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八敬法》(中)
——怡西法師2016年講於美國新澤西
大眾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別解脫經難得聞
經於無量俱胝劫
讀誦受持亦如是
如說修行者更難
尊敬的願廣和尚尼、妙正法師、悟慈法師、弘靜法師、妙正法師以及諸位仁者:
大家好!阿彌陀佛!
前面給大家介紹了,比丘尼得以出家的因由,是佛的姨母摩诃波捨波提求出家,佛陀起初不聽許,阿難尊者三次替女眾請求,佛才聽許,但是讓阿難尊者向姨母說明八敬法,能尊守就聽許出家。當然姨母發誓盡形壽奉行八敬,於是從姨母開始,女眾才有機會得以出家修行。
接下來,我們就從制訂背景、產生過程、形成因緣等三個方面作一個簡要地梳理,使大眾了解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八敬法是世尊慈悲、智慧與大雄力的體現,是佛教的平等精神,八敬法的出現,挑戰了當時社會的主流意識,成為提高女性宗教地位的起點。
當然它還是女性得以出家修行的根本戒法,是女眾成為比丘尼的前提條件。
通過對八敬法的學習,體會佛陀制訂八敬法的悲懷,由此樹立對於八敬法的正確認識。
一、八敬法的制訂背景
八敬法,又稱作八敬戒、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師
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違法、八不可過法,單稱八敬。即比丘尼尊重恭敬比丘之八種法,如來成道後十四年所制。
世尊制訂八敬法的背景,需要從社會背景、宗教背景二個方面來探究。
(一)、社會背景。
古印度也經歷過由母系社會轉向父系社會的發展過
程。
在吠陀時代,女性還與普通男子地位相當。
在黎俱吠陀時代,(約公元前1500——1000年),大體上還是一夫一妻制,說明女性還有一定地位。
至夜柔吠陀時代(約公元前1000——500年),女性地位下降,將女子與“不信、污濁”這類的詞連在一起的語言很多,不過女性還可偕同丈夫一起或是單獨主持祭祀之禮。
至經書時代(約公元前500——250年),女性地位更趨低落。女性附屬於男子,不能獨立,公認一夫多妻制,種姓地位越高,婦女權利越低。妻子對丈夫有絕對服從的義務。
佛教經典當中也記載了一些內容,可以窺見古印度時代女性生活狀況。
1、 古印度女子在法律上沒有財產繼承權。
如《長阿含經》卷七《弊宿經》上說:有一位梵志年老去世,留有二妻,大妻有子成年,小妻有娠,大妻之子對小母言:[所有財寶,盡應與我,汝無分也。時小母言:汝為小待,須我分娠。若生男者,應有財分;若生女者,汝自嫁娶,當得財物。]
意思是說小的妻子沒有繼承權,而如果她生下的是女孩,同樣沒有繼承權。
2、古印度女子在人格上沒有獨立自主權。
如《妙法蓮華經》上說:[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就是當布施的時候,女子是可以被當做所布施之物給予他人的,自己並沒有獨立自主權。
(二)、宗教背景。
1、外道和佛教內部都有不利於女眾出家的消極因素。
基於當時的社會認識,古印度的諸大教派都沒有女人出家修行的先例,甚至“天衣派”祼體外道將女人完全排除於救贖的可能性之外。
在佛教內部也存在一些不利於女眾出家的消極因素。在當時的社會中,男尊女卑的思想非常嚴重。如果允許女眾出家,那就會給佛教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如《毗尼母經》中記載了一大堆話,因時間關系,就不念原文,大體上的意思是說:
如果女眾不出家,諸檀越將無比的恭敬供養比丘僧,如果女眾不出家,比丘僧的威德過於日月,外道根本不敢正眼看一眼比丘僧們。如果女眾不出家,佛之正法應住千年,由於女從出家,今減五百年等等。所以當時要開創允許女眾出家的先例,佛教要面對多麼大的社會壓力。
宗教背景的第二點是:
2、佛教要考慮內部的學修關系。
佛教是絕對禁止出家眾男女愛欲的,如果女眾出家,如何解決男女二眾清淨相處問題?僧團當時過著托缽乞食、游行弘法的生活,如果女眾出家,根據女性體質較弱的生理特點、以及當時的印度社會安全狀況,如何消除女眾日常游行生活中的困擾與危險?另外當時的僧團教育工作已經由諸大長老承擔,長老們當然都是比丘的身份,如果女眾出家,又該如何解決女眾的教育問題?對於這些實際問題,應該說佛陀都作了深刻的思考,所以世尊在制定八敬法前以比喻來申明意義:
