、環境造成的癌症,只有百分之十,但是生活上壓力的致癌率是百分之十五,也就是有百分之十五癌症來自心理的壓力,百分之十才是來自於食物、環境的關系。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千萬不要一直埋怨這肉身、臭皮囊,厭惡自己的生理,厭惡自己活在這世間沒有意義,討厭別人,這人我看不順眼,巴不得他被車撞死,有這種心念是很糟糕的,不可以這樣。如果你經常發善念,你的氣運就會慢慢好轉,你的事業也慢慢就會好轉,你身體健康也慢慢會改善。
有智慧的人,所有人事物都是在增長他的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任何人事物都是煩惱,而且動不動就對身心造成傷害。所以你看古代那些高僧大德個個都是長壽的,因為他看到的世間都是美好的,他不怨天尤人,他隨時都是法喜充滿的。甚至有些大開悟者、大修行者,已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已經消除了跟世界沖突的念頭,人我眾生等一切人事物,對他來講都沒有沖突矛盾,他已經化解了一切沖突矛盾,這個時候,他的身體裡面就不會分泌那種不好的毒素出來,所以他的身體健康,不需要吃什麼補藥,寺廟裡最多是青菜豆腐湯,吃了保平安、保健康。
修學佛法,一定要先肯定自我,肯定降生到這個世間、得到人身,是大富大貴、是很美的一件事情;要緊的是,你要改變你的觀念,當你不能改變目前的環境、不能改變這社會、不能改變這世界時,最起碼你要先改變自己的心態,你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後,身體健全了,心安了,才有可能慢慢的讓你的父母、家庭、妻子、兒女一起來分享你生命的喜悅。你本身都是處在矛盾沖突當中,活在煩惱痛苦當中,陷在怨天尤人當中,你說要帶給他們什麼好處,非常有限,了不起只是些物質上的方便而已。所以信佛學佛的人,一定要肯定人生、人間種種美事。
在佛教經典中,很早就有對養生理念的論述,歷代的高僧大德亦是養生的典范。
人體是一個動態平衡的自組織巨系統,本身就具有自動康復功能,這種功能取決於人體經絡的氣機通暢,而氣機通暢時時刻刻受到人的心態調控,所有的醫療保健措施只能為這種自動康復功能起到輔助作用。真正有效的養生,關鍵在於心態調控,好比抗旱救災中的調節雨量。中醫理論與佛學是相通的,都強調“形神一體”、“心身一元”, 心態調控不僅是通常所說的心理平衡,更重要的在於調整觀念,改變習氣,而這就是佛法所要求的,佛法修持的核心就是調心、修心。
如修持六度對人的養生就很有好處。布施,以慈悲心對別人施以福利。我們每個人都有布施的能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還可以以慈悲心,給人以心理上的幫助和安慰。布施作為一種善舉,不僅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自己的內心也會感到無比的寬慰。佛教由於講究因果報應,認為行善之人會得到善報,因此布施者內心會不斷產生良性的心理暗示,天長日久,整個精神狀態會趨向開朗樂觀。即使遇到什麼危險,也會想到,我曾經做了如此多的善事,必定會度過危險,化險為夷的。這樣一來,人生態度也會趨於積極,對身心健康自然是有益處的。
持戒對人的身心健康很重要,特別是不邪YIN戒。邪YIN傷身傷心,欲火煎熬,心理難受,更使身體受損。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心神散亂、焦慮不安,著急上火。修學禅定,通過調心、調神,使身心整體的陰陽平衡,收到祛病養生的效果。
禅定的核心主靜和專一,通過一步步驅除雜念,收攝心念,我們的內心便最終平靜下來,不為外界的紛紛擾擾所動搖。中醫十分強調靜心對於健康的意義,《黃帝內經 . 素問》:“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說明一個人只要內心恬淡虛無,沒有牽掛,真氣就會產生,人只要精神能夠自守一端,疾病便很難入侵。
這裡的真氣包括抵抗力和免疫力,也包括寧靜的精神世界。通過禅定的修習,做到心境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專一,從而調動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再生能力和免疫能力,從而使人保持健康。
日本心身醫學創始人、九州大學教授池見酉次郎在《自我分析》一書中說:“近年來,歐美的心理療法學者和專家們關心重視東方宗教的祈禱、參禅等活動的醫療價值,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及‘無心’的鍛煉引入心身療法。”
在修習禅定之中,會體驗到一種獨特的喜悅——禅悅。它與滿足世俗欲望的愉悅不同。當我們得到金錢、滿足口腹之欲、消費之樂、得到異性、耽於床第之樂時,我們的快樂幾乎都是生理上的,而且是短暫的。而修習禅定的目的,是想從欲望的羅網中解脫出來,示現清淨涅槃的目標,因此,修禅定的過程正是價值觀幸福感實現的過程,人得到禅悅是極高層次的精神滿足。當人的精神層面的需求得到滿足了,心態就會變得很好,從而更加有利於身體健康。
許多營養專家通過大量實踐證明,素食對人的健康很有好處,於是在很多高校成立了素食文化學會。素食的營養十分豐富。構建生命的基本物質如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等,都可以從不同的素食中得到。如常見的紅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賴氨酸、維生素E和維生素C的含量較多。它還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有效地消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抑制癌細胞。紅薯是一種鹼性食品,含有較多的鈣、鎂、鉀等礦物質,可防止骨質疏松、高血壓,預防中風。紅薯能與肉蛋等食品中和,從而調節人體的酸鹼平衡,對人體的健康有重要意義。
素食的養生保健作用,很大程度體現在抗病功能上。如番茄內含的番茄紅素,能夠大幅減少乳腺癌的發病幾率,在烹煮的過程中,番茄紅素就會自然釋放。生食番茄,是最佳的維生素C來源。菠菜富含鐵質和維生素B,能有效防止血管方面的疾病,並能預防盲眼病。草莓擁有極高的抗氧化劑,可以預防心髒病、癌症,還能增進腦力。
素食具有美容的作用。要使皮膚健康美麗,多吸取植物性食物中的纖維素,促進排便暢通,將體內毒素及時排出,使腸胃清潔,自然可以減少皮膚疾病,甚至令皮膚嬌嫩,美麗可愛。那些大吃大喝、大魚大肉的人,動不動就是血管破裂、血管阻塞、得癌症,那些粗茶淡飯、青菜豆腐湯,吃了反而保平安,滿健康的。
英國狂牛病流行,要撲殺三十萬頭的牛。牛吃草本來沒事,人類偏偏想出怪招,用羊的骨頭磨成粉給牛吃,希望牛能長得快一點,發育好一點,以便多泌乳,以便早日宰殺做成牛排,結果牛吃了羊骨頭的飼料以後感染了狂牛病,人吃了狂牛病的肉以後,腦神經受傷,甚至化成血水。廣州最近發生雞瘟,十幾萬的雞要撲殺,台灣的雞瘟也是連年不斷,只是不像口蹄疫那麼轟動;最近又有狂犬病的病例出現了。
眾生對健康的食物不懂得攝取,盡是要吃些容易造成疾病的食物,發展造成污染環境的養殖業,大量的雞呀、豬呀、鴨呀,養這麼多,這就叫做邪見執著、迷惑顛倒、愚癡無智。
三十、常、樂、我、淨——最高的幸福
