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修持成佛要發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這是提醒大家發菩提心——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不用跟著我念,發心就可以了。無論講法還是聞法時都要發菩提心。
今天是法會的第二天,給大家念文殊菩薩修法儀軌的傳承。在此之前,先給大家講幾句。
昨天晚上,有一個居士說她很有福報,來到了朗措瑪寺,跟這麼多大乘佛子一起聞法,但是她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確如此,現在有很多這樣的學佛人,雖然皈依了佛門,但是並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到底在追求什麼,沒有任何目標。若是這樣,一切努力都將白費,所以要先確立目標,這點很重要。
很多人雖然皈依、學佛很多年了,但到現在還沒有目標,整天跟著別人到處亂跑、盲修瞎練。若是這樣,即使學佛了,還是會虛度光陰。所以,當自己有福報、遇到了佛法,就要認真地對待這個福報,先樹立目標,這點很重要。
佛非常慈悲,為了眾生講了很多法門,有人天乘、小乘的聲聞乘和緣覺乘,還有大乘的菩薩乘和密乘等不同的法門。大家應該先觀察一下自己,到底是何種根基的人,自己想要什麼,想追求什麼,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先把這些搞清楚,再進行選擇。因為有很多人只是追求世間的福報、人天的安樂,所以佛法裡也講了相應的法門——人天乘。
第一,人天乘。佛法裡講因果不虛,行善了才能得到善果,世間的福報也一樣,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若要得到人天的安樂,也要通過正確的方法和修行才能得到,這就是剛才講的人天乘。佛法是非常智慧的。若不求別的,對自我解脫、普度眾生沒有意樂,也不追求,僅僅想追求世間的福報和安樂,就修人天乘。通過相應的方法去修,不僅今生可以獲得人天的安樂、世間的福報,甚至來世以及生生世世都可以得到。
現在,有些人命運還可以,算有點福報;但有些人命運特別不好,一點福報也沒有,非常盲目、迷茫,完全掌控不了自身發生的一切事情。在世間,很多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沒有任何把握。如果懂得人天乘,並按此方法認真修行,就能掌控一切,這樣你的今生來世,以及生生世世都能獲得人天的安樂,心裡也不會迷茫了。
獲得人天乘要具備哪些條件?
第一,要有屬於世間的正見——深信因果輪回,這是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和條件。
第二,要有屬於世間的清淨戒律。清淨戒律即斷十種惡行十種善。這些條件都要具備,在這個基礎上,再多做善事,多幫助他人,多做好事,這樣,生生世世都能獲得人天的安樂,世間的福報。還有比如想生天,想享受天界的安樂,就修我們經常講的四禅八定。
現在我們是在欲界,如果不修天人的境界,可以修心,修成了,來世可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等,還有無色界的天界……可以享受天人福報,這就是人天乘。如果沒有修天人的境界,但是有世間的正見,斷惡行善,受持了世間的戒律,也積累了善根,做了許多好事,來世也只能投生為人,生不了天,這就是人天乘。
了解了人天乘之後,還要深思熟慮,自己一輩子值不值得為世間的福報和人天的安樂付出。佛肯定不贊同我們選擇這條路,也不會贊同我們選擇人天乘,因為這些都是不究竟的。雖然我們積累了很多善根,但這些善根都屬於有漏的,因為我們沒有掌握無我空性的智慧,沒有這些智慧的攝持。
有漏的善根還是無法脫離煩惱與痛苦。比如我們現在種因的時候,還有煩惱痛苦。雖然我們在做善事,做好事,但卻避免不了很多煩惱和痛苦;盡管我們做好事善事,但內心還有煩惱和壓力,尤其是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回報,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
我們種因的時候摻雜煩惱,摻雜痛苦,沒有脫離煩惱和痛苦,結果的時候就會這樣。世間很多事就是這樣,有的有權,有的有錢,有的有很多手下、眷屬,但也跟我們一樣,脫離不了痛苦,脫離不了煩惱,因為他曾經種善因,做好事的時候,摻雜了很多煩惱和雜念,那個時候沒有脫離痛苦,將來結果的時候也一樣,脫離不了煩惱,也脫離不了痛苦,甚至有些福報會給人帶來很多災難。