《中本起經》說:[佛告阿難,假使女人,欲作沙門者,有八敬之法,不得逾越,當以盡壽,學而行之;譬如防水,善治堤塘,勿漏而已,其能如是者,可入我律戒。]
《毗尼母經》說:[所以為女人制八敬者,如人欲渡水先造橋船,後時雖有大水必能得渡。八敬法亦如是,怖後時壞正法故為其制耳。]
這二種比喻例子不同,但義理無別。都一致說明了佛陀制定八敬法的根本思想——防壞正法。
通過以上從社會和宗教二個方面來說明八敬法的制訂背景,可以看到:八敬法的形成,是立足於女眾當時的實際狀況的,但是也要看到,著眼佛教永遠的“正法久住”的慧命問題,對治女性習氣,促使尼眾斷惑證真才是更深層次的制訂背景。
二、八敬法的產生過程
八敬法的產生過程前面已經跟諸位有說明過。八敬法是怎樣產生的呢?這個問題在諸家經律中就有說明,例如:
《大愛道比丘尼經》、《中阿含經》、《中本起經》、《毗尼母經》、《四分律》、《五分律》、《僧祇律》、《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等經律當中均有記載。
各家經律的記載大同小異,從整體情節上說,都是如前所述:大愛道等女眾先前多次要求出家、佛陀都沒有允許、後來阿難以女人可證四果之理及大愛道養育之恩來代為請求,佛陀始制訂八敬法,同意女眾在守持此法的前提下出家。也就是說,女眾是依八敬法而出家的,八敬法是女眾出家的根本法。
三、八敬法的形成因緣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敬法,在歷史上是怎樣形成的?
綜觀八敬法的形成因緣,有一個從“原始佛制”到“部派結集”、從“佛教制度”到“學處戒條”的變化。
一、首先八敬法是“原始佛制”,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
理由有兩個:
(一)、第一條依據是反證。
在原始佛教時期,以大迦葉尊者為代表的長老們是不會擅自制定女眾律法的,這可從大迦葉尊者在佛陀入滅後、結集經典時對待戒律的態度上說明問題:尊者說:“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佛先所制,今不應卻;應隨佛所制而學”。
也就證明這不是佛入滅後制的,而是當年佛制的,結集時才被大迦葉尊者為首的長老們保留下來。
(二)、第二條依據是從正面來說。
以《大愛道比丘尼經》為例,此經是記述摩诃夫人出家、
受戒及尼眾相關修行之事的最早經典,有著舉足輕重的權威性。此經中所記載的八敬法也是最有代表性和象征意義的。若以此經中的八敬法為源頭來看其它經典中的八敬法內容,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大同小異。
而《大愛道比丘尼經》中的八敬法,字裡行間透露著佛陀愛護二眾弟子、著眼佛教大局的慈悲與智慧,顯現出世尊制定八敬法的旨趣,那就是——女眾尊敬男眾,男眾教導女眾,對治女眾習性,維護佛教清淨。
二、其次是“部派結集”,在這個過程中也包含著從“規制”到“戒條”的變化。
這個結論可從以上所引證的各種經典、諸家戒律以及尼眾戒本中所記載的八敬法的相同與不同的特點上得出。
除此之外,印順法師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中也明
確指出:[八敬法的成立早在部派分立以前,在佛教主流(長老上座們)的主持影響下完成,成為全佛教界所公認。]
因此說,《八敬法》的制訂之源還在佛陀那裡,其產生基礎是由當時的社會現實環境、佛教長遠的正法住世思想和有利於尼眾成就的解脫道法所決定。
在此前提下,才有上座比丘長老們遵循佛制結集整理,從“僧伽規制”到“尼眾學處”的進一步完成。
由於各個部派所處境緣的差異,所以才會出現各部戒律《八敬法》條文以及犯戒罪相的不同。不過這些有限的差別並不能改變《八敬法》是佛制的事實,以及它在佛教中的珍貴地位。
當然,古老的《八敬法》還在考慮現代佛弟子的佛法智慧與律法思想,願我們能夠體會佛陀的大願悲懷,正確對待八敬法。
上面說了這麼多,從背景到產生過程到形成因緣,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八敬法是佛戒
上面已經說明了。
二、佛陀是根據女眾的特點來制戒的。
那麼女眾有什麼特點?
