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開宗根源在流通文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一段文,是整部《觀經》畫龍點睛的地方,可以說是我們的生命,也可以說是淨土宗的生命。如果不是因為持名念佛能夠往生成佛,那我們能有什麼依靠?如果要依靠觀想才能往生,或是依靠五戒圓滿才能往生,或是依靠十善圓滿才能往生,那我們怎麼辦?因為我們觀想不來,持戒、行善也不清淨,豈不是永遠出離無期、永遠沒有希望?而念佛剛好是往生的正因,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成佛,豈不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段經文所顯示的,就是我們的生命,甚至比我們的生命還重要!
這段經文,也是日本淨土宗開宗的根據。大家可能會很驚訝,開創一個宗派是何等大事,必須有經論、判教、傳承、教理組織架構,所謂“教、理、行、證”,怎麼可能依短短二十一個字就開創一個宗派?《法然上人全集》裡有一篇《選擇集綱要》,其中一段對話就透露出法然上人是依據這段文建立淨土宗的,這一段話編在第十四段,叫作“開宗根源在流通文”(《法然上人全集》815頁),我來念一遍:
法然上人常向人講的一句話便是《觀經》流通分之文:“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並說:“聞名不信如不聞,雖信而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
此《觀經》流通分之文是整部《觀經》的核心、骨髓、結晶,是淨教的宗旨、方針、目足,是十六觀的千裡來龍在此結穴。《觀經》一部的千開萬阖,在於誘引群機入“一向專稱”一行;彌陀本願、世尊本懷在此。然而古今諸師未徹佛意,無擇法眼,故於此經文昧而不知、盲而未見,以致解釋此經,千解萬釋,皆誤佛意,未中正鹄。獨有傳承昙鸾祖師之正脈、世稱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釋此《觀經》,闡彌陀本願正意,彰世尊出世本懷。大師解釋此經文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真是一語萬鈞,淨宗宗義,如撥雲見日,朗然獨照;似花落蓮成,不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