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覺首菩薩偈頌第六首後面,清涼大師注疏的第二段:
前面我們學到「既不相知,何緣種種,答有四因」,我們學到這個地方。今天我接著看後面這一句,「諸宗各取,並不離象,受一非余,斯為偏見」,我們看這個四句。佛陀滅度之後,佛教就分成很多部派,這就是宗派的起源。傳到中國之後,在中國隋唐時候,大小乘也分十個宗,十個宗都是依照世尊所說的經律論來修學的,雖然不是取世尊一生所說的,而是在一生所說當中的一部分,所以他就講「諸宗各取,並不離象」。離象是什麼意思?瞎子摸象。清涼大師《鈔》裡面把這個故事都說出來,在《疏鈔》裡面諸位可以看到。象很大,如果說一群瞎子,好多個瞎子去摸象,有人就問他:象像什麼?摸到耳朵的,象像把扇子;摸到大腿的,象像個柱子;摸到身上的,象像個牆壁;摸到尾巴的,象像個掃帚。摸的地方不一樣,但是真的是象的一部分,他是沒有得到全體,這就是講並不離象。
依照這個局部的去修行還是得利益,佛法經典上常說,「如人食蜜,中邊皆甜」。像蜂蜜,把它擺在一個盆裡面,當中很甜,邊上也甜,同一個法味,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何況是十個宗派!無論依照哪一部經教修行,都能開悟、都能證果,都能證得無上菩提,所以《金剛經》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它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就是瞎子摸象的意思。你依照這個法門,依照這部經論修行,如果說是排斥其他法門,輕慢其他法門,那你就錯了,那就是偏見,「受一非余,斯為偏見」,這個見解就錯了。應該用什麼態度?《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明白的告訴我們,你看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每個人所修學的,一門,真的無量法門裡頭專修一門,他成無上道。對於其他的法門尊重,對自己所修的謙虛,這些大善知識為我們示現學習的態度,令人尊敬。所以總是自己謙虛自己,尊重別人。
即使在中國,真正是聖、是賢、是君子,確確實實如古德所說,學問深時意氣平。從什麼地方看他的學問、修養?從他的謙虛,從他敬人、敬事、敬業,觀察到這個人的修養、學問。學了一點就覺得很傲慢,值得驕傲,瞧不起別人,孔子在《論語》裡頭就講過,即使他的才華像周公一樣(周公是孔老夫子一生最敬佩的人),夫子講「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這個人傲慢又吝啬,孔老夫子講他那個學問、修養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學問、修養一定是心平氣和、謙卑恭敬,自己謙卑,知道尊敬別人,這個人才是真正有修養、有道德、有學問。千萬不要被世間世俗迷惑了,世俗是只要自己有點長處,就值得驕傲,這個不可以,這句話在聖學裡面找不到。聖人,沒有一個聖人是驕傲的,是自以為是的,這個心態我們要多想一想。即使自己真正有長處,要想到古人有句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們經典裡面記載的,龍樹菩薩聰明絕頂,用三個月的時間把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教誨,當時流傳在世間這些典籍讀盡了,印度許多哲學、宗教的典籍,沒有不涉獵的。值得驕傲,驕慢心起來了,以為在這個世間,世間學問他統統學完了,目空一切。大龍菩薩看到了,憐憫他,把他接引到龍宮,龍宮裡面收藏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定中講的,這個龍樹菩薩沒看到。龍樹菩薩只看到世尊從鹿野苑開始說法,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盤,這個他看過,《華嚴經》他沒看到。世尊講了之後,大龍菩薩收藏在龍宮裡,帶他去參觀。這個經分量多大?龍樹菩薩傳給我們的,分量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他這一看呆了,傲慢之心立刻就沒有了,才知道自己所學的太有限,對於諸佛菩薩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看了這麼大的分量,想一想這個閻浮提眾生沒有辦法接受,太大了。它還有中本,中本的分量也不是這個世間眾生能接受得了的。於是看下本,下本就好像什麼?目錄綱要。這個東西,我們這個講堂裡頭,諸位看到的《四庫全書》,大本的《華嚴經》就像是《全書》,中本的就像是《荟要》,下本的就像《目錄提要》。《四庫全書目錄提要》,現在是精裝,大概有這麼厚,五冊。龍樹菩薩看到這個,歡喜!《華嚴經》的目錄提要多少?十萬偈,四十品,四十品十萬偈就像是目錄提要一樣。他把這個經傳到世間來,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