寶馬香車、華屋豪宅、名衣美食、俊男靓女、地位名聲……似乎擁有了這些就會擁有幸福。據相關資料顯示,現代企業老總及富人和名人階層,發生焦慮症的比例要比平常人群高出近2個百分點,他們既擔心家人會被歹徒綁架,又擔心自己被別人暗算,更要隨時擔心著市場投資上的風險,還要擔心一些绯聞的攻擊騷擾……而身居高位的人,既沒有言行的自由,又沒有隨意支配的時間,還要擔心別人的算計,擔心權力地位的失去,甚至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本意和良心。身累則失去了幸福的載體,人忙則失去了幸福的時間。幸福,本無關乎名利地位,最重要的是心的感受,心的愉悅。
“通常,我們在通往痛苦的路上一路狂奔,而我們卻自以為在奔向幸福。”“如果你的幸福感幾分鐘就消失了,或者幾小時、幾天、幾個月就消失了,那麼必定,你擁有的那些幸福全是‘假幸福’。”
繼GDP(國內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總值)後,在國際社會,又出現了GNH(國民幸福指數),旨在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指數。這昭示著“GDP”至上論正轉向更多元化的評價標准,不僅注重經濟發展、物質豐富,同時也增加了對心靈層次的關注。當今我們要構建和諧社會,國民的幸福感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幸福指數最早由南亞的不丹國王提出,他認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不丹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指標。國際社會對這一創舉給予了高度評價:“如果說‘生產總值’體現的是物質為本、生產為本的話,‘幸福總值’體現的就是以人為本。”
要使人得到幸福是一件很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經濟的增長、社會的公平與穩定,社會福利與保障機制進一步發展,甚至政府職能的轉變等等,而且幸福是主觀且多變的,受到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婚姻質量、人生觀、價值觀、個性特征、民主權利等等,並涉及到諸多層面,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等等。如有人理解的幸福是錦衣玉食、汽車洋房;有人理解的幸福是內心的平靜與祥和,美滿知足;有人理解的幸福是為天下人謀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不丹是個佛教國家,佛教已深深地融入不丹的文化中。經濟並不發達的不丹小國,其“國民幸福指數”卻相當的高。這,是否值得我們深思呢?有著深厚佛教底蘊的不丹國王向全世界提出“國民幸福指數”,是順理成章的。
古希臘亞裡斯多德說:“幸福是合於德性的現實活動。”德性是指人所獨具的品質和特點。人的德性包括兩部分,一是理智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等,這是由教導、培養而生成。二是倫理德性,即道德品性。這種德性是由社會的風俗習慣熏陶出來的。
倫理德性以中道為核心。理智是人類靈魂中最高貴的德性,理性是人的本質之所在,是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性標志。明智是一種同人的善相關的、求真的實踐品質,一種實踐智慧。“明智的人的特點就是善於考慮對於他自身是善的和有益的事情。”智慧本身就是目的,而且是最高的目的,是靈魂所要實現的最高和最終目標。
友愛是相互之間的善意。德性的力量在於實踐。德性是人類追求幸福人生的始點。實踐則是聯結這個始點和終點的樞紐,同時也是德性和幸福的源泉,德性(做得好)與幸福(活得好)都是實踐之樹上的碩果。實踐之樹的根就是人作為有靈性的生命物所具有的本質屬性。
幸福是人類所有思想與行為的最後目標。佛教探索了人類在世間的位置與意義,重視生命價值的實現。佛陀觀察世間和生命的痛苦,思維痛苦的根源,經過生命的實踐最後實現了生命的幸福。佛教是一門生命的幸福以及實現幸福的學問,是一種幸福觀的教育。
幸福,從世俗意義上可以概括為:1、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2、樂觀豁達的精神狀態;3、文明高尚的社會行為;4、積極負責的人生理想。
幸福是種心靈的狀態。幸福的人內心必然安詳、平靜。每個人都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向外發展的物質世界,一個是向內發展的精神世界。一切痛苦皆因心隨外動而起,心靈中充斥著困惑、恐懼和希望。所謂的煩惱,其實都是自找的,沒有人讓你煩惱,除了你自己;沒有人使你痛苦,除了你自己。
怎樣消除心中的煩惱呢?星雲法師告訴我們:要擁有1、不比較、不計較的平等觀;2、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觀;3、不侵犯、不推诿的道德觀;4、不貪求、不嗔怒的修養觀;5、不自卑、不懊喪的戰斗觀;6、不邪見、不妄動的禅定觀。這也是初步找到幸福的方法。
佛教強調,人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能被外在的力量或神所控制。幸福,是個人努力和道德實踐的結果。道德生活成為永恆、內在的幸福,這種幸福帶有理智和神聖性的特色。
佛教的幸福觀包含了從世間到出世間的所有幸福。佛教是一種生活方式,在佛教的教義中,經濟福利、社會和政治對於人類的幸福是必需的,但是這些要依道德的途徑而獲得。佛教強調幸福、和平與完善的社會,是來自道德和精神的發展。
佛教不否定世俗生活的幸福,但是提倡合理有限制而非縱欲的中道生活。對於在家佛教徒來說,他們需要三方面的實踐:正常的經濟生活、合理的社會生活、超越的精神生活。
正常的經濟生活:擁有各種技能而獲得財富,守護財富而不致損失,具足善知識和善友,量入為出而正命具足。佛教強調金錢只有工具的價值,而且應該通過正確的途徑而獲得,依正確的方式而消費。
合理的社會生活:人在社會中,與人有相互的關系,應依彼此的關系,各盡各的義務,各負各的責任。如丈夫必須尊敬、禮貌、忠誠地對待他的妻子,將家務委托給她,而且要滿足她的所需,如裝飾品等。同時,妻子應該盡力於家務,善於管理,不浪費,處理好與鄰居、同事等的關系,不給丈夫帶來煩惱。此外,相互信任、道德、自我克制與節儉等倫理,皆有助於婚姻的幸福和成功。相互信任意味著可靠性,道德代表著品德的力量、感化的力量,自我否定或無私奉獻給愛人體現了情感的成熟,節儉顯示了理智的成熟。男人或女人為了愛情,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改變、自我犧牲,這種情感和理智的成熟亦是佛教徒的修行,不斷地破除我執、法執,家庭也是修道的場所。
感官的享受是必需的,但並不是家庭生活的目標,道德是它的最終目標。如果夫妻能夠遵守這些原則,家庭就會成為一個幸福、溫馨的港灣。
超越的精神生活:在佛教幸福觀中,般若或理智是導向幸福之路。般若是整個修行過程的指引,只有通過般若,人們才能認識到事物的本來面目。般若是理智的、道德的和宗教意識的統一體。般若能夠破除作為煩惱與痛苦根源的概念建構,這就是涅槃或自由,最高的幸福,遠離了執著和欲望,超越了所有形式包括幸福和痛苦的二元性與相對性。真正的幸福是涅槃,不是存在的本質,非原因而產生的。如果幸福能夠被產生,它是現象的,而且是無常的,當然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作為佛教的終極目標,不是道德、智慧和慈悲的結果。幸福是幸福自身。只有在恐懼、擔憂和憤怒都消失後,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怎樣生活才能得到世俗的幸福、達到最高的幸福?
