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經科注(第五回)(第八集) 2018/3/14首播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7-0008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1
請看《大經科注》,第一百四十五頁,第四行看起:
“念祖乃具縛下凡,謬蒙先師以注解宏揚此經之大事相囑。”念老非常謙虛、非常客氣,自己稱自己是凡夫,不但是凡夫,凡夫裡面的下等。真的要像他這樣說法,那佛法在大興旺的時代,下等的凡夫都能注這部經,注得這麼好。我們一看,老人太客氣了。也是教訓我們,我們真的是下凡,不承認,要提高自己身分,他是真正佛菩薩再來的,自稱下凡。我們在這部注解裡頭,這個稱呼很多遍,不是一次,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
2
我們繼續看下去。“余雖初發大心,但以障深慧淺,承此重命,實深惶懼!”這個話是謙虛,也是真實;對我們這些人來說是謙虛,跟祖師大德比是真實。“所幸曾參先師講席,親聞此經全部。”這部經,夏蓮公在世的時候曾經講過一遍,念老從頭到尾都聽過,沒有缺席。“且於廿載”,二十多年,“隨侍之中”,侍是侍者,在老師的身邊,時常聽老師講經說法,所以對於禅淨密各宗的玄奧,“粗曉先師會集大經之深心”,慢慢的體會到了。老師蓮公老人,希望這部經能有一部詳細的注解,這樁事情就交給黃老去辦了,也只有他一個人能辦這樁大事,其他的人不夠格。
3
“六十年代初”,這是一九六O年代初,“曾試寫此經玄義之提綱一冊”,呈送給蓮公大師看,蓮公大師同意。經過文革之後,文化大革命那個時代,這份講稿已經失傳了。“現余年逾古稀,復多宿疾。愧深恩之未報,懼無常之將至。”這兩句話,對中年人來說太重要了!現在黃念老六十多歲快七十歲了,年逾古稀,古稀是七十歲。身體不好,晚年的時候生活得辛苦。這晚年期間,我跟他老人家遇到了,每一年我會到北京去看他,至少也有三四次。受他的薰陶,聽他的教誨,我始終把老人看作老師。李老師往生之後,能夠教我的就只有他了。第一句話,愧深恩之未報,老師的深恩。懼是害怕,無常之將至,壽命到了。
4
“於是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以此身心,供養三寶。”這就是拼著老命,什麼樣痛苦也要忍受,把這部注解寫成功,留傳給後世。以此繼傳燈之宏誓,他答應老師的應當要做到,用這個身心供養三寶。“閉門謝客,全力注經,冀報先師暨十方三世上師三寶與法界眾生之深恩於萬一。”這就是“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5
下面第八段,“本經之殊勝在於契理契機”。這一段,我們今天在此地跟同學們一起學習,比什麼都重要。佛當年在世間,住世並不是很長,講的經不少,為什麼我們選這部經?為什麼不選別的?就是在這一句裡頭,理由就是這一句。本經的殊勝,契理,第一,把理講透了;更難得的是契機,什麼人都能修,而且都能成就,契機。
6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需要斷惑證真,惑是什麼?煩惱。不說別的,就說五個字,佛常講的,貪瞋癡慢疑。我們有沒有本事把這個煩惱斷干淨,讓它不起作用?試了,試了幾十年,沒丟掉,境界現前,還是貪瞋癡慢疑。細心去反省,心生恐懼,恐懼什麼?這一生不能脫離六道輪回;那換句話說,我學佛是白學了!
7
任何一個人,得人身,遇到佛法,能夠在這一生當中永遠脫離六道輪回,這算成就。所以,證個小果須陀洹,也就不錯了。我們煩惱伏不住,起心動念,這裡頭還有貪瞋癡慢疑,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這說明什麼?來生還在六道。六道裡頭哪一道?餓鬼、畜生、地獄。人道,難了,還能得人身嗎?人身要具足三皈、五戒、十善,我們有沒有做到?三皈只是口裡頭念念而已,有沒有回歸?沒有。五戒,殺盜YIN妄酒。十善,再補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我們能做到嗎?最難的,不貪、不瞋、不癡。具足這個條件,在六道裡頭生天道,欲界天。你就曉得多難了!
