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清明節快到了應對超度的正確意義有所了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在佛門裡面學什麼,要清楚,我們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我們在現前要改善我們的生活,在將來我們要提升我們的境界。突破六道、突破十法界,我們才能夠證得一真法界,這是我們學佛應當知道的。

  佛教的超度,廣泛來講是指誦經等使鬼魂脫離苦難。但是一般人卻把超度兩字僅拿來當作超度亡靈之說,這種言說不是很正確,超度的實際意義是超越生死、共度涅槃彼岸,是名超度。

  超度有三點要義,何等為三?

  超度含義有三:

  一者,令現生中迷妄者、邪見者導歸正見,在思想上糾正之、破迷啟悟,此為思想之超度;

  二者,另現生中能依正見而起修,因修而得悟,得悟而入涅槃,從而得以解脫,此為現生超度;

  三者,肉體滅後,家眷以虔誠之心請出家人念佛誦經、做佛事等以求亡靈得以歸往生淨土,此為善後超度也。至於有沒有效果?都在你自己有沒有誠意,有沒有真正修行,若你有修行功夫,加上誠意,效果就非常顯著。

  正信的佛教,超度工作的主體不是僧尼而是亡者的家屬。亡者的家屬若於亡者死後要薦拔亡者,乃是供養三寶及布施貧窮,並不一定要求僧尼誦經,僧尼接受布施供養,僅為齋供者祝願而已;因僧尼誦經是日常的恆課,誦經是一種修持,也是為求明白修持的方法,目的不是超度亡者,施主供僧的功德是由於成就了僧尼的修持生活而來,不是由於計工折價的誦經而來。

  佛教中雖有指示以誦經來超度亡者,那是希望各人親自誦經,萬一自己不會誦經,或以為自己誦得太少,才請出家人代誦。其實,僧尼是為佛法的住世及化世而設,不是專為超度亡靈而設。誦經的功德,是由於信仰佛法並修持佛法而來,所以並不限於僧尼才可誦經,更不是一定要在人死之後才來誦經。

  超度的期限,最好是在死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內。因為佛教相信,就凡夫而言,除了福業特別大的人死後立即上生六欲天,定業深的人死後立即上生禅定天,罪業特別重的人死後立即墮地獄,至於一般的人,死了之後尚有四十九日的緩沖期間,等待業緣的成熟,再決定輪回的去向。

  在這期間,如有男女家屬以供養三寶及齋僧布施的功德為之回向超度,亡者便會由於善業功德的感應而得到超生的幫助,促成生於善道如人間天上之因緣的成熟。過了四十九日之後,已經隨著亡者自己的業力而去投生,那時再作超度的功德,只能增加他的福力或減少他的苦難,但已不能改變他已經投生的處所了。

  佛雖有不可思議廣大神通,但眾生造業亦不可思議,所謂:神通不能敵過業力,業力能障聖道,業力如枭雄,具足千奇百態,難調難伏。

  自作自受的果報,欲超度上升乃至減輕其業報,確實不易,超度成就必須有超度成就的條件,譬如:超度者必須具足高超圓滿的德性,以虔誠之心而為亡者超度,那麼亡者亦須具足背塵合覺之念,肯忏悔發露罪愆,一心一意禀持著斷惡向善的意志,有浪子回頭之悲切,若能如此相應,才有超度上升與減輕罪業的機緣。

  若超度者具足圓滿的德行,同時很悲切的為亡者超度,但是亡者不肯忏悔發露罪業,亦然背覺合塵,毫無浪子回頭的意念,若如此的超度,唯恐甚難,因為超度必須有超度的條件,因緣具足,方能構成超度的事實。

  《地藏經》上所講的原理、原則,你會恍然大悟,知道超度的確是有功德的,確確實實是能幫助造作罪業的亡者。

  從釋迦牟尼佛以來,佛家沒有替死人念過經,沒有做過超度,沒有這個事情!釋迦牟尼佛只有教學,講經說法,祖師大德也都是教學,講經說法,連領眾修行都沒有。

  佛法的設立是為了活人的解脫、自在;為了轉煩惱成菩提;為了轉凡成聖。佛法不是每天為死人而忙碌,是為活人現在的解脫打算;為未來的法身慧命打算。對於亡者,我們盡心盡力的給他回向。

  如果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是為死人而設立的,那麼,釋迦牟尼佛講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就失去意義了。

  釋迦牟尼佛講給五比丘聽,請問:五比丘是活人還是死人?是活人;請問:佛在世的時候,講給一千兩百五十個阿羅漢聽,這一千兩百五十個阿羅漢是活人還是死人?是活人;請問:佛陀為在家居士設八關齋戒,這八關齋戒是為活人設的還是為死人設的?是為活人設的。