首先,佛教認為,人類存在於各種關系之中,這代表著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是緊密聯系的,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幸福依靠其他人,如果離開所有人的幸福而去追求個人的幸福,幸福便是無根之樹,容易被外在的力量所破壞。個體的幸福追求必須以眾生的幸福為目標,以眾生的歡樂為自己的歡樂,如此才能達到自己的歡樂。如果你能使一個朋友微笑,他的幸福也將滋潤你,你若找到了通往平和、喜悅和幸福的道路,也就是替大家找到了通往平和、喜悅和幸福的道路。
《妙法蓮華經》說:“菩薩常樂,於清淨地,安穩說法。慈心說法,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鹹令歡喜。”修學佛法者,常居世間,不離世事,不離眾生,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以其淨行而行一切行,以服務社會為己任,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在關愛他人的幸福中,在從事慈善的工作中,得到自身心靈的安樂,施人玫瑰手留余香,同時獲得自己的幸福,恢復法身慧命,淨化自己,覺悟自己,以方便來達到圓滿、究竟、解脫。
如果每個人都能在自己普通的奉獻中為別人創造幸福,那麼這個世界就將擁有無量的幸福,世界也就成為一個充滿著快樂幸福的世界。一個人能夠給予他人的快樂也許並不大,但卻能影響他人的一生。真正的幸福在於奉獻,人只有在奉獻中,才能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感覺到生命之花的開放,感覺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沒有眾生的得救、沒有社會的解放,個體就不能超越無明的束縛、達到價值的完整實現。個體只有參與對“世心”的社會改造,才能在改造過程中完善自己、在度人中實現自度,才能在解放一切眾生的過程中完成自我的徹底解放,才能以自己的幸福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
《華嚴經》說:“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個人必須在大眾的滋養之下,才能使人生之花燦爛開放。僅有個人幸福的實現是不夠的,要讓社會一切大眾都能達於佛國淨土,這才是大乘佛教修行者的真正目的,即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修行即是修行服務眾生之心,學佛正是學習安樂世間之道,不受染著,持守自性。在追求人生幸福的社會活動中,把心、佛、眾生視為一體。若能隨順眾生,能令眾生歡喜,即是令如來歡喜。因為眾生即是如來,要想成就佛的莊嚴和福德,那就必須視眾生為如來,以歸向崇敬之心對待眾生。
其次,要認識到,佛教常常把人生形容為“苦海”,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一百一十種苦之說。佛陀極其重視“苦”對於反省人生所具有的意義,因此,在“四聖谛”中,詳細地指出了“人生之苦”的含義,除了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等身心苦、環境苦外,特別強調以一定條件產生的快樂,其本質也都是“苦”。如天倫之樂,情愛之樂,美食、美色、美音之樂,身體之樂,心靈之樂,甚至禅定之樂,都是因緣所生,不能自主自在,無常變易,不能長保,與人所希望永恆快樂的本性相違背,所以,人生的本質就是“苦”。如財富、權勢、名譽、地位,美色,本性都是空,如果以它們為人生的幸福,那就是把對人生幸福的理想架在了空中樓閣之上,沒有可靠之基,轉瞬即逝。
人在商業社會中無法保持平和的心態,更無法感受快樂和幸福。一個在國內投資的西方人也曾說過,即使在公園裡看休假的中國人,他們大多顯得滿面焦慮,心事重重。幸福本無關乎金錢,放下貪執,錢多錢少一樣幸福。“有求皆苦,無欲則剛。”
苦樂唯決定於人心之欣厭,不可能由任性縱欲、滿足物質生活而達到極樂。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令人獲得永恆安樂,還須走佛學以智慧自淨其心的路線。
明白了什麼是痛苦,人為什麼會痛苦,我們自然就會知道什麼是幸福,怎樣才能達到幸福。佛教並沒有全然否定人生之樂,美好的自然環境、甘美的食物、幸福的生活、和諧的家庭……佛陀對於在家居士的教誨中,多次提到要得到“現法安、現法樂”,提倡要過好世俗生活。
佛教中所提倡的淨土,正是應人們對於快樂、幸福追求,描述了一個永恆快樂、光明的世界。當代人間佛教思潮所提倡的建設美好的“人間淨土”,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對於快樂與幸福的需求。
第三,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看透人生、萬物的無常與虛妄,所謂幸福其實也是水中月鏡中花,對於快樂與幸福本質的這一種透析,深刻地揭示了,其實苦樂皆空,無論是苦還是樂,都是自心的造作,能夠看清楚世俗快樂與幸福的無常,從而激發對永恆幸福的追求,達到一種“常、樂、我、淨”的完美境界。並且,不要讓對快樂的追求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圍,從而產生過分的貪婪,導致人生的悲劇。
佛陀對人生苦難的根源產生了懷疑與思索,進而探究人生的真谛,探究幸福的本質,追求一種超越常人經驗的永恆的幸福以及實現的方法。佛教精神就是要關注人類的終極幸福。佛教認為,從根本上說,最高之樂為涅槃寂靜的無上妙樂,能離一切生滅之法,為最上的幸福境界。
佛教不僅從理論上關注,還特別注重從實際的操作方法入手,教給人們修行與獲得最終幸福的種種方法。佛說:幸福就是自知其心、自淨其心,就是“跳出輪回,解脫生死”的涅槃,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之行,就是“只知耕耘,不求收獲”的奉獻……
太虛大師在《佛陀學綱》中說:“學佛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個人……完善物質的生活,增高知識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再以此完成優美家庭,良善社會,和樂國家,安寧世界。”就是說,要從完善自身道德、建立和樂家庭,進而轉變社會風俗等方面來創造幸福的生活。
現任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並受聘為蘇州大學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客座教授的濟群法師,對幸福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人的需要不僅僅是物質的,還有其他的需要,如家庭的需要、感情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被提升的需要等,各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滿足,他的生活才會比較圓滿,才是真正的富有。幸福是一種感覺,一個人只有當自己覺得幸福時,才是幸福的。人類在無明驅使下,盲目追求幸福,最終卻因方法不當而南轅北轍,非但不曾得到幸福,反而招致無盡痛苦。
現代人追求的發展有一定的盲目性,發展的意義是什麼?發展的意義事實上是為了幸福,是為了大眾的幸福。但是我們現在的民眾幸福感沒有增加,沒有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而提高。所以現在的人比以往的人活得更累。這種發展帶來的破壞,付出的代價也是滿重的。
我們並不是要否定發展,關鍵是要健康地發展,現在政府在提倡和諧的發展觀,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經濟的發展。現在市場飽和,我們生產任何東西就是在競爭,在制造一種更大的需求。而不是說你在給社會真正的提供一種需要。所以這樣鼓動億萬人,過度地制造,過度地開發資源,實際上對人類整體的健康、社會的發展來說,它遠遠是弊大於利。不能光看眼前、短暫的利益。
三十一、拯救生態環境的法寶——佛教生態倫理