(一)、女眾的報體較為孱弱。
(二)、意志力較為薄弱,遇事容易退失道心。
(三)、更容易受情緒影響,情執較為嚴重。
(四)、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
佛陀是根據女眾的特點來制定戒律的,同時也是根據女眾的特點來定佛弟子眾的位次。
佛弟子眾的位次是怎麼排的呢? 首先是出家五眾。
(一)、出家五眾
男眾方面有比丘、沙彌二眾。
女眾方面有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彌尼三眾。
合稱出家五眾。
(二)、在家二眾
優婆塞、優婆夷,也就是在家的男居士和女居士。
七眾弟子以比丘為首。
所以佛戒嚴格的規定弟子們的位次是基於平等,而非不平等。佛以慈悲給予女眾平等出家修行的機會,同時又以智慧根據女眾的特點來制戒,幫助女眾修行成就。
由以上的學習,我們得出結論:八敬法是佛戒。既然是佛戒,應如何對待佛戒呢?
關於如何對待佛戒的問題,我們約化教和制教兩個方面來說明:
首先約化教來說明:
那麼什麼是化教?
化教通於道俗,專門開演信解之門,能夠生起對三寶的信仰,是了解佛法的門戶,像十善法、五停心觀等都屬於化教。簡單說是出家、在家都能學的法。
從化教這方面來講,可以分別從小乘經、小乘論、大乘經、大乘論當中找到佛陀的教言,來做為如何對待佛戒的最好回答:
一、小乘經
《般泥洹經》:[明佛垂滅度,世間無師,阿難啟請,佛言:比丘若能奉戒者,是汝大師,若我在世,無異此也。]
「般」是入的意思,「泥洹」是涅盤的意思。佛陀示現入涅盤的經典,叫做《般泥洹經》,也叫《般涅盤經》。
「垂」是將要的意思。其實佛陀是不滅度的,滅度是示現的,這個世間的有緣眾生度盡了,他又示現到其它世界去度化眾生,所以他成佛之後,永不滅度。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有一些必須要佛示現入滅才能得度,佛陀常常在世,眾生就感覺不稀奇、不可貴,沒有難遭遇想,佛陀示現入滅,這一些眾生感覺世間沒有導師了,再不努力怎麼可以?