當時這個下本是完整的,年代久遠,分量太大了,就很容易散失,所以傳到中國來是殘缺不完整的本子,這在前面都跟諸位報告過。現在中文的譯本,分量大概只有全經,我們講小本的《華嚴經》,分量只有一半的樣子,五萬偈頌。印度人跟中國人計算不一樣,中國人算字數,這本書多少字,以這個來計算;印度人是以偈,一偈就是四句,不管長行、短行,四句是一個單位,十萬頌就是四十萬句。我們現在的《華嚴經》只有一半,所以稱為略本。可是梵文的原本已經失傳,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了。
所以一定要曉得,真的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怎麼敢驕慢?驕慢是錯誤,在佛法裡頭是根本煩惱,你看貪、瞋、癡,第四個就是慢,傲慢。值得驕傲,你煩惱生起來,還談什麼修養?談什麼道德?談什麼學問?這我們不能不知道。東方聖賢教人謙虛,天主教的《玫瑰經》,我們學習過,我們過去也講過。開宗明義,聖母瑪麗亞的謙卑,她真的是聖人,頭一樁就是學謙卑,這真的是聖學。
所以無量法門我們只能學一個,八萬四千法門只能學一個,對於其他的法門要尊重、要贊歎。現在我們也是在無量法門裡面選淨宗,淨宗裡面選持名念佛。我們對於觀想念佛的、觀像念佛的、實相念佛的,其他種種不同淨宗修學的方法,我們尊敬,我們稱贊。人家問我們,我們根性不高,中下根性,其他那些方法,我們這一生當中未必能修得成功,所以我們采取持名念佛,這一生當中也許還能夠往生。只要能往生,我們的目的就達到,古大德常跟我們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所以我們的修學要把往生擺在第一位。
往生西方淨土,是不是真有把握?這些事情我們要很認真、很嚴肅的來觀察。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何以過去念佛往生的比例比現在人多?現在念佛跟往生的比例差距愈來愈大,什麼原因?原因很多,不是很單純的。但是我感覺得有個很普遍的因素,我們不能不注意,那就是什麼?善行,善心、善行。這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西方極樂世界皆是上善俱會一處,我們的心行不善,縱然信願行都具足,心行不善,恐怕很難往生。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同類,小本《彌陀經》上寫得那麼清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所以我深深感覺到,我們必須要修上品十善,做為我們往生的資糧,現在的話就是往生的條件,我們有這個條件。在現前這個社會,別人對我們不善,沒有關系,他不想往生;我要往生,我對別人不能不善。不可以說,他對我不善,我也對他不善,那就錯了。他不想脫離六道輪回,我也跟他一樣,也不脫離六道輪回,錯了!所以他對我不善,我對他要善,我一定要符合經典裡面的教誨,使我自己確確實實具足往生的條件,這非常重要,不能疏忽。
我們再看下面的《疏鈔》,「上第二疑雲,為是種種,為是一性」,上是指前面所講的第二個疑問,為是種種,為是一性,種種是從相上說的,一性是從體上講的,心性是一,雲何種種。「今答雲,常種種,常一性」,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記住前面講的「何緣種種,答有四因」,我們在前面學習過了。四句要記住,第一個是「妄分別故」,第二是「諸識熏習故」,熏習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印象,落印象,我們見色、聞聲、鼻嗅、舌嘗,印象深刻,印象模糊,這印象很淡薄,有的人印象很深刻,這是什麼?這是諸識熏習。第三,這是說明理由,「無性不相知」,「真如隨緣」。前兩個是從事上講,後兩句是從理上講,所以一切法「常種種,常一性」,這裡頭沒有矛盾。
「第三,難雲(這是文殊菩薩說了三個難題),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谛。種種隨於一性,則壞俗谛」。什麼是真谛?什麼是俗谛?這個名詞術語的意思我們要搞清楚。簡單的說,俗谛是生滅法,真谛是不生不滅,性不生不滅。它這個意思是講,不生不滅的真性要是隨一切現相之緣,那不生不滅不就也變成生滅了嗎?真谛就破壞了,講不通了。如果剎那生滅法這個現相要是隨於不生滅的心性,那這些生滅現相不就沒有了嗎?也就變成不生不滅!這樣俗谛也就被破壞了。這是說真谛跟俗谛有沖突,一個是生滅,一個是不生滅,這兩個東西怎麼能和合?
