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萬行大和尚:如何讓愛的人永遠永遠愛你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真愛是無恨無悔的,永遠沒有恨,永遠沒有悔。如果你愛了還有悔恨,說明你的愛不是全然的愛,不是至愛。就像飛蛾撲火一樣,死了也無怨無悔,因為那是至情至愛。

  但是世間人所謂的愛,最終不是恨就是悔,把自己傷了,也把對方傷了。因為凡夫的愛不是至情至愛,不是全然的愛,含金量不夠。而聖人的愛是永遠無怨無悔,無恨無憂的,因為它是全然的,是100%的含金量。如果你全然地愛一個人,你是沒有恨的,你已經超越了恨。

  所以我們就很容易理解:恨因愛而超越,輪回因大悲而超越。菩薩不懼輪回地來到娑婆世界,一次又一次,為什麼?因為他有情,他有愛,他有悲心,而且他的情、他的愛、他的悲心是至情、至愛、至悲,是全然的。

  眾生就是下到萬丈深淵,他也會下到萬丈深淵去把眾生托起來。就像花落了又開一樣,為什麼花落了還會再開呢?這也是一種情,這也是一種愛。而我們凡夫的情、凡夫的愛,開了就落了,落了就不會再開了,不會梅開二度。如果你梅開二度,說明你還有點情,還有點愛。

  在座的是不是也有人梅開二度啊?(眾哄笑)看,你們都不敢承認!這是人性,是很正常的,不可否認,也不需要掩蓋。數千年來,唯獨情和愛被人們歌頌不衰,永遠都是最熱門的話題,為什麼你們不吭聲,不敢承認呢?

  不要說我們凡夫俗子了,就是超越了三界的菩薩,還是會不厭其煩地回到三界。因為他們的情、他們的愛已經升華為大悲心了。菩薩與凡夫只是境界的不同,菩薩的悲心與凡夫的愛只是同一個概念的放大與縮小,從某個層次而言,它們的性質是相同的,根是一樣的。

  一個有智慧的人見因即見果,看到一粒種子,就看到一棵參天大樹,並不需要等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才看得到。天下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見因必見果。作為一個修行人,如果你心中的情、心中的愛、心中的慈悲沒有生起來,你想開悟,想了生死,想成佛,那是絕無可能的。

  但是,如果你停留在這三個層次上,不再向上升華、超越,你也開不了悟,了不了生死,成不了佛。就像一棵樹一樣,首先種子要發芽,發芽之後才能長成一棵小樹苗,小樹苗再慢慢地生長,才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我這個觀點肯定又有很多人要排斥、反駁了:宗教都是主張離欲、淡情、割愛,怎麼你這個和尚說必須經歷情、愛、悲心,次第上升呢?今天中午正好與一個信徒講到這個話題,因為他放棄了婚姻、家庭、財產、職位,把什麼都放棄了,准備去修行,說得好聽一點就是他什麼都放下了。

  如果有一種宗教,為了讓你成仙、成聖、成菩薩、成佛,要求你放棄愛情,放棄婚姻,放棄兒女親情,放棄錢財,放棄權力等等,你們說這個宗教還會有生命力嗎?可是,是不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徒就是這麼宣傳的?有沒有一種宗教支持這種理論,是建立在這種理論基礎上的?(答:沒有)既然如此,為什麼很多信徒會支持這種觀點和理論呢?

  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信徒傳播的只是他個人的思想,並不代表這個宗教的核心思想。我可以很大膽地告訴大家,沒有一個宗教的教義是建立在放棄金錢、放棄權力、放棄親情、放棄愛情、放棄婚姻、放棄家庭的基礎上,任何一個宗教都不會支持這種觀點。可是有相當一部分宗教徒就是這樣宣傳的,這就叫邪教徒!教主的思想並沒有錯,但是教徒的素質不夠,邪知邪見,把老祖宗的東西歪曲了,宣傳錯了。

  一個真正的教徒,一個合格的教徒,一個成功的教徒,一定是事業成功,婚姻成功,家庭幸福美滿的。如果一個人情感失敗,婚姻失敗,家庭失敗,事業失敗,入教之後,他的心態也是扭曲的,不健康的。

  將來要是當了傳教士,當了“大師”,他所傳播的思想,就會像前面所說的那樣,讓追隨他的信徒放棄家庭,放棄婚姻,放棄金錢,放棄權力等等,什麼都放下,什麼都放棄,因為他曾經是一個失敗者。但是,他的教主絕對不是這樣說的,也是不允許這樣做的。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在出家之前就是一個很成功的男人,家庭成功,婚姻成功,感情成功,兒女親情、父母親情都成功,所以他創立的教義也是圓滿的,教出來的弟子也是成功的。但是他的一些徒孫把他的教義扭曲了,徒孫沒有見過祖師爺嘛,祖師爺一死,徒孫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了,沒有人能證明了!

  如果一個學佛的人在世間法上沒有成功,是失敗的,比如感情是失敗的,婚姻是失敗的,事業是失敗的,兒女親情是失敗的,那麼當他入教之後,想在宗教這個領域裡有所建樹,有所成就,那是不可能的,他也一樣是失敗的:師徒感情失敗,師兄弟感情失敗,與信徒的感情失敗。

  因為他在世間法上就不會經營感情,學了出世間法之後,當了信徒,當了傳教士,他也一樣不會經營感情,一樣不懂愛,不會經營愛——慈悲心。

  (禅修 心理學 佛學 詩詞大會 國學 哲學 傳統文化 孔子 經典永流傳 南海 台灣 敘利亞)

  東華禅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禅寺、7年閉關、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字著述、17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禅》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禅》融通人生四大關系:我與家庭的關系,我與社會的關系,我與國家的關系,我與自然的關系,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上一篇:仁清法師:《入定、觀空、開悟、證果》
下一篇:仁清法師:“諸佛菩薩難思議神力化導現稀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