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事酬賓(思仁目擊)
昆山的張冰庵,諱立廉,考中崇祯丙子年的科舉。世代修德,虔信三寶,尤其精研教乘,喜歡禅宗。康熙己未年秋,是張的六十周歲,祝壽的人接踵而來,就分別刻印《普門品》、《大悲咒》數種。他的答謝啊,就如許太夫人的盛舉,一點生物不會傷害到。
[按]親友賀壽,都認為是喜氣祥瑞的舉動,不知很不對啊。人若是修善,自然能享長命,那高壽就是意料中的事,何必作驚訝態,人人稱賀?上古唐虞以前,壽命都是一百多歲,但沒有慶賀的說法。到後來福德漸漸變薄,年齡漸漸變虧,所以受慶賀漸漸變早。嗚呼!這三災(末劫時的火災、水災、風災)將到,是人壽短促的征兆,不可不知。張先生的作為,可算是迥然不同尋常了。
宴費惠貧(思仁目擊)
武林的袁午葵,諱滋,住在昆邑,好行善不厭倦。康熙己卯年初夏,正好是五十歲的壽誕。紳士與有交情的人,都湊分子送禮慶賀,袁想推辭,但推辭不掉,就匯集親友在景德寺,把眾人的分子錢散發給貧窮的人,以及孤寡病殘的人,同時又自己出錢,貯存在同善會中,作為答謝等等。
[按]果實的成熟,落下來也是指日可待的;樹木的壯大,砍伐也是有期止的。所以智者過了中年後,就應該把家室當作旅店想,眷屬當作同伴想,光陰當作水越來越少的魚想。如果到了視力茫茫,白發蒼蒼,牙齒松動之後,還在任意殺生,執迷不悟,就是“民斯為下矣”(孔子語,這樣的人是下等了)。
勸節日殺生者
良辰美景,人遇到就歡喜,動物遇到就心傷了啊,為什麼?人在這時,歡呼暢飲;動物在這時,魂飛魄散。人在這時,骨肉團圓;動物在這時,母離子散。人在這時,穿著打扮,恭賀新禧,珍羞如草芥;動物在這時,血肉淋漓,肝腸寸斷,肝腦如沙塵。所以節日殺生,是第一殘忍人的作為啊。試在操刀的那一刻,蓦然回光一照,雖然是嘉肴在面前,也必定黯然神傷了。《梵網經》有“不敬好時戒”,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鵝死代亡(見《戒殺現報》)
明朝末年,杭州府學的趙某,仁慈不殺。到了年底,有人送來鵝,家人要殺,趙極力制止。元旦晚上又要殺,又制止。拖到了端陽節,家人又要殺,趙發怒,又不能殺。當月十七日,趙病了,到六月初一,病很重。見青衣人帶他到一衙門,有投遞公文的三次,堂官都接收閱覽。又見某某和楊老太也帶來了。正要訊問趙,忽然見一鵝,被扔在地上說人話,對趙說:“你走吧,我代替你了。”趙從原路返回,見自己的屍體停放在棺蓋上,就魂合體醒過來了。而鵝在當天,已經自己撞死在籠子裡了。趙見到的三個人,都是同一天死的。
[按]生死的事,父子不能相互代替。趙雖然對鵝有恩德,鵝怎麼能代替趙死呢?然而想想那法性圓明,互融互攝的道理,那麼真誠的感應,有什麼不能感通?鵝的救趙,不能說沒道理啊。
勸弄璋家
“富家生一子,珍之如寶玉;物類若引群,便作羹中肉;清夜一提撕,此心何太毒。”願將《地藏經》,與各位再三閱讀。經上說:“閻浮提人,初生之時,慎勿殺害,廣聚親戚,能令子母不得安樂。”這樣看來,那求兒孫長命的,福壽康寧的,千萬不應殺生了!世間人每當遇到生兒子,就有一種鄙陋凡夫,爭著來要酒喝,口中雖然說是祝賀,心裡其實是為了吃肉。愚癡的人不知不覺被他說動心,小的就是烹雞煮鴨,大的就是殺豬宰羊,致使來世今生,怨怨相報,很沒道理啊。