「今答雲(這覺首菩薩的說法),此二互相成立,豈當相乖,性非事外,曾何乖乎種種,種種性空,曾何乖乎一性」。這就說出什麼?性相是相輔相成的,裡面沒有矛盾。為什麼不矛盾?底下這四句就講得很清楚,「性非事外」,我們今天用我們屏幕來做比喻,這個很容易懂。或是電視,或是計算機,你們打開,你看到屏幕現的相,性就好比是屏幕,心性是一,屏幕確實是一。可是你打開,這裡面的現相,色相、音聲無量無邊,這是種種!它是相輔相成的,性不壞相,相也不壞性,現相沒有破壞屏幕,屏幕永遠是干干淨淨,一塵不染。無論現什麼樣的相,都沒有被染上,心性是一;相是生滅,屏幕不生不滅。你從這裡想,這問題解決了,真的,它是相輔相成。
生滅的這個現相,屏幕裡頭的形相,是俗谛,是生滅法;能現色相的屏幕是一,它是不生滅法,它不會跟著色相生滅。這個跟這裡所說的四個原則就相應了,相是「妄分別故」,「諸識熏習」,確確實實是「由無性不相知」,「真如隨緣」,就是屏幕隨緣,隨緣現相,叫緣起,緣起性空。我們今天打開計算機,或者打開電視機,看到這個色相,緣起,同時你要想到性空,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所以它並不妨礙心性是一,心性是一也不妨礙緣起,種種緣起不妨礙,反而相輔相成。我們從這個現相裡頭來觀察、來體會,比古人講的比喻好懂多了。現相裡面是不是這樣?是的,但是你要很細心,你才能觀察到。
性是空寂的,什麼都沒有,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楞嚴經》,世尊有個比喻非常有趣味,他用虛空來比喻真性。我們一個物體,譬如這個杯子是個物體,杯子在此地,這一塊的虛空沒有了;虛空要是實體的話,現在它占的這個地方,虛空要被排擠出去了。現在我把杯子拿到這邊來,這個地方的虛空是不是又補進去了!如果虛空是個物體的話,一定有這個現象。虛空不是物質,精神、物質都不是,這叫真如,這叫自性;大乘經裡面也叫做本無,也叫做法性,也叫做性空,也叫第一義。佛講的名相講得很多,都是講這樁事情。講這麼多名相,叫我們不要執著名相,執著名相就錯了,正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名相、言說是因緣所生法,不可以執著,不可以分別,從這個裡面去體會,你能夠悟入真實。佛用這個做工具,幫助我們悟入,就是明了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法性、就是自性、就是真心,契入,這個人就是法身菩薩,就是諸佛如來。所以「性非事外」,我們從電視熒光幕上看得出來,很明顯,這個現相、形相沒有在熒光幕之外。「曾何乖乎種種」,屏幕不斷在現相,不沖突!一絲毫妨礙都沒有。「種種性空」,屏幕裡現的這些相,這些相性空,沒有自性,所以它也不障礙屏幕,絲毫沒有染著屏幕,這就是「曾何乖乎一性」?