在人類與自然之間,數百年的工業化進程,已經徹底改變了以往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田園牧歌式格局。人類所開發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是以對環境的破壞作為代價的。工業社會 “ 文明化 ” 的過程,對萬物和環境是一個赤裸裸的 “ 野蠻化 ” 過程。
人類所生存的地球,環境日益惡化、資源日益匮乏。每一秒有一公頃的雨林消失,每分鐘有六十公頃,每一年有三千一百萬公頃。
2003年的統計資料,中國淡水資源按人均占有量在全世界排109位,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中國是一個缺水大國,所以被聯合國列為全世界13個貧水國之一。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座城市嚴重缺水,日缺水1600萬噸。我國尚有3.6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衛生標准的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00億元。全國污水廢水排放量為460億噸,其中工業廢水占46.2%,超過環境容量的80%以上。中國七大江河水系40.9%是 “ 喪失水功能 ” 的劣五類水質,75%的湖泊出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全國31個省市區中,人均耕地低於0.8畝警戒線的已有6個,根據國土資源部的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均耕地占有量又將減少1/4。
以上數據表明中國的環境問題已迫在眉睫。一方面,資源過度開發,天災不斷,人類遭到自然界報復性懲罰,另一方面,消費主義又導致大量資源的浪費。人類毫無節制地貪婪愚昧,會直接威脅到我們的生存。據生態學家研究,假如全球的動物死亡半數,人類必然跟著死亡;如果植物死亡或砍伐掉三分之一,人類將發狂致死。
當今的環境問題,由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所造成,說到底是一個哲學問題,源頭都是我們對物的強化,人與人的關系,乃至文化生活,都被物欲異化了。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導致我們現在大量以消耗能源、資源,破壞環境為特點的生產方式。目前,環境污染不再只是“髒”的問題,更是我們存在性的問題,是“生與死”的問題。治本之道在於改變世人的思考模式及生活方式, (1)由過去的“萬物之靈”到意識到我們僅僅是“萬物的一支”。(2)由“人定勝天”到“天人合一”。(3)由“科技萬能”到“科技有所不能”。(4)由“增長無限”至“增長有限”。
生態危機,已經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科學與經濟發展的問題,它也涉及人的精神的生活。必須重視精神的力量,以對治過度重視物欲的弊病。佛教要為當代環境哲學和環保事業提供思想資源和實踐經驗,就必須提供最深層的理論支持。
1、佛教的“緣起論”思想為現代人類提供了一種“整體共生”的世界圖景與生態關系。
佛教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現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相互依存關系中。這種“整體共生”的關系,為我們確立共生共榮的“整體生態觀”提供了理論依據。在整體性的關系中,自然與自然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都是一種相互依存、互即互入的關系。
佛教華嚴宗強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構成世界萬有的任何一個部分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與作用,不僅世界的構成不可缺少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其一部分就足以反映整個世界的特性。《華嚴經》常用“因陀羅網”來比喻宇宙萬物的“相互包含、相互印證、相互依存”的關系。
佛教天台宗的整體、互攝的生態觀在其“一念三千”、“法界互具”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展現。世界的各部分都互相交織、相互包含,形成了普遍關聯的有機整體,非但如此,這些有機的整體都存於“一心”之中,與人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
這些思想讓人們更加深刻形象地認識到生態世界的復雜性、有機性與互動性。現代科學也揭示了生物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以及生態系統關系的有機性與互動性。看似無關的事物實際上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時空生態聯系,砍一棵樹,修一條路,就要想到水土流失、洪水泛濫、泥石流災害、氣候惡化,不能殺雞取卵,只圖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只圖政績,只圖GDP。
整體共生的生態觀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生態文明的建設需要有全球化的視野,需要不同國家的通力合作。日本的森林覆蓋面指數很高,但內蒙的黃沙會吹到日本,重慶的工業酸雨會下到日本,“各人自掃門前雪”是行不通的。
以普遍聯系的觀念,如實地觀照世界,要對天命對自然充滿敬畏感,破除“人定勝天”的狂妄思想。當今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是由於自我中心主義所導致。世界本來是環環相扣、由無盡的因緣而構成的世界,任何個人、族群、國家都只是網絡中的環節。如果偏執於以我為中心、以我的家庭為中心、以我這個民族國家為中心,以人類為中心,都是“我執”的表現,就扭曲了這個網絡,無數人的我執,就會導致這個網絡的破裂,結果就形成種種沖突、痛苦、苦難,造成魚死網破的局面。因此,必須去掉我執,才能真正回歸到世界如實的狀態。在本來相互緣起的世界中,只有無我論,才能破除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以如實的心態對待自我和世界。
2、佛教的“因果業報法則”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生態責任倫理”。
在佛教看來,世界的關系不僅是密切聯系、互即互入的有機整體,而且這個密切相關的整體還受到“因果業報”的貫穿與支配,從而使得這個有機整體處在一個“動態聯系”之中。
從業力論推出的兩個基本原理:依正不二和自他同體。
業,是有意志、有意識的行為,此行為能夠帶來相應的後果。也就是說,眾生善惡染淨的行為,按照因果律而產生相應的苦樂果報。正報,從天堂到地獄的六道眾生,都是因為造了一定的業而形成相應的生命主體。依報,每一層級的生命主體所形成相應的生存環境。環境是由生命主體所決定的,有什麼樣的生命主體就會有相應的生存環境。
自,生命主體的行為,即別業。他,他人及社會群體共同所造的共業。生命不僅受個體別業的制約,還在更大范圍內受到共業的制約。所以,佛教的社會責任感,就從共業與別業的辯證關系裡推導出來。一個企業、一個學校、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一個地球,都是人類的共業所成,業由心起,“一切唯心造”,人心是造成今天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的根源。我們人類所生存其中的環境,並非機械的自然,也不只是生物的自然,它是同時反應出人的道德自覺與宗教實踐的“人化自然”。佛門裡“同體共生”“慈悲護生”“勤儉惜福”的觀念,可以體現為具體的環保行為:保護林木、關愛生命、拒絕使用原木木漿生產的衛生紙、節約辦公用紙、少用紙杯、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將因我們每一個人的參與而改變!
