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出世間的事,僅憑因果而已。故佛家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左傳》也說“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然而人心沉淪,多不肯在善因上努力,唯貪求善果福慶。又世人沒有不愛其子孫的,皆想要自己的子孫興旺發達。但能遂心如意的,卻很稀有。為何舉世之苦惱父母,好心而事與願違呢?這是因為世俗皆不知“積善余慶”之理,甚至做惡蓄積以謀求子孫的幸福。所以民國時期的高僧印光法師曾說:“如來說經,報通三世。凡人生子,略有四因。報通三世者,第一現報。謂現在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如士子習舉業,現身得功名。此凡眼能見者。第二生報。謂今生作善作惡,來生享福受罪。如祖父重斯文,子孫方發達。此則凡眼所不能見,天眼猶能見之。(今生來生,皆約本人說,然隔世之事,難以喻顯,權約祖父子孫,欲人易了,不可以詞害義,至禱。)第三後報。謂今生作善作惡,至第三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萬生,或一十百千萬劫,或至無量無邊恆河沙劫,方受善惡之報。如商周之王業,實肇基於稷契弼舜佐禹之時。若三四生等,天眼猶能見之。若百千萬劫,天眼則不能見,聲聞道眼,猶能見之。若無量無邊恆河沙劫,惟如來五眼圓明者能見。尚非聲聞道眼之境,況天眼、肉眼哉?知此三報之義,則作善降祥,不善降殃,聖言原自無爽。”若是讀懂印光法師的這一段文字,自然對因果之理及積善余慶之事實,能有所明了。借此奉勸天下父母,如果想要子孫賢善發達,應先勵志斷惡修善,恆心積德,方可不負所期。今用“古代中國四位宰相的祖蔭”為良鑒,啟發自他,希願皆信因果,改往修來。
蕭瑀(唐朝宰相),字時文,在隋代曾擔任內史侍郎、河池郡守。後來,蕭瑀帶領自己管轄的郡,歸附了唐高祖李淵。拜民部尚書。在唐朝擔任內史令、雍州都督、尚書右僕射、尚書左僕射、晉州都督、御史大夫、太常卿、河南道巡省大使等官職。先後受加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封宋國公。唐太宗曾經賜詩給蕭瑀,詩中有“疾風知勁草,版蕩識誠臣”的名句。貞觀二十一年,蕭瑀去世,壽七十四。他的兒子們遵從他的遺願,不擇日,只做了簡樸的安葬。唐太宗為懷念開創唐朝的眾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時常前往懷舊。蕭瑀即是二十四功臣中的一人。關於蕭瑀的祖蔭,《舊唐書》卷六十三中有記載,稱蕭瑀的高祖是梁武帝。梁武帝名叫蕭衍,字叔達。他是中國歷史上以“慈悲好善”聞名於世的皇帝。蕭衍在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六歲的他,“水漿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過成人,內外親黨,鹹加敬異。”父親去世時,表現出來的孝行,也異於常人,感動左右。在政治上,梁武帝推行德政,重視文教。他在位期間,常對百姓施予恩澤。多次對國中極貧困的人家,免於賦稅。凡背井離鄉而失去家產的人,恢復他們的田宅產業。免除勞役五年。如果老百姓有新生小孩的人家,從寬免除一些稅收。孤寡貧弱等無力生存的人,則給予救濟,除此,還下诏清理天下的獄訟。梁武帝當國時,在扶持佛法及振興儒教方面,皆是不遺余力。自身則嚴守佛教的戒律,恭行儒家的禮教。其事跡在《梁書》等多有記錄。在《新唐書》中,有這樣一段評價。“梁蕭氏興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後裔。自瑀逮遘,凡八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說梁武帝所開創的梁朝,實是有功於民,沒有大惡。以盈余的福祉留給子孫後代。梁武帝的後人,貫穿整個唐朝,先後有蕭瑀、蕭嵩、蕭華、蕭復、蕭俛、蕭寘、蕭仿、蕭遘等八人擔任過宰相一職。加上蕭頃在五代時期也做過宰相,堪稱是“宰相世家”。這種“一門九相”的成就,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那些不了解梁武帝蕭衍而聽信毀譽的人,真應該重新認識這位“慈悲好善”的菩薩皇帝。
呂夷簡(宋朝宰相),字坦夫,壽州人(今安徽壽縣)。進士出身,擔任過绛州軍事推官、大理寺丞(相當於最高法院的官員)、通州通判(相當於副市長)、濠州通判、太常博士、濱州知州(相當於市長)、提點兩浙刑獄、刑部員外郎、龍圖閣直學士、開封知府、右谏議大夫、尚書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集賢殿大學士、昭文館大學士、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相當於宰相)、吏部尚書、樞密使(相當於國防部長兼宰相)、司空、平章軍國重事等重要官職。關於呂夷簡的祖蔭。據《宋史》和《嘉靖壽州志》記載,呂夷簡的祖父叫呂龜祥,原本是萊州人,呂龜祥的父親孟奇,生有兩個兒子,長子龜圖,次子龜祥。宋太平興國二年,呂龜祥考上進士,為殿中丞。後來做了壽州的知州。“有惠政及民,民愛留之不忍去,遂家焉”。一個地方官,施政能夠處處恩澤民眾。卸任時,竟然能感得老百姓的愛戴,而不忍讓他離去。於是就把家安在了壽州,子孫也都成為了壽州人。雖然關於呂龜祥的評價僅此一句話,從中卻可以看出一個從政者“愛民利民”的崇高境界。呂夷簡久居宰相之位,後其子呂公著也與司馬光一同位居宰相,其遠祖與祖父留於子孫的福蔭,可想而知。
