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第21品下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下)白話文
二、聞法無住假名眾生
前文說明佛不住著「能說”之相,因為不住法相,才名為真實的說法。說法者無生滅心,方能與真性相應,不落言聲有為,種種造作諸相。
經文中,佛陀贊歎尊者,名「慧命須菩提”,此是佛陀二番嘉許,在第九分,佛陀贊譽尊者得無诤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因尊者不作是念,實無所行,不著我人眾生壽者。今再次贊許,實乃尊者已聞說是經,深解義趣(見第十四分),能擔起如來家業的付囑。
慧以德言,命以壽言,即長老之異名。
慧命者,達佛智海,入深法門,悟慧無生,覺本源之命,非去非來,故曰慧命。
慧命須菩提,即悟解無生法,入佛智海,非去非來,非生非滅,與真源本性契合無間,能直下承擔如來慧命的事業。此德,非世間福德可稱量譬喻的,因此,佛陀贊揚尊者,不僅是人中有德的長老,且能悟解般若深慧,此慧德乃與日月同齊,法界同壽,綿延不絕,是真正以慧為命。圓悟克勤禅師說:
直下懸崖撒手,放身捨命,捨卻見聞覺知,捨卻菩提涅槃真如解脫,若淨若穢,一時捨卻,令教淨裸裸赤灑灑,自然一聞千悟。從此直下承當,卻來返觀佛祖用處,與自己無二無別,乃至鬧市之中,四民浩浩,經商貿易,以至於風鳴鳥噪,皆與自己無別。然後,佛與眾生為一,煩惱與菩提為一,心與境為一,日與暗為一,是與非為一,乃至千差萬別,悉皆為一。
方可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都混成一片,而一亦不立。然後,行是行,坐是坐,著衣是著衣,吃飯是吃飯,如明鏡當台,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自初不作計較,而隨處現成。
淨穢捨卻,還來淨裸裸赤灑灑的面目,洗盡鉛華,返觀祖佛用處,與自己無二無別。明暗、是非、心境、塵緣,乃至煩惱菩提,混成一片,悉皆為一。那時,鬧市沸騰,人間風鳴鳥噪,自是木鳥看花,萬籁俱寂。明鏡高懸,任他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不作計較。《妙色王因緣經》說: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病。
《金剛經》要我們心無所住,凡所有相,不生愛著,心有愛結,生憂悲恐怖,飄零於三界風塵中,流浪他鄉。深解般若旨趣,聽受金剛妙法者,知佛陀的深心真情,原是喚醒夢中人,不再受三毒的妄想煎熬,累劫身心沈疴之病。只要離卻諸相愛著,人人本有個無憂無病之身。
從前,有一個老太婆買了一瓶酒,在返家的途中,摘取路旁的果實來吃,她吃得很高興,不久口渴了,向村落的婦人要了一杯水喝,覺得水甘酣美味,便向婦女感謝的說:「妳的水太好喝了,我這瓶酒與妳的水交換。”那位婦人就拿了一瓶水與她交換。老太婆興高采烈的將這瓶水帶回家,打開瓶子想再嚐嚐看,可是發現水一點也不甜美了,不過跟普通的水一樣罷了,她覺得很奇怪,再喝了幾口,水依然沒有味道。於是她邀了許多鄰居來喝看看,但沒有人說好喝。老太婆才如夢初醒,明白了是因為吃了甜美果實的緣故,無味的水才變得美味。
我們也常常不明真相,像故事中的老太婆一樣,拿著昂貴香醇的美酒,去交換一瓶清水回家,凡夫的心行,見相成迷,於根塵妄生覺知,空起怨親之想,致使人我诤論不休,相互欺凌輕賤。《金剛經》是諸佛心印,印可有我有人有佛有法的住相,即不解諸佛如來所教。空去虛妄諸相,妄心歇息,真心妙用,全體大現。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依三谛釋義,聽聞信受般若經教者,已生清淨信心,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他已經不是凡夫(即眾生),雖然發了菩提心,仍須信、解、行、證,莊嚴因地,具足福慧。以發心的立場,他是個菩薩,已泯除眾生相,但果報仍在凡夫位,所以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眾生──順俗谛之名。
非眾生──順真谛聖者之名。
是名眾生──順中道第一義谛之名。乃聖凡不二,平等真如,般若本體也。
前文言,「說法無住”,不可作念,如來有所說法,不然即為謗佛,下文述解「聞法無住”,於般若妙義生起信心清淨者,心不住聞法相,住著眾生非眾生之相,因為眾生相當體即空,不論是未發心的凡夫,或是已生信心的菩薩,就平等法性中,無佛法二相,哪裡還有眾生相呢?
