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一誠長老:出去走一走才知道有沒有定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假設一下,當我們身處深山之中,遠離世間的誘惑,這個時候是不是能夠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許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滾滾紅塵之中,恐怕就會被花花世界迷了雙眼,在名利、物質面前把握不住自己。

  很多時候,需要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定力。古人說“中隱隱於市”,就是這個道理。隱居在深山老林裡,不與世俗喧囂接觸,要斷絕功名利祿之心也就容易一些;而居於市井之中,日日與塵俗為伍,這樣子若仍能把持住自己,保住內在的清淨,才稱得上真正有境界的隱士。

  佛說俗世之中,處處皆可修行。真正的修行不一定非要在寺廟裡,工作、生活、人際來往中,都可以修養心性,修正行為,修習智慧。定力也不光是說你可以打多久的坐,入定多長時間,更是將內心的這種定力和修養投入現實生活,接受外界的考驗,看是否能在這種考驗中保持下去。

  在寺廟裡修行時,覺得自己境界很高了,任什麼也無法動搖自己了,結果一出山門,入了塵世,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句評價,都能讓你煩惱半天;在學校裡讀書時,覺得自己很清高,有傲骨,結果一出校門,踏進社會,遇到挫折,立刻就把傲骨彎折了。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有些人自覺很有定力,實則只是自以為是的感覺,並不曾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定力,證據就是,一旦遇到現實,你所謂的“定力”便立刻只能舉手投降。

  世間誘惑很多,名位金錢,面子聲譽,皆是迷惑人心,惹人爭逐的東西。那些貪錢、貪名聲地位的人面對這些誘惑,恐怕很難定得住自己,十萬塊還不動心,一百萬就動心了;一句誇贊不動心,十句誇贊就動心了。所以說,定力是什麼,它是一種定住自己、控制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有定力的人,目標穩固,信念執著,意志堅強,冷靜沉著,心如止水,淡定從容,不隨境轉。管它是名利,還是地位,都不能夠使他失去自我,只因他內心有不可動搖的自信。

  通常說一個人很自信,那是說他自信於自己的能力、才華,或者身份地位,而和尚說的這種不可動搖的自信,是指站立於天地之間,摒棄了世俗功利束縛,對自我存在的一種絕對自信。它不隨著能力、才華、身份地位的改變而改變。

  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自信?那是因為他的人生開啟了智慧。他對世事人生有清醒透徹的認識,知道世間權位、名聲,金錢利益的虛幻本質,知曉自我在世間的位置。我們看到有些人,一見到比自己有錢、有權,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就彎腰點頭,很卑微,一跟領導說話,膽子就變小了,畏畏縮縮,因為他們沒有自信啊,輕易就被名氣、地位、權勢、金錢這些東西給嚇住了。這樣的人怎麼會有定力呢?他們只要走出去,立刻就會成為名利權位的奴隸。

  相反,真正有自信、有定力的人,即使穿著一件粗布衣服,他走在一群盛裝的人當中,也不會自慚形穢。他會很坦然,很自在,因為他有獨立於世的信心,不需要靠衣裝來標榜和炫耀自己。這樣的人即使功成名就,也不會刻意去彰顯自己的功名,當他與地位比他高,成就比他大的人講話時,他會不卑不亢,以誠相待。外界的盛贊、歌頌或者是譏謗、侮辱,都不能夠影響到他的情緒,人生的順逆寵辱,也不會動搖他的冷靜,讓他失態。

  如果人的定力是一塊金子,那就一定要拿現實這塊試金石來試一試它的成色。虛假的定力,一定會在喧嚷中現出原形,而真正的定力,是一種堅實心,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是你投身於世俗的洪流之後,仍然能夠保住初心,不為外界所惑,不為名利失去自我。(摘自一誠長老《平常心•簡約是福》)

 

上一篇:覺慧普弘:現在人成佛太容易了
下一篇:蕅益大師:人生在世不要期望沒有困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