「明佛垂滅度」,說明佛將要示現滅度。「世間無師」,世間就沒有偉大的導師。「阿難祈請」,阿難尊者祈請佛陀,但是他晚了一步,魔王波旬已經先請佛入滅了。阿難尊者知道之後,非常悲哀苦惱,三次請求世尊住壽一劫,但是佛陀已經答應了魔王波旬,佛陀絕對不打妄語的,答應人家的事,一定要實現。阿難尊者沒辦法,因此憂愁苦惱,佛陀為他宣說了偈頌:「我所說諸法,即是汝等師。又雲,汝等勤精進,如我在無異」,我所說的一切諸法,就是汝等偉大的導師。又說:汝等要精進,精者不雜,修道必須要不間雜、不摻雜,進者不間斷、不退轉,汝等勤精進,如同我在世間沒有兩樣。上文引自《行事鈔》。
《佛遺教經》說:[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在我示現入滅之後,應當要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就是戒,功德高超殊勝叫做「尊」,利益宏深叫做「重」,保護愛惜,不使令喪失叫做「珍」,謹慎奉行而不高慢叫做「敬」。
「如闇遇明,如貧人得寶」,就好像在暗夜裡遇到光明的照耀,我們過去都是生存在無明的長夜當中,佛宣說戒法等等,如同大光明的寶燈,所有的無明暗夜就大放光明。也如同「貧人得寶」,貧窮之人獲得寶物。
「當知此則是汝大師」,應當了知,這就是汝等偉大的導師。我們能夠依照戒法好好奉行,就是偉大導師在我們身邊。
諸多經典都說到,佛臨滅的時候,阿難請問四樁事:
第一問:「依何而住?」,佛陀回答:「令依四念處而住」。
第二問:「以誰為師?」,佛陀回答:「以戒為師」。
第三問:「經首要安什麼樣的言語?」,佛陀回答:「如是我聞等等」。
第四問:「制罰惡性的比丘有什麼辦法?」,佛陀回答:「令默擯置之」。大家都不跟他講話就是「默擯」,不跟他講話,他就感覺不好意思了,就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不然還能夠生存嗎?所以就用默擯之法來制罰惡性的比丘。
四分律藏《說戒犍度》,卷三十五:
[波羅提木叉者,戒也。自攝持威儀、住處、行根、面首、集眾善法,三昧成就。]
波羅提木叉就是戒,比丘、比丘尼必須要好好攝持自己的威儀,謹慎守護六根,在遇境逢緣的時候一心正念,安在我們所修的法門上,不可以隨便的虛妄分別,不虛妄分別,就不會進一步對塵境有所染著,對塵境不染著,就不會造業,不會受苦。
所以六根遇境逢緣的時候要攝護威儀,行住坐臥、大小便溺、舉止投足、穿衣吃飯種種時節都要常爾一心,念除諸蓋,這就是攝持威儀。
自己威儀莊嚴,就能夠感動人跟我們出家,佛世就有這種情形,像馬勝比丘威儀非常莊嚴,外道看到了受感動跟他出家,我們亦復如是。莊嚴跟漂亮是不同的,一個威儀莊嚴的人,帶著攝受人心的力量。
佛的威儀到底有多莊嚴?滅度百年後,有一位優波鞠多尊者被稱為無相好佛。他所度的夫妻二人共同成就四果阿羅的數不清有多少。總之每度一對夫妻成就四果,就放一根籌到山洞裡,單個成就四果的不算,成就四果以下的也不算,夫妻共同成就四果的就放一根籌。什麼叫籌呢?就是一根像筷子一樣的小木棒,是當時用來計數的工具。放籌的那個山洞已經都放滿了籌,說明他度的夫妻二人共同成就四果的不計其數。
優波鞠多尊者長的非常莊嚴,威儀又非常好,又度人無數,只是沒有佛的三十二相,因此人們稱他“無相好佛”。尊者很想知道他的威儀行止和佛相差有多遠,於是他就找到了一位年老的比丘尼,這位比丘尼已經一百多歲了,她年輕的時候曾經親眼見過佛。
尊者到了比丘尼的地處,輕輕推開房門,走進屋內。向比丘尼說出了他想知道的問題,比丘尼說:當年,六群比丘也曾經來到我的地處,他們推開房門的時候,門後油瓶裡的油沒有灑出來一滴。
原來比丘尼提前在門後放了一只裝滿油的油瓶,尊者進來的時候,推門的動作雖然很輕很穩,但油還是少少灑出來一些。
比丘尼對尊者說的話什麼意思呢?六群比丘是當年佛的僧團裡最調皮搗蛋,戒律威儀都屬於比較差的。他們的威儀都比尊者還要好,何況僧團裡那些戒律威儀好的比丘僧呢?