下面說,「由無方有」,無就是一性,有就是種種,所以「一性能成種種」。這樁事情現在科學家也發現了,科學家發現「有」,有物質,物質現象,除物質現象,精神現象也是的;但是精神不是物質,它也有現象,精神的現象、物質的現象都是有。有從哪裡來的?有從無來的,本無!本無是什麼?本無是心性,是法性、是自性、是真心,這個東西叫本無。大乘經也叫無住,無住真心就是本無,無中生有,在相宗裡面講的「無明不覺生三細」,無中生有。
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業是動,這就是前面講的「真如不守自性」,自性是靜的,現在動了。它真的動了嗎?不是,真如要是真的動了,就不叫真如了。所以那個動叫妄動,不是真的動,佛法裡也叫迷,一念不覺,迷了。一念不覺,不覺就是無明,無明就是動相。從無明生業相,業相就生「轉相」,轉相就是精神;由轉相又生「境界相」,那就是物質。所以,精神跟物質同源,同是無中生有,「由無方有」這句話就是無中生有,一性是無,種種是有,「一性能成種種」。
「緣生故空」,現在我們說精神也好,阿賴耶的見分是精神,相分是物質,精神跟物質都是緣生的。緣生沒有自體、沒有自性,叫空,緣生故空,當體即空,這大乘教常講,了不可得。物質當體即空,現在科學家證實出來,科學家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到最後確實沒有東西存在。精神也是當體即空,這比較難懂,可是你要看看禅宗裡面的那些故事,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知道慧可二祖參訪達摩祖師,很難得!冬天下雪站在門外,祖師打坐,不理他,站得很久,積雪到膝蓋。在這個時候,他把他的戒刀拿出來,手臂自己把它砍斷,拿著這個手臂去供養達摩祖師。
達摩祖師看到這個樣子:你何苦來?你怎麼會這樣子?你有什麼事情來找我?慧可說,我心不安。心是精神,不是物質。我心不安,求你老人家幫我安心。達摩祖師聽到這個就說,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他這一個回光返照,心在哪裡?最後說了一句「我覓心了不可得」,心是念頭、妄念,了不可得。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我把你的心安好了。他在這一句話裡頭覺悟過來,你說他悟的是什麼?緣生故空。
所以森羅萬象,精神的現象也好,物質的現象也好,不礙心性,這裡講是能成一性,它沒有破壞一性。心性確實還是一,從一切現象裡頭,精神的現象、物質的現象依舊顯示出一性。所以想叫妄想,心叫妄心,前面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妄分別故。什麼妄?妄心分別,妄想分別,諸識熏習還是妄想;我們今天講或者見色聞聲、見聞覺知、印象深刻,還是妄想。你能把印象找出來嗎?像達摩祖師一樣,你把印象拿來;你能不能像慧可一樣?我找印象找不到,了不可得。你在你的身體,五官百骸,內外所有器官裡面去找,印象在哪裡?找不到!無自性,精神跟物質都沒有自性,都沒有自體,緣生的。所以《般若經》上講得好,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可以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一法都不漏。
你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你的心不就定了嗎?不再打妄想,沒有妄想好打。這個定不是修來的,自性本定,《楞嚴經》上講的「首楞嚴大定」,自性本來是這樣的。湛寂靈明,湛寂就是本定,湛然寂靜,本來就是這樣的。雖然淪落在六道三途,無量劫來我們的真性有沒有動?沒動,真性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的熒光幕一樣,一絲毫沒有沾染。我們今天虧吃在哪裡?我們今天的虧是把熒光幕忘掉了,執著熒光幕裡面的妄相,把妄相當作真的。不知道屏幕是真的,屏幕顯的相是幻相、是妄相,我們錯誤就錯在這裡。不曉得我們現在六根對的六塵境界,幻相!就像在熒光幕看到的現相是一個樣子。