史天澤(元朝宰相),字潤甫,燕京永清人(今屬河北省)。曾擔任都元帥﹑五路萬戶﹑河南經略使(相當於省級軍政長官)﹑河南等路宣撫使﹑江淮諸翼軍馬經略使﹑輔國上將軍、樞密副使﹑中書右丞相﹑中書左丞相等重要官職。至元十二年二月七日去世,壽七十四。元世祖忽必烈聽說史天澤去世的消息,派近臣贈給白銀二千五百兩用於辦理喪事。死後受贈太尉,谥忠武。後累贈太師,進封鎮陽王,立廟。關於史天澤的祖蔭,《元史》卷一百四十七中有記載。他的曾祖父史倫,因建屋掘地挖到金銀,才變得富有起來。金朝末年,中原苦難深重。史倫建立了家塾,招徠學者,家裡養活豪傑和讀書人很多,在一方有俠義的聲名。士族有淪為奴虜的,立即出錢財贖回。有一年發生大饑荒,史倫以糧食八萬石赈濟饑者,人們都爭著依附到他的門下。到史天澤的祖父史成珪時,遭遇世亂,盜賊四起,於是將自家的財產散盡,僅存倉儲的糧食而已。到了史天澤的父親史秉直這一代,讀書尚氣義,也喜愛施恩於人。從史倫到史秉直,史家的三代人皆重義,恩澤當世。其後人竟出了一位官至中書右丞相的史天澤。在《元史》卷一百五十五的裡面,評價史天澤“出入將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無怨。”世人將他比做唐朝的郭子儀及宋代的曹彬。
葉向高(明朝宰相),字進卿,福清人。在萬歷十一年考上進士,授庶吉士,進編修。擔任過南京禮部右侍郎﹑吏部侍郎﹑禮部尚書(相當於國家教育部長)﹑東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相當於財政部長)、武英殿大學士(位同於宰相)、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等重要官職。先後受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少師兼太子太師、太傅等爵銜。六十九歲時去世,到了崇祯初年,受贈太師,谥文忠。《明史》給予葉向高的評價是:“向高用宿望居相位,憂國奉公,每事執爭效忠荩。”又說“向高為人光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類。”關於葉向高的祖蔭,可以追溯到一位叫葉宏的先祖,葉向高在《家譜列》中評價他“家饒好施,裡人有急,皆叩公。。。。。。。” 意思是說這位祖先家裡較富,喜歡施捨,鄉人有急事,皆求助於他。到葉向高的高祖葉漢時,據說他尊敬讀書的儒生,飲食錢財的贈予沒有過吝惜。閩清有一位叫鄭仲達的窮苦書生,和葉漢是好友。常接受葉漢的幫助。後來鄭仲達中舉當了官,葉漢竟然拒絕鄭的重金酬謝。旁觀者見狀,都驚歎敬服。葉漢去世時,“遠近悲悼。”葉向高的曾祖叫葉仕俨,葉仕俨的父親和哥哥早逝,他把祖上的遺產分成三份,最好的一份給嫂嫂和侄兒,中間的一份給弟弟,最差的一份留給自己。葉仕俨還經常幫助貧弱,善行頗多,有的鄰居向他借貸,日子久了還不起,他就把借據燒毀以示不追債。他曾說:“財有贏縮,義無存亡,吾不因財而失義也。”有一次,葉仕俨的兄長被污陷殺人,懼怕而逃走。葉仕俨代兄入獄,備受折磨。行刑者說:“我們要抓的是你的兄長,你不要自作自受。”葉仕俨說:“我的兄長確實未殺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最終得以釋放。葉向高的祖父,名叫葉廣彬。讀書明理,是當地知名的文士。他的兒子葉朝榮,即是葉向高的父親。葉朝榮,字良時,號桂山。曾擔任江州別駕,主管一州的賦稅征收,還做過瑞昌和彭澤的知縣,及江西九江通判,後來更升為廣西養利州知州。葉朝榮做官清廉,重視農田水利和文化教育,團結少數民族,因此受到當地百姓的贊譽。據《福清縣志/人物/前修》記載:“葉朝榮。。。。。。主督賦,潔己恤民。。。。。。復築城、建學、鑿陂塘、墾田、導水,經畫創置,皆贻民百世利。暇則與諸生講說經術,迪以綱常,至蠻夷君長,皆款關受學。州俗一新,埒於中土。卒之日,僚屬檢其囊,僅書數卷,衣數襲而已。”由以上可知,葉家幾代人皆有懿行,後人中出了一位首輔大臣。葉向高雖身居高位,卻生活樸素,家居只穿布衣。他做官許多年,“未嘗害一人,未嘗受一人錢”。告老還鄉時,熹宗皇帝贈給他白銀千兩,他卻將此銀捐出,用於建橋,橋名“賜金橋”。根據《明史》記載,出於各種原因,宰相的事務一度皆由葉向高一人主持,所以被稱做“獨相”。若非祖蔭護持有力,子孫焉能如此賢達。
《易經》中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蘇東坡對此做解釋說:“曰‘佑’,曰‘吉’,曰‘無不利’,其為福也多矣。而終不言其所以致福之由,而象又因其成文,無所復說。此豈真無說也哉!”孔子則說:“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天道以善為順,積善即是順天。積惡即是逆天。以上所舉蕭瑀、呂夷簡、史天澤、葉向高,此四人的祖輩,皆有順天之德。故後人“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其祖蔭所庇,子孫分別為唐、宋、元、明四個朝代的宰相。世上有希望子孫賢達的人,宜將此作一良鑒,持恆栽培。為惡不知悔的人,應以此作一警醒,始於相信因果,終能遷惡向善。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