烹羊速報(出《法苑珠林》)
唐朝顯慶年間,長安的某氏,生兒子滿月,大擺宴席招待親朋。要殺一羊,羊屢次向屠夫跪拜,屠夫不管不顧,終於殺了。過了一會兒,用鍋煮羊。產婦抱著兒子旁觀,鍋忽然自己破了,沸湯沖入猛火,直射母子的頭臉,頃刻都死了。
[按]佛在世時有一鬼王有五百個兒子,最小的名叫嫔伽羅,他母親凶暴,吃人的兒女。世尊取她的幼子蓋在缽裡面,鬼母飛行天下,連續七天找不到。問佛知不知道在哪裡,佛說:“你的兒子有五百個,只失去其中一個,為什麼憂愁?世間的人生孩子,難道他們不愛惜,你為什麼吃別人的?”鬼母回答:“我現今如果找回嫔伽羅,再不殺世人的孩子。”佛指示鬼母在缽裡,鬼母同五百兒子取缽,用盡神力不能搬動,回來求世尊。佛說:“若是受三歸五戒,就還你兒子。”鬼就依佛教歸順。佛說:“好好持戒。你是迦葉佛時期羯肌王的女兒,因為不持戒,受這樣的鬼報。”(詳載《雜寶藏經》)噫!天下為鬼母的,還少嗎?
勸祀先者(以下言享祀不宜殺生)
祭祀祖先,不過是盡到報本的想法而已。至於祖宗來不來感應,也不可知啊。為什麼?祖宗修人天的福,必定生到人天受樂;造三途惡道的業,必定在三途惡道受苦。然而享樂的少,受苦的多。所以孝子賢孫,每當遇到節日、忌日,只應當虔誠齋戒,念佛持經,回向西方清淨佛土,使祖先出離輪回的苦,這是真實的報恩。至於殺生來供奉,白白增添死者的業障罷了,遇到明眼人,不勝的悲憫。
殺生冥累(出《竹窗隨筆》)
錢塘的金某,齋戒虔誠,死後魂附在一童子身上,說:“我因為善業不深,沒能往生淨土。現今在陰界,但也很快樂,來去自由。”有一天責怪妻子說:“為什麼為我墳墓的事,殺雞供飯?現今有差吏跟著我,不像從前那麼自由了。”兒媳婦懷孕,因此問他預測,他說:“應當生男孩,平安無事。這以後,又應當生男孩,母子就雙亡了。”眾人驚異並記錄。後來都應驗了。
[按]祭祀不能用素食的話,那第一也不可殺生。而世間有功名得志的,殺豬羊祭祖先,他那裡洋洋得意,以為榮耀親人,旁觀的人也摩肩圍觀,啧啧贊歎,但是問祖先這時果真能夠享用一口肉一筷子嗎?白殺了物命,導致父母沉淪。死者有知,必當捶胸痛恨在九泉之下了。反不如貧窮人家的孩子,供蔬果簡單虔誠更好啊。
勸禱祀神祇者
世俗認為造罪是燒香,把逆天作為修福的,沒有比祈禱謝神更嚴重了。其中最可恨的,沒有比代人保福了。因為壽命長短,都是過去世的因,業果已定,不能再逃脫。譬如官吏奉皇上旨意抓人,差役豈能因為口腹滿足,就代被抓的人上擊登聞鼓(鳴冤),挽回聖旨呢?所以堂中正在獻神,而室內的人已經氣絕的,比比皆是。而沿習成風,都是口腹小人耽誤的啊。小人見別人生病,就斂財殺生,去獻媚邪神。主人愚癡,不知病人暗中受他的禍害,反而以為是恩德,不也太可憐了嗎?普勸世人,凡是遇有生病的,應當勸他行善消災,誦經禮忏。如果病勢危重的,一定勸他專心念佛,求願往生西方淨土,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千萬不要聽巫師算卦的胡說八道,使病人苦上加苦啊。
