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安士全書新白話版36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什麼是陰陽?凡是行善而別人知道的,就是陽善;行善而別人不知道的,就是陰德,陰德上天會有回報;陽善享受世間名聲,名聲也是福報啊。名聲,是造物主忌諱的;世間享有盛名而實際不符合的,多有奇禍;人沒有過錯卻橫遭污名的,子孫往往驟然發達。陰陽的分際微妙了!

什麼是是非?魯國的法律是,魯人有從諸侯那裡贖回奴隸的,都可以受到國家的獎賞。子貢贖人卻不要獎賞,孔子聽了就不高興,說:“端木賜(子貢)失誤了。那聖人做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化可以影響百姓,不是只對自己的行為啊。現今魯國富的少而貧窮的多,受獎賞就是不廉潔,那還怎麼贖呢?從今以後,不再有贖人的行為了。”子路救了落水的人,那人送牛表示感謝,子路接受了。孔子歡喜說:“從今魯國救落水的人就多了。”從俗眼來看,子貢不受獎賞為優,子路受感謝的牛為劣,孔子卻是認同子路而批評子貢。所以知道人的行善,不是論現行,而是論流傳將來的弊端;不是論一時,而是論久遠;不是論一身,而是論天下。現行雖然是善的,但那流弊是很害人的,看起來似乎是善而實際不是啊;現行雖然不是善,而那後果更可以救人,好像不是善而實際是啊。但這只是就這一節來理論罷了。其他如不是義的義,不是禮的禮,不是信的信,不是慈的慈,都要有選擇。

什麼是偏正?昔日呂文懿公(呂原),最初辭去相位,回歸故裡,海內外景仰他,就如泰山北斗。有一鄉人,喝醉了罵他,呂不在意,對他的僕人說:“喝醉的人不要與他計較啊。”閉門謝客。過了一年,那人犯死刑進了監獄,呂才後悔,說:“假使當時稍稍與他計較,送到官府責罰,可以小懲而大戒。我當時只想存心厚道,不料養成他的惡果,就到了這種地步。”這就是用善心而行惡事的啊。又有用惡心而行善事的,如某家大富,正遇荒年,窮民白天在集市搶糧;告到縣裡,縣官不理睬,窮民更加放肆了,富家於是私下抓起來處治,眾人才安定,不然,幾乎大亂了。所以善的是正,惡的是偏,人們都知道。那因善心行惡事的,是正中有偏啊;因惡心而行善事的,是偏中有正啊。不可不知道啊。

什麼是半滿?《易》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不積善不會成名,不積惡不會滅身)《書》說:“商罪貫盈,如貯物於器。”(商纣王的罪太多,就像器具裝滿東西一樣)勤懇積累,就滿;懈怠不積累,就不滿。這是一說法啊。昔日有某女進寺院,要布施而沒有錢財,只有錢二文,捐獻出來後,主持僧親自為她作忏悔法事。到後來某女進皇宮富貴了,帶數千兩銀子到寺院施捨,主持僧只叫他的徒弟回向而已。某女因此問道:“我先前施錢二文,師父親自忏悔,現今布施數千兩銀錢,而師父不回向,為什麼?”答:“先前東西雖然少,而布施的心很真誠,不是老僧親自忏悔,不能報德;如今東西雖然豐厚,而布施的心不如從前懇切了,叫別人代忏足夠了。”這就是千兩銀子是半,而二文錢是滿啊。鐘離傳授丹法給呂祖(呂洞賓),點鐵成金,可以濟世。呂問道:“最終會變嗎?”答:“五百年後,就恢復本質。”呂說:“如此說來就害了五百年後的人了,我不願意啊。”鐘離說:“修仙要積累三千功行,你這一句話,三千功行已經滿了。”這是又一說法啊。又譬如用錢財救濟別人,內不見自己,外不見別人,中間不見那施捨的東西,這叫三輪體空,是說一心清淨,那一斗糧可以種無邊的德,一文錢可以消滅千劫的罪。倘若這心沒有忘,雖然黃金萬兩,福也不滿啊。這又是一說法啊。

什麼是大小?昔日衛仲達在翰林院任職,被帶到冥司,主管叫吏員呈上善惡二冊記錄,等到拿來看,記錄罪惡的冊子卻是擺滿院子,那記錄善的冊子僅如一根筷子而已。用秤稱量,那滿院的反而輕,而如筷子的反而重。衛說:“我不到四十歲,怎麼能有這麼多的過惡呢?”答:“一念不正就是,不用等到犯啊。”因而問善冊裡記錄的是什麼事,答:“朝廷曾經興大工程,修三山石橋,先生寫報告勸谏,這是文稿啊。”衛說:“我雖然說了,朝廷不聽,有什麼用呢?卻能有這樣的力量?”答:“朝廷雖然不聽,先生的一念,已在萬民。如果聽從,善力更大了。”所以志在天下國家,那善雖然少而大;如果只在一身,雖然多也少。

什麼是難易?先儒說“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孔夫子論到“仁”,也說“先難”。必如江西的舒翁,捨出僅僅二年教書的收入,代別人償還官銀,因而成全別人的夫婦;與邯鄲的張翁,捨出十年苦苦積攢的錢,代別人交完贖銀,因而救活別人的妻子,都是所謂難捨處能捨啊。如鎮江的靳翁,雖然年老沒有兒子,不忍心讓幼女為妾,因而還給鄰居,這是難忍處能忍啊,所以上天的降福也豐厚了。凡是有財有勢的,那立德都容易,容易卻不做,就是自甘墮落。貧賤作福都難,難卻能做,這就可貴了。

隨緣救濟眾生,類別繁多,簡說綱要,大約有十: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捨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勸人愛惜物命。

