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這一段《太上感應篇》一百零四句,「嗜酒悖亂」,我們來聆聽淨空老法師的開示。
老法師第一點開示說,「嗜酒悖亂」,「酒」,在佛法裡面它是列入重戒,就是五戒裡面的也是五重,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所以它列入重戒。雖然不是最重的戒,因為殺、盜、YIN、妄是四重戒,但是五戒末後有酒戒,這個有它的用意在裡面。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把它看得這麼重呢?實在講,佛家的戒律,殺、盜、YIN、妄是性罪,本身做了就有罪,不管你受不受戒,犯了這四重戒,犯了這四條,犯了本身就有罪。可是酒,如果你不受這一條戒,沒有罪,所以酒是屬於遮罪,跟前面四條不一樣。釋迦牟尼佛把這個看得這麼重,就是凡是犯四重罪的,大概都先犯酒戒,酒會亂性,好飲酒的人酒醉了,智慧不能作主,才會去干殺盜YIN妄的事情。因此佛家戒酒就是防范,不要去犯殺盜YIN妄這種重罪,是這麼一個原因,我們要懂得。當然清淨比丘是滴酒不沾的。
第二,在戒律裡面,酒的開緣也是最大最廣,所以世尊教人家修學,合情、合理、合法,不是不通人情的。許多藥裡面需要用酒來做藥引,這個不算犯戒,這我們剛才已經有提過了,這是藥酒。那菜裡面配菜,做佐料,老和尚說,這個也不犯,這是料酒,當然能夠盡量避免就避免。如果你持戒很精嚴、很嚴格、很清凈,那當然你最好連料酒也不要,是最好的,果清律師說的是塵點不染。
你要想想,它不會讓你醉,不會讓你迷惑,老和尚說,還有身體虛弱的、血液循環不好的老年人,七十歲以上、年歲大的,出家人也包括在內,釋迦牟尼佛有開緣,你可以喝一小杯幫助血液循環。但是如果七十歲以上,身體還很好、很強壯,那就不需要了。所以這個有個標准,就是他七十歲以上,身體不好,血液循環不好。所以要斟酌自己的健康情況來決定,不是說到七十歲就可以,那就錯了。老和尚特別舉新加坡的許哲一百零一歲的時候,她就不需要啊。為什麼?她身體很好,她不需要啊。所以這是活活潑潑地,不是死的,每一條戒律都有開遮持犯,一定要懂。
第三,佛為什麼制定這條戒,它的作用究竟在哪裡?我們修學利益何在?如果犯戒了,我們自己的損失在什麼地方?不要說過失啦,我們有哪些損失呢?一定要懂得,然後才知道,佛制戒這個心是真實慈悲,真實的智慧,沒有一樣不是在幫助我們眾生成就。佛重視的是,注重的是,我們身心的健康,幫助我們斷煩惱、開智慧,成就道業,照顧得可以說是無微不至。我們要懂得,那麼你才會生恭敬心,才會生感恩的心,遵守佛的教誡。飲酒要是變成嗜好,嗜酒如命,這個人不能修行,不但出世法不能成就,世間法也不能成就。這是我們要懂的,要了解它的深義。
老和尚講經常講到一個故事,公案,就是他跟李老師,在學經教的時候,李老師講鄭康成的三百杯,這有個典故。鄭康成是東漢末年的大儒,他跟馬融學儒家,他說,馬融他心量比較狹窄、比較狹小。馬融他因為官當很大,他教書的時候,馬融需要怎麼樣呢?他一定要音樂來助興。因為他官大有錢,那就樂隊,樂隊就在上課的講席的後面有個布幔,這幾個唱歌的女孩在裡面跟著樂團在唱歌。他就在這個氣氛之下上課,這是馬融。那所有的上課學生,都會從那個布幔裡面,偷偷看那些女生、女眾,唯獨鄭康成不看。後來鄭康成學會以後,馬融所有的學問都被鄭康成學走了。
鄭康成的才華,他的智慧就非常地高,引起了馬融的嫉妒。有一天馬融就借故要送鄭康成,在十裡長亭那個地方送他,他就帶了十幾個學生去送。每一個人敬三杯,他帶了很多同學去,所以每一個人敬三杯,鄭康成一次喝了三百杯。他三百杯喝完,他風度非常地好,行為舉止非常正常,禮節都沒有失掉。所以李老師,就講一個有趣的事說,如果每一個人的酒量,都像鄭康成,釋迦牟尼佛這一條酒戒就不需要了。他酒後不亂性,他不失禮啊,他不亂啊,所以鄭康成三百杯是這樣來的。後來馬融要派人暗殺他,鄭康成很聰明,走另外一條小路回家了,殺手殺不到了。這是鄭康成三百杯的由來,很有趣。
所以佛法裡面都有它的表法,像以前當官的,當官那個都是,老和尚說,以前古代當官,他那個帽子都是進賢冠,前面低,後面高,它是什麼意思?你後輩要比前輩要更高,要更有成就,學生要比老師更有成就,叫做前低後高。當官要有這個雅量,這是古代的當官,它有它的表法。皇帝呢?皇帝戴的帽子是平的,上面有珠簾,那是表示什麼意思?皇帝的心要很平等,對待一切眾大臣,處事要公正廉明。古代這個禮,裡面這個冠、這個帽子就有它非常大的智慧在裡面。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三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