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往對死後的生命保留著模稜兩可的觀念,拒絕對輪回進行深入的關注。我們也許有充足的理由這樣做,因為沒有證據的東西很難令人相信。我們會說:“如果有前世的話,為什麼我們都不記得?”
應該承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往事是不可能一一記得的。三歲以前的事我們一件也記不起來,我們甚至會忘記昨天所發生的事,盡管當時都那麼鮮活,但記憶幾乎完全消失,就好像未曾發生過一般。如果連幾天前所做、所想的事都不記得,我們有可能記憶前世嗎?
即使沒有所謂的“具體證據”在,我們不妨這樣簡單地問自己:為什麼有億萬人,包括很多偉大的聖哲、天才都相信輪回?難道他們都是傻瓜嗎?如果不以否定的信念限制自己,至少不反對輪回的存在,難道不是更合理些嗎?萬一我們死後發現果然有輪回,我們該怎樣處理這個狀況呢?
在美洲大陸被“發現”以前,有哪個歐洲人相信美洲的存在呢?即使在它被發現之後,人們還在爭論它是否存在。
我們傲慢地只相信“眼見為實”,豈不知我們所看到的,是我們自己的業力所提供的景象。我們往往認為在此認知范圍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任何存在方式,這種狹隘的生命觀使我們不能接受、也無法嚴肅思考輪回的可能性。
幸好,輪回並不是完全不可知:人類積累了大量文獻,討論那些自稱能記憶前世者的證詞;世界各地有很多非常動人的瀕死經驗的見證人,他們絕大多數都確信死後還有生命的繼續;從事佛法修行的人,當接觸到浩瀚和不容置疑的心性時,生死輪回的教法就成了真實的體驗。
1956年出生於土耳其亞達那的男孩伊士邁記憶前生的奇聞,曾一度轟動世界。
事件的經過大略是:當伊士邁一歲半時,一天忽然以大人的口吻對父親說:“我不願再在這個家住下去了,我要回去和我的子女們團聚。”他自稱是兩年前被人殺害、家住一公裡以外的五十歲的男子阿比,並說出阿比被害的情況及原配妻子、第二個妻子、一兒一女的名字,一再懇求回到兒女們身邊。其父怒叱而不許。嗣後,每當父母喊他“伊士邁”時,他拒不應聲,只有叫他“阿比”,他才答應。
他表現出阿比嗜酒的習慣,常瞞著父母偷喝“辣忌”酒。一次,被其叔父馬哈默特撞見,受到斥責。他頂撞說:“小子!你在我果園當園工時,曾偷喝我的辣忌酒,被我發覺,我默不作聲。如今竟忘恩負義,膽敢罵我,連畜生也不如!”
馬哈默特被揭出隱私,終於折服。
一天,伊士邁見到一個賣冰淇淋的小販,以大人的口吻與其打招呼,道出那人從前賣西瓜、蔬菜,自稱曾為那人行過割禮。那人驚愕之余,不得不承認他是阿比再世。
伊士邁對阿比遺族的眷戀之情與日俱增,常在就寢時夢呓般呼喚阿比子女的名字;有好吃的東西,便要求父親送給阿比的妻兒。
伊士邁3歲時,雙親帶他去阿比家。他從未去過那個地方,卻領頭在前面走。同行者故意指示錯路,伊士邁不予理睬,徑自走到阿比家。看到阿比的妻子,他跑過去喊她的名字,擁抱她,淌著眼淚(這情景拍有照片)。
他向阿比的親屬一一問安,領著人們觀看阿比被殺害的馬廄和阿比的墓地。他能說出只有阿比本人知道、別人不可能向他灌輸的知識,還能說出與阿比有借貸關系的人。他走路時經常圍著一條圍巾,當地人無此習慣,這是阿比生前愛好的獨特服飾。
1962年,伊士邁6歲時,印度拉查斯坦大學教授、超心理學家巴奈爾吉博士專程赴亞達那,實地調查了阿比再世的情況,並印行了調查報告。
(選自《走近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