雖然有些福報來了,如發財了,但是家破人亡了,很多災難來了。所以為什麼說不究竟,為什麼說有漏,就是這個意思。說這些有些人可能聽不懂,是些佛教術語,但是剛才我這樣講就懂了……你們好好接觸這些人就知道,這些有錢有權的人,煩惱痛苦特別大。
我認識一個企業家,生意做的還可以,但他內心的煩惱和痛苦無法想象。他說,他經常有這樣的想法,晚上睡著之後,希望不要再醒來。以此類推,其他那些有錢有權的人肯定也是這樣的,因為這都是佛書裡講的,錯不了。十多年前我一直在寂靜處,沒有下過山,不了解世間人,也沒有太深的感受。下山後我接觸了很多有權有錢的人,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之前在佛書上講的現象,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更加堅信佛法的智慧,所以說世間法是不究竟的。
現在這裡肯定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做夢都想發財、都想升官的人。其實升官發財能給你帶來什麼?真的能帶來快樂嗎?不能!我們有時候看電視劇,看到皇宮裡的人,跟現在想升官發財的人有相同的心態。皇宮裡的人剛開始特別想進宮,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成為皇上的人。真正進宮了以後,知道了皇宮裡的那些事情,很多人真是生不如死,想出來卻很難了。想出宮卻沒了自由,因為已經變成了皇上的人,命是皇上的了,想出來是不可能只能呆在皇宮裡,那時真的是生不如死。我一看電視劇,就會聯想到這些。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做夢都想升官發財,以為升官發財後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一切問題都能解決了,其實,這是癡人說夢。等你真正當了大官、發了大財時,你就能感受到:“噢,原來真的是一種壓力、煩惱,而且權利越大,內心的煩惱越多;錢財越多,心裡的壓力就越大。”到那時再想放下,就難了!因為你已經進退兩難了。
有人說:“沒事,先讓我發一下財,體會一下那種感受。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我可以不要那些錢,把它們全部捐給寺院。這樣可以吧?”說的倒是很輕松,就怕你做不到。等你真的發財了,錢拿到手裡了,你就變卦了,不可能捐給寺院:“我不能就這樣把錢給出去,我還得用它做點事。”因為錢多了,你的想法也就多了,心態也就變了,所以你做不到。其實,這些世間的福報都是不究竟的,是有漏的善根,不應該選擇。但這也要看自己,反復掂量掂量、觀察觀察,看看自己能否放得下,能不能不求這些世間的福報。
第二,自我解脫。聲聞乘、緣覺乘都是屬於求自我解脫的,他們知道六道輪回裡只有痛苦,沒有安樂。彌勒菩薩講:“五趣之中無安樂,不淨室中無妙香。”不淨室是指公共廁所。公共廁所裡沒有一處有香味,同樣,在六道輪回裡,無論是天界還是人間,都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當然,若是按大乘的教理,在天界、人間都有乘願再來的人,比如在人間,修行已經達到一定層次的人,無論身處何處——人間、天界,還是地獄,他們都不屬於輪回,“猶如蓮花不住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們要麼是乘願再來的,要麼是通過修行已經超越了輪回,所以,他們不屬於輪回。除此之外的人,都不會有快樂。
阿羅漢、獨覺佛都是求自我解脫的,所以他們特別害怕接觸紅塵,一直逃避,盡量遠離。比如佛在世時的修行人,都是厭離世間,脫離紅塵的,一直在寂靜處修行。他們特別害怕接觸普通凡夫,怕影響到自己,所以,他們一般不接觸凡夫,沒有度眾生的發心和法緣。但是他們知道輪回如同苦海、火坑、羅剎州,所以他們有強烈的出離心。他們通過四谛、十六行相的修行,證悟了人無我和部分法無我,通過這種智慧斷除了我執,也斷了一部分法執,這樣就可以超脫輪回了。
寂滅分有余涅槃和無余涅槃兩種。在還沒有離開這個世界時,他的五蘊的肉體還存在,所以叫有余涅槃。在他離開了這個世界之後,就進入了無余涅槃——禅定的狀態,這種入定是寂滅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中,會保持很多劫。
