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眾生都擺脫不了憂苦的感受,不論有憂苦還是有喜樂,凡是兩邊相對待的,都是不正常的享受。不正常太久了,自己不知道自己不正常,還以為正常。把相對待的兩邊擺脫了叫「三昧」,三昧叫「正受」,正常的享受。
如何使眾生離憂苦?「法門一唱,當使皆得遠離。」佛把救濟的法門一說出來,大眾依教奉行便得利益,即能使所有的憂苦都遠離,這是如來的深恩大德。
這一小段「簡示」,簡單的說明如來所宣說的救濟之法,實際上就是一小段前言。
下面正式說明佛陀教導孝子獻供的具體方法,以求修集極大的福德,叫做正示。
說到「福德」,到底什麼叫做「福德」?「福德」是一種緣起的法,由時間、發心、供養境、供養具等多方面的因素聚合而顯現。
佛陀告訴我們,修極大福德的方法,就是在因緣的各方面力求廣大,如果能在殊勝的時間、發殊勝的心、依靠殊勝的僧眾福田、供養殊勝的供物,以這樣殊勝的緣起必然能獲得殊勝的福德。
接下來講科判的丙二。
丙二、正示二:
正示的開示具體方法。又分兩部分。
丁一、教孝子獻供之法
丁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丁一、教孝子獻供之法五:
教孝子獻供之法這一部分可以分成五小節。
戊一、定勝時
戊二、發勝意
戊三、設勝供
戊四、贊勝田
戊五、獲勝益
請看戊一。
戊一、定勝時
確實一個特別殊勝的時間。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僧自恣時,是指夏安居的圓滿日。依佛制,每年從四月十六開始到七月十五,前安居圓滿。這一天,僧行自恣法,就是僧眾集於一堂,互相指出各自所犯的過失,在大眾中發露忏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安居過後,僧團每一位大德高僧都要出外游化,度化眾生,第二年再於四月十六日結夏安居。
由於這一天,僧眾和合,互相勉勵,尊崇道業,改過遷善,容易成就出世聖果,佛見了非常歡喜,所以稱為佛歡喜日。《弟子規》也講「兄弟睦,孝在中」,父母最喜歡的是看到兒女互相和睦,互相敬愛,佛最喜歡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弟子團結和睦,互相勉勵,互相幫助,所以佛歡喜,這天叫「勝時」,殊勝的時間。佛選這一天是因為是僧團一年中最和睦的日子,在這個日子裡供養眾僧功德就特別大。
宗密大師在《佛說盂蘭盆經疏》裡面說,自恣有三天,不僅是七月十五這天,其實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都屬於自恣日,這裡只是舉中間十五這天而已。
「十方眾僧」,當然就不僅包括我們現前地球上的僧團,也包括遍法界虛空界的僧團。
戊二、發勝意
是指殊勝的發心。
請看經文:
「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發勝意」,指發了殊勝的心。什麼殊勝的心呢?在這殊勝的吉日,應當發起借僧眾威力報答父母恩德的大心。也就是要懷著為救度苦難中的七世父母和現世父母的孝心來做供養。
本經提到的是「七世」,「七世」只是隨凡夫狹劣的心量講的,如果能夠深信僧眾是殊勝福田,發菩提心,廣修供養,那麼發心就不只是為了救度七世父母,而是為了救度恆沙劫來的父母、六親,使他們同出苦輪。我們要發這樣的心。
這裡蕅益大師回答了我們的疑問,是不是按照《盂蘭盆經》去做,最多只能救度「七世」父母,那「八世」父母乃至更久遠的父母怎麼辦呢?
