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執意獨修的彌醯尊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世尊成道後未久,彌醯尊者作為侍者,悉心照料著佛陀的飲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彌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畢,尊者在返程途中,見到一處地勢平整、清涼幽雅的樹林。在樹林的旁邊,清泉徐流,猶如一條藍帶緩緩飄向遠方。彌醯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他不禁伫足良久,留連忘返。未幾,尊者心中生起一念:如此絕塵佳所,倘若我能在此地修行,豈不是妙不可言!

  返回住處後,尊者將自己的想法,如實向佛陀禀報:“世尊,我打算到不遠處的那個樹林中獨自修行,請您慈悲恩准!”

  佛陀問:“彌醯,我覺得你獨自修行的時機尚不成熟,建議你還是在我身邊再留一段時間。”

  彌醯聽後滿臉不樂意,再三請求佛陀允許他獨修。佛陀最後只好松口:“彌醯,如果你去意已決,那你就去吧!”

  彌醯聽後大喜過望!他向佛陀合掌長跪後,辭別佛陀,興沖沖地來到樹林中,進入了他所期盼的獨修生活。

  未過多久,彌醯便對眼前的美景失去了興趣——單調的獨修生活,距離他的美好理想,簡直是天壤之別!更糟糕的是,他心裡面全被各種煩惱所填充:欲念、恚念和害念,一股腦地向他襲來。他既不知如何防范,更不知如何對治;周圍空無一人,他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沒多久,他的精神幾乎都要崩潰了!

  在陷入絕望之余,彌醯不禁念想起慈祥可親的佛陀……

  不久,一臉愧疚的彌醯尊者,再一次長跪在佛陀的座前……

  當彌醯羞愧地給佛陀頂禮之時,佛陀正在為眾多比丘演說正法。面對一臉憔悴的彌醯比丘,佛陀和大眾比丘皆以軟語加以慰勉。

  面對遭遇,彌醯覺得自己很無辜:“世尊!當我看到很多師兄弟都去獨修,便輕易證得了阿羅漢的果位。為什麼我去獨修,卻以失敗而告終呢?”

  佛陀微笑地答道:“彌醯!那是因為你獨修的因緣還不具足嘛!”

  彌醯聽後滿臉疑惑:“世尊!獨修還要具備因緣?”

  佛陀說:“當然啦!當因緣不具足,就不能貿然去獨修。”

  彌醯問道:“世尊!獨修需要具備哪些因緣呢?”

  佛陀開示說,當一個人解脫時機還不成熟的時候,提前需要做好五件事:

  第一,親近善知識,在善知識的悉心指導和示范下,學會如何修習正法。第二,要遵守律儀,也就是持戒,還要注重威儀,即便對於那些細微的小罪,也是常懷畏怖,不敢有絲毫違犯。第三,需要擇法,也就是勤修法理,精擇法義,虛懷若谷,求知若渴。第四,需要精進行持,斷惡增善;專一堅固,不捨方便。第五,要修習智慧,分別曉了,觀萬物之無常,知興衰之因緣。

  彌醯聽後,覺得很受用,繼續問佛:“世尊!當獨修的因緣具足時,在一個人獨修之時,修什麼樣的法門,才能快捷易行呢?”

  佛陀回答說:“當獨修的因緣具足後,還要勤修四種法門:一是要修習不淨觀,‘修惡露,令斷欲’。二是要修習慈悲觀,‘修慈,令斷恚’。三是要修習數息觀,‘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四是要修習無常觀,‘修無常想,令斷我慢’。”

  佛陀最後對彌醯說:“彌醯!當你把上面幾條全都做到了,無論到哪裡去獨修,都是無所障礙,天塹變坦途。彌醯!你在毫無准備的情形下,就執意跑去獨修,豈有不摔跟頭的道理呀!”(當代佛教網--佛教故事網)

 

上一篇:佛塔是作什麼用的
下一篇:慈悲藥師放生長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