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一切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這個深入是指,內心要去深刻地對此投入,用心去體悟。
可不能囫囵吞棗,走馬觀花。更不能從文字上去理解,如果從字面上去理解,把佛法變成了佛學,而改變了性質。
要用真實的行動,對自心的改變。要務實。把這個智慧傳遞到內心。可不能練到口才,相互的吵來吵去,辯論不休,沒有絲毫意義。
內心真正的體悟才是智慧。口才爭論是聰明,是自欺欺人。自心的真正體悟,用語言是沒有辦法形容出來的。
所以說,真經是無字。佛講解多久也是大概對此的描述而已。稱之為次第法。
真正的智慧,真正的體悟,永遠是講不清楚的。
所以我們必須要契入佛的智慧。要把佛的智慧成為自己的,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真正的目的。
佛在《金剛經》中告訴大家,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那麼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微塵從。
眾生分為兩類:一,是屬於有情眾;二,屬於無情眾。
有情眾指四生九有。無情眾生指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也屬於依報。有情眾生屬於正報。依報隨著正報轉。所以說把這依報的無情眾稱為微塵眾。
佛告訴我們大家,微塵眾這個相,他本來沒有實質固定的相存在。它是由妄念而現,稱為幻現。也是一個影像而已。
所以說它不是實有,如果它實有,就應該有固定永恆的相,有所存在,它不是。所以說即非是微塵眾。
它不是這樣永恆存在的。是內心妄念生滅。本來就是幻像。
猶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就是山,見水就是水。就是說山與水本來就是一個影像。
我們大家千萬不要把這些微塵眾當成實有,有實質的相,或實質的物體的存在,不是的,根本是沒有的。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的內心就不要對此,有所執著與有所分別。
佛也是在對我們大家提示,讓我們的內心該放下也得放下,都是一個虛幻的假想,就不必要對此妄想。
但是在這塵世間,微塵之中該造作還得造作。這個微塵眾它本來就是“本性”的作用。
如果都空掉了,不去造作了,說明這個佛性失去了作用,也是沒有任何意義了。
所以說見山見水,該山還得是山,見水還得是水。可不能放棄。只要內心對此事實真相了解了,不可執著就可以了。
那麼有人又說了,把肉吃的時候當成白菜,或當成蘿卜,這個不可以,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肉就是肉,白菜就是白菜,爹就是爹,娘就是娘。
分別相不做分別想。相有差別,有分別的造作,有分別的所用,但是內心無所住,無所分別。
這就是稱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個理,要深深地體悟。
佛在當年為大家再三的說明,宇宙的事實真相。讓大家對此的了解,對此的認識。
認識之後就不會因此而迷茫,不迷茫了,覺悟到了,就會了脫生死輪回的苦海,就會回歸於本來永恆的自我。
阿彌陀佛,釋桑吉,祝大家六時吉祥,法喜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