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善導大師:《第十八願善導釋》 062 念佛往生 不需插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念觀兩宗”與“念觀廢立”

  講到《觀經》這段文,我們就將相關的教理一起提出來說明。

  《觀經》有所謂“念觀兩宗”與“念觀廢立”的教理。也就是說,從施、開、廢的過程來看,可以就兩宗來解釋——十三觀(定觀)為宗,以及念佛為宗。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就說: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這就是“念觀兩宗”。但這只是引導的過程,不可能一經有兩宗,而是一種施設的善巧方便,所以,最後顯明“念觀廢立”。因此念佛三昧跟觀佛三昧的廢立關系,就是廢觀佛三昧、立念佛三昧。

  “廢”,不需插助義

  對於廢立,往往有人會誤解,這個“廢”字聽起來似乎比較刺耳,但是在這裡,我們對“廢”要有正確的認識與把握。譬如說定觀,也就是定善“息慮凝心”,我們根本做不到;而散善“廢惡修善”,尤其是“世福”,不管是學淨土還是學聖道,乃至一般沒有學佛的人,都是應該奉行的,因為這是做人的根本,怎麼可以“廢”呢?所以,這裡的“廢”,是就往生來講的,是說往生不需要這些插助,這叫“廢”。

  因此,並不是說“要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念佛就好,除此之外,定善、散善都要捨掉,都不要做,甚至可以殺生、行十惡”,絕對不是那樣。如果是那樣,他就連佛教徒都稱不上了,怎麼會是淨土行人呢?

  “念觀兩宗”是善導大師所解釋的,雖然在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裡並沒有“念觀廢立”這四個字,但是有這個含義。因為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最後就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就是善導大師廢立的含義。而在此文之前,就說:

  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又說:

  自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整部《觀經疏》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廢立的含義。

  這方面的貼切比喻,就如龍樹菩薩在《易行品》所譬喻的“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也就是說,“難行道”就像在陸地上靠著兩腳行走,要到很遠的地方,這個很苦,而且往往到不了;如果是水路乘船的話,就比較輕松、安樂,這就是“易行道”。

  交通工具取捨喻

  以現代的交通工具來說,我們如果要搭飛機的話,就一定要捨掉汽車、火車、船只之類,不可能腳踏兩種交通工具,既坐飛機又坐船,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同樣,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一心靠倒,專稱佛名,那人人都能往生,因為這就是阿彌陀佛的願,這就是往生的正因;如果三心二意,不靠阿彌陀佛的大願船,而全靠或兼靠自己的修行功德,那就不一定能往生。

  所以,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念佛,從幾位祖師的傳承,尤其從《觀經》“付囑文”的結論來看,都是指“專念彌陀佛名”,也就是稱名念佛,而不是觀想、觀像的念佛,更不是實相的念佛。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只要稱名念佛,就受得起釋迦牟尼佛“芬陀利華”的贊歎。

 

上一篇:怡西法師:《比丘尼八敬法》(中)
下一篇:淨空法師:修行人,不能吃苦可不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