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仁清法師:行布施的人的捨心圓滿即為功德圓滿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供施多少才算功德圓滿?

  答案是完全看發心!

  供施是指上供下施,是對上(三寶、師長、父母等)的供養和對下(孤寡殘疾、畜生餓鬼等)的布施,分為:財、法和無畏的供施。是大乘正覺道所要求行持的六度之一,是貪心的正對治,是圓滿捨心和成就佛果色身(報、化)的正因,是登地(初地菩薩)主要修持和圓滿的善行。當然,同樣的發心,供品的數量越多,質量越好則功德越大;同樣的數量或質量,以發心越大、越清淨功德越大;數量、質量與發心相比,發心最重要。比如,我等大恩導師佛陀與十方三世諸佛一樣,都曾因為圓滿了六度而最終成就佛果,盡管如此,我們現見尚有很多的貧窮到需要別人幫助的眾生。可見,布施度的圓滿與否,不是觀待眾生的富有程度,而是完全觀待行者的捨心的圓滿;意思是,不是讓所有眾生完全富有,功德才圓滿,而是行布施的人的捨心圓滿,即為功德圓滿,就稱為布施度,“度”有“到彼岸”、“度脫”、“圓滿”之義。

  布施度(包括其他度)的發心,根據不同的因緣,有不同的分類;

  1、成就最快的供施:指密法行者對歷代傳承上師,特別是自己根本上師的供養,以及無上密法行者在持顯明和佛慢時對自己的供養。《五十頌》:“於自誓句規范師……及以身命常承事,況復變動諸財物”;“恆常供養諸如來,亦恆奉獻其上師,此與一切佛同等”;“若能與彼恆施供,即是恆施一切佛。”龍樹《五次第》:“放棄一切諸佛供,一心專修上師供。”是說以供養自己的上師作為供養諸佛的對鏡。

  而《勝樂根本續》說:“供養於自己,是供養諸佛。”則是建立在清晰的本尊觀和堅固的佛慢基礎上的,因保密要求,這裡不展開。

  2、無上的供施:是大乘成佛的必經之路,是般若密乘的六度萬行的布施度。大乘戒律當中的“作持”,即是要求大乘行人必須堅持的善行,六度是很重要的。行人在發了利他的“菩提願”後,更應該在“願心”的驅動下,進入實際的“願行”。可以說,僅僅明白法理而不實際修持的話,就像“說食難飽”一樣沒有實際意義。在一切的供施中,以對三寶及出世間師長的供養為最尊、最勝,功德極大,稱為“供養無上福田”。

  3、平等心的供施:《梵網經菩薩戒。二十八》:“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法苑竹林。八十一》:“又居士請僧福田經雲。別請五百羅漢。不如僧次一凡夫僧。吾法中無受別請法。若有別請僧者。非吾弟子。是六師法。七佛所不可。故知施有三種。故不可以一概論也“

  “世人”、“居士”,為了培植福田,常常以“四事”供養三寶,四事即: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醫藥)。“請僧”是古代很常見的一種供養方式,即通過僧團統一安排的齋僧行動,期間一切供養都是同一的,完全平等,如果有人別請(單獨請)僧人受供,或僧人離開僧團單獨受請,則雙方都犯戒、得罪。“僧次”是有次第的,平等的、同一的、無差別的供僧。若有人因“不平等的”“分別心”,專門供養“五百羅漢”和“登地菩薩”的聖人,“不如”以佛制要求以“平等心”“依次”供養一凡夫僧的功德大。否則犯“輕垢罪”。因以分別心的專門供養“聖僧”,就破壞了僧團的“六和敬”原則。這也是佛教修平等心的要求。

  4、報恩心的供施:報恩心的供施除對三寶的供施外,側重於對自己的父母、長輩和世間學業的師長的供施。佛教把供施的對象分為三田:三寶是福田,父母師長是恩田,被度的眾生為悲田。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在修行佛法求出離的同時,要知恩報恩,對自己的父母、尊長等要供養,乃至對家庭、對社會,盡自己的應盡責任。這是對“恩田”的供施。

  5、慈悲心的供施:對貧窮孤寡的扶助,對眾生的救度。如:寺院做的“焰口”、“蒙山施食”、“煙供燒施法”等,是對下“悲田”的供施。

  6、捨心的供施:昔時佛陀做的“割肉喂鷹”、“捨身飼虎”,是真正的大悲心、大捨心下才能做到的,是真正破除了“諸法真實存在”的“遍計我執”即證空性後做的捨心的供施。

  7、供施的圓滿:根據《入中論》、《十地經》的理趣:初地菩薩聽到有人向他求施,會歡喜踴躍,認為有人給了他積累功德的機會,會非常高興地去供施,他們的捨心、布施的功德在初地會趨於圓滿。而對供施“頭目腦髓”之類的,能夠有“堪忍性”(容易做到)的,則需到三地菩薩階位。

  ——摘自仁清法師《佛教大乘正覺道之戒律、戒相疏義》

 

上一篇:仁清法師:正法指一切佛經包括經律論三藏
下一篇:宏圓法師:修行不用貪著的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