六根、六塵、六識,六根、六塵是色法,六識是心法,就是精神,六根六塵是色法,物質;物質跟精神都不存在,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真正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你不了解事實真相,以為這是真有,所以你迷了,在這裡頭起心動念,打妄想。什麼妄想?想控制,想占有。好像控制到、占有到了,生悭貪;沒有得到,沒有占有住的時候,生怨恨。喜怒哀樂、七情五欲統統是虛妄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這是造業,虛妄的業。業感果報,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惑業苦全是空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在大乘教裡頭才把事實真相給你講清楚,講明白,你能不能體會得到?你讀了這些經教,聽了這些話,你有沒有覺悟?如果一覺悟,那就一了百了,你解脫了,你超越了。那你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無二無別,你立刻就解脫了。
如果根塵相接觸的時候,依舊起妄想分別執著,你沒覺悟。你聽了怎麼樣?沒聽懂,半信半疑,還是眼前這是真的。就好像我們在看熒光幕上,還是熒光幕裡頭色相是真的,至於屏幕,完全不知道,哪來的屏幕?這個干干淨淨屏幕裡頭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必須等按鈕關起來,才發現這是屏幕;按鈕打開的時候,你只知道裡面的色相,屏幕忘掉了。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下面的開示,「是以緣起之法,總有四義,一緣生故有,即妄心分別有,及諸識熏習是也」,這一句是從事上講的。佛法常說「諸法因緣生」,也常常講「緣生」,凡是眾緣所成的,決定沒有自性,就是沒有自體。我們看真是所有的有為法,剛才說過不但是物質,包括精神,精神也是因緣所生法,沒有自性。因為沒有自性,所以各各不相知,正因為各各不相知,所以才形成緣生。這個地方講得也很好,「妄心分別有」。諸法從哪裡來的?物質是妄心分別變現出來的。諸識的熏習,八識五十一心所皆有四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這個東西從哪裡來的?諸識熏習而來的,熏習還是屬於緣生。精神、物質,總而言之,都是緣生之法,緣生故有。
第二個意思是「緣生故空」,緣生故有,有是有相,有形相、現象,精神的現象、物質的現象,有相,沒有性體,無自性。所以前面經文裡頭講過,「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叫故空。清涼大師在此地說的這些,實在講,我們用電視畫面,用計算機網絡的畫面,比清涼大師講的更容易體會。為什麼?這個就在眼前,色相我們能見到,音聲我們能聽到。音聲、色相有沒有?有,緣生故有。可是你要曉得這個色相、音聲當體皆空,真的是了不可得,緣生故空。緣生所現的相,剎那生滅。整個畫面,我們講屏幕的畫面,整個畫面,無論這裡面是精神的,或者是物質的,能現、所現,能變、所變,豈不是前面所講的並皆速滅,哪有相知?各各不相知。沒有自體,真的是當體即空,《般若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包括精神的現象,物質的、心理的,統統包括在其中。這是第二個意思。
第三個意思,「無性故有,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上隨緣是也」。無性故有,我們對這一句不太好懂,但是講隨緣又覺得很好懂,無性故有就是隨緣。清涼大師在批注裡面講,「緣有性無」,這個意思不難懂,任何一法無不皆是,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包括盡了。清涼大師舉經論裡面來作證,說明「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跟經上所講的「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是一個意思。這是什麼?前面說過,無中生有。有不能生有,如果有,它就有自體,有體性,有體性就不能隨緣。萬事萬物沒有體性,所以它能隨緣。隨緣隨什麼緣?妄想!
