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十大經典佛語,你能悟透多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於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尋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2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源自《地藏菩薩本願經》,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裡有無數受苦的魂靈,不忍離去,於是留在了地府,並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3 一切皆為虛幻

  一切皆為虛幻。

  這句出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對於愛情:美好的愛情,動人的愛情,原來都是虛幻的!可是虛幻的愛情卻也是最美的!如墜夢中,近在眼前,卻觸摸不到;

  遙遠的總是最美,因為遙不可及,充滿想象,卻難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於人心所營造的幻境這種美,值得我們凡人一直去追尋,即使花去畢生的時間,得到心碎的結局,卻依然在憧憬;

  對於生活:如果人不執著世間的一切物質名利,就不會被物質名利所控制;正由於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才會變得不快樂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記得佛家的句:一切皆為虛幻。

  4 不可說

  不可說。

  很多的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眾生要拋棄妄念執著,進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狀態!“說”這一行為本身需要一個妄念才能實行,所以不可說!

  佛陀有這麼多經書,這麼多語錄就是為了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為之,故禅宗講求不執著於文字就是這個道理。有句話很好的說明了這句佛家經典:有的事可說不可做,有的可做卻不可說,有的既不可說又不可做。

  最後送上一段,讓大家最自己去體會《涅盤經》雲:“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5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由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禅宗精髓!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家講“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對萬物起執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談空卻又戀空,其實戀取世事和戀空並無分別,同樣是執取而不放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象,是人們虛妄產生的幻覺。

  色即是空,使人們認識到事物的現象,認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虛妄產生的空即是色,則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系,讓人們知道因果報應,善惡循環所謂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勸人向善的基礎。

  6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原文應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出自《華嚴經》: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

  7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前生500次的回眸,

  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這句話,並不出自佛經,而是出自一個故事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萬發緣生,皆系緣分!

  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8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大悲無淚,

  大悟無言,

  大笑無聲。

  大悲是無盡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淚來形容;大悟就是開大智慧,這個智慧不是言語能表達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興,內心的喜悅又怎麼是笑聲能表達的呢?年齡越長,對於這句的體會就越深刻。

  9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語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儒家把和諧導向社會理想,道家把和諧導向事物本源,佛家則把和諧導向內心世界佛家認為,境由心生內心平和,見事皆和。

  禅宗有雲:心險佛眾生,平等眾生佛心中若無佛,向何處求佛?眾生皆有佛性。

  10 如心動則人妄動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

  心不動,人不妄動,

  不動則不傷;

  如心動則人妄動,

  傷其身痛其骨,

  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

  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佛語有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上一篇:淨空法師:先放下再念佛,這個很重要
下一篇:學誠法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