  所以佛事的范圍有狹有廣,所謂「佛法無邊」,就是廣義成佛的方法之多,多得不勝枚舉,例如拜佛、念佛、行善止惡,說佛所說的話,行佛所行的事。

  現在一般寺院道場,很少講經,解門、行門都沒有了,最多每年打個佛七、禅七。平時以超度死人為主,這與佛教本質不相符,寺院是度活人的,現在佛教是度死人的,因此將佛教從教育變成了宗教。

  從釋迦牟尼佛以來,佛家沒有替死人念過經,沒有做過超度,沒有這個事情!釋迦牟尼佛只有教學,講經說法,祖師大德也都是教學,講經說法,連領眾修行都沒有。

  忏法原為佛教忏悔罪愆的儀則和作法,始於晉代,歷代相沿。

  盂蘭盆會盛於唐代,為每年七月十五舉行供佛和超度亡靈的法會。

  宋以後又有水陸法會和瑜伽焰口,用以為信眾積聚功德、超度亡靈。

  每逢初一、十五誦經禮佛,在漢地早已形成習慣。

  對於現代佛門裡,大規模的超度佛事,據道安法師說:“超度是怎麼來的?”大概起源於唐明皇。安祿山造反,幾乎亡了國,好在有郭子儀這批將軍,把這個動亂平息了。平息之後,唐明皇就在每個戰場建立一個寺廟,叫開元寺,他的年號是開元,叫開元寺。紀念這些死難的軍民,就好像現在忠烈祠這種性質,是這麼個性質來的。

  國家搞了,民間也就向往了,國家每年做個大的追悼會,追悼紀念,請法師誦經回向,所以民間也就老人過世都請法師回去誦經超度。在那個時候是附帶,很少很少,民間有家人過世請法師超度,大概都是大富大貴的人家,普通人不會。

  中國從梁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不過後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動。

  但發展到現在,完全變質了。以前超度是寺院附帶做的事情,一年也不過一次、二次,寺廟主要是講經說法,領眾修行這稱之為道場。

  佛法的超度對象,主要是活人,如果平時不修行,臨死抱佛腳,功效可想而知了。

  以後民間慢慢也就有這種做法,也是請法師大德誦經、拜忏、超度祖先,可能是這麼演變的。

  現在佛教的環境,寺廟現在是很多,沒有教學,都是法會、經忏佛事,這個不行,這個沒有用處。法會是像學校裡面舉行一個活動,活動的根還是教學。譬如一個學期舉行一、兩次學生成績展覽,這就像法會一樣,你平常沒有真正修功,那個展覽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起作用。

  近代倓虛老法師在《影塵回憶錄》裡,講了一段超度的故事。當時,他還沒有出家,住在天津與幾個同參道友一起研究《楞嚴經》,“八載寒窗讀楞嚴”。他和朋友合伙開了一間中藥鋪,一天中午,一位劉居士看店時,在櫃台上打瞌睡,作了一個夢;夢中見到兩個人,是他的冤家債主,這兩個人欠他的錢,無法還債,上吊自殺。

  看到這兩個人來很害怕,就問他們:“你們來干什麼?”這兩個人說:“我們來求超度。”他聽是求超度,心就安了,不是來報復的,於是他就問:“要怎麼超度?”他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了。”他說:“好!我答應你。”結果看到這兩個鬼,踩著他的膝蓋,踩著他的肩膀升天了。

  這兩個走了以後,又來了兩個,是他死去的太太跟小孩,跪在他面前求超度。他問:“怎麼超度他們?”“你答應就行了。”就看到這兩個鬼魂踩著他的膝蓋,肩膀升天了。這就說明超度必須自己有修學的功夫。

  超度,有沒有效果?不能說沒有效果。最重要的是主法的人,如果是有修、有證那個力量就非常顯著。

  佛在《地藏經》中給我們眾生真實地展現了地藏王菩薩是怎樣超度她母親出離地獄的。地藏王菩薩的前生叫婆羅門女,她的母親生前不信因果,不信佛法,造了惡業墮到地獄裡面受極大的苦痛。

  《地藏菩薩本願經》上。超度的人如何真正叫被超度的人,能夠離開惡道,能夠生天享受天福。經上講得很清楚,超度的人本身要證果才行,本身的人不能提升自己境界,不能夠證果,被超度的得利益就很有限了。像這個經上舉的例子,像光目女,這是一個孝女,知道自己母親在生的時候,造了許多罪業。

