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譬如五個人合買了一個婢女,其中一人吩咐這婢女道:「給我洗衣裳。」另有一人也說要洗衣裳。婢女就對他說,先給前面那位洗。後說者怒道:「我與他一道買了你的,為何獨獨他能這樣?」就鞭打她十下。其他四人也想為何他獨獨可以這樣,於是也就各鞭打她十下。
色、受、想、行、識這五陰也是這樣。以種種煩惱為因緣合成了人這個身體,而這身體中的五陰常常用生老病死無窮無盡的苦惱來鞭笞折磨眾生。
《百喻經》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诃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谷從何而生。答曰。五谷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51、五人買婢共使作喻①
譬如五人共買一婢。其中一人語此婢言:“與我浣衣②。”次有一人復語浣衣。婢語次者:“先與其浣。”後者恚曰③:“我共前人同買於汝,雲何獨爾?”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五陰亦爾。煩惱因緣合成此身,而此五陰,恆以生、老、病、死、無量苦惱,搒笞眾生④。
注釋:
①五人買婢共使作喻:題目之前,有“卷下首”三字。
②浣:洗濯。
③恚:憤怒;怨恨。
④搒笞:搒,宋、明本作“榜”。搒,笞打。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牦
3、網文