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精華語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 靜坐可淨化自己的心識,意念不亂竄,心中不亂想則不會招來干擾。每天坐一個小時,剛靜坐時身體不適是正常的,請別擔心,連續靜坐三個月後,就會感覺到不同。可循序漸進,先由每天20分鐘坐起,每天多增加一分鐘,直到坐到60分鐘,早晚都可坐。

  2. 可多靜坐和多運動;靜坐系調心,運動系調身,身心要兼調。靜坐會使心識沉靜;靜坐時,全身放松,心中放空,口念<藥師灌頂真言>,意念專注在兩眉之間,沒有雜思、雜念,不亂想、不亂看、練定力,如如不動。口誦<藥師灌頂真言>或佛號,心靜後,口就不誦,讓心識沉澱。

  3. 觀德於忍,觀福於量;有道德,系看一個人的忍耐力多強;有福者,系看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寬大,心量放大、不要執著、要看開,不要去執著一些事物相,靜坐可幫助對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處事較不會發脾氣;量大,福就大,人空空地來,空空地回去,過程要自己努力,這會影響下半生、下一世。

  4. 心要不隨意念飄走,隨意念飄就會被拖著走,所以要靜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理會外面境界,專心、專注。

  5. 人世無常,因緣聚合,該來就來,該去就去,心性要提升,人要隨緣,肉體會腐爛但靈不會滅,若執著在一合相裡,會修不上去。

  6. 灌頂加持,對修行沒幫助,若靠灌頂就好,佛菩薩不用辛苦倒裝下凡來渡眾;修行是為了修自己的清淨心,自性自渡,不攀緣,越來越不執著。

  7. 台北101大樓有101層,不同的樓層,所看到的風景不同;樓層不高,看到的只有眼前,樓層愈高看得愈遠。一般人眼前所見的風景(格局)與修行人不同,沒學佛如前者,眼光只有短淺的利益,有學佛如後者,眼光看得遠,故不要跟人計較。遇到阻礙或挫折時,要依循對的方向做但方法要圓融、圓滿。

  8. 修行系在修不要著相,萬緣放下,修清淨心;你說你的,別人說他自己的,要有智慧去判斷,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要用智慧觀照。

  9. 外道的干擾,系來讓自己的心性提升的;讀書有考試,修行也有考試;修行的考試,系在突顯自己的盲點,有的時候是佛菩薩來考試,讓自己有機會超越自己的盲點;有超越才能提升,才不會橫沖直撞,考的都是人性的弱點,名、利、情、財、色等。

  10. 心不要隨外境飄,不要隨波逐流,導致被誘而毀道行;沒守好那顆心,認假為真,故要守護心,練到不執著,才是真悟,讓心如如不動,不隨境而動;修行,系在修清淨心,即不染塵,如憨山大師,在溪流急湍的獨木橋上靜坐,奔騰的暴流猶如驚雷,耳根圓通後,心定下來,不動念就聽不到了。

  11. 要皈依經,經系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因此經不會偏;勿皈依人,人有七情六欲,若沒有守護好,隨境奔流後,很容易就會偏掉,心性就會被污染,故修行,要認清正道與外道,認清正道後,一步一腳印地修行。

  12. 修正道扎根成大樹、屹立不搖,這是道行;外道系來考驗修行人,因此要有正思惟來控制自己的心。有正思惟,不被境所影響,才能化解關卡;念經修行就是端正思維,讓以後更光明。

  13. 學佛,要舉止行為像佛菩薩,才是學佛。

  14. 人要有正信、正念,經文系要幫助證悟,念佛號可以靜心、攝心,或是有佛菩薩幫忙,但個人吃飯個人飽,心性要提升,要證悟還是要誦經,要靠自己。

  15. 要依經,勿依人,對事理的了解不清楚會誤導眾生,故人要明事理,要學正信、正法,跟善知識學習,誦經可以幫助自己究竟解脫,心性要轉,證悟要靠自己;五根手指不是齊的,釋迦牟尼佛的徒弟,不是每一位都成菩薩,有的成阿羅漢,因此有好的老師,也要學生自己努力打拚,故自性要自渡。

  16. 學校在教,不會只教一個科目,佛經亦同。《金剛經》、《藥師經》和《地藏經》各有妙用;《金剛經》系明心見性,《藥師經》系消業和補福德資糧,《地藏經》系佛門孝經,主超度。

  17.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人雖能一時得志,但罪惡會陪伴他一生,也會受良心的責罰,且祖德不佳,會障礙子孫的前程與光明。

  18. 佛說:「自作善惡,自受其報;心一念善,即是天堂;心一念惡,即是地獄;是佛是魔,皆系一念。」

  19. 放下,不要執著才能解脫,其實困擾我們的是心靈無法清淨安寧,而不是當下的生活;人的一生中,人、事、物皆是來來去去;來時莫喜,去時莫悲,隨緣方能自在,放下才能解脫。

  20. 過去世有出家過,會體質敏感,如此對自己有保護機制,不再迷失,曉得修行,是好事。

  21. 遇到困難要想辦法克服,不可輕易放棄,不然日後要翻身有時更困難;人出世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因為累劫累世因無明而造的業,此業力逮到機會會反撲,但只要堅毅不拔,且業障快消,再努力不懈,終有成功之日。

  22. 人多且聚集的地方,盡量少去,最好在家誦經,趕快消業。

  23. 人要常感恩,感恩是一種超然的品德,更是一種處世的態度,常懷感恩心,必有大智慧;若無感恩心,成就難持久。

  此文轉載於台灣牟尼精捨

 

上一篇:《第十八願善導釋》090念佛是因 往生是果
下一篇:慈誠羅珠堪布:用《金剛經》智慧破譯幸福密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