  她懂得佛法,要是如佛所說,她母親做的行業,一生所做的事情,將來一定墮地獄,墮地獄就太苦了,地獄是容易進去不容易出來。她要想救她的母親,那就只有求佛。佛教她用什麽方法?用念佛的方法,沒有教她用別的。

  婆羅門女用念佛的方法,光目女也是用念佛的方法,不是用其他的方法,用念佛。婆羅門女一日一夜,我們今天講精進念佛,她是一個凡夫,一天一夜為了救度她的母親,念得很真誠、很懇切、很如法,一天一夜就得一心不亂,《彌陀經》上講,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得一心不亂她就證果,所以她在定中就到地獄,地獄鬼王看到她來,合掌稱她菩薩。

  她從凡夫,一天一夜的修行,超凡入聖,道理在此地。就問她:菩薩,你到這裡來干什麽?她問鬼王:這什麽地方?鬼王告訴她:這是地獄。

  地獄只有兩種人能來,一個是造業受報,一個是菩薩,不是這兩種人見不到地獄。所以她就問,打聽她母親的下落,那鬼王告訴她:你的母親三天之前已經生忉利天,不但你母親生,跟你母親一起受罪的人統統都生忉利天了。

  聽說她有個孝順的女兒給她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這個福報她生天了。

  這個福報怎麼講的?假如不是她母親造罪業墮到地獄,婆羅門女一生可能都達不到這個境界,平常念佛懶散,怎麼可能念到一心?這是為了救母親拼命!

  所以一天一夜把自己的境界轉變提升。她能夠轉凡成聖是什麼力量?是她母親這個緣幫助她的,她母親生天是這個道理。如果她只做一個形式上的超度,沒用!自己得不到福,被超度的人也得不到福。

  根據《地藏經》的記載,若要超度先亡眷屬,應該恭敬、供養諸佛菩薩,讀誦、受持諸種佛經。

  像從前梁武帝,《梁皇忏》就是這麼來的。梁武帝很喜歡的一個妃子,也是造作罪業,墮落在惡道。梁武帝是佛門大護法,請寶志公來主持這個超度法會,以後記錄下來,就叫做《梁皇忏》。《梁皇忏》的序文裡面記載得很清楚,寶志公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將梁武帝的妃子,從惡道超度到忉利天。這類的事情,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很多很多,主法的人要有修、有證。

  信佛學佛、念佛的佛弟子修行人,一定要知道佛法重的是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是為實質服務的。要想超度眾生,必須要修真實功德,可不能開空頭支票!

  念佛堂設牌位是印光大師他老人家提倡的。淨宗道場是以念佛為主,沒有經忏佛事,對於亡人的超度都在念佛堂,就是讓這些亡靈都跟我們一起來共修。每天把誦經念佛的功德給他們回向,冥陽兩利。這些幽冥界的眾生同時也是這個念佛堂的護法神,它有這個意義在。

  《綁刀氏之子經》本經譯自《相應部·六處品》第六相應第6經。

  有一天,村長綁刀氏之子(Asibandhakaputta)前往谒見世尊,談到了當時古印度的一種宗教習俗:在西部地區的婆羅門祭司據稱能夠超度亡靈,使死者往生天界;佛陀是阿拉漢、全自覺者,如果希望的話,必定也能超度整個世界的人往生到天界。

  佛陀當然不會相信所謂的“超度亡靈”。佛陀回答說:一個為非作歹的人,即使大眾為他求神祈禱,祈願他能往生天界,但他死後仍然會墮落到苦界、惡趣。就像把一塊大石頭沉入水中,無論人們如何祈禱、祭拜,大石仍然不會浮上水面。

  一個行善積德的人,即使大眾為他求神祈禱,祈願他將墮落惡趣,但他死後仍然會往生到善趣、天界。就像在水中打破油瓶,無論人們如何祈禱、祭拜,油仍然還是會浮上水面來。

  透過本經,我們知道所謂的“超度亡靈”其實是古代婆羅門教(外道)的信仰。佛陀並不承認他能夠“超度亡靈”,甚至還用譬喻來揶揄這種迷信的荒誕不經!佛陀否定神權,也否定迷信!佛陀不是救世主,也不能主宰他人的命運。

  唯有人們自己所造作的業,才能決定自己未來生命的升沉——善業能導致往生到善趣,惡業導致墮落到惡趣。佛教強調的是智慧。真正的佛弟子不應該將自己的命運拱手給神佛菩薩,不應該將自己的前途寄托在唱念祈禱。