最近我們從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可以看出無性故有,緣生故有,你能看得出來,這個緣起四義都能在水實驗當中看出。我們一個善念、一個惡念都是妄念,正念是沒有念頭,沒有念頭是正念。我們現在無念頭的時候是不是正念?不是的,我們今天什麼念頭都沒有是無明,不是正念。徹底覺悟的人,大徹大悟,他才有正念;正念是覺,不覺的人沒有正念。為什麼?不覺就落在無明,無明則妄動,心不清淨!沒有念頭,什麼念頭都沒有,佛在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這叫無想。無想將來的果報,四禅有個無想天,將來你往生就生到那裡去了。
無想天是個外道天,完全不覺;換句話說,那裡頭只有無明,沒有別的。無想天的壽量就是他的定力,那個定不是真的禅定,真的禅定得到之後就不會失掉,他的禅定得到之後會失掉。到定功失掉的時候,他的妄想生起來,那妄想不是好的妄想,毀謗三寶。因為他自己以為入到大涅盤的境界,大涅盤是不生不滅,到他定功失掉的時候,我入了大涅盤,怎麼還會退轉?古聖先賢講的話不是真的,欺騙我們的。這就毀謗聖賢,毀謗聖賢的過失很大,大在哪裡?因為你影響別人,使許許多多修行人看到你這個樣子不相信,這個罪就重了。這個罪是什麼?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你的影響愈大,你的罪報就愈重。所以,無想天人墮落都在阿鼻地獄,佛在大乘經上講的。
所以,不能夠把「無想」當作一個好境界,那就錯了。重要的是要覺,我們無想,外面境界不明了,事實真相一無所知,那就是屬於無想,不是真正的心地到寂靜。心地到寂靜,它起照的作用,你看三無漏學不是說嗎?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那是真正的禅定,心定。心定了,心的作用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照見,那就對了。無想定裡面,雖然他沒有想,他的心也是好像是定的,沒有照的作用,這就錯了。
所以禅,禅的意思,佛在經教裡面講得很清楚。禅定是梵語,翻譯的時候叫華梵合譯,禅是梵語,定是華語,禅定。因為禅跟中國定的意思很接近,中國人講定,所以把這兩個字合起來,加以解釋。解釋一般翻作止觀,止是定的意思,觀裡面有禅,禅有觀的意思,止觀就是禅定。無想定裡面有止,沒有禅、沒有觀,這個錯了。有觀沒有止,心是浮動的;有止沒有觀,心是暗鈍的;止觀雙運,這就是禅定,有止有觀,止是如如不動,觀是清清楚楚。所以禅定平常也翻作靜慮,靜就是止,慮就是觀,他清楚、他明了。清楚、明了,怎麼樣?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跟凡夫不一樣。睜開眼睛他見,他不是不見,他見得很清楚,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要有分別、執著,就變成凡夫,禅定沒有了。
所以,真正學禅定不一定要盤腿面壁,行住坐臥皆是禅,大乘教裡面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你們想想看,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瞭,禅!盤腿面壁是靜坐,是修禅定的前方便。我們一般凡夫,心都是散亂的,找個地方靜坐一下,把散亂心收一收,這是修禅定最初的手段。真正功夫得力,行住坐臥都不散亂,也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清清楚楚、明明了瞭,這叫禅定。
禅定的理論與方法通一切法,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修學禅定的方法。我們今天用的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不是禅定?是的,不但是禅定,還是高級的禅定。世尊在《大集經》裡面講,持名念佛這個方法是「上上深妙禅」!很多念佛的人不懂,看到參禅的人心動,要跟他去學參禅去,不知道念佛是深妙禅。念佛何以是深妙禅?念佛,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傳給我們的。都攝六根是止,淨念相繼是觀,你說它是不是禅?一心念佛,一心是止,念佛是觀。這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了瞭是觀,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是定、是止。祖師大德教導我們,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們想想,止觀是不是都在其中?那怎麼不是禅?
