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會上佛所給我們顯示的是妙覺性,也就是講的真如本性,學佛當然是要以見性為宗,這才是究竟真實法。而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可以說業障、習氣要比起過去時代,顯然是重得太多。不要看到我們現在的生活,由於科學帶來的方便,比古時候人福報大,古人晚上沒有我們這樣明亮的電燈,大家曉得從前點油燈、點蠟燭沒這麼亮,這我們福報比古人大。我們現在出門有車,交通便捷,在生活上種種的物質享受都超過古人。可是這些東西,說實在的話,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幸福,而是給我們帶來業障。為什麼?這個福雖然是比從前人大,煩惱也比從前人多,種種分別、執著、妄想無法遣除,這就是業習煩惱太重了。
今天我們學佛,確實除了念佛圖個帶業往生之外,其他的法門可以說都很難指望。帶業往生是大乘佛法裡面的特別法門,可是諸位要曉得,帶業是一樁事情,往生是一樁事情,這是兩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這兩樁事情我們要以往生為主。你看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對我們的勸勉是以往生為主。往生,諸位想想,最低限度這也得要念個功夫成片,才有確實的把握。功夫成片是怎麼說法?什麼樣的境界?二六時中心裡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境界是功夫成片的境界。為什麼不叫一心不亂?因為業沒有斷掉,就是煩惱沒有斷掉。假如把煩惱習氣的根本拔除,這才叫做事一心不亂。我們煩惱習氣並沒有除掉,雖沒有除掉,這個功夫一片是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給諸位說,這就有能力往生。我們講堂裡面,給諸位講過多少次,功夫到這個程度,往生的時候可以預知時至,自己清清楚楚,曉得什麼時候走。到功夫成一片都有這個能力了,那何況一心不亂!煩惱斷了這是事一心,智慧開了是理一心,理一心是破無明、開智慧,這是我們講念佛在功夫上有三等。
最大的障礙不是外面,我們在大經裡頭讀過多少,外面沒有魔障,魔障在自己,在什麼地方?在放不下,這是魔障。你幾時放下,你的障礙就沒有,你的菩提道就通達。為什麼放不下?這就是業障、習氣,真正做功夫要從此地做。我們要是追究其根本原因,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所以才起分別、起執著,造種種罪業。如果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了,到那個時候你自然不執著、自然不分別。所以佛法教學自始至終是以悟為主,這個教育宗旨是叫我們開悟。《楞嚴》是開悟最好的一部書,古大德常說「開智慧的《楞嚴經》」,讀了《楞嚴經》還不開智慧,那就沒有法子。那我們讀《楞嚴經》,我們智慧開了沒有?如果不開,那自己得好好去反省檢點,我為什麼不開?把原因找出來,把障礙破除,當然也能跟諸菩薩一樣大開圓解。
阿難在楞嚴會上示現一個凡夫,跟我們的程度差不了多少,示現這樣的人。這段就是說眼識跟見性混為一談,這是一個誤會,所以以為妙覺性也是從因緣生的,這個誤會說實在話誤會得相當深。這些種種疑言,對一乘了義佛法來說全屬於戲論,佛凡是所說的統叫方便法;究竟了義是真實法,真實法裡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而佛說種種方便法,是叫我們藉這個方便法去悟入究竟了義的真實法,並不是叫我們分別法相,窮究義理,不是的。是領導我們悟入,所以佛教給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什麼時候離相?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這樣才能入。離即要是二,那准離不了;離即是一,就真正的脫離,才能入境界。我們現在最難的就是離即成為一,這個很難,真是跟開號碼鎖一樣,要對得很准。我們現在不是超過了,就是不到,總是對不准,沒有辦法把離即對到同時,這一同時就相應,就是見性了。
摘自 楞嚴經 (第六十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