這時候,比丘尼又接著對尊者說:我無法形容佛的威儀,當年我還是個小女孩的人,佛帶著僧團到我的村子裡托缽乞食,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佛陀。見到佛的時候,就好像是太陽的光輝照耀著我,我不自覺的就跪在佛陀面前,從那一刻起,我從佛出家,成長為一名比丘尼。
這是佛滅度百年後,有關佛當年威儀行止的一段描述。
假如我們佛弟子們的威儀非常莊嚴,俗人看到就會受感動,怎麼有這麼威儀莊嚴的人呢?坐有坐相,臥有臥相,行有行相,立有立相,太莊嚴了,坐下來絕對不會隨便翹起二郎腿,腳隨便搖動,吃飯不隨便講話,講話不要多,如果你知道這個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虛枉,有那麼多話需要講嗎?假如說平時有一個人,對著燈泡講話,燈亮了是因為有電流,知道原因了沒什麼奇怪的,無話可說,但是這個人一見燈亮了就講個不停,燈滅了也講個不停,總之不停地對著燈泡講話,你一定懷疑他是不是精神方面出了什麼問題。就那麼簡單一個有電就亮的事,講什麼呢?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這樣,全都是幻影,一個泡泡起來了,一個泡泡又破滅,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泡泡,起來了也必然滅掉。
一切都是業力因果的顯現,緣生緣滅,沒什麼話要說。
即使有話不得不說,也不要大聲,擾動別人的清淨,修行人理應寂靜,而且待人處事要謙虛、恭敬,講話柔軟,不粗暴。
一個修行人,就好象輕輕的一陣風,安靜的,舒服的經過你的身邊,或許你根本沒注意到,但是這一陣風確實經過你身邊了,它的經過已經實際上對你造成了影響,至少你喜歡這樣輕柔的一陣風,讓你感到很舒服。
什麼是修養?讓你身邊的人都感覺到舒服就是修養。這是從心中發出來的影響力。不僅是對身邊的人,就連小動物都喜歡待在你身邊。我以前講過《佛子行三十七頌》,裡面談到修行者在草原上,小動物圍繞著他跑來跑去,一點也不害怕,甚至還有凶猛的狼之類的動物也變得溫順,和其他小動物一起歡快地待在修行者身邊,萬物和諧的畫面在這位修行者身邊是常態。
假如你也喜歡萬物都跟你親近,就要自己攝持威儀。
說戒法是[住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總要有一個住的地方,鳥獸必須有鳥巢洞窟,出家人亦復如是,好好持戒就是安穩的住處。
戒法也是「行根」,修行的根本。
戒法也是「面首」,看一個人莊嚴不莊嚴,主要看他的臉面,戒法就像我們的臉面一樣。
戒法能夠聚集眾多的善法,因為好好持戒的關系,因戒而生定,使三昧正定可以成就。
接下來我們看小乘論當中的有關內容:
小乘論
《成實》雲:[道品樓觀,以戒為柱,禅定心城,以戒為郭,入善人眾,要佩戒印,是故特須尊重於戒。]
《成實論》是小乘的一部很重要的論典,它跟《俱捨論》有同等地位。《成實論》屬於空宗,《俱捨論》屬於有宗,空有相對,同為小乘兩部很要緊的論典,就如同大乘《瑜伽師地論》和《大智度論》一樣。
「如《成實》雲」,如同《成實論》說,這裡舉出三個比喻:
一、「道品樓觀,以戒為柱」。
「柱」比喻依持。三十七道品的樓觀必須以戒法做為支柱、依持。
二、「禅定心城,以戒為郭」。
「郭」是外城,比喻防御。坐禅想要入定,往往有煩惱賊作祟,使令我們的心定不下來,戒法就好像外城,有外城戒法的守護,煩惱賊侵犯不進來,心才容易得定。
三、「入善人眾,要佩戒印」。
說戒羯磨當中,必須戒法清淨的僧眾才可以參與,否則不能參加誦戒羯磨,所以入善人之眾,必須要佩戴戒印。
