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願做菩薩那朵蓮
願做菩薩那朵蓮,
虔誠信仰心一片。
淤泥苦水育淨潔,
不垢不淨蓮花艷。
感恩佛陀與眾生,
濁世練就身心堅。
離世何有菩提覓?
菩薩之道在世間。
世出世間為不二,
方證法界大團圓。
南無阿彌佗佛。
2、問:請問山人,我想弘法利生行菩薩道,您看具體要如何作?
答:山人隨喜功德。但隨喜之後,給您提些建議:
一是弘法利生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也是學佛人應該做的。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就要有一缸水。山人不知您都研討了哪些經典?華嚴經說:佛法如水,牛飲則成乳,蛇飲則成毒。學佛法和弘揚佛法,都具有兩重性,學好了講的好,利益無窮,學錯了講歪了,害處無窮,造下地獄的業。
二是行菩薩道,要做到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大家都懂,愛語就是說好話,讓人能接受的話。利行就是率先垂范起模范帶頭作用。同事是最難的,我們凡夫做不到,只有菩薩可以。菩薩為了度化眾生,可以和眾生做一樣的事。可以做奸偷屠販,可以吃肉。唐朝有一禅師吃鴨肉,別人喝斥他,禅師就開口吐出一支活鴨子來。菩薩為了度買YIN者,可以做妓女。這些都是我們凡夫做不到的事,菩薩做是善巧方便,不造惡業。我們凡夫去做,就大禍臨頭了。所以說,凡夫要行菩薩道,終究不能達到圓滿無礙。
三是行菩薩道和弘法利生,要根據自己情況,不能攀緣,不能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不能好為人師,不能貢高我慢。不要認為受了菩薩戒,自己就是菩薩了。印光大師說: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要做到隨緣、隨份、隨力。說句實在話,山人從來未有您這樣的想法,什麼要弘法利生和行菩薩道。山人只是盡量按佛法去做,向佛菩薩學習,腳踏實地做好自己而已。你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一切人都在度我呢?對嗎?贅述如此,供您借鑒。
3、請問山人:師兄跟我借錢,我不借是不是犯菩薩戒了?
答:現在我們是在修行,相互之間都是同修道友,都是善友——只能有這層關系,不能有別的關系。菩薩戒裡有一條:“能幫助眾生而不幫,是犯菩薩戒。”但是這指的是真正需要幫助的眾生。做布施、做善事,一定要從兩個方面觀察。
第一,要觀察好對境。他是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他在做不如法的事情,你也沒有必要去幫他,這對他沒有幫助,只有害處。
第二,發心也要觀察。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發心?他跟你借錢,做生意,賠本了,不還給你,你會不會生煩惱?若是你心不動,真正能捨出去也可以。如果發心不到位,還後悔、生煩惱,這就帶來了不好的因果,你不如不做這個事。
作為同修道友,修行上需要幫助的就幫助,其他方面各走各的路就行了,不要有其他瓜葛,否則結果一定會是煩惱、造業。剛開始處得很好,相互借貸交易,過了幾天發生很多事情,就生煩惱了,又造業了。這樣也許會結下一些惡緣,會帶來很多不好的結果。什麼事情都應該深心考慮,然後再去做,不要盲目去做,包括利益眾生都是。真是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要幫助,但是一定要觀察好。發心是不是純正的?真正能捨出去,不結惡緣,不帶來惡果,也是可以幫助的。
4、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麼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停止和滿足的一天。因為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一個圓,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循環往復,綠水長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暫有限的,哪裡能夠去與永恆和無限計較呢?只有修行淨心,才能以有限去證得那個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