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修持皈依的最終目的就是證得自性佛果,自己成為自己的依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要明白修持皈依的最終目的,就是證得自性佛果,自己成為自己的依怙,進而引領眾生證得佛果。所以,我們要期許自己,下決心從最初就依此修行,直到證得菩提之前,永遠不要退轉。

  佛法是智信,而非迷信。所以,佛法的一切善巧方便,終歸都是能讓眾生在解脫之道上,越走越順暢。那麼,如何能把道路走的清晰,就是需要我們帶著正知正見的去認知,佛法修行當中的種種善巧和方便。也能正確理解,“以指指月,指非是月”的意義。

  修證佛法也是一個“轉依”的過程。一開始眾生皆是依“人、語、識、不了義經”趣入佛門,其後轉依“法、義、智、了義經”而趨入修證實相。

  四依四不依,語出《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亦見於龍樹菩薩所造《大智度論》。於釋迦摩尼佛欲示現入涅槃時,告諸比丘:“從今日應依四法”。佛弟子從今以後當依此四法修學,依此四法辨明佛門善知識,依此四法鑒別正邪作獅子吼,依此四法乃能正修菩提道與解脫道,亦依此四法鑒別佛陀正法經論。

  《大智度論》雲:

  「依法」者,法有十二部,應隨此法,不應隨人。

  「依義」者,義中無爭好惡、罪福、虛實故,語以得義,義非語也。

  「依智」者,智能籌量、分別善惡;識常求樂、不入正要。是故言「不應依識」。

  「依了義經」者:有一切智人佛第一,一切諸經書中佛法第一,一切眾生中比丘僧第一;布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如是等是了義經。如說:法師說法有五種利:一者、大富,二者、人所愛,三者、端正,四者、名聲,五者、後得涅槃——是為未了義。

  那麼對於最後這一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又作何理解呢?

  這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

  (1)符合勝義、世俗二谛的道理,即是了義;不符合二谛道理的,就稱為不了義。

  法界實相沒有佛與眾生之分,沒有輪涅之別,這就是究竟勝義。雖然從勝義谛的角度而言,世俗規律都不存在,但就世俗谛來說,世間萬法仍然有其道理。例如,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有著如夢如幻的因果規律,善惡善報,必須脫離輪回,證得佛果。因此,只要符合二谛的道理,都是我們應該依教奉行的教法。

  (2)符合究竟勝義實相,稱為了義;不符合究竟實相的善巧說法,屬於不了義。這是從最究竟的實相角度來說的。

  例如,佛陀在初轉法輪時,對於根器還沒有成熟的眾生,暫時承認有“我”的存在,這是不了義法:而在二轉法輪宣講的空性,以及三轉法輪的光明如來藏,是了義法。不了義法的目的,是根據眾生的根器,暫時給予適合的教法,再慢慢引導至更高的見解。

  亦如,佛陀在《大般涅槃經》中說:“不了義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 ……亦於如來隨宜方便所說法中不生執著,是名了義……如經中說一切燒燃、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義故。令諸眾生墮阿鼻獄。所以者何?以取著故於義不了。”

  意思是:所謂“義”者即為佛法第一義空,佛法第一義空為實相。實相無相:一切皆是心生幻相。而凡是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皆是在幻中說,皆是夢中事,解脫的是幻中苦、夢中苦。若得真實智慧則一切無修無證,無苦可滅,無道可成。實相中實無眾生、菩薩、佛,一切眾生本成佛道。總之,不了義經為方便說,為小乘等經,不見佛性。了義經為究竟真實之說,為大乘經,能見佛性。

  因此,宣說世俗谛的經典,應該用世俗谛的道理來判別,例如教導取捨因果,行善去惡等道理,我們都應該依教奉行。而從證悟究竟實相而言,必須依止勝義谛,不依世俗谛。但是,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還是需要腳踏實地的切實先依不了義來趣入實相,才能通過了義而證得實相。所以說佛法修行,也是一個轉“依”為“不依”的過程。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當我們的身體淨化了,就是佛的壇城,所以一定要懂得珍惜它
下一篇:達真堪布:佛法能改變命運,一點都不迷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