蕅益大師解釋說:「所為之人,不止一生,厄難之苦,通於存沒。發心等濟,故名勝意。」
所要救濟的人,不是只有一生的,厄難的苦,既涵蓋了現生,也涵蓋了過世之後。對於這種種的厄難之苦,都發心平等救濟,所以要做殊勝的發心,也就是「勝意」。這是大乘意念。所以大乘法,主要是心量要大,心量大,一個是范圍包含的大,另一個是平等。
救濟別人當然也是救濟自己,為別人做功德,自己得的功德更大。《地藏經》告訴我們,如果為亡者做超度,七分功德自己得六分,亡者只得一分,所以自己得的功德更大。
「然七世之言,且就凡夫心量羸劣,略言之耳。」
這裡佛為什麼只講七世?因為這部經是在阿含時裡講的,是佛初期講法的階段,聽經的人多半還是心量小的凡夫。凡夫心量「羸劣」,「羸」就是「弱」,「劣」就是差,心力很狹小,很微弱,不敢發出大心,講七世對他們已經很足夠了。實在講,佛怎麼會希望我們只是超度七世父母而已呢?佛念念都是幫助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一切父母的,一切眾生都是無量劫來的父母,都是幫助的對象。
「若深信勝田,廣修勝供,發於增上最勝之心,當知塵點劫前生身父母、六親眷屬,皆可同出苦輪,方名一切難皆離憂苦也。」
蕅益大師囑咐我們一定要擴大心量。如果能「深信勝田」,「勝田」是指最殊勝的福田。什麼是最殊勝的福田呢?十方眾僧,也就是十方三寶是最殊勝的福田。我們能夠深信十方三寶,「廣修勝供」,廣泛地供養福田僧。
「增上最勝之心」就是最廣大、最殊勝、最圓滿的發心,像地藏菩薩那樣發起度盡一切眾生的心,眾生未盡誓不成佛,這是菩薩最勝之心。果然能「發於增上最勝之心」去修殊勝的供養,這個功德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塵點劫前的生身父母都能度盡。一個大劫相當於十二點七億年,包括六親眷屬,都能共同脫離「苦輪」,是指脫離六道輪回。這才能稱為「一切難皆離憂苦」。
所以發大心最重要,心量發得大,功德就大;心量小,功德也小。不能光看事,同樣是修事上的供養,心量大,得到的功德就非常懸殊。
戊三、設勝供
成辦殊勝的供養。
請看經文: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成辦殊勝供養,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供養具盡世甘美;
二、供養境廣大,普供十方眾僧。
供養具包括滋養身體的食物、焚熏的妙香、塗手腳的油、休息的臥具等等。
「具飯百味五果」,「具」是營辦;「飯」指食品,「具飯」二個字是總標。備辦了飯食、當然也包括器具,包括了底下講的「香油錠燭、床敷臥具」。
「百味」指種種美味,「百」字是虛指,意思是數目多,味道豐富,菜式豐盛。舉出幾例,有飯,有餅,有麨,就是炒粉,酥酪醍醐統指乳制品,這些都是可以用來設供的。當然不可以用肉食供養,也不可以用蔥蒜等葷食供養。
還可以用「五果」,指根、莖、葉、花、果,統指各種瓜果蔬菜。
「汲灌盆器」,「汲」是汲取,「灌」是倒,「汲灌盆器」,統指洗手用的、洗腳用的、沐浴用的這些盆、桶等等。
這些器具,「皆須清淨」,「清淨」二字,包含兩重意思:
第一這些器具本身要干淨,應該拿沒有用過的,新的器具來設供。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要用清淨心來設供,具足兩種清淨,才是真正清淨。
以事來表心,因有至誠恭敬的心,自然能夠在事上做得清淨,心和事互為增上。
另外,可以供養「香」和「油」 ,香是可以「焚熏」的,也就是可以點起來的。「油可塗足」,油可以塗在腳上,身體上,防止干裂。那時候,僧團的比丘們都是赤足的,需要一些可以塗腳塗身的油。
「錠」就是燈的意思,古代的燈,一般都是點蠟燭用的燈,通常有腳的叫「錠」,就是有燈架的,沒有燈架的叫「燈」。
所以錠和燈,古時候是一個意思,所以燃燈古佛也翻譯稱為定光古佛。
「盡世甘美」,把世間的好東西都拿來供養十方世界無量的大德僧眾。
有人疑惑:我條件差,做不到「盡世甘美」。蕅益大師說:「富則羅天下之珍奇,貧乃竭一人之力量,惟誠惟懇,無惜無悭。」可見「盡世甘美」是指盡到自己的心,盡自己的能力做。但是有條件多供,只供少少一點,或者能供好的卻供差的,就是心有悭貪。
又問:我只能供養現前幾個僧人,如何供養十方眾僧呢?
佛教給我們,供養時運心觀想就行了:這些供養物,我普供十方眾僧。自己供養的心量拓展開了,就能給父母種大福德。
這一段教我們設供養。這種供養叫「勝供」,殊勝的供養,因為供的是十方福田僧,而且我們要發增上最勝之心來修這個供養。
藕益大師說:「盡世甘美,以著盆中者。重申奉盆設供之意。」
用世間所有的甘美飲食放到盆裡,這個盆就叫「盂蘭盆」。這是再次申明,用這些器皿來設供,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供僧,重要的是心態,所謂「盡世甘美」,要看每個人的家境,如果是家裡富足,可以拿出珍奇寶物來供養,如果家裡貧窮,就盡力能供多少供多少。
東西的少與多,貴與賤不是關鍵,關鍵要有誠懇之心,不要有任何悭惜。這麼做是為救度父母出離苦難的,父母為了孩子,任何事都捨得,要他的命都捨得,現在為了救父母,也是連命都可以捨得的,何況財物。
這種供養,不僅可以救父母,給自己也積累了大福報,大福報都是從孝來的。平時大家也都知道感恩,積福,但是盂蘭盆會提供了平時想得都得不到的修大福報的機會,應該盡力的去做,圓滿這種功德。
戊四、贊勝田
佛贊歎所供的是最勝福田。
請看經文:
[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
在僧自恣日這一天,一切聖眾,有些在山間攝心入於禅定;有些證得一果到四果,超凡入聖;有些在樹下經行;有些獲得六種神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還有從初地到十地的大菩薩,權巧方便示現比丘身,隱在大眾中。
總之,十方聖凡僧共同一心,接受供養,具足清淨戒律。十方僧的戒定慧三無漏學,功德浩瀚,如同汪洋大海,難測邊際。
「當此之日」,就是指在七月十五這一天。在此之前,僧眾各自安居,在此之後,僧眾游行無有定所,唯有這一天,僧眾海會雲集,所以尤其殊勝。
這些聖眾[或在山間禅定],[或在樹下經行],山間樹下,清幽寂靜,顯示環境的殊勝。 禅定經行,都是指用功修行的相,可見精進的功行。
四道果是哪四個呢?