阿羅漢、獨覺佛等小乘修行人在因地修行時,雖然也有慈悲心,但是沒有大乘菩薩所具備的慈悲心。他們害怕接觸凡夫,害怕紅塵,以逃避的方式修行,最後獲得解脫,但是這種解脫墮入了寂滅邊。普通凡夫因業力的牽引,被煩惱束縛著,所以是不自在、不自由的,而他們已經斷除了我執和一部分法執,所以沒有煩惱,也沒有業力的牽引。但是,他們的一部分法我執還沒有斷,還有法執,以及所知障和習氣障。
他們自己獨自修行,進入了寂滅的狀態,一直坐著,保持這樣的狀態,這樣導致的結果是,第一,不能幫助他人,不能度眾生;第二,無法融入社會,走進紅塵。宿世的父母都在輪回裡感受著痛苦,我們不能見死不救,所以是不究竟的。
其實,現在小乘種性的人很少,比如泰國、斯裡蘭卡、緬甸等國家的人,信仰的都是小乘佛教,但在中國,很少有人信仰小乘佛法。中國是觀音菩薩的所化地,如藏地、漢地都是大乘種性,都信仰大乘佛法,學修大乘佛法,都是對大乘佛法有信心的人,一般不會選擇自我解脫的修行。但有些居士不懂,不知道什麼叫“阿含”,一說“阿含”覺得可能很好吧,也有想接觸的,但肯定是學不了的。因為中國是觀音菩薩的所化地,都是大乘種姓者,肯定學不了阿含這些小乘的經典。
以上是第二個選擇——自我解脫。在座的肯定也有這種人。這些人要深思熟慮,應該放棄這種想法,要發大乘菩提心。
第三種選擇,是大乘的普度眾生。不是為了人天的福報,也不是為了自我解脫,而是為了普度眾生。因為知道一切眾生都是自己宿世的父母,所以有普度眾生的心願。
要想普度眾生,就得先讓自己成佛。因為自己成佛了之後就可以轉法輪;轉了法輪之後,就有自己的教法;眾生在你教法下獲得解脫、成就,都算是你所度化的。可能有其他佛菩薩來協助你弘法,但是這個教法畢竟是你的,所以功勞都歸你,這樣你才是真正度化眾生。之前都不算你的,因為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其他佛菩薩都是協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所以真正要度化眾生,還是要有自己的教法。用世間的企業來比喻,就像是給別人打工,你再厲害,這個企業也是別人的。等你有了自己的企業,一切都是你自己的了。所以要想度化眾生,首先自己要修持成佛。“為了普度眾生,所以我要成佛”,這樣的決心叫菩提心。
我們現在通過儀軌每天都在發利他菩提心,但是還沒有發出來。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相續中還沒有真正產生這種心,只是在特意想的時候才有這種願望。但是通過不斷地提起正念,反復通過儀軌發菩提心,我們的相續中慢慢就可以產生這種心。當菩提心真正生起來之後,就可以放松了,這時一點都不耽誤生活和工作,也不耽誤正常所做的一切。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裡講,當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之後,即便在睡眠、放逸的狀態中,或到公園、游樂場游玩,善根也不斷地增長。因為已經發出了利他菩提心,一切就都是為了眾生。進入睡眠狀態是修行,是在調整自己。人肯定需要休息,不休息身體受不了,修行需要健康的身體,為了更好地修行,需要保護好身體;而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普度眾生,這樣睡覺也是為了眾生。
適當的出去玩也是可以的,因為修行需要放松心態,有好的心態,是為了修行;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普度眾生。所以菩提心發出來了之後,即使玩也是在修行。
以前我經常給居士講這些,所以很多居士會說:“我在為眾生吃飯,我在為眾生玩,我在為眾生……”後來我糾正了,因為也不一定。要到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之後,睡覺、吃飯、游玩才是為了眾生;沒有發出來之前不一定是為了眾生,也許是造業。普通凡夫的所做所行、所思所想、所言所語無不是造業。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之後就不造業了,而是時時刻刻都在修行。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大家先在這一點上下功夫。
這種利他菩提心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在相續中產生。我們在百日共修時講過,通過修四無量心等方法,總有一天會產生利他菩提心。當菩提心真正生起後才可以放松、隨便,但是這時的放松、隨便和之前的不一樣,是有智慧的放松、有智慧的隨便。所以要把菩提心發出來。雖然發勝義菩提心有點難,但是發世俗菩提心一點都不難。世俗菩提心即利他菩提心,就是為眾生成佛的願望,在我們普通凡夫的相續中也可以產生。