  未來的幸福快樂取決於自己現在所做的身語意善業,而跟自我麻醉式的祭祀、齋醮或儀式無關。

  在整套巴利三藏中,我們找不到任何有關佛陀或聖弟子為他人“超度亡靈”的例子。《長部·大般涅槃經》中記載,在佛陀即將般涅槃之前,他甚至不要弟子們為處理他的後事以及供奉佛捨利操心。

  當時,侍者阿難尊者問:“我們要如何處理如來的遺體呢?”佛陀回答說:“阿難,你們不要操心如何供奉如來的遺體,你們只應專心禅修、精進不放逸。阿難,有些剎帝利、婆羅門、居士之智者對如來有信心,他們將會供奉如來的遺體(捨利)。”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那蘭達的巴瓦利咖芒果林。

  當時,村長綁刀氏之子來到世尊的地方,來到之後,禮敬世尊,然後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村長綁刀氏之子對世尊這樣說:

  “尊者,在西部地區的婆羅門[帶上]水罐、[佩戴]水草鬘、浸入水中,奉祀聖火。他們被稱為能使死者、命終者上生者,稱為能指引、進入天界者。尊者,世尊是阿拉漢、全自覺者,若希望的話應該能使一切世間的身壞命終者往生善趣、天界吧?”

  村長,我就這個問題反問你,請按你的意思回答。

  村長,你認為如何,若這裡有個人是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貪婪、嗔心、邪見者。

  然後有一大群人集會、聚會,為他祈禱、贊頌、巡回禮拜:‘願這個人身壞命終後往生善趣、天界!’

  村長,你認為如何,這個人是否因為一大群人的祈禱,因為贊頌,或因為巡回禮拜,他在身壞命終後就能往生到善趣、天界呢?”

  “這不可能!尊者。”

  “村長,就好像有人將一塊大石頭投入深湖中,然後有一大群人集會、聚會,為它祈禱、贊頌、巡回禮拜:‘浮出來吧!

  親愛的石頭。浮上來吧!

  親愛的石頭。

  浮到陸地上來吧!親愛的石頭。’

  村長,你認為如何,這塊石頭是否因為一大群人的祈禱,因為贊頌,或因為巡回禮拜,就能浮出來、浮上來、浮到陸地上來呢?”

  “這不可能!尊者。”

  “正是如此,村長,若有人是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貪婪、嗔心、邪見者。

  即使有一大群人集會、聚會,為他祈禱、贊頌、巡回禮拜:‘願這個人身壞命終後往生善趣、天界!’但是這個人在身壞命終後還是會往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村長,你認為如何,若這裡有個人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欲邪行、遠離虛妄語、遠離離間語、遠離粗惡語、遠離雜穢語、不貪婪、不嗔心、有正見。然後有一大群人集會、聚會,為他祈禱、贊頌、巡回禮拜:‘願這個人身壞命終後往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村長,你認為如何,這個人是否因為一大群人的祈禱,因為贊頌,或因為巡回禮拜,他在身壞命終後就能往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呢?”

  “這不可能!尊者。”

  “村長,就好像有人將酥油瓶或油瓶沉入深湖後打破,其中若有沙子或小石則向下沉,但是酥油或油卻會向上浮。

  然後有一大群人集會、聚會,為它祈禱、贊頌、巡回禮拜:‘沉下去吧!

  親愛的酥油、油。沉沒吧!

  親愛的酥油、油。向下落吧!

  親愛的酥油、油。’村長,你認為如何,這酥油、油是否因為一大群人的祈禱,因為贊頌,或因為巡回禮拜,就能沉下去、沉沒、向下落呢?”

  “這不可能!尊者。”

  “正是如此,村長,若有人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欲邪行、遠離虛妄語、遠離離間語、遠離粗惡語、遠離雜穢語、不貪婪、不嗔心、有正見。

  即使有一大群人集會、聚會,為他祈禱、贊頌、巡回禮拜:‘願這個人身壞命終後往生到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但是這個人在身壞命終後還是會往生到善趣、天界。”

  說了這些,綁刀氏之子對世尊這樣說:

  “奇哉!

  尊者,奇哉!

  尊者。尊者,猶如扶起跌倒的東西,顯露遮蔽的東西,為迷路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來燈光,讓明眼人能夠看見顏色。

  正是如此,世尊用種種方式開示法。尊者,我歸依世尊、法以及比庫僧,願世尊接受我為近事男,從今日起直至命終都歸依!”

 

上一篇:淨空法師:念佛是修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不簡單!
下一篇:改悔孝親獲福感應錄(八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