「得四道果者,斷分別煩惱,證須陀洹,名見道。」
第一種是斷了分別的煩惱,也就是斷了見惑,見惑共有八十八品,證須陀洹,也稱為見道。
「斷欲界俱生煩惱六品,證斯陀含。」
俱生煩惱叫思惑,共有八十一品。能斷了六品,就證得二果,叫斯陀含。
「更斷下三品盡,證阿那含,名修道。」
再斷三品,也就是九品斷盡了,證得三果阿那含,也稱為修道。
「斷色無色界七十二品俱生煩惱皆盡,證阿羅漢,名無學道,自利成就也」。
再斷七十二品思惑,也就是八十一品思惑全部斷盡,出三界,證阿羅漢,叫無學道。
「無學」是沒有什麼再學的了,自利成就,這是四道果的意思。
這裡講到[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蕅益大師說:「統理大眾,教其弟子修行四谛十二因緣觀,以聲聞緣覺乘而得出離,利他成就也。」
證四道果是自利的成就,自利之後必須要利他,主要表現在教化一切眾生。
阿羅漢證得六通,「教化聲聞、緣覺」,也就是在僧團裡面做老師,帶領大眾來修學。對於聲聞乘、緣覺乘的人,這都是屬於小乘,進行教化。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四谛十二因緣觀,這是聲聞乘和緣覺乘主要修行的科目。
聲聞就是阿羅漢果,他是依四谛法而成就的;
緣覺,通常我們也稱為辟支佛,他們是依十二因緣觀而成就。實際上四谛和十二因緣只是有詳略之不同而已,在內容上沒有本質性的區別,同屬於小乘道。
苦、集、滅、道稱為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種真理。
「苦」和「集」是六道眾生的因果。「集」是聚集,煩惱聚集,念念相續都是妄想分別執著,就會造業受報,因此「集」是因。「苦」是果,果報在六道輪回。
「滅」、「道」是出世因果。
「滅」是寂滅、涅盤,斷盡了煩惱稱為「滅」,什麼滅了呢?煩惱滅了。對小乘道而言,這個「滅」指見思煩惱滅了,出了三界,所以「滅」是果報。
「道」是修道,因為修道,所以滅了見思煩惱,成就阿羅漢道。因此「道」是出世之因。
這裡所說的苦集滅道,是藏教所說的苦、集、滅、道,也叫「小乘四谛」,也叫「藏教四谛」。
當然天台宗分四教,藏、通、別、圓。四教裡面各有四谛,時間關系這裡不一一細講,總之四谛法通大小乘,是一切佛法的綱領。
「十二因緣」其實是四谛法的展開。
在名相說,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支。
簡單講:無明是根本的因,由於無明,就會產生不符合宇宙真相的行為,也就是動相產生了;動相產生之後就會有所牽連,產生第八識,識是投胎的主體,業識要去投胎;胎必須要有形體,形體漸漸開始生長,長出六根,六根長成之後,它就會接觸;一接觸外界,就產生苦樂的感受;有了苦樂的感受,自然生起愛憎;有了貪愛就要妄取,造作惡業,這是生死之因,有業因,必定將來就有業果;業果是在六道中受生;有了生,就有老死,生老病死就免不了,隨之而來種種憂悲苦惱,如是不斷的在六道中輪轉,十二因緣就把我們這個因緣果報就說盡了。
實際上十二因緣的內容跟四谛是一樣的。
無明、行、愛、取、有,這五支是屬於集谛,是煩惱的因;
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這七支屬於苦谛,是講果報,所以十二因緣可以分為苦谛和集谛。
那麼滅谛和道谛呢?
「道谛」就是觀十二因緣之智。你有智慧能夠觀察,六道輪回原來是這麼一回事,觀察明白了,就「知苦斷集」,知道苦,要斷除苦因,從斷除苦因上去斷除苦果,所以「道谛」要修智慧觀。
「滅谛」是得到的果報,果報就是滅除十二因緣,滅除生死輪回。怎麼滅的?從根上滅的,根是什麼呢?根是無明,也就是迷惑顛倒是根。從哪裡起的,就從哪裡滅。
所以倒過來,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滅。這是十二因緣法。
聲聞、緣覺依四谛、十二因緣法而得出離,阿羅漢在教化方面來講,這是利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