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 佛法是“心”法,完全表達的是心態,思想意識的造作,讓我們大家了解自然規律,認清宇宙真相。 所以說修行要抓住,以“心”為主題的方式來進行修正。既然如此,就不要去執著於外相,佛法是讓我們內心“離相”,而不是去抓住相。 
所以說,甘露丸,甘露水,甘露雨等等,捨利等等,都是借助這個條件來有助於安心而已。 如果抓住相去修行,累劫不得見性。離相修行當下間。 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說著相不好,也不是離相不離,因人而異,根性差別。修行要選擇對自己適合的就好。 
智者創造一切法,迷者善行一切法。 甘露,是形容詞,比喻香甜,甜美,滋潤。丸是固體球狀。水,是液體。雨,也是液體。常用佛門中的術語作為比喻殊勝。大家千萬不要把它給神話了。 佛法就是真理。何為真理?就是覺悟思想意識。也就是說智慧者所發現的自然規律。 
無論是在家人,還是在寺廟裡面的人,都必須要了解宇宙真相,然後方可進行修正自心,讓自心得到解脫,自在,清淨,快樂,安寧,這才是屬於出家。 如果心態不能轉變,妄念不斷,煩惱重重,業力不消除,無論身在何處都是凡夫、眾生。真正的出家是指內心的出離,內心的清淨。 
修行中不能抓住佛“法”相。另外主要的目的告訴大家,也不要抓住虛幻世界這個相,世界中一切的諸相也是虛幻的假相。 佛曾告訴大家在影像之中造作,不要被影像所困,不要被影像所轉。 何況是法相,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要以義故。又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所以說,經典是表達真理,表達自然規律,語言再美再豐富,如果違背自然規律,或不符合事實真相,也沒有絲毫的意義。 語言美與不美,豐富與不豐富,都無所謂,只要能夠說明、表明,真理和宇宙的事實真相就好。 這就是佛法,這就是經典的真實教義,不在於詞而在於意。不要盲目地對佛法的追求,更不能對佛法癡迷。 
好了,佛千言萬語,千方百計地就是讓我們六道眾生,早日覺悟自心,出離輪回的苦海,不要被影像所困,讓我們的心靈得到解脫。 首先,要斷除一切惡,願行一切善為基礎,逐步升華,要以菩提心為主,方可安心。 阿彌陀佛,釋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