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臍莫及』,「臍」就是我們的肚臍,我們一般是說肚臍,但這個地方的注音它寫齊,所以我們按照課本來念「噬臍莫及」。「噬」就是吞、咬,要咬。「莫及」就是沒有辦法,來不及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從哪裡出來的呢?從《左傳·莊公六年》,當時楚文王攻打申國,路過鄧國。當時鄧國的諸侯名叫鄧祁侯,鄧祁侯他有三個外甥,這三個外甥,一個叫做骓,一個叫做聃,一個叫養。這三個外甥,當時很奇怪了,可能有先見之明。這三個外甥他們跟鄧祁侯建議,他們說,請鄧祁侯擊殺楚文王,而且他們三個人說了,「亡鄧國者,必此人也」。這有一點點像什麼?叫佛法裡面講的宿命通。他們說,將來滅掉鄧國、亡掉鄧國的就是這個人啦。
「若不早圖」,意思是說,如果不趕快出手,「若不早圖」就是不趕快出手。「後君噬齊」,就是這個地方,「後君噬齊」就是說,這個「齊」,它原文裡面是寫齊國的齊。他們說,「後君噬齊」就是說,以後君王你就來不及了,「其及圖之乎」,就是意思是來不及了。「噬臍」就是咬自己的肚臍都咬不到,我們是怎麼咬也咬不到。意思就是說,失去這次機會,以後想要制伏、制約楚文王,就像要噬咬自己的腹臍一樣,不可能了。後來楚文王滅掉申國,回國的那一年,果然進攻鄧國。在莊公十六年,楚國再次進攻並滅亡了鄧國,被他這三個外甥料中了。所以這個成語就從這個地方出來的,「噬臍莫及」,後代的人用這一句成語表示說後悔莫及。
那麼又有一個說法,說獵人在捕殺麝,麝香,我們有一種很好的香味叫麝香,這是一種鹿,上面有個鹿,下面有一個射,射擊的射,中藥裡面有一種中藥叫麝香。獵人要捕殺麝的時候,麝牠會自己去咬牠的肚臍,把它咬破,獵人就要來取牠的肚臍,麝已經來不及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它是有典故的。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一O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