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陋室何以不陋:有趣的靈魂是最大的富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原創: 弓難張 騰訊儒學

  導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劉禹錫先生的這篇《陋室銘》大家都耳熟能詳,其文著墨不多,但字字珠玑,千百年來讓無數中國人傳頌不止。

  該文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其蘊含的哲理讓人回味無窮:有信仰有追求的靈魂,身居陋室一樣可以活的多姿多彩。

  漢武帝時期的大才子司馬相如,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但因為一直孤身一人漂泊在外,不善理財,家裡窮的叮當響;蜀中首富卓王孫之女卓文君長相貌美,識文字通音律,新寡在娘家,屬於典型的白富美。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二人彼此仰慕,但苦於沒有溝通渠道。恰好臨邛縣令王吉邀請司馬相如到臨邛做客,卓王孫得知縣令有貴客駕臨,便在家中設宴款待,意圖與之結交,卓文君趁此機會從屏風外窺探司馬相如的言行舉止。

  席間,司馬相如從容地彈奏了一曲《鳳求凰》。英俊的外表、美妙的琴聲打動了美女卓文君的芳心,通過婢女溝通後,卓文君連夜陪同司馬相如私奔至成都,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愛情佳話。

  因為司馬相如在成都的住處稱得上是家徒四壁,為維持生計,二人又返回臨邛開一間酒店謀生。卓文君作為老板娘當垆賣酒,司馬相如則系上圍裙做起了店小二,二人夫唱婦隨,恩愛有加。

  富家千金卓文君,為了愛情甘願拋棄錦衣玉食的富裕生活,毅然嫁給窮小子司馬相如,哪怕當垆賣酒也無怨無悔。

  從物質待遇上講,二人的生活是窘迫的,但精神層面上卻是甜如蜜的,有了二人愛情滋潤的小屋,何陋之有?

  孔子周游列國期間曾困窘於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這些弟子和孔子相互問答。孔子說:“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卻奔跑在曠野上。是我推行的道不對嗎?我為什麼會落到這個地步?”

  顏淵說:“老師的道太宏大了,所以天下不能容。即使如此,不能容納又有什麼關系呢?不被容納然後才顯出君子本色。”

  孔子禁不住笑著說:“回呀,假如你有很多財產,我願意給你當管家。”

  是啊,天下雖大卻容不下夫子之道,在外人看來確實失敗到家了,但孔子師徒並不自暴自棄。士窮節義見,越是困窘越會顯現君子本色。

  他們相互勉勵,悟道其中,崇高的追求使得他們雖然身陷險境但精神飽滿、樂享其中。有信仰的靈魂即使身處困境,又何陋之有?

  生活在世間,衣食住行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要素,依靠自己的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付出努力使自己占有的物質財富更多些,過上富足的生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但現代社會物欲橫流,穿的是不是名牌服裝,開的是不是高檔汽車,住的是不是精裝洋房等等,似乎成了品評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准。

  但人們似乎忘了,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人有思想有靈魂,人不僅需要物質文明的滋養,更需要有精神的追求與信仰的滋潤。

  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在如今全民小康的社會裡,好看的皮囊千千萬,但有趣的靈魂則相對稀缺。如果你有趣,小屋亦大,何陋之有?如果你無趣,只是行屍走肉,房大亦空!

  當然,過上美好富足的生活是現代文明的必然要求,簡陋和貧乏是我們要拋棄的過往,但“何陋之有”的精神在新時代應繼續堅持。

  在物質大豐富的基礎上,加強對信仰的磨砺,爭做有趣的魂靈,才算真正過上品質生活,亦不負精彩的人生。

 

上一篇:宣化上人:拜佛的幾種殊勝功德
下一篇:法禅法師:關鍵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