祀天遇佛(載《法句經》)
佛在世時有一國王,名叫和墨。信奉外道,全國都信邪,殺生祭祀。國王的母親生病,很久不好,召婆羅門問病的原故,回答說:“是星宿倒錯,陰陽不調,所以有病了。”國王說:“有什麼辦法,能使病好?”回答:“應當准備牛馬豬羊一百頭,殺了祭祀上天,然後病就好了。”國王就如數牽到祭壇。佛懷大慈悲,憐憫國王的愚昧,親到國王那裡。國王遠遠看見佛,向佛行禮,對佛說:“母親病了很久,現今要祭祀上天,為母請命。”佛說:“要得糧食,應當種田;要得大富,應當布施;要得長壽,應當行大慈悲;要得智慧,應當增長學問。做這四件事,隨著那種子,就得那果實。胡亂祭祀,以邪為正,殺生求生,離生越來越遠了。”佛就放大光明,照遍天地。國王聽到佛法見到佛光,慚愧悔過,就不祭祀上天了。國王母親聽到後情緒愉悅,病就消除了。國王從此以後,信敬三寶,愛民如子,常行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癡),國家五谷豐登。
[按]生到天宮的都具有清淨色身,光明燦爛,沒有膿痰涕淚,大小便利的污穢,吃的是甘露,自然化成。下看閻浮世界,都是茅坑廁所,腥膻惡氣,根本不想聽見看見,希望天人來享用祭祀,沒有這回事。雞雖然自己喜歡蜈蚣,哪能銜來塞到人口?若是只吸肉氣,那普天之下,到處肉氣薰蒸,時刻不斷,上天也吸得太久了。如果說為上天殺生享用,那和墨國王的祭祀只有一天,過了這一天以後,上天不是又餓肚子了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食物不是最香,清淨德行才是最香),《書》中的話是有根據的。“東鄰殺牛,不如禴祭”(東鄰殺牛,不如簡單祭祀),《易》中有明確的文字。可惜讀書人不善領會罷了。
禱樹變羊(載《雜寶藏經》)
佛在世時有一老人,他家很富。忽然想吃肉食,指著田頭的樹,告訴他兒子說:“我家有點產業,都是由於這個樹神的恩福。可在群羊中殺一只祭祀它。”兒子們聽從,馬上殺羊,祈禱這個樹,又在樹下,建一座神廟。後來父親死了,就轉生在自己家的羊群中。當時正好兒子們要祭祀樹神,抓羊要殺,羊忽然說話:“這樹沒有神,是我過去,因為想吃肉,瞎說讓你們祭祀,與你們一起吃。想不到要還債,我卻先還了。”這時有羅漢來討飯食,用神通力,讓兒子們都見到那父親。於是毀掉這樹,悔過修福,不再殺生(在七卷)。
[按]《增壹阿含經》說:“有五種布施不得其福:一者以刀施人,二者以毒施人,三者以野牛施人,四者以YIN女施人,五者造作YIN祠。”(在二十八卷)。世間有無知的一類,遇到三寶福田,不肯布施,卻對於鬼神廟宇,就欣然建造,實在是由於正眼未開了。一神祠建成,在上面題寫“某年某月某日某建”,並且洋洋得意,以為我是布施錢財作福。嗚呼!哪裡知道從此以後,大的就是豬、羊、鹿、兔,小的就是雞、鴨、魚、蝦,在白刃下哀鳴,跳躍在湯鍋中,不知有幾千萬萬哪?所謂“天堂未就,地獄先成啊。”孔子說:“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YIN祀,YIN祀無福。”(不該祭祀的去祭祀,就是亂祭,不會有福)了不起啊聖人的教訓,等於是金口親自宣說了!