“自他同體”引出佛教的“平等”思想,為我們確立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價值原則。
佛教“眾生平等”思想首先是“有情眾生”之間的平等,每一個生命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沒有高低之分,不能以強凌弱,不能搞“人類中心主義”,將其它的生命隨意處置,任意宰殺,毫無顧忌。對於生態文明來說,保護物種的多樣性是維護生態平衡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保證。“眾生平等”思想,能讓人從觀念的深處理解生命的價值,從而在內心深處養成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的文化價值觀。
其次,佛教“無情有性”的思想則從生命體與非生命體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著手,說明要最終維護生態的平衡,也必須顧及非生命的自然環境之物,因為它們不但與有情眾生相互依存,甚至從終極的價值看,它們同樣具有與有情眾生平等的地位,忽視了它們的價值,有情眾生價值最終也無法確立,當然人類生命價值也無法最終確立。
其三,“眾生平等”、“無情有性”的思想,有助於培養一種“生命共同體”的共生生態的概念,有情眾生也好,草木瓦石、山河大地也罷,它們都是地球“生命共同體”得以“共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4、佛教的“戒殺、護生”的戒律為我們確立了生態倫理實踐准則。
基於佛教的緣起、業報、平等、慈悲、無我等思想,佛教將“戒殺”作為佛教戒律最根本、最重要的戒條和准則。“戒殺”就是不允許殺害一切生命,特別是人與動物,也包括不隨意砍伐、攀折草木。戒殺不僅指不得有直接殺生的行為發生,也指不得有間接殺生的行為,甚至不能有殺生的意念。《大智度論》指出:“諸罪當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世間中惜命為第一。”
由戒殺延伸的則是放生、護生、素食的行動實踐。它們是一種相互聯系、互為條件、相互補充的關系,它們不僅能夠培養人們慈悲向善的愛心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文化精神,也在客觀上有效地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與生態的平衡。
戒殺、放生、素食均是與關愛生命、保護動物相關的生活方式。不殺生,不人為或故意斷除有情眾生的生命。放生,“贖取被捕之魚、鳥等諸禽獸,再放於池沼、山野。”素食,不僅具有動物保護的意義,而且倡導素食對於緩解當前全球暖化、全球糧食危機及環境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畜牧業除了會生產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外,大量的禽畜糞便也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5、“心能轉物”,這是佛教推行環保事業的實踐基礎。
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導致我們現在大量以消耗能源、資源,破壞環境為特點的生產方式。佛教要引領社會風氣,改變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從人性的更深層次,把貪婪之心,把那種勾引人感覺欲望的乃至窮奢極欲的社會風氣扭轉過來,變成惜福節欲的良好社會風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個危機四伏的環境和社會。
佛教提倡,在物質生活方面只求滿足於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而將人的欲望降低到最低程度。佛教節儉惜福、少欲知足、勤儉簡樸的生活方式對於節約資源、維護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這對於糾正今天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緩解自然壓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如果我們能減少一半以上不必要的浪費與消費的話,那麼環境惡化的趨勢就會得到相當有效的扭轉。然後靠我們人類自己的智慧,發展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科學手段來加速治理我們的環境,那麼人類還是有救的。
6、“心淨國土淨”,這是佛教在人間創建淨土的理想目標。
佛教積極介入社會生活,帶動廣大眾生一起變革社會。要做到整個社會的清淨,帶動整個國土的清淨,就要從現在、從自己、從心開始。創建人間淨土,是佛教改變不合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參與社會變革的理想目標。我們都知道環保事業的緊迫性,但在物欲橫流的現時代要完全改變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卻是相當艱難。在“生存發展是硬道理”與“為子孫萬代謀利益”之間,確實存在著緊張關系。如何化解,需要用佛教的中道智慧,指導我們在提高生活水平與保持長久利益間找到平衡。
《維摩經·佛國品》:“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這段經文提出“ 心淨則國土淨 ”的命題,不可簡單地解釋為:自心淨,則淨土“自成”。其實還有一個中間環節——“心淨則行淨”。即菩薩行者帶領廣大眾生修各種度生的實踐。眾生是菩薩所成佛國淨土的根基。菩薩依上述種種“淨土之行”,令自“行淨”,亦教化眾生同自己一樣“行淨”。如是,同行眾生聚集,在將正報“眾生”淨化成“菩薩”的同時,則作為依報的“器世間”,亦莊嚴成菩薩將來成佛之國土。
總之,佛教要以自己的批判功能,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從人心的深處來改變貪欲導向的生活方式。在宗教的終極關懷下,佛教的生態學有著積極的批判潛能和重建現代文化的力量。建立在緣起性空的哲學基礎上,佛教的超越精神和廣博視野,理應為現代生態學的建立提供理論基石。
萬法緣起的思想為生態關懷提供了佛教世界觀的基石。由業力論引出的因緣果報理論為環保和護生提供了行為規范基礎。境由心造、依正不二的觀念解釋了生態破壞、環境污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原因。污染的環境是由污染的心所造成,清淨的環境是清淨的心的結果。
自他同體、慈悲為懷的精神是人與社會、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性抉擇。 “心能轉物”,這是佛教推動環保和護生的實踐動力。心是能動的,要改變我們這個世界,必須從心開始。“和諧世界,從心開始”,這是一個具有哲學革命意義上的口號,邏輯清楚,層層遞進,具有實踐的動力。
真俗不二的中道智慧,能夠指導我們在發展與環保,即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與保持長久利益間找到平衡。我們說“發展是硬道理”,於是長期來片面追求利潤、產值、政績,從而導致了眼前利益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緊張關系。現在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就是發展與環保並進,其中的緊張關系就需要佛教的中道智慧來處理。
這些思想明確指出: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穩定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人類施加於環境的影響,環境也會反過來還之於人類自身,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必然遭到大自然更加猛烈的報復,近年來頻繁的自然災害便是明證。
其次,“共業”、“共報”的思想,為我們確立“公共環保意識”提供了理論支持。今天環境污染、惡化,是人類的“共業”所造,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份責任來為生態環境的改變作出自己的努力,低碳生活應成為每一個人的習慣。
佛教生態倫理,可以在一定的意義上對治現代價值觀的扭曲以及自我欲望的過度膨脹,從而培養一種善待自然、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的生態文明,倡導一種樸素、和平、和諧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
“從心開始”,就從當下的凡夫日用之心開始,展開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實踐。在上求下化的過程中,改善我們生命的依報環境。這個心挑起了空有兩輪(悲智兩輪)。這是佛教哲學對於環境問題最具可操作性的實踐依據。
如《雜阿含經》第267經所說:“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 心淨 ”,要淨化什麼?這就一直歸結到我們人心中最陰暗的層面——貪嗔癡,這是生命痛苦和世界動蕩不安的總根源。具體來說,貪欲是自私的根源,導致對他人和自然的掠奪;瞋恚是仇恨的根源,導致沖突與戰爭;愚癡是認識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們從佛教教義的兩個基本點出發,推導出兩組可以與環保思想相契的基本原理:普遍聯系、性空無我和依正不二、自他同體。這兩組基本原理,也就是智能與慈悲兩輪。而連結悲智兩輪的主軸,則是 “ 心 ”。如《華嚴經》所說:“ 應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在本體意義上,心與物無所謂誰先誰後,佛法認為心物一元,心物不二。但是在我們實踐的層面,則肯定心的能動作用。