念佛最怕的、最難的是夾雜,夾雜著妄想。「我不想夾雜,可是偏偏妄想就那麼多」,很多同學給我說。這個事情不但是在這個時代,古時候就有,我們在許許多多淨宗典籍裡面讀到,印光大師《文鈔》裡頭就講得很多,淨宗祖師大德的語錄常常提到。你看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在《文鈔》裡頭告訴我們,從前念佛堂比我們現在殊勝、如法,我們現在趕不上古時候,儀規嚴格。真正在念佛堂,放下萬緣,一心正念,在念佛堂是練功夫,真叫修行。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印祖講至少要三年的功夫,進念佛堂三年功夫,天天認真在念。印祖的標准就是普通的佛七,念佛堂的功課就是普通的佛七,一天六支香,一支香一個半小時,長香兩個小時,六支香十二個小時。每天在念佛堂念十二個小時,這樣鍛煉三年,在一支香裡面還有三、五個妄想,不算多!兩個小時當中,在念佛裡頭還會夾雜著三、五個妄想,你就知道不容易。
所以有很多同學來給我說,不進念佛堂,好像還沒有覺到;一進念佛堂,發現自己的妄想怎麼會這麼多,伏也伏不住,愈想伏它還愈多。有人就說,妄想是不是念佛念來的?我不念的時候好像沒有,愈念好像妄念愈多。祖師大德跟我們說,不念的時候你沒有發現,你沒有注意到,這一念佛才發現,不是念佛會有這麼多妄想,不念就這麼多。怎麼辦?不要怕,每個人都是從這兒經歷過的,即使是諸佛如來,開初學佛也是這個樣子。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方法也非常妙,不要理它,不管它,把精神意志專注在佛號上。一心念佛,妄想隨它起,不理它,這樣慢慢你功夫就得力,你的妄想會減少,一年比一年少。三年,一支香裡面還有三、五個妄想,印祖說功夫不錯了!一支香裡頭一個妄想都沒有,你就想想,總得個十年、八年才能成功。這個事情急不得,要用平常心去學習。
念佛在大乘教裡面,號稱為易行道。八萬四千法門是八萬種不同斷煩惱的方法,也就是斷妄想分別執著,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很難。但是不能夠怕難,一定要去做,誠心誠意做。用念佛的方法,還能得一分佛力加持,這是其他法門裡面沒有的,我們能得佛力加持。像這些大乘教,我們聽了、讀了有幫助,有什麼幫助?幫助我們放下,我們知道一切諸法都不是真的。
我在從前,曾經在講席裡面教導過大家,看電視修行。在家同修你們跟家人在一起看電視,你要不看,他覺得你學佛怪怪的。學佛的人有智慧,可以跟你家人在一起,一樣的跟大家一起看電視。他們看電視,是隨著電視裡的畫面境界轉,你看電視的時候,你在那裡做觀想。你去看這個畫面,事有理無,相有性無,《般若經》上所講的,一切法(就是畫面)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很容易看得出來。我們就是這個觀念很薄弱,印象很模糊,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環境當中,還是起心動念、還是妄想分別執著。念念都在造業,不知道境界相是幻有的,是空寂的,是了不可得的,不知道。你要知道事實真相,你的心就定了,你不會起心動念,不會分別執著,你就不造業了。
念頭只要一轉過來,全是淨業,與大乘教就相應,正是清涼大師前面所說的,「若達妄源,成淨緣起」。把染緣起轉成淨緣起,看電視是個好方法,別人看電視是娛樂,你看電視是修行,大乘經教裡面所講的諸法實相,你在這裡頭全看穿了。看穿之後,一回頭,我們日常生活原來就是這樣的,永嘉大師講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迷的時候,電視畫面你就迷在裡頭,它笑你也笑,它哭你也哭,你被它所轉!覺悟的時候,是什麼?幻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就轉了。所以,法無定法,總在當人覺迷不同,一迷一切迷,一覺一切覺。所以這一段,「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隨緣,我們在熒光幕上是特別明顯,能夠看得出來。
第四,「無性故空,即一切空無性是也」,一切是指法,一切法無自性。無性之性就是真性,真性是一,故空,無自體,確確實實了不可得,確確實實是當體皆空。我常常講,這也是我修行的一個方法。每天上床睡覺的時候,跟死有什麼兩樣?學佛的人常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睡覺的時候,睡著了,跟死一樣,這個世間哪一樣是你的!包括你的身體都不是你的,這事實擺在此地。每天等於小死一次,你還不覺悟!你在這個世間還有什麼好爭的?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我們沒有法子出六道,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頭流轉,什麼原因?放不下!以為什麼都是真的。佛在經教裡頭種種方法都是教我們覺悟,只要覺悟,佛陀教誨你就得到了。