《智度論》說:「三十七品,無所不涉」,無量的道品含攝在其中,我們不要小看三十七道品,它是通於大乘的,大小乘都要共同學習。
下面,我們看大乘經當中的有關內容:
大乘經
《華嚴》雲:[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眾,心無憂悔,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能令三寶不斷,法得久住。]
能夠具足受持威儀的教法,對於輕的威儀,重的戒法,都能夠輕重等持。
再行六和合,互相恭敬。「六和合」是見和同解、利合同均、戒和同守、身和同住、口和無诤、意和同悅。
六和敬是一個團體保持長久穩定和活力的方法。不僅是指出家眾的團體,在家眾的團體也是一樣的,包括社會上任何一個社團。我們這裡提到[僧團],任何一個六和敬的四人以上的團體都可以稱為僧團,不一定只有出家人才能稱僧團。這樣做,能令僧寶不斷絕,正法得以久住。
六和敬對於一個團體的穩定團結發展非常重要,我們簡單把六和敬跟大家作個介紹。
(一)、見和同解。
佛弟子們都應以佛的知見為知見,不應有邪魔外道的知見。依照佛三乘的聖道,依照戒定慧三無漏學來修習,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乃至因慧斷煩惱,一直成就無上佛道。所以我們知見要正確,不可以摻雜世俗的知見,還有邪魔外道的知見,那就不能得到解脫,要共同以佛的知見為知見。
(二)、利和同均。
僧團獲得的利益,大家都能夠共同享受,平均來受用四事的供養。過去古德,譬如有人送方丈和尚一粒核桃,他捨不得自己吃了,就捨出來給大眾僧共同吃。只有一粒怎麼分配?他想出一個辦法,請人把核桃打碎,然後加一點糖水,做一大鍋,一人一碗大家都吃到了,這個才「利和同均」,另外輪僧次,也是「利和同均」的例子。
(三)、戒和同守。
我們都根據《四分律》,受了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或是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假如其他部律就不同於這個條數了,凡是年滿二十歲,無論年紀比較大的,或者比較輕的,都共同遵守二百五十條戒。在家居士同受五戒的,同受八關的,都是一樣的,沒有對誰輕一點,對誰重一點,大家持得皎如冰霜、塵點不染就是「戒和同守」。
(四)、身和同住。
我們共同住在一個僧團裡邊,行動要一致。
(五)、口和無诤。
對出家眾來說,如法的僧事不出口反對,叫做「口和無诤」。
無論出家在家,在團體中共同策勵道業,所講的都是道業的事,不講人我是非,根本就無我,你為誰爭吵?又有什麼事非要講呢?凡夫眾生執著有我才會爭吵,才會講事非人我的事,修行人不如此。
(六)、意和同悅。
比丘或是比丘尼,對於如法的僧事,即使因為自己生病或是因為要照顧病人,或者因為要辦理重要的三寶事不能參加,要按請假制度來執行。表示我的心意非常歡喜,贊同如法的僧事,但是因為我沒辦法來參加,所以就跟僧團告假,這個叫做「意和同悅」。
不論出家在家,跟大家的內心保持一致,對如法的事,歡喜贊同,叫做[意和同悅]。
能夠這樣做,大家守住六和,互相恭敬,互相尊重,一定非常和合,非常安樂,非常清淨,叫做「行六和敬」。
後邊兩句「善御大眾」、「心無憂悔」說明他能夠攝眾,因為所行的都必定依於戒法,所以內心就沒有憂愁後悔。
[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能令三寶不斷,法得久住。]