環境問題是人類活動所造成,也必須通過人心的變革得以化解。佛陀當年把佛教托付給國王大臣和長者居士,就是希望最有能力變革社會的政治家和企業家,在佛教智慧的指引下,實現心能轉物,在人間創建淨土。佛法並不是坐而論道的玄學,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踐的力量。復旦大學禅學會發起“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討論,並把環保理念落實到企業的實踐中。如會員所領導的一家印染廠,投放上千萬元的污水處理工程,為“心能轉物”作了有力的見證,被譽為當代“放生池”。(《人成則企業成,助人者必自助》,刊於《佛教觀察》總第四期,2009年5月;博客:http://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三十二、佛教女性觀
佛教產生於印度,佛教的思想會帶上印度社會風俗習慣、傳統文化等各種烙印。在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存在四種姓,尊卑等級十分嚴格。與種姓制度相伴隨的就是男尊女卑,印度的《摩奴法典》明文規定:妻子要把丈夫當作天神一樣尊崇,必須從一而終;丈夫可以任意毆打妻子、幽禁妻子;女子沒有財產權。當時的統治階級婆羅門規定:女性不准參加一切宗教活動。
佛陀在創立佛教時,提倡男女平等思想,諸多經論中都提出了女性應當具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佛陀並親自為各種女性說法。盡管佛陀從各個方面來提高女性的地位,但由於當時印度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佛陀尊崇女性地位主張也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阻力。所以,佛陀在考慮女性出家問題時,對傳統的思想也有所妥協,從最初的不同意女性出家,到最後同意成立女眾僧團,但對女眾制定了比男性嚴格得多的規定,如八敬法等。
《大愛道比丘尼經》中佛陀提出女人八十四態,認為女性存在多染、多欲、戀物、懦弱、善妒、煩惱重、依賴性強等多種障礙修道的本性,女性信佛者無法達到與男性完全的平等,因而,佛陀才對女性出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其實是佛陀對女性的關懷。
在小乘佛教的思想中,仍有許多婆羅門舊文化的思想殘余,如說女人身有五障,女性要成佛,必須先轉為男身,成大丈夫相。這是一種著相和重男輕女、男尊女卑、歧視女性的錯誤思想。
在大乘經中,“大丈夫相”並不是執著、拘泥於男女外表形相上的差別。即使是女性,如果得了道,具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具有大丈夫氣概,就是真正的大丈夫;否則,即使男性,也不是真正的大丈夫。佛碰到河上女、碰到勝鬘夫人,她們都結過婚,生過孩子,卻即身成佛。她們把佛當面說了一頓,佛說:“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夫人說得對,不可著相,沒有什麼分別相,女性也可成佛,而不需要轉男身。這說明,佛陀也有一個不斷修正、深化認識和開闊境界的過程,佛教和佛法也是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是與時俱進的。我們要強調“四依法”中“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的重要原則。
女性也有優越性,富有慈悲心,知道布施結緣、廣求多福,女性苦難比男性深重,學佛的也比男性多。《維摩诘經》“觀眾生品”中,天女(代表大乘智慧)與捨利弗(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的一場對答,天女每占上風,乃至將捨利弗轉為女身形象,進行角色互換,以說明大乘的女性觀——男女相緣起幻化、自性空,以表達男女眾生在終極層面的平等。
修學佛法是男女平等的,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何況是女性!若能止妄歸真,即女子身,立地成佛,如龍女然。從本質上說,沒有什麼男女分別相。阿彌陀佛身旁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不就是常現女身嗎?
佛法生自般若智慧,不執人我法相,視萬物法性平等,無淨垢和美丑的執著,沒有男尊女卑的分別見和世俗文化造成的偏見,完全是一種通達無礙的境界。《佛說轉女身經》:“諸法悉如幻,但從分別生,於第一義中,無有男女相。”
其實大乘佛教的女性觀是極富平等性、發展性的。
三十三、怎樣識別善友、惡友——佛經中的交友之道
儒家提倡五倫,其中,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一倫。俗話說:出門靠朋友;一個好漢三個幫;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在我們的生命中,除了家人,恐怕最能夠帶給我們安慰的就是朋友了。甚至對家人不能說的種種煩惱、無奈,也能與友人肝膽相照,一吐為快。所以人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但是知心朋友、能幫助自己向善、向上的朋友畢竟太少,而酒肉朋友、泛泛之交、當面是人背後搗鬼的邪友、奸友卻常遇到。特別在青少年時代,朋友的影響力,往往大於老師和家長。許多淪為罪犯的青少年,其走上歧途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交了壞朋友,被壞人拉下了水。因此交友之道,在人生的旅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佛教典籍在交友方面也有許多值得借鑒的論述。
首先佛經介紹了幾種不同類型的朋友,這對於我們慧眼識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佛說孛經抄》:“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則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何謂如秤?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秤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谷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有的朋友像花一樣,有的朋友像秤,有的朋友像雄偉的高山,有的朋友則如同厚德載物的大地。什麼是花一樣的朋友呢?光鮮時就插在頭上,枯萎時就會丟棄。這類朋友,在你富貴時就會巴結你,吹捧你,給你抬轎子,當你的走狗都願意;貧賤時就會拋棄你,路遇時就像陌生人,甚至向你投來鄙視的目光。
像秤一樣的朋友,物重就低頭,物輕就仰頭,你經常給予恩德,有財物送給他,他占到便宜了,他對你就尊敬;你如果不給他東西,他在你這裡無利可圖,他就會對你非常傲慢。
什麼叫做像山一樣的朋友呢?就像那雄偉的金山,鳥獸集聚。這種人富貴時能夠與朋友一起分享,共同榮耀。這種人就是山一樣的朋友。
什麼叫做大地一樣的朋友呢?人所需要的飲食財物,都仰賴他給予、幫助,對人從來情深意厚,這種人就是大地一樣的朋友。
所以交友要交山友、地友,而不能交花友、秤友。
其次,佛經介紹了交善友、良友對自己的好處,以及如何鑒別善友、良友。
《佛本行經》卷十六:“我略說友相,惡谏善勸行,厄難相救濟,是名真善友。”
自己要做壞事的時候,真正的善友會竭力勸阻,給你講清楚干壞事的嚴重危害、惡劣後果,想方設法阻撓你干壞事,挽救你,不讓你墮落。自己要做好事、善事的時候,真正的善友會鼓勵你,堅定你的決心,並幫助你完成善事,不讓你半途而廢。在你遇到危險、困難的時候,真正的善友會伸出熱情的援救之手,一心救助直到你脫離危險、度過難關。一貫有上述這些表現的,才是真正的善友。
《諸法集要經》卷第十:“具足於正見,心安固不動,勇猛心調柔,此名為良友。”
《正法念處經》還具體介紹了善友的十項功德。真正的善友、良友,有正知正見,明辨是非,循循善誘,一直堅持對自己的教育幫助,能夠防止自己非法的惡行,能夠讓自己遠離惡友,能夠幫助自己改正浮躁、猛浪等錯誤缺點,能夠鼓勵自己行孝、行善,能夠指導自己樹立正確的信仰,能夠讓自己懂得因果業報的規律,避免自己產生斷見、邪見,能夠教令自己布施,積累福德,能夠指導自己受戒、持戒,避免犯戒墮落,從而走上人生正軌,能夠增長自己的知識,增進自己的智慧,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具有正知正見,不會迷失人生的方向,在利人利己、度人度己的菩提道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長阿含.善生經》詳細闡述了什麼是惡友及交惡友的害處,飲酒吃肉時、賭博游戲時、奢侈YIN逸時交的朋友,對於你的過失從來不進行勸谏,而總是美言承順,谄媚奉承,只要你給他吃喝玩樂,他就是你最“體貼”的朋友。還有更惡劣的朋友,當面笑臉相迎,骨子裡心懷鬼胎,觊觎你的財產,饞涎你的美妻,挑撥離間,背後說你的壞話,暗施奸計,要將你置於死地。如《水浒傳》中林沖的朋友、同事陸虞侯,巴結高太尉,設計陷害林沖。
所以識別朋友,交什麼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北京海澱區原區長貪污受賄,被判處死刑,他總結的教訓之一便是“沒有過好交友關”,正是“世間不善及惡名聞,由惡友生”。那麼交友之法是什麼呢?怎樣才能交到善友、良友呢?