東岳受戒(出《傳燈錄》)
唐朝元圭禅師,俗姓李,是伊阙人。永淳二年,受具足戒(指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又叫“大戒”。出家人依戒法規定受持此戒後,即被認為取得正式的僧尼資格),後來拜見安國師,印證真宗,住在泰山的龐塢。有一天,有奇異的人戴著高冠來,隨從顯赫,問:“師父認識我嗎?”元圭說:“我平等看一切眾生,不作分別。”神說:“我是岳帝啊,掌管人的生死大權,怎麼能一樣的看待?”元圭說:“我本來沒有生,你怎麼能使我死?我身如空虛,你能壞空虛嗎?”神就行禮說:“我也聰明正直,勝過其他神。願受正戒,讓我度世人。”元圭就布置座位香爐桌案,告訴神說:“授你五戒。你能不YIN嗎?”神說:“我也娶妻了。”元圭說:“不是說這個啊,是說沒有別的好色罷了。”神行禮說:“能。”又問:“你能不盜嗎?”神說:“我什麼都不缺,哪裡會盜?”元圭說:“不是說這個啊,是說不因享受祭祀就降福,不因不信奉你就就降禍罷了。”神行禮說:“能。”又問:“你能不殺嗎?”神說:“實際掌握權力,怎麼能不殺?”元圭說:“不是說這個啊,是說沒有胡亂殺罷了。”神行禮說:“能。”又問:“你能不妄語嗎?”神說:“正直的神,哪裡有過妄語?”元圭說:“不是說這個啊,是說先後的話都符合天意罷了。”神行禮說:“能。”又問:“你能不被酒誤事嗎?”神行禮說:“能。”元圭說:“如這五戒,是佛戒的根本。”講解良久。神說:“我受師父教導,應當報答師恩。請師父吩咐我做世間的事,顯示我的小神通,使沒信佛的人,都生信念。”元圭推辭,神堅持請求同意,元圭才說:“東巖寺的周邊,空曠沒有樹。北山有樹林,但不能屏擁寺院。你能移北樹到東嶺嗎?”神說:“聽從吩咐了。只是夜裡必有動靜,願師父別害怕。”說完行禮告辭。元圭送他出去,看著他離開,見他的氣派如王者,祥雲瑞霞,旌旗環繞,凌空慢慢消失了。當晚,果然有暴風響雷,奔雲震電。天亮後再看,那北巖的松柏,都移到東嶺,森林成行了。開元四年丙辰,元圭囑咐徒弟說:“我一直住在寺的東嶺,死後可在這裡建塔。”說完,安詳圓寂了。
[按]水陸神祇,他們過去世也曾修福,只是不能發菩提心。所以一旦受福報,就又昏迷了。世間有持戒的僧人,轉世後位居權要,於是喝酒吃肉,毀謗三寶的,都是因為修福不修慧。昔日世尊未成道時,在菩提樹下端坐。魔王波旬,恐怕他成道,帶著八十億魔眾,要來害佛。就告訴佛說:“悉達太子,你要起身走。若是不走,我抓你的腳,扔到海外去。”佛告訴波旬說:“我觀一切世間,沒有能扔我到海外的人。你在前世曾經作過一寺主,受過一天的八戒。布施辟支佛一缽的食物,所以生到第六欲天,成為大魔王。而我在阿僧祇劫,廣修功德,供養無量諸佛,你怎麼能害我?”波旬對佛說:“你的話,有什麼證據?”佛指地上說:“這地證明我。”說完這話,大地震動,無量的地神從地下湧出,胡跪合掌對佛說:“世尊,我們來作證。就如佛說的,真實不虛。”(詳載《雜寶藏經》。胡跪:指北方少數民族的跪坐方法。一般有左跪、互跪、長跪的區分。左跪為左膝著地,右腳踏地,表示敬意。互跪為兩膝交互跪地。長跪為兩膝著地,兩胫上空,兩腳指拄地,挺身而立。佛教規定,比丘實行互跪,比丘尼實行長跪。長跪較互跪容易一些,是為了體諒比丘尼的身體弱。)。所以知道福慧二方面,不可以偏廢一邊。東岳聖帝,可算是不糊塗正因了。所以禅師有教訓說:“不因享受祭祀就降福,不因不信奉你就降禍。”明明是受戒後的話啊。世俗不詳察,枉殺動物生命,實在太可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