這一大段經文,正知正見,如來的正覺,給我們說的是諸法實相。實相非空非有,非一非異,你不能說一性,你不能說種種;一性、種種是相輔相成,一性、種種沒有妨礙,一性、種種各各不相知,一性、種種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一性不變,種種隨緣。一切空無性,一切法畢竟空,無自性。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
再看下面開示,是幫助我們破除錯誤的見解,佛法裡叫邪見。「是以無性緣生故空」,無性緣生,空!這是正知正見。「則非無見斷見之空,為真空也」,無見是沒有看見,這是空的;斷見,所謂人死如燈滅,這叫斷,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來世,這個見解叫斷見。你看現在很多人,「我沒有看見」,沒有看見就是空的,沒有看見就不相信;六道輪回沒看見,鬼神沒看見,這是假的。沒看見的東西多了,所以佛法講空不是無見、斷見之空,是什麼?是「無性緣生故空」,這叫真空。
「無性緣生故有,則非常見有見之有」,常見、有見也都是錯誤觀念。什麼叫常見?常見是執著,人死了,來生還是人,狗死了,來生還是狗。他相信有來世,但是人不會變成狗,狗也不會變成人,這叫常見,錯誤的。有見,必須親眼看見他才承認,看不見的他不承認。我們六根接觸的范圍有限,九法界依正莊嚴看不見,他不承認這個東西是有。所以,有不是這種有,而是「無性緣生故有」,這才是正理,這叫幻有。
「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實有」,這個幾句話我們要多念幾遍,要把它念熟。為什麼?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用這個來提起觀照。有是不有有,無中生有,有即是空;空是不空空,空會生有,空是無,無中生有。所以,無不是真無,有不是真有。有剎那生滅,剎那生滅一定要記住,真相。我們所以見不到這個真相,是因為自己的根太鈍、太愚癡,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所產生的印象,眼見色有印象,耳聽聲有印象,鼻嗅味有印象,這個印象存在的時間比生滅的現象要慢。生滅的現象非常快,生滅已經滅了,我們的印象沒滅。所以接著底下,前念滅後念生,這速度快,我們沒有辦法感覺到有生滅,覺察不到,道理在此地。
實際上,我們印象的,見色聞聲印象的生滅的速度也很快,可是比起實際上諸法生滅的速度要遲緩得多。我們前面講經有比喻,譬如我們眼睛見色相,耳朵聞的聲音,我們印象生滅的速度大概是十分之一秒的樣子,甚至於還要多,大概是四分之一秒、六分之一秒,是這樣子的。可是我們電影放映機它生滅的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快得多!我們印象還沒有滅,它底下片子已經換好多張了,所以沒有辦法覺察它是假的。
現在我們知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剎那生滅,那個速度快得我們沒辦法想象。《仁王經》上講的,我一再說是世尊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方便說,用我們現在計算一下是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我們現在電影的底片是一秒鐘二十四次,人家一秒鐘是二十一萬六千次,你怎麼知道它是假的?就從世尊方便說來說,你要是常作如是觀,你會開悟!你在這一切色相裡面,你還會起心動念嗎?不可能!不會起心動念,你不就入了大定!要是念佛求生淨土,確確實實能幫助你提升,往生到實報莊嚴土,不是不可能,真有可能。
這後頭還有一句,「非空非有,是中道義」,小注裡頭講,「會中道意,明此中空有,皆是中道」。會中,會是叫你體會,體會到中道意,沒有一樣不是中道,一中一切中。經教裡頭這些話總是要記住,一有一切有,一空一切空,一中一切中。菩薩看一切法,中。什麼叫中?非空非有,他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凡夫執著有,二乘執著空,菩薩知道非有非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是一不是二!然後你知道,性相是一,理事是一,一就是中道意。現在時間到了,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三三八卷) 2004/11/1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