8
所以佛說的經多,佛說的法門多,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都不相應、都不及格,我們來生到哪裡去?肯定是到三惡道,這說實話,不說假話。所以說真實,第一真實,沒有比這個更真實的,就是這部經,就是這部注解。我們遇到了,遇到了不肯學,不能怪人,怪自己。我遇到了不少大經大論,讀了之後,感覺到,我能讀它,我能講,我做不到,將來的前途恐怕還是三惡道。愈想愈害怕,到最後問自己怎麼辦?放下吧,只有放下。
9
放下怎麼辦?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就這一部經,夠了,不必再加一套。這一部經,這一句佛號,只求這句佛號二十四小時不中斷,行住坐臥都不離阿彌陀佛,這叫念佛人,懇切的願望,求生淨土。有這兩個條件,真信、切願,真正相信經上講的字字句句是實話。極樂世界的人不造業,極樂世界的人每一天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阿彌陀佛無論講什麼經,都能幫助你提升,都能幫助你證無上道。到哪裡去找這個環境!
10
所以對於身體,要學黃念老,他注經,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他有大任務,我們沒任務,但是老了有沒有病?有病,眼睛花了是病,耳朵聾了是病。年輕的時候耳目聰明,現在不行了,要戴眼鏡,要用助聽器了,這就是老病纏身,時光不久了。無量壽不是真的,是恭維的話、客氣的話。壽命到了怎麼辦?這是大事,這是我們這一次再講這部經、再學習,幫助我們徹底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就對了,你在這一生當中,真的功德圓滿。一定要記住《金剛經》上說的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這個胡思亂想起作用了,什麼作用?今天地球千變萬化,從心想生。極樂世界的人沒有心想,所以叫一真法界。我們這個世界,哪一個不是妄想、分別、執著?在這裡頭過日子苦不堪言。所以,念老閉關注經。
11
最後這一句,“冀報先師暨十方三世上師三寶與法界眾生之深恩於萬一”,我們要記住,回向!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而且每天要記住,代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禮佛念佛,求生淨土,這就對了。
12
我們來看底下第八段,“本經之殊勝在於契理契機”。這就是佛菩薩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專修淨土,學海賢老和尚就對了。海賢老和尚不認識字,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也沒有聽過人講一部經,師父傳他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聽話、真干、老實,他具備這三個條件,一生成就了。一百一十二歲預知時至,到極樂世界去了,阿彌陀佛接他走的,走的時候一百一十二歲。他取得往生的資格,我們從他種種跡象裡面能體會到,如果只求往生,我相信他在三十歲就成功了。壽命延長到一百一十二,是阿彌陀佛不讓他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交代他的任務,在娑婆世界做個好榜樣,念佛往生的榜樣。他做成功了,做得很圓滿。我們跟他有特殊的緣分,雖沒有親眼所見,可是親耳所聞,從手機畫面上看到了。所以,讓我們認識本經的殊勝,契理契機,特別是契機,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的,真的是了不起,我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13
我們看,這文字我們把它看下去。“理者:實際理體,亦即真如實相。本經乃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並惠以真實之利,純一真實也。”這幾句話,本經的經文,念老特別拈出來教給我們。我們繼續往下看。“又本經稱為中本《華嚴經》,經中所诠之一切事理,即《華嚴》之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我年輕的時候,學《華嚴》,學了不少年。講《華嚴》,大概講了十分之一,我覺悟了,遇到念老的注解,我覺悟了,我把《華嚴》放棄。為什麼?太大了,不是一般人都能學的。我學《華嚴》、講《華嚴》,《華嚴》不保證我往生,《華嚴》不能幫助我斷煩惱,我得抄近路。
14
又何況,這部經叫中本《華嚴》,意思就是說小《華嚴經》。雖然是小《華嚴經》,有大小,但是理、事完全相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真法界,原來那就是極樂世界。那我們用這部經求生極樂世界,對了,一點都不錯。所以放棄了《華嚴》,回過頭來專念這部經,專依這部經,一句佛號念到底,一切放下,真得自在。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體會到了,我對老師永遠無盡的感恩。我相信,我捨棄《華嚴》回來念佛,老師要在面前,看到一定哈哈大笑,你的路走對了!
15
我們看末後這一句。一真法界,“《華嚴》秘奧之理體,正在本經”。我們真的得到了。我們看念老的注解,在一百四十六頁第二行。“本經之殊勝在於契理契機。理者,實際理體”,真心、自性、本體,哲學裡面講的本體,“亦即真如實相,真實之本際”。下面念老又告訴我們,“契理者,蓋本經乃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並惠以真實之利,純一真實”。這幾句話講得太好了!