什麼是與人為善?昔日舜在河濱,見打漁的人爭著到深潭厚澤捕撈,而老弱卻在急流淺灘中,感覺可憐。舜就前往打漁,見到爭搶的人都避而不談他們的過錯,見有謙讓的,就宣揚並效法他們。過了一年,大家都謙讓深潭厚澤了。可是明智如舜這樣的人,用一句話教導眾人有什麼難呢?但不用言教卻以身作則,這是用心良苦啊。我們處在末法,不要用自己的優點去壓倒別人,不要用自己的善行去要求別人,不要用自己的多能去炫耀別人;收斂自己的才智,好像虛無。見到別人過失,包容並忽略,一是讓別人可以改正,二是讓別人有所顧忌而不敢放縱。見別人稍有長處可取,小善可贊,就翻然放下自己的架子去學習,並且為他宣揚。凡是日常生活中,發一言,行一事,完全不為自身考慮,都是為他人著想,這就是大人天下為公的態度啊。

什麼是愛敬存心?君子與小人,就表現來看,常常容易搞混;惟有一點存心處,那善惡相差懸殊,判別如黑白一樣的相反。所以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孟子語)君子的存心(動機),只是愛人敬人的心。因為人有親與疏、貴與賤,有智與愚、賢與不肖,萬種品類不是等齊,但都是我的同胞,都是我一體,誰不是應當敬應當愛的呢?愛敬眾人,就是愛敬聖賢;能通達眾人的心意,就是通達聖賢的心意。為什麼?聖賢的心意,本來是要這世這人,各自得到各自的需要。我同樣的愛敬,就是安慰一世的人,就是為聖賢而安

什麼是成人之美?玉在石頭裡,就當瓦礫扔了,雕琢就是瑰寶;所以凡是見別人行一善事,或他人的志向可以贊賞,能資助鼓勵,都須引導而成就他。或為他推廣,或為他維持,或為他辯白那誣陷而分擔對他的誹謗,務必使他成功而後已。大概人的惡各不相同,鄉裡人善的少,不善的多。善人在俗世間,也難自立。而且豪傑出眾,不太修形象,容易被指責。所以善事常常容易失敗,而善人常常受誹謗;只有仁人長者,匡正而輔佐,那功德最大。

什麼是勸人為善?生為人類,誰沒有良心?世路辛苦,最容易淹沒。凡是與人相處,應當方便提攜,開導迷惑。譬如長夜大夢,要使他覺醒;譬如久陷煩惱,要使他清涼,這樣的惠人最廣大。韓愈說:“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比起與人為善,這話雖然有痕跡,但對症下藥,有時會有奇效,不可偏廢啊。如果失言失人,應當反省自己的智慧不夠。

什麼是救人危急?顛沛流離,人時而會有這樣的情況。偶然遇到,就如病苦在身,快速為人解救。或用一句話為人伸張冤屈,或用多方設法救濟人的艱難。崔子說:“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恩惠不在大小,救人急難就可以了)真是仁人的話了!

什麼是興建大利?小的一個鄉,大的一個縣,凡是有利益的,最應當興建。或開通溝渠導水,或構築堤壩防患,或修橋架路,方便行旅的人,或布施茶飯,救濟饑渴。隨緣勸導,協助興修,不避嫌疑,不辭勞怨。

什麼是捨財作福?釋門萬法,以布施為最先。所謂布施,就是一個“捨”字罷了。通達佛理的人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一切所有,沒有不捨的。如果不能通達,就先從財上布施。世人把衣食當作命,所以財是最重的。我因而捨財,內可以破我的悭貪,外可以救濟別人的急需;開始有勉強,最終就坦然了。這是最可以蕩滌私情,去除執著的吝啬。

什麼是護持正法?所謂法,就是萬世生靈的眼目啊。沒有正法,如何了解天地?如何分別萬物?如何脫離塵世的束縛?如何經世出世?所以凡是見到聖賢廟宇,經書典籍,都應當敬重而修理。至於宏揚正法,上報佛恩,尤其要勉勵。

什麼是敬重尊長?家中的父兄,國中的君長,以及凡是年高德高位高識高的,都應當特別奉侍。在家就奉侍父母,使那深愛婉容,柔聲下氣,成為習性,便是和氣感應上天的根本。出外就服從君長,做一事,不要以為君長不知就可以放任啊;管束一人,不要以為君長不知就作威作福啊。對待君長如天,古人的“格論”,這裡最關系到陰德。試看忠孝的家庭,子孫沒有不是綿遠而昌盛的,千萬要謹慎。

什麼是愛惜物命?人所以成為人,就是因為有這恻隱之心而已,求仁的就是求這個,積德的就是積這個。《周禮》“孟春之月,犧牲毋用牝”,孟子說“君子遠庖廚”,就是保全我的恻隱之心啊。所以前輩有四不食的戒,就是“聽到殺不吃,見到殺不吃,自己養的不吃,專為我殺的不吃”。學佛的人不能斷肉,就應當從這裡開始戒,漸漸增進,慈心越來越增長。不只是殺生應當戒,蠢動含靈(細微的生物),都是物命。求蠶絲煮蠶繭,種田鋤地殺蟲,想到衣食的由來,都是殺它來活我的命。所以暴殄天物的孽障,就與殺生等齊。至於手下誤傷,腳下誤踩的,不知有多少,都應當小心防范。古詩說:“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多麼仁慈啊!

善行是無窮的,不能細說。從這十件事,推廣開去,那萬德可以具備了。

 

上一篇:修行中出現逆緣、違緣才是大福報呢!
下一篇:夢齋山人:如何做到理事相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