世俗菩提心是世俗人的相續中也可以產生的。勝義菩提心是聖者的境界、超越的境界,普通凡夫發不出來,不可能具備這種功德。所以真想學佛修行、解脫成佛,就要多下點功夫,先把菩提心修出來,這樣吃喝玩樂、行住坐臥等都會變成修行,什麼都不耽誤、不影響。
可以為家人付出,但要發菩提心,不能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家人而去照顧。很多人說:“我對家人是真心的,對家人的付出沒有一點私心。”其實,這仍然是以“我”為中心的一種付出,還是在造業。那是不是不能為他們付出了?不是。若是以眾生為中心就不是造業,所以要轉念,菩提心:“這些孩子和家人都是與我最有緣的眾生。”以這種心態去付出、照顧他們,這就是發菩提心,也是一種修行,這樣才可以化解怨恨、了結恩怨,真是不可思議的。
以前我講法的時候,面對的人大部分是居士,而現在面對的大部分是出家人,所以很少講這些內容。其實,五年前我就給大家教了這個方法——轉念。你身邊有很多孩子、很多人,你也沒有去照顧他們,還不都是因為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家人……”嗎?轉念了就不同了,為什麼要照顧身邊的眾生呢?因為雖然眾生都是平等的,但從今生今世的角度來講還是不同,他們與你的緣分最深、離你最近,也是最需要你的眾生,除了你沒有人照顧他們,而其他的眾生並不是最需要你的。
比如你收養的孩子,雖然不是你親生的,但也是跟你最有緣的眾生,是離你最近、最需要你的眾生,跟你的親身骨肉一樣,所以要跟親生的同樣對待,要發菩提心,這樣就可以化解怨恨、了緣了債了。只是轉一下念就可以了,對你一點影響都沒有,也不耽誤你的生活和工作。所以,轉念非常重要。
善惡大小隨心,不隨相。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一切都是你的心,心態、意念轉變了,就變成了菩提心。若是心念不轉變,都是在搞輪回。現在很多人都特別郁悶:“我對孩子非常好,但他就是不聽話;我對家人也特別好,但還是無法跟他們溝通。”現在很多夫妻雖然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但都反目成仇,像敵人一樣,一看見就起煩惱、生嗔恨心。
其實,這些孩子、家人,都是所謂的“不是冤家不聚頭”,這些問題只有通過佛法和智慧才能解決,通過轉念“轉識成智”。輪涅就像手心手背一樣,念不轉就是輪回,念轉時就是菩提,煩惱即菩提。若是不轉念,你的問題永遠也解決不了,你對他越好,對他們越付出,他們越不認你。
但發了菩提心就不同了,因為你的心態變了,沒有任何要求地付出:“他們是我成就的助緣,是我的福田,為他們服務是正常的。”應該這樣發菩薩心,不求任何回報、無怨無悔地付出,這樣你就會珍惜他們,他們也會珍惜你的。轉念的同時,你的家庭、生活、命運等一切都會改變,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真的是不可思議。
現在很多人對孩子和家人都是有要求、求回報的,把自己的觀點強行加在他們的身上,這種人沒有智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福報,作為修行人只要付出了,最終成就的是自己,快樂的也是自己。若是不發菩提心,不轉念,你只會煩惱痛苦,最終會走投無路。
真正生起菩提心之後,一切業障都會消失,一切資糧也會圓滿,這樣你的人生就會圓滿,命運也會隨之改變。所以,希望大家選擇發菩提心,選擇大乘妙道,但是偶爾性的修行是不行的,要隨時憶念、晝夜修行才能產生菩提心。
今天給大家講了三種道:人天福報、自我解脫、普度眾生,大家觀察一下自己,調整心態,最好選擇普度眾生,因為這是最圓滿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 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
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 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師達真堪布仁波切宣講於2018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