「去」是過去,「來」是未來,「今」是現在,也就是三世諸佛所說的正法。我們都「不違其教」,奉行、隨順,沒有乖違,能夠使令三寶不斷絕,正法得以久住在世間,永遠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月燈三昧》雲:[雖有色族及多聞,若無戒智猶禽獸,雖處卑下少聞見,能持淨戒名勝士。]
「雖有色族及多聞,若無戒智猶禽獸」,上半首偈說明俗貴道賤的情形,俗人認為高貴的,我們出家人卻認為是卑賤的。「色族」,身體長得莊嚴,有美色,而且出生於高貴的種姓,又廣博多聞,這是世俗人認為高貴的。然而我們出家人是以戒智為貴,能夠好好持戒是有智慧的人,以這個做為高貴。
世俗的「色族」,假如沒有守持戒法的智慧,那就跟禽獸沒有兩樣了。
「雖處卑下少聞見,能淨持戒名勝士」,下半首偈說明俗輕道重的情形,俗人所輕視的,卻是道人所尊重的。雖然處在卑下的地位,「卑」是他的形體很丑陋,「下」是他的種姓很卑賤,而且少聞少見,沒有廣博多聞。但是他能夠清淨持戒,這是人中最為尊貴的,叫做「勝士」,很殊勝的人,因為「色族」是世俗人崇重虛妄之法,而持戒的智慧,乃是出世間真正的道法,所以世俗的色族多聞,不能跟出世的正道----戒智來相比。
《涅盤》雲:[欲見佛性證大涅盤,必須深心修持淨戒,若持是經而毀淨戒,是魔眷屬,非我弟子,我亦不聽受持是經。]
《涅盤》就是《涅盤經》。
「欲見佛性,證大涅盤」,想要照見佛性,就是證得大菩提、大般涅盤的二妙轉果,也就是唯識所說的所轉得的情形。
所轉得的情形分兩種:
一、「所顯得」。
就是大涅盤。大涅盤又分為四種: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盤。
(二)、有余依涅盤。
(三)、無余依涅盤。
(四)、無住處涅盤。
二、「所生得」。
就是大菩提。大菩提也就是四智的心品:
(一)、大圓鏡智。
(二)、平等性智。
(三)、妙觀察智。
(四)、成所作智。
想要得到二妙轉果,「必須深心修持淨戒」,「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不疑,不會被其他人所轉,深信不疑,好好修持清淨戒法,就能夠證得二妙轉果,證得大菩提,證得大涅盤,這就是我們的正知正見,所以持戒不光是人天的果報而已,我們是為了成佛的。
「若持是經,而毀淨戒,是魔眷屬」,假若執持《大般涅盤經》,然而卻毀破佛陀所制清淨的戒法,那麼他就變成魔王的眷屬了。「非我弟子」,就不是我真正的弟子。「我」指佛陀。
「我亦不聽受持是經」,我也不聽許他來受持《大般涅盤經》。
眾生的佛性被種種煩惱所摻雜,必須靠著戒定慧三無漏學,好好地修行,來對治煩惱,逐漸能夠達到無上佛果的地位。想要斷除煩惱,首先必須止息有漏的諸業,止息有漏諸業,最有效的沒有超過戒律。
《華嚴》偈言:[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則是如來所贊歎。]
《華嚴經》的偈頌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戒法是成就無上佛果菩提的根本,不僅僅是人天果報而已。想要成就無上菩提,就「應當具足持淨戒」,「具足」是輕重等持,不是僅僅持重戒,對於輕戒就隨便放逸、懈怠,這樣不叫「具足」。「若能堅持於淨戒,則是如來所贊歎」,假若能夠堅固執持佛陀所制的淨戒,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共同稱揚、贊歎的對象了。
今天時間到了,下次接著講大乘論中的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