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裡說:天道虧損盈滿而補益謙卑;地道變動盈滿而流向謙卑;鬼神損害盈滿而庇佑謙卑;人道厭惡盈滿而喜好謙卑。所以謙卦當中,六爻都吉利。《尚書》裡說:自滿招來損害,謙卑則蒙受補益。我很多次與學子一同考試,每每見到貧窮的書生將要騰達,此前一定是謙光可掬。
辛未年赴京參加會試,我們嘉善同考的有十人,只有丁賓丁敬宇年紀最少,極其謙虛。我對費錦坡說:丁賓兄今年一定能考中。費問:何以見得?我說:唯有謙卑能承受福澤。您看十人當中,有誠實持重、不敢在人先如敬宇一樣的嗎?有恭敬順承、小心謙慎像敬宇一樣的嗎?有受侮不回敬、聽到毀謗不辯白同敬宇一樣的嗎?一個人能做到這樣,就是天地鬼神也將福佑他,豈能不發跡呢?等到放榜,丁賓果然中了。
丁丑年在京師,與馮開之相處,見他虛心而整肅儀容,大大改變了幼年的習氣。李霁巖是一位直率誠信的益友,常常當面批評他的過失,只見馮平心順受,沒有一句頂撞的話。我對馮說:福有福的端由,禍有禍的先兆,內心真能謙虛,上天一定保佑,您今年一定會考中啊。到底結果就是如此。
趙裕峰字光遠,山東冠縣人,童年就中了秀才,可是很久不能考中舉人。他的父親任嘉善縣主簿,帶他到任上。光遠敬慕錢明吾先生,帶上自己的文作去拜谒請益,明吾把他的文章全塗抹刪改了,趙不但不生氣,而且心悅誠服地迅速修改了。第二年果然考中了舉人。
壬辰年,我到北京觐見。與夏建所見面,見他氣虛而意下,謙光逼人,回來對友人說:凡是上天要令一個人發跡,就先發啟他的智慧。這智慧一發,虛浮的人就能沉實,放肆的人就能收斂。建所如此溫良,是上天開啟智慧而將令他發跡啊。等到開榜,果然考中了進士。
江陰人張畏巖,博學而工於作文,在學生中很有聲望。甲午年,到南京參加鄉試,寄住在一座寺廟裡。揭曉後沒有自己的名字,張大罵主考官花了眼。當時有一位道人,在旁邊微笑。張就遷怒於道人。道人說:相公的文章一定不佳。張越發惱怒說:你沒見過我的文章,從哪裡知道不佳呢?道人說:我聽說作文貴在心平氣和,今天聽到您罵人,心中不平極了,文章又怎能作得好呢?張不禁理屈而心服,就向道人請益。
道人說:考中全靠命數,命數不該中,文章再工整也沒什麼用處。你必須要自己轉變自己的命數。張說:既然是命數,怎麼轉變呢?道人說:造命數的是上天,立命數的是自己。努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什麼樣的福澤不可以求得呢?張說:我不過一介窮書生,又能行什麼善?道人說:善事陰德,都由心作,常存行善積德的心,就功德無量了。比如說謙虛這點,並不用你花錢,你為什麼不自我省察卻反而罵考官呢?
張從此屈己下人自我約束,善行一日一日加修,品德一日一日加厚。丁酉年,夢見到一座高大的房子,看到一冊考試名錄,中間多有缺行。問旁邊的人,回答說:這是今年的考試名錄。張問道:為什麼缺了很多名字呢?那人回答說:科第在陰間三年考校一次,必須積德沒有過咎的,才有名字。如前面缺的,都是本來應該考中,因為新做了寡德的行為而被除去了名字的。指著後面一行說:你三年以來,持身還算謹慎,或許會補在此處,望你自愛。這科果真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由此來看,抬頭三尺,一定有神明。趨吉而避凶,完全由自己作主。當人必須存善心約束身行,絲毫不獲罪於天地鬼神,虛心謙下,使得天地鬼神,時時眷顧,才有承受福澤的基址。氣自滿的人,必不能遠大,縱然發跡也不能承受太多。有點見識的人,一定不會自己局限自己的器量,而拒絕自己的福澤。何況謙卑則有受教益的余地,而可以接納無窮的善行,尤其是讀書考科舉的人必不可少的啊。
古語說:有志於博取功名的,一定能得到功名;有志於追求富貴的,一定能得到富貴。人有志向,如同樹木有根。立定志向,必須念念謙虛,事事與人方便,自然感天動筆,完全由自己造作福澤。今天希望考中科第的人,起初就不曾有真實的志向,不過一時的興頭罷了,興頭起來就求取,興頭過去就放棄。孟子說:宣王如果真的很喜好音樂的話,那齊國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我認為對科舉也是如此。
袁了凡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