《大寶積經》卷八十八:“不以財利而作親友,當以淨心而作親友。”佛教還有一些經典,闡述了這樣一些交友的原則:真正的友情,是不會因為自己的權勢、錢財的盛衰而改變的,自己貧賤、遭難時交的朋友,相對而言較自己富貴時交的朋友要可靠些;要交心清淨、對名利權位看得淡的朋友,不要交勢利心重的朋友;要交品德高尚、沒有壞習慣的朋友,不要交缺乏道德觀念、壞習氣重的朋友;要交熱愛學習、知識豐富的朋友,不要交不愛讀書、知識貧乏的朋友;“知友不親近”,朋友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淡淡的友情才會真正的長久,像蜜糖那麼甜、粘膩的友誼,那是小人的交情,“親而不節久必洩渎”,無節制的親密,如經濟上不分你我、把自己和家人的隱私告訴朋友等超過朋友界限的言行,這種過分親密的友誼最終則會分崩離析,甚至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禍害。
《華嚴經》:“非眾生請我發心。我自為眾生。作不請之友。”
佛教中關於交友之道最具特色的就數此“不請之友”了。此不請之友,不是你有了權勢後自己找上門來巴結你的勢利眼朋友,而是大乘菩薩發揚大慈大悲精神,想盡種種辦法來與眾生作朋友,開啟心光智慧的菩薩會主動為黑暗中的眾生作明燈,幫助迷途的眾生脫離貪嗔癡的煩惱,以種種的善巧方便引導眾生走上正確的道路,惠予眾生了生死成佛之究竟大利。菩薩不染不著,不求回報,平等一如,自覺承擔起傳承如來甚深法藏的重任。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或是在修學佛法中,我們總會有迷茫、無助的時候。此時,或許父母、親屬、同事也無能為力,“天不應,地不靈”之時,我們會非常地需要朋友,此時,作為“不請之友”的菩薩會為自己帶來多大的安慰與幫助,只有自己去慢慢地體會了。
三十四、居家學佛之道
在家人奔馳於滾滾紅塵之中,內有父母妻兒之累,外有聲色財利的誘惑,社會時尚的影響,人際關系的糾纏,多種力量的挾迫,心思精力,大部分都用來維持生存,滿足匮乏性需要,重重系縛,道道障礙,難得安閒自在,很難專精修習戒定慧。其進道、解脫之難,自多倍於出家人。經教中喻為牢獄之囚、火宅之客。
然而修行條件雖差,只要能將佛法與自己的工作、生活、待人處世結合,居家學佛,仍然能夠解脫,能夠證入小乘的前三果和大乘佛位以下的菩薩。並且也有出家學佛所不及的殊勝之處:不依靠他人供養為生,而從事生產,創造財富,可奉養親眷,供養僧眾,廣興布施,服務社會,利益人群,六度俱全。
而且不離家庭、社團,從事各項為社會服務的工作,較出家人更便於修深入世間而出世間的大乘道,達到世間、出世間兩全,福德智慧雙圓。身處人群之中,與大眾同事,活動自由,接觸面廣,較出家人更便於用四攝法度化眾生。
依大乘般若深義,菩提覺智,不離世間,佛性種子發於五蘊,煩惱塵勞,即是菩提,在家的種種系縛、煩惱、磨難,只要能以般若正智融歸自性,都能轉化為修道的殊勝助緣。而且從煩惱塵勞中磨煉出來的道,更為真實堅固。
佛法的究極處,與其說超越在家相,無寧說更超越出家相。
因此,就絕大多數人來講,居家學佛,最為合適。先須由信而入,受持歸戒,聽聞、研讀經典,樹立正見。三學、八正道、六度四攝等,皆屬應修,尤其是以五戒為定慧之基。
釋尊所說的在家學佛之道,大略由人天道、解脫道、大乘道三級構成,以“一正命二布施三勸化”為正業,以人天乘善法為基礎。
1、正命
正命,即如法地正確地生活,狹義的正命專指謀生,為八正道之一,廣義的正命,可以包括物質生活、倫理生活、社會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宗教生活等。此即如何正確地過好現實生活、好生做人的問題。首先是掌握知識技術,從事正當的職業,養活家小,盡職盡責,服務社會,盡到公民的義務。凡毀壞五戒,有害於眾生的職業,如打獵、捕魚、屠宰、造作販賣煙酒毒品、賣YIN、違法經商、宣揚邪見等,皆不應為,更不能以此謀生。
在家人還應敦倫盡分,孝養父母、和睦夫妻、教育子女、尊敬師長、關懷親戚、交接良友,處理好家庭、社會的各種人際關系,過好倫理生活。
在家人還應進一步勤修人天善法,掙得後世的安樂。《雜阿含》九一經說:在家人欲得後世安後世樂,必須正信三寶,行三皈依;嚴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多修布施,救濟貧苦;如實知四聖谛等正法。
2、布施
這是獲得今生後世福報之道,是天乘法的重要內容。在家人有余財富,應恭敬供養佛、僧二寶,悲憫同情救濟貧窮孤弱疾病殘疾等人。
佛教還特別提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如植樹造林、種花種草、修橋築路、便利行旅、招待遠行人等。《雜阿含》第三六經雲:
種植園果樹,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捨;穿井供渴乏,客捨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如法戒具中,緣是得生天。
大乘經中,亦多處教誡在家佛弟子從事此類善舉。如《優婆塞戒經》教導在家菩薩應學習醫學,設診所治病救人;修治道路,除去石塊坑坑窪窪;曠路鑿井種樹修治泉水;修客捨、設津渡、架橋梁,熱情接待遠行之客,為行路者示以正道等。
3、勸化
即自覺擔負起社會教化的責任,以善法、佛法教誡、感化、勸導周圍的人,行法布施,度化眾生。這在《阿含經》中便多處倡導。如《善生經》說:親友間有了過錯,要及時幫助,“屏相諒呵”令其改正,要以惠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方法攝引眾人,像御車人一樣,率領大眾共同修善修法,趨向佛道。大乘更以此四攝法為菩薩必修的攝引眾生的方便。
大乘經中,也將隨其所住教化眾生列為在家菩薩修行的重要內容,要求在家菩薩隨所度眾生根機,教以人天善法乃至大乘佛法。若不如此,是為失職。
勸化眾生,須先從自己的家庭成員做起。《優婆塞戒經》教誡在家菩薩以正法調伏妻子眷屬,關心教導僮僕,為其治病,解決婚姻問題,先教以世事,然後教以佛法,令歸信三寶。《大寶積經》雲:
