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裝反省是裝不像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忏悔”的意思是:坦白自己身口意所犯的一切罪業,從此約束自我,不復再造。全世界的宗教團體,大部分都倡導信眾要“忏悔”,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反省”。 

  人的五官都朝外,喜歡通過外境去感受,所以“反省”也是因為外在因素而產生的,是由外向內反觀自己。最容易反省的是我們的身體,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如果做的不對,別人會指責我們。就像如果你不洗澡,就有人說你又髒又臭;如果你的談吐不當,也會有人反感。所以,大多數人能夠養成習慣——因為外表和言行無法和外境相容而反省並改變。也就是說,反省往往來自於“怕別人說”、“怕別人嫌棄”。

  拿洗澡來說,有多少人是因為需要洗澡而洗澡的?大多是怕人家認為自己髒和臭,養成了習慣。高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一些原始部落,到現在還沒有天天洗澡的習慣,因為在交往中沒有人互相嫌棄。進入所謂的“文明時代”以後,大家覺得那是生活的必需了,為了在彼此的接觸中產生好感和美感,要注意衛生,要注意保養。希望給別人留個好印象,這是外在的反省。

  就這樣,外在的反省,已成為人類習慣的“偽裝”,這是社會發展教給人類的。在外在的監督和促進下,人們已經很注重對自己身體的反省,不但要把身體的污垢洗干淨,把臉洗干淨,每天早起還要刷牙,把嘴裡的污垢洗干淨,不刷牙怕人家說我們嘴臭;有的女士還會覺得不化妝就像沒穿衣服一樣,無法面對別人。

  當身體“硬件”的保養被足夠重視後,心靈“軟件”的保養越發重要了。心靈的保養,才是對人生至關重要的大事。因為人很難做到的是對心靈的反省。外人看你的心,是看不透的,不像看你的臉一目了然,所以很少有人指責一個人的心。心靈的反省必須依靠自覺自願才能做好,也因此,難度最大。

  人們對自我行為習慣的縱容和包容幾乎是一個禁區。一般情況下,只要人家說到我們的缺點,即使明明知道是自己有過失,人們還是會習慣馬上把它包裹起來,把自己保護起來,辯稱這不是自己的缺點,而是別人為難自己,是別人先挑起的爭端,是別人逼自己的……總而言之,都是別人的錯。人喜歡這樣保護自己,但內心就失去了反省的機會。

  佛教倡導最先反省的不是身體和語言,而是自己的心,因為心是語言和行動的始作俑者。如果一個人想有進步,就必須先學會反省內心。凡事先從自己這裡找原因,別人挑剔你的語言,你要先問問自己:“是我沒講清楚嗎?”這種內心活動本就是一種反省,然後才是想辦法去糾正。一個人怎麼走路、吃飯,怎麼穿衣打扮都應該加以反省,要讓心知道並接受別人的觀點,“這是為我好的,這是對的”,然後再往外發展。思考、糾正,再行動。這種由內往外的思維力與行動力,才是最真實有效的深層忏悔,才能稱之為“反省”。

  我們經常開玩笑,形容一些人做表面文章是“美國大兵想裝英國紳士”,怎麼裝也裝不像。貴族家庭出身的人,他的紳士氣質是與生俱來的,生來就帶著紳士基因,也就是佛教講的,他是帶著業力來到這個紳士家庭的。再者,他的做事方式是祖輩很多代人形成的傳統,從小在這樣的環境裡受熏陶,漸漸地從內而外就會展現出這個家族特有的紳士風度。即使某一天貧困潦倒,沒落成貧苦人,貴族氣質也還是有的。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沒有這樣的環境,只在外表、穿著、語言上改變,假裝紳士是裝不像的。這正像我們所說的反省,外表裝裝反省,是裝不像的,一定要從內到外,當心靈開始改變,言語和行為自然就轉變了。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怎樣能保證新年一切都順遂?
下一篇:安士全書新白話版40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