佛陀為斷眾生著相的習氣,三番兩次,殷勤咐囑叮咛,要吾人善護念其心,不起佛法聖見,不墮斷滅散亂之知解,令教凡聖盡,不住兩頭,方是正見。《大智度論》卷二〈釋婆伽婆〉:
如諸佛世尊,若人以刀割一臂,若人以栴檀香泥一臂,如左右眼,心無憎愛。是以永無習氣。梅闍婆羅門女,帶盂謗佛。於大眾中言:汝使我有身,何以不憂,與我衣食?為爾無羞,诳惑余人。是時,五百婆羅門師等皆舉手唱言:是是,我曹知此事。是時佛無異色,亦無慚色。此事即時彰露,地為大動,諸天供養,散眾名華,贊歎佛德,佛無喜色。復次,佛食馬麥,亦無憂戚。天王獻食,百味俱足,不以為悅,一心無二。如是等種種飲食、衣服、臥具、贊诃、輕敬等,種種事中,心無異也。譬如真金,燒鍛打磨,都無增損。以是故,阿羅漢雖斷結得道,猶有習氣,不得稱婆伽婆。
諸佛世尊,種種贊诃、輕敬事中,猶如真金,不論燒炙鍛烤,都無增損。因心不著諸相,不起動搖,形色言聲豈能诳亂欺瞞呢?
一位僧人向本空禅師請教:「如何喝茶說話,不著喝茶說話呢?”本空禅師問他:「你認得嘴嗎?”僧人就問:「什麼是嘴?”本空說:「那兩片皮也不認識?”那僧人又問:「什麼是本來主人翁?”本空說:「大庭廣眾之下不要牽爹拽娘的。”
又有一僧出來問:「請師父為我指出本性。”本空說:「你迷失本源已經多久了?”此僧答說:「現在蒙師父指示,我明白了。”本空說:「我要是能指示你,我就迷失本源了。”這僧再問:「那我要如何是好呢?”本空禅師以偈頌答道: 心是性體,性是心用。
心性一如,誰別誰共?
妄外迷源,只者難洞。
古今凡聖,如幻如夢。
凡聖如夢如幻,設教示道,不過為治眾生妄想大病,病去藥消,渡河棄舟,如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贈別君素上人詩:
窮巷唯秋蘋,高僧獨坐門。
相歡如舊識,問法到無言。
水為風生浪,珠非塵可昏。
悟來皆是道,此別不銷魂。
問法無言可說,因為那清明澄滢,五色輝映,能照破長夜,不被塵沾物壞的摩尼寶珠,非口議思惟能及。若能悟得風浪自風浪,波心不相干,由此觸目揚眉皆是道,應物接機,迎賓送客,了無系絆,知見盡消融,耳目全無用,任梅子熟,栀子飄香,過去未來都無思量。
心不作念,佛法名相,有佛名法名,有佛相法相,如此般若的真實受用,能降伏妄想心,安住菩提真心。雖然《金剛經》旨在離相無住,並非要我們不去聽受,不讀誦奉行經教,不然佛陀就不會多次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無量劫供養承事八百四千萬億諸佛等,與受持四句偈等功德作校量,肯定受持讀誦者的福德非算數譬喻所能稱量。
所謂聞、思、修,入三摩地,佛法難聞,經教難信,能值諸師演說法義,是百劫難遇,須菩提尊者二次稱揚「希有世尊”,是悟解無上法,難遭難遇,直至尊者深解義趣,涕淚悲泣。
有一天,佛陀與他的大弟子阿難經過市街,在一個魚販面前停下來,佛陀跟阿難說:「阿難!你到魚販身邊,摸一摸鋪在魚攤下的茅草。”
「阿難!你現在聞一聞你的手,有什麼味道?”
「我的手充滿腥臭的氣味,令人感到難受!”
「阿難!一個人如果親近惡知識,不依諸佛正法行道,就像鋪在魚身的茅草,令人嫌惡,最後必然惡名昭彰。”
佛陀和阿難走到香販的面前,對阿難說:「阿難!你去跟香販乞化一個香囊!”
阿難依照佛陀指示,乞了一個香囊回來,佛陀又問他:「阿難!你暫時將香囊放下,再聞一聞你的手,看看有什麼味道?”
阿難聞過手後,跟佛陀說:「我的手上,現在香氣無比!”
佛陀就開示阿難說:「阿難!一個人如果是親近善知識,依諸佛所教,熏習德性,必然能夠讓人歡喜受益,美名遠播。所以阿難!你今後應該經常和捨利弗、目犍連他們在一起,他們清淨的德行,必然會啟發你光明的本性,就像手裡握著香囊一樣,熏習善知識所教,奉行正道,自然內德馨香。”
《金剛經》的威德,不只是一袋香囊而已,它如華嚴香水海,除去無量劫中的惡習腥臭,令我們身心湧現香雲,觸物香薰十方,遍及法界。《金剛經》分分皆妙門,字字化百障,處處開啟吾人含藏的恆沙性德,以《金剛經》所教,回向我們的現實生活,無憂無惱。我以處世六妙門,和各位分享《金剛經》的妙用。
(一)以無貪為富有。
(二)以無求為高貴。
(三)以無瞋為自在。
(四)以無癡為清涼。
(五)以無相為淨土。
(六)以無得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