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百喻經卷下》:72、唵米決口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譯文:

  曾有一人到丈母娘家去,見她在家搗米,就去那兒偷了一把米含在嘴裡。妻子來見丈夫,想跟他說話,而他滿口含著米,唔唔地不應答,因為在妻子面前怕難為情,不肯吐棄出來,也就不說話了。妻子見他不說話,奇怪了,抬手摸看,以為他口腫了,便對父親說:「我丈夫剛來,忽然患了口腫,都不能說話了。」她父親隨即叫來醫生替他治療。醫生說:「這病極重,開了刀,方可治好。」就用刀決破了他的口,米從中瀉了出來,事情敗露了。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做了種種惡行,毀犯了清淨的戒律,就把過錯覆藏起來,不肯發露,墮入於地獄、畜生、餓鬼這類惡道中。就好比那個愚人,出於小小的難為情,不肯吐出米來,以刀決口,方顯露出他的過失來。

  《百喻經》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诃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谷從何而生。答曰。五谷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72、唵米決口喻

  昔有一人,至婦家捨,見其搗米①,便往其所,偷米唵之②。婦來見夫,欲共其語,滿口中米,都不應和。羞其婦故,不肯棄之,是以不語。婦怪不語,以手摸看,謂其口腫,語其父言:“我夫始來,卒得口腫,都不能語。”其父即便喚醫治之。時醫言曰:“此病最重,以刀決之③,可得差耳④!”即便以刀決破其口,米從中出,其事彰露。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作諸惡行,犯於淨戒⑤,覆藏其過,不肯發露,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如彼愚人,以小羞故,不肯吐米,以刀決口,乃顯其過。

  注釋

  ①搗米:舂米。

  ②唵:含在口裡。

  ③決之:割開。

  ④差:通“瘥”,病愈。

  ⑤淨戒:指清淨之戒行。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上一篇:達真堪布:成功最終拼的是福德
下一篇:印光法師:16.《贊淨土超勝【書二】五六》原文和白話譯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