16
契理,住真實慧,這個真實慧是真、是實,圓滿的智慧、奇妙的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大乘教裡面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在這一句。什麼人證得?法身菩薩證得,大乘經上佛說的,《華嚴》說的,地上菩薩。菩薩的果位五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修到初地菩薩,就住真實慧了,不圓滿,它有十地。十地上面去,往上去,有十一地,十一地叫等覺。再上去,圓滿了,成佛了,算上那就十二地,十二是圓滿。圓滿的見性,沒有局限的見性,真的見到了,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全明白了。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圓滿證得自性,就見到自性圓滿的體、相、作用。所以,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間、空間,全明白了。
17
下面這一句,惠以真實之利,純一真實,真實的利益,這個利益是什麼?證得圓滿究竟的佛果。成佛了,不是一般的佛,究竟圓滿的佛果。這叫純一真實。他用《華嚴經》作證,“本經稱為中本《華嚴經》,經中所诠的一切事理,即《華嚴》的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即叫一真法界。事理無礙是體,事事無礙是用,從體起用。
18
“《華嚴》秘奧之理體”,理體好像哲學裡面講的本體。也就是說,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怎麼會有這回事情,研究這一門學問的,叫哲學裡頭本體。本體能現相,整個宇宙,過去未來,森羅萬象,全都明白了。《華嚴》所講的秘密,所講的奧妙,就是講這個理體。所以方東美先生說得好,佛經,他指的就是《華嚴經》,是哲學的裡面的最高峰。我雖然沒有那麼樣的深入,我相信方老師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晚年把時間、精力都放在經典上,他對《華嚴》真下了功夫。非常可惜,學校沒有開這個課程,如果開《華嚴經》這個課程,他一定講得非常好。
19
所以《華嚴經》講的本體,正在本經,也因此而稱本經為中本《華嚴》。中本,本子大小不同,《華嚴經》八十卷,分量大,本經一卷。裡面的內容沒有兩樣,完全相同,一個細說,一個是略說:細說的,《華嚴》;說得簡單一點、扼要一點,《無量壽經》。所以這個經契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依據的理體就是《華嚴》,就是《無量壽經》,源頭找出來了。
20
下面我們再看契機。這一段文更重要,太重要了!機是什麼意思?根機。我們是不是學《華嚴》的根機?是不是學《法華》的根機?是又怎麼樣?不是又怎麼樣?是,你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就是。不是的呢?雖然學了,學了些文字,沒開悟。不但沒有大徹大悟,連個大悟、小悟都沒有。講《華嚴經》,只是依著文字、依著注解說說而已,不得受用。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是開悟,最重要的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21
我們看看念老在這裡告訴我們,“至於契機,更是本經之獨勝”。獨,獨一無二。為什麼?“以持名念佛,三根普被,凡聖齊收,上上根全體承當,下下根亦可依之得度,下至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亦必隨願得生,橫出三界,圓登四土,頓與觀音勢至並肩,可見此法門究竟方便,善應群機。”群是一個不漏,遍法界虛空界,十法界裡面的眾生,只要具足信、願、持名,沒有一個不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佛,妙就妙在此地。
22
我們看念老的解。“經中之持名法門,普被三根,齊收凡聖。上上根者,正好全體承當;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上,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法身大士,他們在華嚴會上發願求生,這個文字在《四十華嚴》。下,“下至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亦必隨願得生”。這十二個字要特別注意,“五逆十惡,臨終念佛,隨願得生”,這是給我們業障重的凡夫,唯一一生成就的保證書。能不能幫助人一生成就,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裡頭,只有這一部經,第一經。我們要相信,不要再讓自己找麻煩了。哪一部經有效,哪一部經能幫你的心定下來,哪一部經能幫助你放下萬緣,一心專注,你就成功了。
23
所以“橫出三界”,不是豎出。在我們人道,那一邊就是極樂世界,那一邊就是蓮池海會,所以橫出。“圓登”是圓滿,“四土”,凡聖同居土、實報莊嚴土同時證得,所以圓證。“頓與觀音、勢至並肩”,觀音、勢至是阿彌陀佛的助手,阿彌陀佛貼身的兩位菩薩,大勢至,觀世音。“可見此法門之究竟方便,善應群機也。”究竟方便,意思就是說沒有比這個更方便的,我們不能不知道。方便到究竟,我們遇到了,為什麼不要?我們有什麼特別的能力靠自己往生?這部經典,佛是告訴我們,完全依靠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24
我回頭了,給大家做個榜樣。愈簡單愈容易得力,學多了,學復雜了,到臨命終時,哪個有效?到最後統統沒有感應,都沒有效。不是經典不靈,是我們的心太亂,不知道抓哪個好。佛在此地教我們,只抓住阿彌陀佛,其他的都不要了,就對了。這是念老這段開示裡頭最精要的地方。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