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討論八還辨見。
“見”是什麼?現在我們一般人打坐,坐起來是什麼現象呢?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
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
佛說一切眾生都找不到這個心,為什麼?因為色雜妄想,生理反應跟著心理的妄想,起交互作用,然後在裡頭想相為身。其實我們這個身體之中還有一個軀體,就是自己思想所聚成的自己。比如剛才有一個同學講,本來不好的身體,在外面跑了一趟就變好了,可見心理作用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心裡有一個由妄想形成的軀體,你那思想本身,就是這色身裡頭的內胎子。那個思想聚合一些外緣,變成你身體裡的一個軀體。
所以“聚緣內搖”,就是把外緣的思想啦、情緒啦等等,所有的東西聚攏來,當你打坐坐在那裡時,就是這四個字,聚緣內搖,象筒子裡滾出棉花糖一樣,越滾越多,心裡頭亂得很,猶如開運動會一般。
“趣外奔逸”,念頭向外亂跑,然後眼睛閉著,昏擾擾相,昏頭昏腦的,轟隆轟隆坐個把鐘頭,叫做“參禅”,把這個樣子以為心性。豈不知這不是真心,犯這樣大的錯誤,還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所以認識不清楚,還以為自己在修道,還以為心在這個身體上。如果心在身體上,那麼你死了時,心不是就找不出來了嗎?
佛把這些話講的明明白白的。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
他說,阿難,你們就不曉得,打坐時開眼、閉眼都沒有關系,不要守著身體。你們就不知道,以身體為中心,擴大至整個虛空,整個太空都在你的“心”裡頭。那麼這個軀體又是什麼呢?想相為身而已啊!這就是見地。
現在在座有許多老修行,功夫做得不錯了,你們在打坐時,有沒有守著身體在轉呢?若沒有,是不是見地已達到了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的境界呢?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佛說我們眾生那個本體,如大海一般,不知比太平洋大多少,你的身體在那裡不過是一小點,我們反而把那個大的拋棄了,只守著那一小點,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生命。大家都抓住這一小點在搞,聚緣內搖,如搖棉花糖一般,越搖越大。禅宗祖師雲門說:“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事實上,這個外洎虛空山河大地的妙明真心就在你身上,只是被色身及其他業力——色雜妄想蓋住了,要把它找出來。現在講了《楞嚴經》,是不是都懂了?你都體會了沒有?“外如虛空”,是不是參究了?證到了?要作功夫證到才行。
一邊抄筆記,一邊聽我講,注意!如何修持到六根並用,一心清淨,這才是學禅。美國及日本的禅宗,專門參究那些公案及話頭,野鴨子飛過來。飛過去,那個與禅有啥相干?那只是教育法上偶然的一點機趣而已。又如惠明問六祖:師父,五祖告訴你些什麼秘密呢?六祖說:哪裡有什麼秘密!密,不在我這裡,在你那裡。這句話就是個大秘密。
《楞嚴經》裡,佛講這內外七處都不是心,佛說以你自己為本心,向外面擴展,擴大到整個虛空,都是你心裡頭的東西。換句話說,內外七處也都是心,懂了吧?這是如來的密因,你們大家都沒參出來。但內外七處都是什麼心?是心的用,不是心的本體。起用的時候,是他身體的色身、報應身的作用;歸體的時候,就是法身的清淨。
雲門說:“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拈燈籠向佛殿裡,將山門來燈籠上,作麼生?”將外面的燈籠拿到大殿裡做得到,把山門拿來放在燈籠上,做不做得到?這是禅師的說法,他在那裡亂說,這個那個,那個這個的,像演電視一樣,結果看一看在座,大家沒一個懂,只好自己再說了,“逐物意移”,又說“雲起雷興”。
中國的文化,講出來就是文章,所以出家人要注意,把文學底子搞好。雲門的意思是——唉!可惜,我講一句,你們的心便向外面跑了。這就是《楞嚴經》裡趣外奔逸的意思。雲門祖師說了上面那些話以後,看看大家,沒有人懂,於是說:“雲起雷興。”他看學生們答不出來,所以只好代他們答了。
再引用雪窦禅師的話:“我有一寶,就在裡頭,抓不出來,分不開。”他作了一首詩:
看看看 古岸何人把釣竿
雲冉冉 水漫漫 明月蘆花君自看
看!不是向外看,是向內看自己。有人站在古岸頭上,想度你上岸,你不上鉤,沒辦法。禅的境界是,當你萬緣放下,把身心都丟開以後的那個東西。明月下面看蘆花,蘆花是白的,月亮也是白的,白對白的,還有什麼?一片都是白,空空洞洞,要你去找。
又如臨濟禅師上堂說法:“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這就是說,你們找不到這個無位真人的人,還不懂的人,拿出來看看。這個時候有個出家人站出來說:“如何是無位真人?”臨濟禅師聽他一說,下座抓住他說:“道!道!”也就是說:你說!你說!“其僧擬議” ——那出家人想說時,臨濟禅師放手歎道:“無位真人是什麼干矢橛。”說完了就走回方丈室去了。這就叫上堂法語。看禅宗公案,要像看電視劇一樣,把整個身心投入了去看,不能死讀。
至於“八還辨見”,還是講見地,到後面才講到修證功夫的路子,佛把最高的秘密都講出來了。所以,我們天天帶著《楞嚴經》,沒把它看懂,修行不上路,很可惜的,也辜負了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