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雖然是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之分,其實是不是這回事呢?
確實不錯。
三藏十二部絕無二義,義義等同,沒有絲毫的差異。
這是屬實。

那麼為什麼出現了大乘與小乘呢?
那麼大乘與小乘又從哪裡分別呢?
這還得從我們眾生的根基的差別,佛法,是覺悟者為了慈悲對眾生救拔,出離於苦海,讓眾生的靈魂得解脫。

所以用種種的語言,來向我們大家宣說宇宙真相、自然規律。
讓我們大家了解眾生與自然的事實真相,讓我們徹底認清廬山真面目,找到真正的自我,生從何來,死從何去。這就是佛所向大家宣說的語言,當時有人記載,如今所流傳稱之為佛法。

當然了,這佛法裡面向我們介紹了大自然的真相,而且還善巧用不同的語言方式來表達,讓我們怎樣解脫的辦法。
在這個解脫生死輪回的方法,佛可花費了一番苦心,真是用心良苦,句句肺腑之言。
根據眾生的不同根基而分別施教,甚至都一對一的開示,可是塵世間若干種心暫時還未曾來得及呢。
只好等待瓜熟蒂落,隨緣而生心,隨緣取捨。

所以呢對根基較好的眾生,就用單刀直入以心性為主題的語言方式來引發。
這種語言表達的方式記錄下來稱之為大乘佛法。

小乘佛法是根據眾生的根基淺薄,利用眾生的這顆貪婪的心,將計就計,佛就誇大其詞利用一個虛幻的假設的條件來進行引誘。
首先把眾生從三途之中接引到三善道,然後再從三善道向上來引發。
一步一步地拔,用種種的方式來引誘,這種方法稱之為小乘。
就是用一些假設的事相這種方式,只是為了讓更多的親人早日歸回於家鄉。

雖然是有大乖與小乖之分,我們呢不要為此而考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其實如果真要是能夠領悟到佛法的教義,無論踏上大舟與小舟都能夠共同到達彼岸。

諸法是不二法門。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諸法皆是心法,因為塵世間的一切皆由心生,也就是說一切唯心造。
所以說佛要是讓我們大家出離牢籠必須要改變自心,一念迷就是地獄,一念覺就是天堂。
諸法是不二法門。

所以說塵牢之中這幅豐富炫麗多彩的畫相,還是缺少不了這顆“心”來做主人公。
所以說,我們大家相親相愛永遠一家人。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