自得解脫,解脫眷屬;自得調伏,調伏眷屬;自得寂定,寂定眷屬;自得度脫,度脫眷屬。
若連自己的妻子兒女都教化不了,很難想象能教化別人。這裡實際上提倡教化眾生從家庭佛化做起,晚近太虛、印順等大師據此提倡建設佛化家庭。
對於擔任國主、長官的佛弟子來說,以正法治世,獎善懲惡,率導民眾行善修福,是其職責,大小乘佛經中對此有多處開示。大乘還以懲治暴君、貪官污吏為在家菩薩應盡的職責。據此,關心政治,以天下事為己任,應該是在家菩薩的義務。
想要勸化眾生,當然須先教化自己,精勤修持,完善人格,具足福德智慧。“己不被訓,焉能訓彼?”(《法句經》)教化,最有效的方法是自作表率,以德行和人格力量去感化。此外,還須以平等慈悲的態度,去關懷對方,掌握運用四攝法的技術。
教導勸化在家人,應以正命、布施等人天善法為首要內容。
總之,立足於家庭、社會,以正法為導過好人的生活,盡到倫理責任,勤作奉獻,力行布施,擔負起勸導眾人向善向道的責任,即以好生做人、發達人生為本,可謂釋尊所示在家學佛之道的根本立場。人間佛教的思想,在居家學佛之道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僅僅做到上面三條還不夠,真發信心的佛弟子還應在人天善法的基礎上,修解脫道。要以出離心為本,先觀察家庭、、五欲的過患,除貪愛執著,做到居塵不染,身在家而心出家。《法蘊中論》雲:
身雖在俗,受用妻子,心常清淨,不耽欲樂,是名身在家而心出家。
《大寶積經》雲:
在家修道,當觀女人,生厭離想、非長久想、不淨潔想、臭穢惡想、羅剎惡鬼恆啖人想、貪色難飽無止足想、惡知識妨淨行想……
若不觀察家庭、妻兒、五欲的無常、苦、空,做到身在家而心出家,而以世俗愛著心居家,縱修善法,亦難免滋長煩惱,增益無明,令自己與眷屬俱墮於生死海中,不得出離。
將人天道與解脫道結合為一體,並予以擴充升華者,為大乘道。大乘道以一如實般若智,一統人天善道與出世間解脫道,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本,方便為究竟,立足世間生活而修出世間行,以離我法二執的出世間心修自利利他的善行,雖勤修諸善而不染不著,一方面在六度行中淨除我法二執,圓滿智慧,一方面以智慧為導而修積福德,利樂眾生,莊嚴國土。
在家菩薩修大乘道,雖亦以一正命二布施三勸化為正業,然由有殊勝般若為首腦故,其精神境界與行為超然於人天乘、小乘行者:雖從事物質生產,與金錢打交道,“未曾暫捨一切智心”;不被得失成敗所系縛,其真心恆超然於物外;雖精勤學習知識技術,“以少功力多集珍財”,但只把它作為利益眾生的一種方便,並不貪著世間的物質文明;雖盡著父慈子孝、夫妻恩愛的倫理責任,卻身在家而心出家,並能攝化眷屬,同趨解脫之域。
以家庭為道場,以妻兒為法眷。在家菩薩盡管過著世俗的,乃至高等的物質、文化生活,卻不貪不著,不改內心超越世俗的真常解脫之樂。在家菩薩雖廣行布施,然不住於相,不圖人天福報,不計還報,隨時隨地,與人為善,助人為樂。更以廣大的願力,深徹的智慧勸化眾生,而心無所著,待人平等,態度謙虛,能“自捨己樂,為眾生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而不傾動。”
在菩薩道的六度中,在家菩薩應首先修布施度。在今天,布施度的修行,應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全身心投入為民眾謀利樂的工作,為兩個文明建設作貢獻,雖成績顯著,貢獻突出,而不求名,不計報酬,任勞任怨,甘作無名英雄,便是行布施波羅蜜。六度中的其余五度,尤其是般若度,都應修,但皆應不離世事,在動用中修。
禅定一度,雖然為發智慧的必由之路,但在家人不斷YIN欲,俗務繁忙,應隨宜而修,不能刻意追求四禅八定,發神通異能,宜修不離動用,從觀心入手的定慧一體之禅。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中,隨時觀察自心,把握自心,不為煩惱所動,入自性大定。
在家菩薩雖然發心修行,然多數人畢竟道力未充,處於名利堆裡,煩惱叢中,日受習染,徹底超脫,是為甚難。欲求即生永出生死,快速成佛度生,則有依佛陀果地功德建立的淨土法門,最為穩妥可靠。發深信願,在修積淨業三福,做好人的基礎上,隨時勤修念佛禅,則生死問題可即生了結,世出世間功果雙圓。這一法門對在家人來說,最為契機。
總之,無論依大乘還是小乘,在家學佛,按釋尊的慈訓,皆須以過好人的生活、做好人為本,以人天善法為基,以正命、布施、勸化為必修的重點,其發達人生的態度是至為積極的。
我們學佛、修行的人,必須把佛法利樂有情、莊嚴國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學習中,落實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要使佛法的精神具體化,使自己的思想言行與自己的信仰原則融為一體,實現法的人格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而真正佛化生活的典范莫過於《華嚴經. 淨行品》中所提倡的生活方式與修行方式。發起菩提心的在家菩薩,需要時時刻刻不忘失菩提心,時時刻刻憶念“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舉足下足之處、若坐若行之中,無論是醒睡盥洗,吃飯喝水,還是端身正坐之時,都要時時提醒自己要不忘眾生,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入第一位,得不動法。皆得妙法,究竟清淨……”就是如廁之時,也要“當願眾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
如此精密細致的菩提之心,綿綿不絕,日久定能成為一個人的心理定式,成為一個人的行為習慣,菩提之心,也必然就如同金剛石一般堅不可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